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臨終一席話,讓賈平凹躲在角落痛哭,15年後寫文悼念!

2021-01-16 紅衣記史官

1992年,路遙走了,「衝出潼關」的預言也在他去世的那一年實現了。1992年,陝西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高建群的《最後一個匈奴》等陝西作家的長篇小說同年出版。陝軍東徵揚起了風帆,一下子震動了全國文壇。

即使你沒讀過小說《人生》、《平凡的世界》,也一定聽說過,也會知道「路遙」這個名字。

他是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短暫的一生,演繹超越苦難的世紀傳奇,留下一部激勵千萬青年奮鬥的暢銷不衰的經典。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用生命寫作。

一個作家最大的榮耀莫過於在他死後,他的作品依然流傳於世,被世人銘記。

《平凡的世界》自誕生之日起,成為幾代人的精神食糧,激勵著無數普通人與命運抗爭。

董卿曾含淚說,30多年過去了,這本書仍然受到無數人追捧,為什麼?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遙給一切卑微的人帶來了希望,勇氣和光亮。

最終耗盡了所有心力,最終在完成後不久,便猝然長逝。 路遙39歲的時候寫完《平凡的世界》,死的時候他43歲。

2015年,56集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播出。距離路遙離世已有20餘年,該劇仍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引發了新一輪的觀劇熱潮。這說明,時隔多年,《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仍然活在普通勞動者中間,並且還將一直活下去。

路遙死後15年,他的摯友賈平凹,寫文追悼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一個氣度磅礴的人。但他更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這些話,哀婉沉痛,也說的都對。尤其是夸父的比擬,說他因奔跑、因勞累、因乾渴而死,尤為形象。路遙去世前幾年,獨處在山中的破敗老屋寫作,生活條件極端不堪,總熬夜忙活至凌晨四五點後。去世前一兩天,他緊抓友人的手,殷切地說:「生活太殘酷了,我一定要站起來」,可到底倒下了。

路遙臨死前,希望再見賈平凹最後一面。他請人將這位正在陝西耀縣某水庫旁隱居,一心寫《廢都》的老友拉來,「最後一次說說話」。那天傍晚,兩人終於會面。據說,路遙叮嚀他的最後一句話,是「看我這熊樣,你要引以為戒,多用心呀!」賈平凹聽完出門躲在角落痛哭。

《平凡的世界》曾影響無數人的人生,給他們在逆境中的力量

潘石屹:「外面的世界」給我巨大鼓舞

潘石屹自言至少讀過7遍《平凡的世界》,「小說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苦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你碰到的困難越大、考驗越艱巨,你的進步與成長就會越大。記得小說中,主角說我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這句話也是我心底的聲音,讓我深受鼓舞。」

陳忠實:他刺激我寫出《白鹿原》

路遙比陳忠實晚生7年。1988年,路遙完成《平凡的世界》,達到個人文學事業的巔峰。陳忠實曾多次對別人公開表示:「我很敬佩這個年輕人。心想,這位和我朝夕相處的、活脫脫的年輕人,怎麼一下子達到了這樣的高度!我感到了一種巨大的無形壓力,於是才有了《白鹿原》。」

很多人生來貧窮命苦,感慨人生的不公。但人生一世,免不了要遭受磨難,當你熬不下去的時候,建議看看這本書,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永遠和命運抗爭到底。

