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陝西文壇:陳谷陳康陳忠實,假煙假酒賈平凹

2021-01-21 歷史國學智慧

陳忠實最終沒能把自己剝離出鄉村。當新世紀初不堪文壇紛亂後,他遁離西安,來到了西蔣村老家,他自己的白鹿原,2016年4月29日,《白鹿原》的作者和事實上的主人公走了,只不過,這次遠行沒有三天三夜的大火、漫天飛雪和晶瑩剔透的白鹿出現。

白鹿原

1985年,陳忠實開啟了50萬言的文學冒險。彼時他43歲。   那是一場文學競爭中溢出的靈感。另一個賭徒是陝北人路遙。一年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面世。陳忠實設想的,是一部「死時墊棺作枕」的巨製。此後,縣誌中的烈女,遠古神話和老人口述的村莊往事成了他的源泉。未寫出「枕頭」的焦慮感長期折磨著他。在《白鹿原》動筆三年前的一次座談會上,他發言稱,自己迄今為止所有作品「頂多只算是不太高明的連環畫。」

1988年4月1日,陳忠實寫下了《白鹿原》第一行字後,感覺「已經進入我的父輩爺爺輩老爺爺輩生活過的這座古原的沉重的歷史煙雲之中了。」

狂熱的想像撕碎了關中麥地的寧靜。文本中,豔麗的罌粟點綴著散發出乳香味道的麥子。死亡隨處可見,恐怖感籠罩著全書。屠殺,活埋,殺害蕩婦,還有活躍在原野上的吸血鬼般恐怖的白狼。直到最後,眾人圍觀黑娃被建國初鎮壓反革命中處決。甚至十幾座峁梁,在他筆下也「如同一具剝撕了皮肉的人體骨骼」。

小說開頭,白嘉軒的眾多妻子死亡。以至於他的生理被傳成「長著一個狗的傢伙」。

這絕不是他當時的村莊。多年後,陳忠實在西安給大學生們講述往事時,提到了改革開放初期村莊的保守。當時,在西蔣村村頭,一些穿著鮮豔衣服的青年在村頭溜達,被保守的村民斥道,「啥貨!」

四年後的1992年,長途跋涉結束。陳忠實後來告訴《陳忠實傳》作者、陝西省作協文學創作研究室主任邢小利,寫完全書的他「頓時陷入一種無知覺狀態」。這與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場景類似。後者在亢奮中將一支使用許久的原子筆擲出窗外。

中央黨校在讀博士郝重慶大學期間曾邀請過陳忠實給全校作報告。他回憶,當時西北大學禮堂設備簡陋,以至於話筒很長時間不能正常使用。他演講開場第一句話,「西大話筒出聲音和我創作一樣艱難。」   這種艱難體驗以及由此帶到的激動,可以從陳忠實的反應得到驗證。寫完《白鹿原》,當他收到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來信後,「從沙發上躍了起來,噢唷大叫一聲,又跌趴在沙發上。」   1993年6月,那個「枕頭」出現。初版《白鹿原》的封面是一個老農拄著拐杖站立。

同年,賈平凹的《廢都》也面世。此後,陝西民間流傳一種針對兩人的說法,「陳谷陳糠陳忠實假煙假酒賈平凹」。賈平凹說,「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對《白鹿原》和《廢都》指責非議時,民間一種戲謔詞。」

 陳忠實、賈平凹和路遙構成陝西文壇影響最大的「三巨頭」,被當時的媒體稱為「陝軍東徵」。

參照物

小七歲的路遙是陳忠實在文壇上主要的參照系。1982年,陳忠實看完路遙的《人生》後,坐在椅子上,有「一種癱軟的感覺」。一位熟悉兩人的文藝界人士說,「他們有文學的交流,但平時很少說話。那時候陳忠實似乎有希望,但又很迷茫。陳忠實人更寬厚,很隨和。路遙除了陝北圈子,平時和其他人交流很少,碰到他看不起的人連話都不說。他有時會罵一些人『那個慫樣』。」

「陳忠實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一部關於《白鹿原》的轟動的電影出來。」西安電影製片廠導演何志銘說。路遙小說改編的電影《人生》大獲成功,他當時成為全國性的人物。何志銘回憶,當時在陝西作協院子內,一段時間每天能收到一麻袋給路遙的觀眾來信,「陳忠實當時不是一般的震動」。   《白鹿原》剛出來,影視界就有改編拍電影的想法。電影《白鹿原》最終在2012年上映。著名編劇蘆葦告訴探針,對此前的電影,陳忠實「看過兩次,苦笑,但他厚道,公開場合併未反對。」此前蘆葦想寫《白鹿原》劇本,陳忠實非常通達,說「我不懂電影,你按照電影規律放開寫就行了。」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陳忠實與路遙均不合主流。在各種現代文學流派盛行時,兩人卻回歸現實主義這個顯得陳舊的道路上。《白鹿原》扉頁所引「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即是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話。

