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男子靠蚯蚓致富 只因「嗅得」 腐土味下的商機

2020-11-28 星辰在線

  酷熱的三伏天、密閉的遮陽棚、難聞的腐土味(腐土:飽含腐敗的有機物的黑土),如此環境下誰能呆得住?他,韶山市清溪鎮獅山村37歲的蚯蚓養殖專業戶向獻明。

  「終於找到一條投資少、見效快,而且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了,辛苦著並快樂著!」 7月17日上午10時許,正在整地擴建蚯蚓養殖大棚的向獻明說。

  隨後,向獻明放下手中的活,領我們去參觀他的蚯蚓養殖大棚。在他打開一扇大棚門的瞬間,一股熱氣夾雜著惡臭味迎面撲來,令人作嘔,我們不得不後退幾步,回頭進行了幾次深呼吸,待門口熱氣基本散盡才進入其中。

  棚內架了兩排約1米高的蚯蚓繁殖床,靠近門邊的角落還有一張小「地鋪」,床上鋪著20釐米左右厚的腐土。向獻明用手扒開腐土,嫻熟地將一條條褐色的蚯蚓挑出來,放進飯碗大的塑料盒中。他說,蚯蚓繁殖力較強,大約3個月就能新生一批。但出售時無法、也不必要界定其生長先後,只能按大概的粗細標準,每個盒子中盛50條左右,以盒議價。目前,他的蚯蚓基本銷在湘鄉、韶山兩地的漁具店,每天都有貨發,銷路不愁。

  走出大棚,向獻明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創業經歷。

  向獻明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家裡經濟一直比較困難。中學畢業後,他在附近一家蚯蚓養殖場做過事,又到外地打過工,但由於沒有一技之長,收入都不高。結婚後,他決定在家養羊創收,但由於場地狹小,養殖規模無法擴大,最多的時候年出欄僅100多隻;而且,因為缺少幫手,銷路不好,收入仍然不高。家裡時常入不敷出,早幾年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所以,他一邊養羊,一邊尋找其他出路。

  向獻明發現,近幾年來,隨著鄉村休閒旅遊業的興起,湘鄉、韶山等地垂釣所需的誘餌蚯蚓需求量逐漸增大,而當年養殖蚯蚓的那位鄰居已改行停養。於是,他決定抓住這一商機,發展蚯蚓養殖產業。

  去年年初,在鎮、村幹部的鼓勵、引導和扶持下,向獻明投入1萬餘元,在屋前的空地上搭建了8個遮陽塑料棚,總面積約100平方米,開始養殖蚯蚓。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而向獻明的創業比一般人更難。父親年近古稀、身患重症,幫不得一點忙,年僅9歲的兒子還需看護;而母親已經逝世,妻子離異多年。從搭建棚子到養殖蚯蚓、尋找銷路、送貨,所有的事情全靠他一個人完成。如今,大棚內的腐臭味他已完全適應,但夏秋季高溫是難以抗拒的,只能起早貪黑刨蚯蚓、裝盒。

  「養蚯蚓沒有人偷,也不用擔心它跑,只怕雞、鴨和某些小野獸惦記。」 向獻明說,搞密閉的遮陽大棚,既是為了給蚯蚓創造陰暗潮溼的生活環境,又是防備其他動物啄食的需要。所以,他每天都得擠時間巡查,以防塑料棚出現漏洞。

