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轉移最佳治療是什麼?這三種靶向藥該如何選擇?

2021-01-14 騰訊網

近幾十年來,由於新的治療方式,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有所改善。然而,轉移到中樞神經系統(CNS)在NSCLC患者中較為常見是NSCLC治療中一個難以克服的障礙

此外,由於腦磁共振成像(MRI)已成為NSCLC初始檢查的常規,肺癌患者在初始診斷時對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檢測有所增加。因此,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腦轉移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較為常見,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型癌症中發病率更高。雖然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對腦轉移有效,但尚不清楚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 TKI哪一種最有效

2020年10月,《TLCR》發表了一項回顧性研究,評估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治療肺癌腦轉移患者的有效性。

臨床研究

該研究納入了599例EGFR突變型NSCLC患者,於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吉非替尼(n=299)、厄洛替尼(n=93)、阿法替尼(n=167)作為一線治療。

三個治療組(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的入組人群特徵為:60歲以下的患者佔比為38.1% VS 46.2% VS 61.1%,60歲以上的患者佔比為61.9% VS 53.8% VS 38.9%;男性佔比為25.4% VS 48.4% VS 51.5%,女性佔比為74.6% VS 51.6% VS 48.5%;ECOG評分為0(11.1% VS 6.5% VS 6.6%)、1(85.3% VS 89.2% VS 92.8%)、2(3.7% VS 4.3% VS 0.6%);從未吸菸者佔比為77.8% VS 60.9% VS 57.6%;EGFR 19外顯子突變佔比為52.8% VS 48.4% VS 70.1%,EGFR L858R突變佔比為42.5% VS 45.2% VS 25.7%,罕見EGFR突變為4.7% VS 6.6% VS 4.2%;最初存在腦轉移患者佔比為22.7% VS 62.4% VS 43.1%,其中腦實質轉移的患者比例為18.7% VS 48.4% VS 39.5%,實質轉移+軟腦膜播散的患者比例為4.0% VS 14.0% VS 4.6%;腦轉移瘤的中位數為4 VS 5 VS 4,腦轉移瘤中位大小值(mm)為10 VS 10 VS 10。

圖註: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組的入組人群特徵

研究數據顯示,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的中位治療時間為14.9個月 VS 11.2個月 VS 17.7個月

1

三種EGFR-TKIs的總生存率(OS)

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的中位OS為33.0個月VS 31.1個月 VS 33.1個月。三種EGFR-TKIs的中位O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98)。

圖註:所有研究人群的OS

2

中樞神經系統反應率

在559例研究參與者中,198(35.4%)例患者最初有腦轉移,其中94人在開始EGFR TKIs前接受了局部治療,具體為立體定向放射外科(SRS,n=67), 全腦放療(WBRT,n=21)或手術(n=6)。在104例沒有接受局部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治療的患者中,11例沒有可測量的病變或隨訪的腦MRI反應評估。因此,其餘93例患者被納入中樞神經系統轉移反應隊列。

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的中樞神經系統轉移患者客觀應答率為64.7% VS 68.2% VS 72.9%,P=0.78;完全緩解(CR)為2例 VS 3例 VS 3例,部分緩解(PR)為20例 VS 12例 VS 24例,疾病穩定(SD)為8例 VS 5例 VS 8例

圖註: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的CNS客觀應答率

3

中樞神經系統無進展生存期(PFS)

在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組中中樞神經系統轉移進展的發生率為30.8% VS 31.2% VS 21.6%。中位CNS-PFS為17.3個月(範圍13.7-20.8個月)VS 12.4個月(範圍9.3-15.5個月)VS 23.3個(範圍16.4-30.2個月)。

圖註: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組的CNS-PFS

在單因素分析中,阿法替尼治療組、第19外顯子缺失和無初始中樞神經系統轉移與較長的中樞神經系統轉移患者的PFS顯著相關,這些相關性在多因素分析中得到證實。

4

整個研究人群中樞神經系統衰竭的累積發生率

競爭風險分析估計,在12個月時,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組發生中樞神經系統進展的概率為16.1% VS16.1% VS 10.2%;在24個月時,為28.2% VS 28.6% VS 20.8%;在36個月時,為28.6% VS 30.2% VS 21.5%

