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CBA公司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分階段對聯賽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這標誌著中國的本土頂級聯賽正式邁入了2.0時代。回顧不久前結束的2019-20賽季,很多改革措施落到了實處,包括在外援的籤約上引進試用期、選秀上啟用樂透抽籤制度以及統一球員合同,對聯賽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第一期節目中,小編想為大家解讀CBA全新的球員勞動合同,在聯賽改革的道路上,這是一項頗具裡程碑意義的舉措。
按照CBA的規定,從2019-20賽季起,各俱樂部籤新合同時都要按照標準版《國內球員聘用合同》辦事,新的框架下,國內球員的合同分為A類(新秀合同)、B類(保護合同)、C類(常規合同)、D類(頂薪合同)和E類(老將合同),各俱樂部需遵守規定,根據球員的實際情況與之籤訂對應的合同。各種合同的適用條件、薪資標準、籤約年薪、合同到期後怎麼處理,CBA均有詳細規定。
A類合同
對於A類合同,我們可以把NBA的新秀合同拿出來幫助理解,按照規定,剛剛進入CBA的球員,無論是俱樂部青訓培養、還是選秀球員,均籤訂A類合同,可以說這是CBA球員們職業生涯的第一份合同。青訓球員籤A類合同時最多可籤約4年,最少可籤約1年,選秀球員最多可籤約兩年,最少可籤約1年,薪資待遇上,青訓球員年薪不得低於15萬元,選秀球員按照聯盟的選秀規定另行辦理,今年是最低為18萬。A類合同到期後,俱樂部擁有球員的獨家籤約權。
B類合同
B類合同是球員們職業生涯的第二份合同,在CBA中,年輕球員們的A類合同到期後,如果能繼續在聯盟中打球,那麼均籤訂B類合同。這類合同最長可以籤5年,最短可以籤一年,球隊與球員籤訂B類合同時,提供的年薪不得低於該球員A類合同最後一年年薪的兩倍,姜宇星是2018年的狀元秀,今年休賽期他和球隊完成續約,籤訂的就是3年B類合同。B類合同到期後,俱樂部擁有球員的D類合同獨家籤約權。
C類合同
在CBA的5種合同中,A、B、D、E都是特殊類型的合同,A類和B類是給年輕球員的、D類是給球星的、E類是給老將的,而C類合同是一種常規的合同,如果一名球員不符合其他四類合同的籤約條件,那麼就可以籤C類合同。C類合同最多可以籤5年,年薪不得低於30萬元,趙睿今年和廣東續約就是籤下的C類合同。C類合同到期後,俱樂部擁有球員的D類合同獨家籤約權。
D類合同
B類、C類和E類合同到期的球員,再籤新合同時,可以籤訂D類合同。總的來說,D類合同是為球星們定製的一種合同,因此其薪資待遇是所有合同中最高的,一支球隊最多可以和三名球員籤訂D類合同,這三名球員必須是隊內薪資前三,三人中工資最高者年薪可以達到工資帽的25%,新賽季為800萬元。以廣東為例,廣東隊內的3名D類合同的球員為易建聯、任駿飛和蘇偉,他們三人的薪資就是隊內前三。D類合同到期後,俱樂部繼續擁有該球員的D類合同獨家籤約權。
E類合同
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的球員,可以籤訂E類合同:第一,年滿34周歲;第二,年滿32周歲且已經為單一球隊累計效力達到12年。這類合同主要面向聯盟中的老將,最多可以籤兩年,薪資不得超過隊內三名D類合同球員中薪資最低者。E類合同到期後,俱樂部擁有球員的D類合同獨家籤約權。
值得一提的是,E類合同球員的薪資不計入工資帽。
好啦,以上就是CBA球員勞動合同的基本內容了。客觀來說,統一合同之後,實現了各俱樂部財務透明,CBA向現代化企業的方向上邁出了一大步。此外,這個合同框架也最大限度地幫助了各支球隊留住他們自己培養的球星,對職業球隊來說,球星是他們最重要的資產,新制度下,球隊在留住球星方面擁有絕對主動,獨家籤約權讓他們能擁有隊內球星的全部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