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
路遙,本名王衛國,1949年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曾在延川縣立中學上學,在農村小學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臺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黨組成員、副主席。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原題
我的整個少年時代,都像是在爬下水道
1992年冬天,年僅42歲的路遙告別這個平凡的世界。就在他去世前不久,他跟好友周裡京說了一個隱藏多年的秘密,一件困擾他一生的事。
路遙出身陝北赤貧寒門。成名後的他,有一回在母校延大文學講座上,曾無比感慨地說:「我的整個少年時代,都像是在爬下水道」,形象而真切。
小時候,很多同學褲兜裡有幾個鋼鏰,沒事撥弄著玩,叮噹作響。路遙一個子兒都沒有,只好放幾個螺絲釘在褲兜裡,撥弄起來也叮噹響,這聲音維護了他的自尊。
課間活動,同學們喊他:你也過來玩!路遙後背貼牆,像螃蟹一樣橫著走,不敢離開那牆,只因他褲子屁股後面有個洞。
為了能吃飽飯,路遙很小就被過繼給了大伯。而路遙的那個秘密,也跟這次過繼有關。那天,父親送他去大伯家時,用身上僅有的一毛錢給他買了一碗油茶。
路遙問,您怎麼不喝?
父親說,你喝吧,我不喜歡喝。說完便背過去偷偷抹眼淚。
喝完油茶,父親把路遙送到大伯家,說自己還有其他事情要辦,晚些再來接路遙。
天色漸晚,路遙望著父親來接自己的方向,空無一人,他的眼淚悄然落下。
他知道,父親不會再來了。
父親愛自己嗎?從此路遙心中留下一個心結。
幾十年過去,路遙寫完那本被稱作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巔峰巨作的《平凡的世界》,原本身強力壯的身體軟弱無力,走路還需別人攙扶。
人之將走,往事便像過電影一樣浮現在眼前。
這時,父親端著一碗油茶笑著向他走來。臨去世之前,路遙說,我終於想明白了,(當時)我父親手裡只有一毛錢。
父親之所以只買一碗油茶,那是因為他兜裡只剩一角錢啊!那碗油茶是父親全部的財產,也是他對兒子深深的愛啊!
路遙生命的最後六年,全都獻給了他的文學聖殿《平凡的世界》。
1986年路遙開始創作百萬巨作《平凡的世界》。為了貼近現實,表現內容真實,路遙下礦井,與礦工聊天,白天幹最累的活,晚上在燈光下寫作,筆耕不息。
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時,路遙身體已經十分危險,甚至一度累到吐血。三年準備,三年創作,浸滿路遙血和淚的《平凡的世界》於1988年正式完本。1991年,《平凡的世界》榮獲茅盾文學獎,但即使如此,路遙仍然過著清貧的日子,住院期間的費用也是向朋友借來的。
在完成《平凡的世界》第四年、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次年寒冬,路遙逝世,年僅42歲。
在路遙去世前三個月,他的妻子林達在病榻上與他籤署了離婚協議,只有路遙自己知道心裡有多痛苦。
42年的歲月裡,路遙不知道有幾天是快樂的。但是苦難並不能擊敗一個人,凡是殺不死的都將使他強大。
路遙雖然受盡苦難,但苦難正是他的財富,他用手中的筆,嘔心瀝血,留下了傳世之作,幾十年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
一個作家最大的榮耀莫過於在他死後,他的作品依然流傳於世,被世人銘記。
《平凡的世界》自從問世以後經久不衰,成為幾代人的精神食糧,激勵著無數普通人與命運抗爭。
董卿曾含淚說,30多年過去了,《平凡的世界》依然是各大高校借閱量最大的圖書,為什麼?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遙給一切卑微的人帶來了希望,勇氣和光亮。
「從漢字入手,學以成人」。
這套一代名家大師的啟蒙讀本,
如今經典再現,
又將受益無數後代學子。
來源:幹部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