山東臨沂費縣村民小河內逮到8根長鬚怪魚 專家:變異鬍子鯰

2020-11-26 中國水產養殖網

趙行珍逮到的「黃龍魚」有8根長鬍鬚。


  8根長鬚、長0.8米、重4公斤,脊背呈淡淡的金黃色,腹部白色,無鱗,這是在費縣新莊鎮半路村村南小河驚現的一條怪魚。對這條怪魚,半路村全村男女老少均稱從未見過。而更令人不解的是,這個季節小河幾乎要斷流,哪來這麼大的魚?該不是前些天下了場小雨,天上飛來的「龍魚」吧?&nbsp

  8根長鬚的「黃龍魚」現身村邊小河&nbsp

  3日,費縣新莊鎮半路村村民楊中義給本報打來電話稱,2日早晨,其妻子在村南小河內逮到一條長了長鬍鬚的金黃色大怪魚。而這條怪魚就連村裡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從未見過。更奇怪的是,村南小河幾近斷流,連小魚小蝦都很難見到,哪裡飛來這麼大的怪魚,該不是天上飛來的「龍魚」吧?&nbsp

  3日上午,記者來到楊中義家,看到這條長著長鬍鬚、滑膩無鱗、渾身呈淡黃色的怪魚。&nbsp

  楊中義的妻子趙行珍說,2日早晨6點多,她的兒子在村南橋邊玩時,看到了這條大怪魚,並告訴了她。隨即,她拿了一個水桶,走到河裡想把怪魚裝進桶裡,可是怪魚很滑,逃得快,雖然水很淺,幾乎沒不了它的脊背,但她用桶裝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只好回家拿了網子,才將怪魚逮住。&nbsp

  回家一稱一量,這條怪魚重4公斤、長0.8米。&nbsp

  面對這條大怪魚,這個村的村民都稱從未見過。「自打逮了這條怪魚,家裡可熱鬧了,大家都三五成群地來看,可是全村男女老少都說不清這是條什麼魚。雖然有的說像鯰魚,但鯰魚一般是黑色的。」趙行珍說。&nbsp

  怪魚哪來的令人費解,打算放生&nbsp

  而更讓趙行珍奇怪的是,這條魚到底是哪裡來的呢?&nbsp

  趙行珍說,村南小河只有夏季汛期才發大水,平時只是季節河,只要不下雨,就會幹涸。雖然前些天,村子一帶下了場小雨,但雨下得很小,上遊的新莊小水庫也沒有放水,小河中的水依然很少,哪來這麼大的魚?實在是一件蹊蹺事。&nbsp

  半路村的村支書楊培厚也表示,沒下這場雨前,村南小河已經乾涸。村民想澆菜都取不到水。雨後兩天,河內斷流,只剩下不能相連的幾段河底小水汪,哪來這麼大的怪魚,他也難以理解。&nbsp

  村民黃彥寶說,夏天時,他曾在村南小河裡逮到過幾條大魚,最大一條是前年逮的一條鯉魚,有5斤重。去年,他也逮到了幾條大鱔魚,其中一條鱔魚是黃色,另兩條是黑色,3條魚都有半米長。但趙行珍逮的這條「黃龍魚」,他從來未見過。&nbsp

  趙行珍還說,金黃色的怪魚很稀罕,而逮住它也是件吉利事。雖然有村民想出高價買去餵養當觀賞魚,但她卻打算放生。她覺得只有把它放回它的家園,才是這條怪魚最好的歸宿。&nbsp

  □專家分析&nbsp

  是鬍子鯰,或是從養殖場逃出的&nbsp

  3日下午,記者聯繫到臨沂市漁業局漁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史飛。史飛稱,從照片上看這條怪魚應該是鬍子鯰。該魚為熱帶、亞熱帶淡水魚類,淡水鯰類,生命力較強,個體大、生長快、食性雜,便於飼養管理。野生的鬍子鯰多以小魚蝦為食,飼養的鬍子鯰多以鴨腸、雞腸、兔腸等碎肉為食。&nbsp

  史飛說,鯰魚一般是灰黑色的,身上有大小不規則的斑塊。而金黃色的鯰魚,是在生長過程中,遺傳基因發生突變的造成的,趙行珍逮到的這條金黃色鬍子鯰也是變異的。&nbsp

  史飛還稱,他搞漁業養殖技術推廣幾十年,也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黃色鬍子鯰。在南方農村的野山溝裡,這種黃色鬍子鯰不難見到。但這種魚不難養,只要室內水溫超過10度就能存活。&nbsp