  付出終得回報。去年,向獻明既獲得了2萬多元的銷售收入,贏得開門紅,更贏得了銷售市場,客戶越開越多。最近,他又在著手擴建蚯蚓養殖大棚,朝著增收致富的目標邁進。

相關焦點

  • 「蚯」得致富經「蚓」出環保計
    毛雷在自家院子裡養蚯蚓。記者 李嘉斌 攝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6月17日,記者走訪中發現,廉江安鋪鎮72歲老人毛雷就利用各類垃圾養殖蚯蚓,土裡淘金既抓住了商機,又解決了垃圾處理問題,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自學成才,小院內養出「金蚯蚓」走進毛雷10平方米的小院內,地上晾著不少廚餘垃圾還有各種砂石建築餘泥,一片用磚塊圍起的小菜地顯得尤為引人注目。「別看這地兒小,裡面的『金蚯蚓』可不少。」
  • 生產有機肥再產食用菌丨「蚯蚓工廠」裡的循環農業是條致富好路
    北興村正是藉助「蚯蚓工廠」,在今年嘗試搭建起循環農業產業鏈,藉助自然界的力量,生產有機肥替代機械肥料,更近一步發展起優質食用菌種植產業。這條綠色產業鏈,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讓村屯更美、鄉親更富。「蚯蚓工廠」年吞秸稈、垃圾4000噸6月8日,記者來到賓縣北墨蚯蚓養殖專業合作社。「每天把秸稈還有村民家裡的牛糞、菜葉等垃圾送進去,幾天就產出一車車有機肥。」
  • 小蚯蚓引出致富路
    賈立明在榆中幫扶蚯蚓養殖戶建立基地脫貧致富。剛剛孵化出的小蚯蚓。賈立明定期到農戶養殖基地查看蚯蚓生長情況。賈立明正在王顯成老人的蚯蚓地裡查看當季蚯蚓生長情況。賈立明走進養殖戶張昌旭的蚯蚓大棚,查看蚯蚓冬季產卵情況。賈立明與科技人員提取蚯蚓蛋白。APEC綠色產業鏈負責人到養殖基地考察。
  • 山丹縣李橋鄉小蚯蚓掘出致富新項目
    山丹縣李橋鄉小蚯蚓掘出致富新項目近日,走進李橋鄉上寨村扶貧產業園的溫室內,並沒有看到滿眼的綠色蔬菜和綴滿枝頭的瓜果,而是一排排隆起的黑褐色的牛糞和泥土,扒開土堆,一團團生龍活虎的紅蚯蚓在地裡蠕動,不一會兒又鑽進了糞包中,這就是年輕的致富能手張萬師的賺錢「法寶」,名不見經傳的「小蚯蚓」。
  • 一堆腐土裡明明沒有蚯蚓,為何過了一個月之後就有了?
    一堆腐土放到戶外溫度、溼度合適的情況下會自己長出蚯蚓嗎?就像一灘水會自動生成小魚小蝦?感謝這一題兩問!正如之前引用的一句老話「千年草籽、萬年魚籽」,之所以那些人跡罕見、沒有水流相通的山澗小坑、草原窪地等地能夠出現魚,不是因為在短時間內水裡能夠生長出魚,而是魚籽有可能被風從乾涸的池塘吹到此地,或者是鳥、老鼠等動物在搬運食物的過程中恰好把粘有的魚籽撒落在了某一地方,在風或雨水衝刷等作用下將這些魚籽帶到了水坑裡最終孵化而來。
  • 鶴壁一男子靠養鴿走上致富路
    當學徒期間,不僅交學費還沒有收入,王自林就靠著前兩年攢下來的錢撐了過去。2008年,學成之後,他買好必需的維修設備踏上了返鄉路。「在鄭州下火車後,我就直接去了手機批發市場。」王自林說,逛了一圈,他留了幾位店主的手機號碼就回了鶴壁。後來,王自林在東朱村開了一家手機店。「打工掙的錢全都投了進去。」
  • 廣東茂名男子養番鴨致富,年銷售額3800多萬元
    前不久,《致富經》報導了鄧李輝創業養殖黑番鴨,通過開拓市場、擴大養殖規模,帶動家鄉村民增收致富的事跡。鄧李輝出生在廣東省茂名市,全家都是漁民。由於住在海邊,當地很多村民以打漁為生。這讓他看到了賺錢的商機。鄧李輝有個親戚,做的是家禽孵化生意,有黑番鴨種苗,也有銷售渠道。
  • 土壤裡生長著的蚯蚓靠吃什麼生存?它們對土壤到底有利還是有害?
    春節神答主 藝術領域創作者準確點說,蚯蚓是靠吃腐植土而生活的。形成腐植土的原料,絕大部分是腐爛成土的秸稈、落葉。以及腐熟透的農家肥,一般肥沃的土壤上層30釐米都是腐植土壤。但只有雨季,蚯蚓才會運動到表土上面。其它時間還是願意生活在深點的土層。
  • 四川西昌一女孩養蚯蚓,每天需要上百噸「垃圾」
    據新聞報導,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基本原理「蚯蚓糞不僅可以給植物提供很好的養分,讓土壤形成團粒結構,疏鬆透氣,保水保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化肥的用量,蚯蚓糞中的蚯蚓蛋白酶,還可以抗病蟲害。」 羅景楊了解到,利用蚯蚓的食腐性能,可以把農業秸稈、畜禽糞便、生活汙泥混合發酵後,用蚯蚓吞食,變成蚯蚓糞。
  • 文昌公路旁暗藏蚯蚓收購點 稱一個月要一千斤也能收到
