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掌上德宏 掌上德宏
貓頭鷹會告訴你
夜色多迷人
是你叫我嗎?
貓頭鷹一般指的是鴞形目的鳥類,大部分為夜行性食肉猛禽。中國共有33種,其中草鴞科中國有3種,鴟鴞科中國有30種。大眼睛的、大臉盤子的……呆萌又奶兇。
下面就來看看,最近德宏攝影愛好者在盈江"吸"的貓頭鷹。
吸貓是一個網絡用語,指的是寵物貓的主人對貓咪的喜愛動作,包括對貓貓親親抱抱甚至忍不住使勁兒嗅等。與之相關的詞語,就是吸貓體質。
所有貓頭鷹均為國家二級及以上保護動物,捕捉買賣飼養均違法。
接下來,盡情「吸貓」吧!
倉鴞
外貌特徵:易識別的偏白色的鴞,體長34釐米左右。白色心形寬面龐是其主要外貌特徵。上體棕黃色而多紋理,白色的下體黑點密布。
習性:白天藏於房屋、樹木、山洞、懸崖等處的黑暗洞穴或稠密植被中。黃昏時見於開闊地面上空,無聲地掠地低飛。
林雕鴞
林雕鴞,盈江叢林夜晚的王者。是盈江體型最大的貓頭鷹。在國內相當罕見。
外貌特徵:體型碩大的雕鴞,體長63釐米左右。耳簇羽長而厚,近灰色的下體上由深褐色羽端生成扇貝狀鱗紋而非條紋。上體多深色雜斑但無條紋。
習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潮溼落葉闊葉林的代表性雕鴞。垂直遷移型。在林間空地及溪流捕食。
是哪個小眼睛在看我?
慄鴞
慄鴞,俗名猴面鷹。中等體型(27釐米)的紅褐色鴞。其心形臉龐及時而豎起的「耳朵」與倉鴞甚似。上體紅褐而具黑白點斑,下體皮黃偏粉具黑點,臉近粉色。
棲息於山地常綠闊葉林、針葉林和次生林中。夜行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鼠類、小鳥、蜥蜴、蛙、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呵,我看透了鷹生
褐林鴞
褐林鴞。當地人稱它為灰吐嚕,這是根據它的叫聲而來的。褐林鴞在很多村莊附近的林子裡就有,在國內分布範圍也不小。應該算遇見難度不是很大的貓頭鷹,其大型的身材當然也會讓人看見它時激動不已。
棲息於亞熱帶山林,包括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歡河岸和溝谷森林地帶,也出現於林緣疏林和灌叢地區。
黃嘴角鴞
黃嘴角鴞。當你在盈江夜觀,走進林子聽到嘟嘟發電報的聲音,那就是黃嘴角鴞了。
黃嘴角鴞,小型鳥類,體長18-21釐米。的茶黃褐色角鴞。眼黃色,嘴奶油色,特徵為無明顯的縱紋或橫斑,僅肩部具一排碩大的三角形白色點斑。
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中,有時也到山腳林緣地帶。夜行性,在夜晚和黃昏活動,白天多躲藏在陰暗的樹葉叢間或洞穴中。
褐漁鴞
褐漁鴞是鴟鴞科、漁鴞屬的鳥類。褐漁鴞為大型鴞類,體長51-55cm,外形和毛腳魚鴞相似,但較棕褐色,上體有粗著黑色斑紋,下體黃白色或淺暗黃色,有粗著的黑色條紋和細的波狀橫斑,喉有大的白色塊斑,跗蹠裸出,僅上端前緣被羽。
褐漁鴞的分布區更靠南,不過不那麼高冷,在離人較近的地方,只要幹擾強度不大也能生活得挺好。
鷹鴞
鷹鴞夜行猛禽。體長22-32釐米,體重212-230克。無明顯的臉盤和領翎,眼先具黑須。遷徙。眼大,深色,似鷹,故名。喙堅強而鉤曲。
棲息於山地闊葉林中,喜歡在夜間和晨昏活動,飛行迅捷無聲,捕食昆蟲、小鼠和小鳥等。營巢於樹洞或巖隙中。雛鳥晚成性。
領角鴞
領角鴞,小型鴞類,體長20~27釐米。外形和紅角鴞非常相似,但它後頸基部有一顯著的翎領。
雄鳥發出輕柔的升調woop聲,及一連串間隔一秒鐘的粗啞叫聲。雌鳥叫聲較尖而顫,為降調的wheoo或pwok聲,每分鐘約五次,也發輕柔的吱吱聲。雄雌鳥常成雙對唱。
溜了溜了
作者:曾祥樂
【拾影】欄目:由德宏傳媒集團新媒體中心、德宏州攝影家協會聯合開辦,旨在用優秀的攝影藝術作品展現德宏之美,培養和挖掘本土攝影藝術家,講好德宏故事。
策劃:楊旻 楊清舜
統籌:張仁韜 朱邊勇 李武周 郭正權 盧思維
原標題:《拾影| 來盈江「吸貓」吧,貓頭鷹的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