人生雖然有諸多磨難,但是,這不是我們放棄的理由。看了《平凡的世界》你才會知道,你所遭遇的磨難根本算不了什麼。

平臺活動,原價108,如今只需要79元包郵,無非一場電影的票錢。買它的理由,不只是最實惠的價格,它還是全新的整理本,還是出自得到唯一授權、也是出版路遙作品最具權威的"北京十月出版社"。它值得永久收藏,時時翻閱。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路遙臨終前說出心中的「桃花源」,賈平凹聽後奪門而出,躲起來哭
    1992年11月17日,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是個非常平常的日子,但對於文學界來說,卻是一顆巨星隕落,在這一天,他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曾經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路遙,享年42歲。就生命的歷程而言,路遙是短暫的;就生命的質量而言,路遙是輝煌的。"賈平凹是路遙生前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當時,路遙因肝硬化腹水嚴重而臥床不起,但當看到老友賈平凹來看望他的時候,路遙艱難起身,對賈平凹說了一句話:"等我病好了,我們就一起去陝北,找個無人打擾的好地方,一邊放羊,一邊寫作。
  • 路遙臨終前除了留下萬元欠條,還留下一句話,賈平凹聽完躲起來哭
    路遙是憑藉別人的接濟才把這個學上完的,窮困是生活留給他最深的烙印了,不光是他年輕時,就算是中年晚年,臨終前他留下的也是1萬多元的欠條。1990年,《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得知消息後,路遙打電話給他的弟弟王天樂(《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就是以王天樂為原型的),告訴他獲獎並排名第一的消息。同時,路遙請弟弟想辦法借錢,因為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一百套《平凡的世界》送人,但他沒有錢。
  • 賈平凹的四尺書法售價100000元,但他的「小氣」更是人盡皆知
    賈平凹的四尺書法售價100000元,還供不應求,但賈平凹的「小氣」更是人盡皆知,一次,一位企業家提著幾百萬現金,來找賈平凹買幾十副書法作品,賈平凹寫完後剛好中午了,於是,賈平凹提出要請企業家吃飯,企業家心想,我一下子給你幾百萬,你總得請我吃頓好的吧。
  • 路遙臨終前被迫籤下離婚協議,妻子無情離去,後被女兒告上法庭
    --《平凡的世界》這句話出自路遙《平凡的世界》一書。這本書獲得了1991年中國文學最高獎—茅盾文學獎,廣受大眾歡迎。1949年12月2日,路遙出生。他出生在一個山西農民家庭,但是在那個多子多女的年代,路遙的到來對於這個家庭來說,可能只是多一張嘴,需要消耗更多口糧而已。如果用一個詞彙去形容路遙的家庭,那一定是"貧窮"。
  • 得知三毛自殺,賈平凹悲痛寫悼文;11天後,意外收到對方真情書信
    這場對話後來被孫聰整理成文章《三毛談陝西》,並在雜誌社的安排下發表;但由於孫聰忙於編輯其他刊物,文章直到12月15日才正式發表。看到這篇文章的賈平凹是詫異的,他先是為不曾聽說三毛來陝西而感到懊悔,後又讀完文章,為三毛對自己的高度評價難抑激動。
  • 距延安80公裡,30元門票的路遙故居,與頤和園旺季同價,貴不貴?
    有赫連勃勃墓,賈桂墓,蛇曲地質公園乾坤灣,路遙故居等。陝北唯一文狀元李郃,清代女詩人李娓娓,都出在延川。圖中是210國道,對面是路遙故居。路遙是陝西著名作家,很多人讀過他的作品,他一生唯一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1991年3月斬獲了茅盾文學獎,近些年拍成了熱播的電視劇,家喻戶曉。圖中是遊客在拍路遙故居的牌子。
  • 90年代的陝西文壇:陳谷陳康陳忠實,假煙假酒賈平凹
    當新世紀初不堪文壇紛亂後,他遁離西安,來到了西蔣村老家,他自己的白鹿原,2016年4月29日,《白鹿原》的作者和事實上的主人公走了,只不過,這次遠行沒有三天三夜的大火、漫天飛雪和晶瑩剔透的白鹿出現。白鹿原1985年,陳忠實開啟了50萬言的文學冒險。彼時他43歲。   那是一場文學競爭中溢出的靈感。另一個賭徒是陝北人路遙。一年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面世。
  • 路遙去世後,前妻授權出版《平凡的世界》,女兒卻將母親告上法庭
    43歲的路遙走得太匆忙,來不及交代後事,導致一系列的麻煩事:前妻林達突然趕了回來,還私自授權出版《平凡的世界》,親生女兒路茗茗知道後,直接把母親林達告上了法庭!不過,可惜的是,經過3年的艱苦訴訟,路茗茗最終還是輸了。
  • 路遙的二弟:路遙的乳名叫「wei」,具體啥意思,我至今都不知道
    路遙家在清澗縣,離大伯家約有170裡路。之所以離這麼遠,是有歷史原因的。約在1940年,邊區政府號召人多地少的陝北百姓遷往延川一帶開墾荒地,路遙的爺爺便帶著全家遷到了延川縣,路遙的大伯王玉德便在延川娶妻,在那裡紮根。但路遙的爺爺懷念舊土,又讓二兒子王玉寬回到老家清澗縣,因為這是他們的「根」。正是因為這個關係,當路遙6歲時,奶奶離開自己家,去到大伯家後,路遙就非常想念奶奶。
  • 賈平凹《廢都》:裡面寫了哪些不堪入目的內容,才會成為禁書