    □南國都市報記者 敖坤  南國都市報10月22日訊(記者蒙健文/圖)一名中年男子騎著一輛摩託車,將一個沉甸甸的尼龍袋送到了定安縣龍湖鎮與文昌市蓬萊鎮的公路交界處的一處平房,隨後一名年輕男子接過裝了十多斤蚯蚓的尼龍袋,秤斤,給錢。這是21日中午,記者看到的一幕。20日,一市民舉報文昌市蓬萊鎮有人專門收購野生蚯蚓。
  • 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變廢為寶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
  • 【案例】西昌「蚯蚓女孩」養上億條蚯蚓創業,每天消耗上百噸「垃圾」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你別看蚯蚓小,但它們渾身是寶,生態經濟效益好,還能帶動父老鄉親致富。」
  • 蚯蚓做釣餌,這樣打窩,蚯蚓得多帶兩盒才夠用
    蚯蚓可謂是喜好野釣的釣魚人最喜歡使用的餌料之一,就其誘釣效果而言,確實稱得上萬能餌,其價格低廉,適用性廣,性價比可謂非常高。蚯蚓做釣餌的效果自是不用多說,但是蚯蚓的誘魚效果,就很一般了,雖說蚯蚓腥臭,那也得將蚯蚓刺穿之後,蚯蚓的組織液才能流出來。
  • 雲陽:生態養殖小蚯蚓,他要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鄧利是一個有創業夢想的年輕人,30出頭年紀,近幾年通過朋友引進養殖蚯蚓這個「小兒科」,賺得人生第一桶金。變廢為寶,搞生態科學養殖鄧利養殖的蚯蚓從成都吉豐蚯蚓養殖場引種「太平2號」。在自家菜園地建立種場,通過自繁自養和提純復壯後,移至商品場養殖。這幾年,他懷著試一試的心態,經營的養殖商品場只有1畝多點,年收入就有五萬多元。
  • 男子靠給金龍魚美容致富,一條魚收費上萬,百萬龍魚死了照賠
    男子靠給金龍魚美容致富,一條魚收費上萬,百萬龍魚死了照賠在如今一些奇葩職業和新型職業的出現,讓人們對此感覺到不可思議。但正是因為這種職業稀少,再加上會的人不多,所以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大多都是收入頗高。男子靠給金龍魚美容致富,一條魚收費上萬,百萬龍魚死了照賠。在國外有一名男子就是專門給金龍魚美容的,我們都知道,魚類除了吃就是用於觀賞,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會去給魚美容,那麼這名男子給魚美容之後有什麼別樣的用途嗎?我們都知道金龍魚是一種觀賞魚類。
  • 水箱中的蚯蚓被易腐物質餵養,水質可能會惡化,導致金魚死亡
    導語:水箱中的蚯蚓被易腐物質餵養,水質可能會惡化,導致金魚死亡。水蚯蚓可以作為金魚的主食,金魚養殖場也在夏季充分利用這一較廉價的活餌。當然,如果蚯蚓的腐爛部分(或多個部分)被提前清理,並且周圍的蚯蚓沒有被觸及,它可能不會導致很大的損失,並且更大的部分將總是被保存。這種方法叫做「幹養」。蚯蚓也可以放在較大的罐中,加入30-50釐米的水,充入空氣,這樣蚯蚓可以保存2天左右。但是,金額不應太大。通常,昆蟲層厚1釐米,覆蓋圓柱體底部的1/4。
  • 男子靠給金龍魚美容致富,一條魚收費上萬,百萬龍魚死了照賠!
    男子靠給金龍魚美容致富,一條魚收費上萬,百萬龍魚死了照賠!萬千世界無奇不有,都說愛美是人的天性,所以不管男女,都是非常注重自己的顏值外在的,尤其是一些女性,平常也會去定期做一些美容管理,那你見過給魚類做美容的嗎?
  • 沉默的蚯蚓
    到了2011年,我開始在官門山養蚯蚓,希望用蚯蚓耕耘茶園,給茶樹鬆土和消化腐殖質。研究良久,決定引進湖南岳陽的大平二號蚯蚓種苗,它是日本優良品種,發達國家用它來處理垃圾。買來蚯蚓種苗,又買來羊糞,在菜園裡起壟,底層培菜園土,中間鋪羊糞,頂層蓋樹葉,將不要的瓜果和廚餘都施進裡面,做蚯蚓的飼料。養蚯蚓是件懶人活,平時不用人管理,連續乾旱時往蚯蚓壟上噴些水,保持它的溼潤。
  • 中國男子發現半米長大蚯蚓
    北京時間9月5日消息,一名中國男子在自家後院發現一條半米長的蚯蚓,令鄰居大為震驚。雲南省賓川縣林業局職工李志偉(Li Zhiwei音譯)請了幾天假,準備把自家後院的積水排乾,結果發現了這條巨大的無脊椎動物。他說:「它看上去就像一條蛇。我很仔細地看了看,才發現它實際上是條蚯蚓。」他打算把這條蚯蚓養在自己家裡。
  • 濫捕野生蚯蚓轉養殖能否實現產業化? 專家:前景大
    海南大學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徐文說:「存在濫捕野外蚯蚓的行為,就意味著有商機,我們完全可以對其進行合理引導,讓其走上產業化道路。」海南蚯蚓走向養殖,實現產業化發展,究竟應該如何做?有零成本零風險的生意誰還願意去找地學技術養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