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路遙走了,「衝出潼關」的預言也在他去世的那一年實現了。1992年,陝西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高建群的《最後一個匈奴》等陝西作家的長篇小說同年出版。陝軍東徵揚起了風帆,一下子震動了全國文壇。
即使你沒讀過小說《人生》、《平凡的世界》,也一定聽說過,也會知道「路遙」這個名字。
他是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短暫的一生,演繹超越苦難的世紀傳奇,留下一部激勵千萬青年奮鬥的暢銷不衰的經典。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用生命寫作。
一個作家最大的榮耀莫過於在他死後,他的作品依然流傳於世,被世人銘記。
《平凡的世界》自誕生之日起,成為幾代人的精神食糧,激勵著無數普通人與命運抗爭。
董卿曾含淚說,30多年過去了,這本書仍然受到無數人追捧,為什麼?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遙給一切卑微的人帶來了希望,勇氣和光亮。
最終耗盡了所有心力,最終在完成後不久,便猝然長逝。 路遙39歲的時候寫完《平凡的世界》,死的時候他43歲。
2015年,56集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播出。距離路遙離世已有20餘年,該劇仍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引發了新一輪的觀劇熱潮。這說明,時隔多年,《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仍然活在普通勞動者中間,並且還將一直活下去。
路遙死後15年,他的摯友賈平凹,寫文追悼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一個氣度磅礴的人。但他更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這些話,哀婉沉痛,也說的都對。尤其是夸父的比擬,說他因奔跑、因勞累、因乾渴而死,尤為形象。路遙去世前幾年,獨處在山中的破敗老屋寫作,生活條件極端不堪,總熬夜忙活至凌晨四五點後。去世前一兩天,他緊抓友人的手,殷切地說:「生活太殘酷了,我一定要站起來」,可到底倒下了。
路遙臨死前,希望再見賈平凹最後一面。他請人將這位正在陝西耀縣某水庫旁隱居,一心寫《廢都》的老友拉來,「最後一次說說話」。那天傍晚,兩人終於會面。據說,路遙叮嚀他的最後一句話,是「看我這熊樣,你要引以為戒,多用心呀!」賈平凹聽完出門躲在角落痛哭。
《平凡的世界》曾影響無數人的人生,給他們在逆境中的力量
潘石屹:「外面的世界」給我巨大鼓舞
潘石屹自言至少讀過7遍《平凡的世界》,「小說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苦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你碰到的困難越大、考驗越艱巨,你的進步與成長就會越大。記得小說中,主角說我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這句話也是我心底的聲音,讓我深受鼓舞。」
陳忠實:他刺激我寫出《白鹿原》
路遙比陳忠實晚生7年。1988年,路遙完成《平凡的世界》,達到個人文學事業的巔峰。陳忠實曾多次對別人公開表示:「我很敬佩這個年輕人。心想,這位和我朝夕相處的、活脫脫的年輕人,怎麼一下子達到了這樣的高度!我感到了一種巨大的無形壓力,於是才有了《白鹿原》。」
很多人生來貧窮命苦,感慨人生的不公。但人生一世,免不了要遭受磨難,當你熬不下去的時候,建議看看這本書,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永遠和命運抗爭到底。
人生雖然有諸多磨難,但是,這不是我們放棄的理由。看了《平凡的世界》你才會知道,你所遭遇的磨難根本算不了什麼。
平臺活動,原價108,如今只需要79元包郵,無非一場電影的票錢。買它的理由,不只是最實惠的價格,它還是全新的整理本,還是出自得到唯一授權、也是出版路遙作品最具權威的"北京十月出版社"。它值得永久收藏,時時翻閱。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