  市漁業局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朱士祥進一步分析認為,由於鯰魚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前幾年,臨沂多個縣區都有大量人工養殖。趙行珍逮到的這條黃色鬍子鯰是變異品種,並非當地野生鯰魚,應該是從附近鬍子鯰養殖場逃出來的。&nbsp

  文/片&nbsp記者&nbsp劉青&nbsp梅魯生&nbsp

相關焦點

  • 土鯰 大口鯰 鬍子鯰和埃及塘鯴的區別 釣鯰魚的秘籍
    國內常見的鯰魚有四種種,分別是:鯰魚(土鯰)、大口鯰魚、鬍子鯰(塘鯴)和埃及塘鯴,四種鯰魚比較常見。 大口鯰魚 鬍子鯰(塘鯴)也稱塘角魚、又名土塘鯴。
  • 鯰魚的品種:大口鯰、鬍子鯰,它們的生活習性,你都了解嗎?
    不論哪種鯰魚,大都是肉質細嫩、肉間少刺,深受美食家的喜愛,魚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且其價不菲,由此也激發了養鯰的熱情。鯰魚的品種不少,大多以鯰魚嘴上的鬍鬚多少來區別,認為只有兩根須的是土鯰魚,有八根須的是鬍子鯰。下面小編就向你介紹一下大口鯰、鬍子鯰的生活習性。
  • 土鯰 大口鯰 鬍子鯰(塘鯴)和埃及塘鯴的區別 釣鯰魚的秘籍
    土鯰魚大口鯰也稱之為六須鯰,大口鯰生性兇猛,屬肉食性魚類,主要吃魚、蝦、水生昆蟲、底棲生物等,能吃相當於自身體長三分之一的魚大口鯰魚鬍子鯰(塘鯴)也稱塘角魚、又名土塘鯴。鬍子鯰長著8根長鬍鬚,和一個不開叉的圓尾巴,鬍子鯰的胸鰭外側有一對硬刺,能支撐身體在陸地上爬行,故它有離水遷移的能力。鬍子鯰魚一般在南方常見,因為它對溫度要求較高,最適合的溫度在25~33度,如果水溫低於10度,鬍子鯰就會凍死,所以,鬍子鯰在南方較為常見。廣東人最喜歡塘角魚,都說塘角魚大補,深圳餵魚哥老李上次釣了幾條,聽說煲湯好吃,自己做的試了下,感覺不咋地,沒吃幾口就倒了!
  • 老餘晉陽湖裡釣出怪魚——像鯉魚但無鱗 黑白色長鬍子
    張寶明/圖    本報訊(記者黃廣斌)「我釣了十多年魚,從沒有見過這樣奇怪的魚。」1月5日,省城市民餘勝義反映,他和朋友在晉陽湖釣魚時,釣上了一條像鯉魚但無鱗、還長鬍子的怪魚。  在北大街一家鮮花店裡,餘勝義師傅向記者展示了他的怪魚:這是一條大約1公斤多的黑白兩色的魚,形狀像鯉魚但全身無鱗,兩鰓旁長著四根長鬚,身體兩側有兩條黑色的分界線,正在水盆裡緩慢地遊動著。
  • 蓮藕種植技術:教你怎樣在藕田中主養革鬍子鯰
    在一般情況下,當年魚種經4~5個月的飼養,可長至500~1000克以上,若放養越冬魚種則長成個體更大。目前,革鬍子鯰在山東、河南等省已成為藕田飼養的重要對象。(1)藕田選擇與必要建設:應選擇靠近河道、水庫、湖泊等水源,水源水質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強的田塊,進行革鬍子鯰的飼養,田塊面積可為2000~4000平方米。
  • 鬍子鯰應該怎麼養呢?鬍子鯰的養殖技術,你學會了嗎?
    鬍子鯰也叫塘鯴,是一種食性很雜的魚類,其肉質十分鮮嫩美味,受到很多消費者喜愛,鬍子鯰的養殖要求並不高,適應能力也很強,所以養殖起來也較為容易,不過養殖時還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可以降低鬍子鯰的養殖成本,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介紹。
  • 颱風天長1.2米魚遊入居民家 經辨認確定是鬍子鯰