相關焦點

  • 由《裝臺》帶來的陝西文學思考:精神未斷,何以突圍?
    進入上世紀80年代,陝西文學最知名的代表人物顯然是路遙。《人生》與《平凡的世界》兩部作品都早就成為時代的經典之作,路遙的作品延續了之前陝西文學強烈的現實主義傳統風格。這個風格在文本裡,一個是表現為題材十分「接地氣」,關注普通人在時代變遷下的跌宕命運,另一個關鍵表現則是寫法上比較保守,即便在上世紀80年代末先鋒文學已經成為文壇「時髦」的時候,路遙依然用最中規中矩、樸實無華的敘事方法來創作《平凡的世界》。即便文壇喧譁熱鬧,但陝西文學似乎一直堅守著從延安文藝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路徑,如同這些作家腳下的那篇黃土地,看起來並無驚人的風採,卻有著最紮實最勤勉的文學實踐。
  • 賈平凹《廢都》中許多「小方框」令讀者好奇,實是作家智慧的體現
    賈平凹《廢都》中許多「小方框」令讀者好奇,實是作家智慧的體現文·段宏剛1993年上半年,陝西作家賈平凹蟄伏數年創作的都市題材長篇小說《廢都》,終於跟讀者見面,先是連載在著名文學刊物《十月》雜誌上,之後,北京某出版社嗅到了《廢都》巨大的商業價值
  • 賈平凹河邊撿石頭,意外撿到罕見佛像,身邊朋友都來磕頭許願
    有人說,陝西就是一個出作家的地方,小家不斷,大家也很出名。最有名氣的三大作家就是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其中年齡最小的就是賈平凹被稱讚為:「中國現在最著名作家之一」、「文壇鬼才」、「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但是相比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作品在國內外屢獲大獎。
  • 路遙臨終一席話,讓賈平凹躲在角落痛哭,15年後寫文悼念!
    1992年,陝西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高建群的《最後一個匈奴》等陝西作家的長篇小說同年出版。陝軍東徵揚起了風帆,一下子震動了全國文壇。即使你沒讀過小說《人生》、《平凡的世界》,也一定聽說過,也會知道「路遙」這個名字。他是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短暫的一生,演繹超越苦難的世紀傳奇,留下一部激勵千萬青年奮鬥的暢銷不衰的經典。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
  • 賈平凹《廢都》:裡面寫了哪些不堪入目的內容,才會成為禁書
    在九十年代,國人受教育的水平自然遠不如今天,半文盲狀態下的農村讀者讀了賈平凹的《廢都》,儼然是火上澆油。既讀不大懂,也不清楚宣傳這書的目的,就模糊地認為是「正能量」。結果導致不良事件。賈平凹受此影響一度身體欠佳,對於這種現象的「始作俑者」,他百思不得其解。也陷入茫然無措、孤獨、無可奈何。賈平凹心有餘悸地回憶;當年關於《廢都》的爭論最多的就是關於「黃」的描寫,再者就是頹廢,成了名副其實的「廢都」,有的學者甚至上綱上線。在陝西的一位老作家給高層寫信,說他誨淫誨盜,反社會,並讓一些同志聯合籤名,因沒有人籤,那信也只好作罷。
  • 「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丨90後型男李大寬帶你讀賈平凹《高興》
    今天是2018年6月7日星期四,本期「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主播李大寬為您朗讀賈平凹小說《高興》節選。文字版計程車到了西安城裡火車站,我們將五富背到了車站廣場,就去買票,準備乘坐去清風鎮的列車。節選自賈平凹小說《高興》作品簡介《高興》是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他對農民的一貫關注,寫進了城的農民——城市中的拾荒人的命運。作品採用口述體的第一人稱,語言幽默,流暢,易於閱讀, 小說中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在城市中艱難地生存。
  • 賈平凹: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就是六個字,從這幾件事開始做起
    ——賈平凹中國傳統的文人,自古都是詩、書、畫兼修的。但在如今急速變化的社會裡,默默傳承著藝術傳統的文人卻十分罕見了。目前還活躍在文壇的作家中,賈平凹定要算一位。汪曾祺稱他為非凡才能之人,並冠以「鬼才」之稱。
  • 中青閱讀2020年度十佳推薦書單出爐,陝西作家魏鋒《時光雕刻者...
    昨日,中青閱讀2020年度推薦書單出爐,陝西青年作家魏鋒創作的紀實文學《時光雕刻者》入選2020年度10本好書榜首。據悉,該書從年度360本入圍120本月度最佳脫穎而出。之前還曾入選2020年8月份推薦書單和讀者喜歡讀的5本好書之一。