    1993年他完成小說《廢都》之後,本以為將文學的叛逆精神推到了極致,將會成為當代文學絢麗多彩的一筆,誰知道這將成為他文學生涯的噩夢。因為書中有大量不堪入目的內容,出版不僅就遭到了各方質疑,甚至被列入禁書行列。那麼賈平凹在《廢都》都寫了什麼?讓讀者和審核方「抓狂」。小說的主角是西京四大名人之一的莊之蝶,在迷茫的人生中,沒有把持好自己。
  • 路遙最後的2年:夫妻離婚,兄弟反目,病床前僅剩一位朋友照顧
    路遙最後的時間,定格在1992年11月17日。如果他仍活著,今年71歲。對一個作家來說,正是沉入豐滿、深刻的年紀。陝西作家大多是寫作的「苦行僧」。柳青寫《創業史》扎在皇甫村3年,陳忠實寫《白鹿原》一直蟄伏在西蔣村。相比而言,路遙的「苦」,是一種殉道式的殘酷勞動。
  • 賈平凹被父親點醒後,下決心給父親買好酒喝,結果臨終未曾喝到
    最後對他影響深遠的父親,到去世也未喝到賈平凹買的茅臺酒,這是為何呢? 賈平凹實際上寫過很多有關父親的文章,父親對他的心態包括人生的影響不容小覷。而我們了解到賈平凹的父親,最開始是在這位老人去世後,賈平凹的提筆寫下的作品——《祭父》中。 嚴父賈彥春的童年
  • 賈平凹的《醬豆》是否能甩掉讖語,把《暫坐》扶上70歲後的主調
    「初入文壇寫過的《醜石》那麼受到誤解,寫過的《一棵小桃樹》又是那麼風來壓在地,風過再浮起,都是讖語啊」——賈平凹賈平凹在2020年不僅出版了女性視角的《暫坐》,還要有一篇講述自己和延續《廢都》的《醬豆》。《暫坐》的文學特點將是現代文學未來20年內新的發展視角,即女性視角與成長視角。而《醬豆》呢,純粹是一次階段總結嗎?
  • 賈平凹: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該自在就自在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賈平凹《自在獨行》是2016年賈平凹寫出版的書籍,這本書相對於之前賈平凹的作品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們也看到了一位作家漸漸老去,他的心靈和精神發生的巨大的變化。
  • 賈平凹河邊撿石頭,意外撿到罕見佛像,身邊朋友都來磕頭許願
    最有名氣的三大作家就是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其中年齡最小的就是賈平凹被稱讚為:「中國現在最著名作家之一」、「文壇鬼才」、「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但是相比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作品在國內外屢獲大獎。其中《秦腔》一書更是獲得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這部作品先後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出版,遠銷海外。
  • 賈平凹: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就是六個字,從這幾件事開始做起
    三毛則更是與他有過一段轟動的「緋聞」:託人帶名片給他,寫「您忠實的讀者,三毛」,並贊他「靈魂深刻、心中極喜的大師」。他從22歲開始,僅憑一支筆,在文壇掀起陣陣「平凹熱」。與大師路遙、陳忠實並稱陝西文學的 「三駕馬車」。
  • 賈平凹寫了本有色小說,大詩人看不下去,送了他一首打油詩
    1993年,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問世。這是一篇頗為叛逆、挑戰傳統的小說,寫的是大西北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內容上關於男女愛情的描寫極為大膽,甚至有人稱其為「有色」小說。寫此文時,賈平凹41歲,在此之前他早就憑《商州》、《浮躁》有了名氣,之所以寫這樣一本小說是因為他希望自己的創作能有一個突破,從文化層面轉為對生命本體層面。
  • 電影中「相遇」片段:張譯與任素汐3年後的重逢,是臨終前的夢!
    張譯與任素汐3年後的重逢,是他臨終前的夢!很多人沒有看懂《我和我的祖國》中「相遇」的片段,以為張譯在臨終前和戀人見面了,而且已經要相認了,只是被人流衝散了,而結局中張譯見到了戀人,而且知道了日夜盼望的好消息,其實這一切都只是他的夢,在這個夢裡他見到了3年沒有見到的戀人,知道了好消息,臨終之前所有的願望達成了,但是現實不是這樣的。
  • 網友紛發表評論悼念陳曉旭 為其詩譜曲
    5月13日18時57分,「林黛玉」扮演者著名演員陳曉旭(妙真法師)因患乳腺癌在深圳去世,臨終前,陳曉旭的父母、妹妹、表妹等親屬都陪伴在身邊。遵照陳曉旭遺願,16日創立陳曉旭慈善基金會(籌備),始創基金為5000萬元人民幣。
  • 《如懿傳》進忠公公下線,自稱入戲太深無法出戲,曾躲在角落痛哭
    這個戲紅人不紅的演員或許有很多觀眾還不認識,蔣雪鳴1992年出生在北京,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12年參演《畫皮2》正式出道,出道後主演了不少網絡劇。2017年有幸參演了古代宮鬥劇《如懿傳》並在劇裡飾演進忠。近日隨著進忠的成功下線,蔣雪鳴回顧《如懿傳》這九個月的拍攝點滴時表示百感交集。蔣雪鳴形容當進忠下線的那一瞬間自己有不舍有落寞但卻很幸福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