    網友供圖福州新聞網(微博)8月11日訊(福州晚報(微博)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盧郭俊淇)「這是魚精嗎?」前晚,網友「象腿天使」在微博上反映,有一尾1.2米長的魚遊到了自己家裡。記者從微博配圖中看到,浴盆裡的魚個頭很大、體色黑,嘴部有鬍鬚。記者將圖片發給多名養魚愛好者辨認,確定這尾魚是鬍子鯰。「鬍子鯰的生命力比較強,在江河、溝渠都能成活,從個頭上來說,這尾鬍子鯰還是蠻少見的。」養魚愛好者盧先生說。
  • 左海釣起1.2米長鬍子魚
    N海都記者 廖慶升 黃啟鵬 文/圖 海都訊「哇,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魚。」昨日中午,不少人圍在福州香檳路一花店前,看地上那條超大鬍子魚。 魚主人卓先生拿捲尺一量,長1.2米,再一稱,重20多斤。卓先生說,這條魚是昨日上午在福州左海公園內釣到的,他釣了這麼多年的魚,第一次釣到這麼大的魚。
  • 蟾鬍子鯰,產量高,是值得重視發展的淡水養殖品種
    蟾鬍子鯰是泰國及其鄰近的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國家的主要淡水養殖魚類之一。它養殖容易、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是值得重視發展的淡水養殖品種。蟾鬍子夠的生活習性是喜愛棲息於泥溝、池沼中,對環境的適應力甚強,具有呼吸輔助器官可以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在接近缺氧狀態的水體中也能生存。
  • 【曝料】有人在洪田河裡抓到稀有的「鬍子魚」 好心人花錢買下養在了魚缸裡!
    有人在永安洪田的河裡網到一條稀有的 「鬍子魚」,有好心人花錢買下養在了店鋪的魚缸裡!據曝料者林積薝先生說該金色的魚可能為一條發生了色素突變的鬍子魚,算是十分罕見,可能有科學研究價值。順帶科普一下:鯰魚,我們這也叫鬍子魚。分種較多,常見有鯰魚(土鯰)大口鯰魚、鬍子鯰(塘鯴)、革鬍子鯰(埃及鬍子鯰)客家俗稱滑哥魚。
  • 怪豬雌雄同體長有兩套生殖器 村民爭睹(圖)
    怪豬雌雄同體長有兩套生殖器 村民爭睹(圖) 2011-10-13 09:37:00    作者:   來源: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夏立玉 生殖器 怪豬 母豬 睪丸 公豬 兩性豬 種豬 排尿 兩性畸形 [提要
  • 常見鯰科的觀賞魚3:玻璃貓、花椒鼠、虎皮鯰、電鯰
    ,下次我們介紹花鱂科的魚。它是鯰科下缺鰭鯰屬下的雙須缺鰭鯰。玻璃貓得名於它幾乎全身透明和嘴邊長的長如貓須的觸鬚。虎皮鯰3、虎皮鯰虎皮鯰是長鬚鯰科鴨嘴鯰屬的一種大型鯰魚,生活在亞馬遜流域虎皮鯰又叫虎皮鴨嘴,可以長到一米長性情兇猛,只能在大水體中,和大型魚一起養。虎皮鯰適合的水溫在22-28攝氏度,但是最近在北方一些更冷的水域,發現一些放生的虎皮鯰,說明他們在野外的狀態下,適應性很好。喜弱酸性水質,可耐受鹼性水質。喜食新鮮魚肉,可以直接投餵小魚。
  • 常見觀賞魚鯰魚種類 鯰魚養殖注意事項
    觀賞魚鯰魚的基本資料:鯰魚,俗稱塘蝨,又稱作鬍子鰱、黏魚、塘蝨魚,生仔魚。分布廣泛,多數生活在池塘或者河川的淡水中,也有少量分布在海洋中。鯰魚魚體表面沒有鱗,多黏液,頭和口扁平,上下頜有四根觸鬚,以此來分辨味道。
  • 南美「怪魚」入侵珠江,資深釣友也沒見過,專家:釣到一條發財了
    所以各個國家對外來物種的態度還是非常的謹慎,而最近在珠江地區,有位釣友發現一條怪魚,它很疑惑,這是物種入侵麼?怪魚現身珠江,是物種入侵嗎?一位姓張的釣友,在珠江釣到了一條奇怪的魚,看起來有些像鯰魚,但是一般的鯰魚是黑的,它的兩側卻是亮眼的紅色和黃色,而且鯰魚全身都是軟的,這條怪魚卻有一身硬殼,不要說它沒見過,它拿去問一些資深的釣友也沒人知道這是什麼魚,有說這是雜交變異的物種,有說這是外來物種入侵的,後來剛好有人認識一位生物學的專家