  • 賈平凹《暫坐》:女人獲得經濟獨立就能自由?這其實是一個謊言
    通過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新書《暫坐》,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真相。說到賈平凹,各位應該有所耳聞,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可與路遙、陳忠實相提並論,他們三人被譽為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極為深遠。1952年出生的賈平凹是一位「耐力型作家」,人稱「鬼才」,創作力驚人,他基本以每年一部長篇小說的速度寫作,如此筆耕不輟,實屬難得。
  • 賈平凹《暫坐》:妻子人前光鮮亮麗,背著丈夫與老富豪同居
    喜歡賈平凹的小說,首先是喜歡這個「有爭議」的人「怎麼比《廢都》尺度還大,賈平凹咋還這麼敢寫?」年近古稀的賈平凹,耗時兩年,改稿4遍的新作《暫坐》,一經面世再度引發熱議。27年前,賈平凹第一部城市題材小說《廢都》橫空出世,短暫大熱後被禁,甚至《廢都》獲得法國費米娜文學獎,報紙媒體都不敢報導。說到賈平凹,各位應該有所耳聞,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可與路遙、陳忠實相提並論,他們三人被譽為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極為深遠。
  • 得知三毛自殺,賈平凹悲痛寫悼文;11天後,意外收到對方真情書信
    @愛啃書的初拾深耕鄉土題材的賈平凹,向來有「文壇鬼才」之稱,如他筆下《秦腔》《浮躁》等風格鮮明的作品,獲得了大批讀者的喜愛。在眾多讀者中,同為作家的三毛更是對賈平凹表現出無比的崇敬,稱賈平凹為大師級的作家。
  • 賈平凹小說世界為何這般「殘酷」,他經歷的事有多少人知道?
    11月初,一間寬敞的會議室裡,賈平凹端坐在桌前,安靜聆聽評論家、作家們的發言。因為「著名作家」的身份和作品的高產、暢銷,他時不時就得在這樣的場合亮個相。有人稱,賈平凹是中國當代文壇的一個符號。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當年也經歷過多次退稿;很多人不知道,雖以小說著稱,卻也有人誇他散文寫得更好。在幾十年中,賈平凹用一支筆,幾乎寫遍了俗世生活的形形色色。
  • 妻子問陳忠實:如果你寫書不成怎麼辦?陳忠實:那就回鄉下養雞!
    最終,這部作品獲得過「第六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銀熊獎和金熊獎提名,並於2018年6月15日,獲得「二十四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電視劇之稱,以及獲得過「第四屆茅盾文學獎」,這便是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早在很多年前,這部著作的作者陳忠實還只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
  • 追本溯源——陝西名家國畫作品交流展在賈平凹文化藝術館開幕
    (圖/趙剛)1月10日上午,由北京沙龍掌拍科技有限公司、陝西沙龍傳媒有限公司、陝西書畫研究會臨潼藝術交流中心、西安曲江中新創藝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追本溯源·陝西名家國畫作品交流展」在臨潼賈平凹文化藝術館開幕。
  • 一代文杰陳忠實,墊棺作枕白鹿原!
    圖片來自百度這一刻,一部中國文壇20年來的巔峰之作——《白鹿原》宣告誕生!1992年四月,正式在《當代》連載,一時震驚國內。圖片來自百度偉大的作家應永垂不朽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逝世於西安。他走後,人們在以各種方式悼念和追懷他時,都會想到和提到他的《白鹿原》。
  • 《廢都》英文版翻譯完成 賈平凹要求原文一句不刪
    《廢都》是作家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講述了都市中幾位文人「頹廢」的生活與心態,在出版之後曾因其頗有爭議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在中國文壇引發了地震。1993年上半年,這部書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不久,以「格調低下」的名義被查禁。直到2009年,《廢都》在被禁16年之後再版。《廢都》已被譯成法文、日文、俄文等多國文字,並於1997年獲得了法國費米娜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