  • 蓮藕田混養鱖魚及埃及鬍子鯰該怎麼養?這套技術好,既防病又高產
    投餵量視水溫和天氣而定,每7天投餵1次,高溫季節每次投餵量為魚體重的70%~100%、8~9月為70%~90%、低溫季節10~11月投餌量為鱖魚體重的35%~60%。為了讓魚吃飽、吃好餌料,繁殖小魚供魚攝食。餌料魚投放前要先用3%食鹽水浸泡5~10分鐘。另外,在蓮藕田內每畝、每月投餵魚用顆粒飼料50公斤和動物性飼料30公斤。每天還要少量投餵一些糠餅、麥麩類的飼料,供餌料魚攝食。
  • 山東臨沂疑現5萬年前象牙化石(圖)
    村民挖出的「怪石」。(照片由劉宗貴提供)  本報濟南12月11日訊(記者 喬顯佳) 臨沂一村民在挖水井時,挖出一塊白色質地表面有齒痕的「怪石」。11日,記者請省博物館專家對其進行鑑定,「怪石」竟是生活在距今大約5萬年前的古菱齒象臼齒化石。  11日,臨沂市蘭山區棗溝頭鎮村民劉宗貴聯繫記者說,7年前,該鎮東風村村民張樂成在自家菜園內挖水井時,在約8米深的地下挖出一件乳白色「怪石」,有十幾斤,長約38釐米,高約20釐米,搬起來比同體量的石塊略輕。
  • 超級下飯的鬍子鯰魚,肉質細嫩,豐富的營養,較好的食療作用
    超級下飯的鬍子鯰魚鯰魚,同鯰魚。分種較多,常見有鯰魚(土鯰)大口鯰魚、鬍子鯰(塘鯴)革鬍子鯰(埃及鬍子鯰)客家俗稱滑哥魚鯰魚,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輻鰭魚綱-鯰形目-鯰科-鯰屬-鯰魚種。嘴上共4根鬍鬚,上長下短,肉食性,多為野生,對水質要求不高,可人工養殖。生長速度較快,某些品種能長到很大。鯰魚不僅像其他魚一樣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肉質細嫩,含有的蛋白質和脂肪較多,對體弱虛損、營養不良之人有較好的食療作用。鯰魚是 催乳 的佳品,並有 滋陰 養血、補中氣、開胃、利尿的作用,是婦女產後食療滋補的必選食物。溫暖你的胃。
  • 夏釣這樣釣鬍子鯰,方便簡單吃不完!
    釣鬍子鯰在我們釣魚界我們稱它為:鯰魚大嬸,因其體態風韻而得名,鯰魚那身上粘滑滑的手感也讓人有一些異樣的感覺,尤其是那一張豐潤的大嘴,基本就是咬死不鬆口,很少會有跑魚!鯰魚的力道也不俗,雖然少了些野蠻但勝在持久。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一次產萬卵一年生5次,卻沒國人願意吃
    中國人愛吃魚,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魚」同「餘」同音,有著盈餘的意思在,擁有著吉祥,富裕,財富等多種含義。同時中國地大物博,魚的產量也大,所以魚類就經常出現在中國人餐桌上。這個物種就是革鬍子鯰,也就是所謂的埃及鬍子鯰和埃及塘鯴,原產於非洲的尼羅河水系,是鬍子鯰科的一種。和中國鬍子鯰有著些許的不同,它比本地鬍子鯰要更扁平一些,同時身體也更延長一些,擁有8條須,頭背部還有骨質微粒凸起,體側有黑色斑點和灰白色雲狀斑塊。
  • 愛吃腐肉的進口「垃圾魚」泛濫,學會分辨魚的品類,讓你少拉肚子
    而埃及鬍子鯰也是一種外來物種。經常有人將它與本地鯰魚或者是本地鬍子鯰弄混,如今埃及鬍子鯰在我國已泛濫成災,面對這一個外來物種人們想到的第1個解決的方法就是將它吃進肚子裡,但據說埃及鬍子鯰還不能吃? 引進埃及鬍子鯰 在我國吃魚應該是每家每戶都會經常吃的一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