在調整了可能的複合因素,如EGFR突變類型和已經存在的中樞神經系統轉移後,EGFR TKI組的中樞神經系統衰竭累積發生率有顯著差異(P

當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作為複合組) VS 阿法替尼時,在12個月時,發生中樞神經系統進展的概率為16.1% VS 10.2%;在24個月時,為28.3% VS 20.8%;在36個月時,為29.7% VS 21.5%

圖註:整個研究人群中樞神經系統衰竭的累積發生率

5

初始腦轉移患者中樞神經系統衰竭的累積發生率

由於存在初始腦轉移可能影響TKIs的中樞神經系統療效,根據初始腦轉移對累積中樞神經系統衰竭發生率進行亞組分析。

在198例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患者中,有88例出現中樞神經系統衰竭事件。吉非替尼組與厄洛替尼組或阿法替尼組相比,中樞神經系統衰竭的累積發生率顯著較高,24個月累積發生率分別為59.3%、28.1%和35.4%。

在361例沒有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患者中,69例在EGFR TKI治療期間發生了新的中樞神經系統轉移。吉非替尼 VS 厄洛替尼 VS 阿法替尼組的新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發生率為21.2% VS 28.6% VS 11.8%。阿法替尼24個月累積新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發生率為9.6%,低于吉非替尼(18.5%)和厄洛替尼(29.3%)。

圖註:初始腦轉移患者中樞神經系統衰竭的累積發生率

小結

研究表明,三種EGFR-TKIs的中樞神經系統應答率相似。與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相比,阿法替尼在中樞神經系統的PFS和中樞神經系統衰竭發生率方面具有優越的趨向

由於這是一項回顧性研究,對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療效的準確比較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我們的數據應用於臨床前需要謹慎的解釋或前瞻性研究。

參考來源:

【重要提示】本公號【全球好藥資訊】所有文章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謹遵醫囑

相關焦點

  • 肺癌治療,選對治療方式很重要!
    確診肺癌,許會感到害怕和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但當今醫療界,關於肺癌治療的研究每時每刻都有新的發現和突破,肺癌早已不再是絕症。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對病情的控制非常有效,這裡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肺癌治療的相關知識。
  • 國內首個、世界第二的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藥獲批上市
    用於臨床試驗的國內首個、世界第二的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藥「阿美替尼」 。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一款針對晚期肺癌的國產新藥最新獲批上市。4月17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胸科醫院獲悉,這一藥物是由醫院腫瘤科主任陸舜教授領銜研究,是國內首個、世界第二的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藥「阿美替尼」 ,目前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而此前,國內同類藥物是3年前在國內獲批的進口藥物「泰瑞莎」。「阿美替尼」打破了晚期肺癌治療耐藥後只能依賴一種進口藥的困境。
  • 【基因解碼】靶向治療效果與預期不相符怎麼辦?
    基因解碼研究表明,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出現了宮頸癌的症狀,靶向藥物可有效控制宮頸癌的病情發展,抑制腫瘤的增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這麼多靶向藥物,宮頸癌患者該如何選擇呢?這就需要進行宮頸癌靶向用藥指導基因解碼。選擇基因解碼會比基因檢測更全面,更準確,可明確哪種藥物對自己療效最好,實現精準治療。
  • 患腦轉移癌=被判死刑?多學科協作診療可獲長期生存
    )、《腦轉移癌的放射治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田素青)、《婦科腫瘤腦轉移的治療進展》(首都醫科大學婦產醫院 孔為民)、《腦轉移癌的手術治療》(三博腦科醫院 張明山)等。專家們的授課內容詳實豐富,講解了乳腺癌腦轉移,肺癌腦轉移的內科化學藥物、靶向藥物及免疫治療的進展,腦轉移癌全腦放療和局部放療該如何選擇、婦科腫瘤腦轉移新研究及手術治療腦轉移癌的技術方法。同時一致認為,神經外科、放療科、腫瘤內科、影像科、病理科多學科協作治療腦轉移癌優勢凸顯,能顯著改善患者症狀、延長生存時間。
  • Blood:揭示癌症腦轉移新機制!抑制凝血因子可以降低腦轉移
    腦轉移是晚期癌症令人恐懼的併發症。不同的癌症對腦部的定植傾向不同。晚期黑色素瘤在大腦中形成轉移的病例佔所有病例的近一半,腦轉移在某些形式的乳腺癌和肺癌中也非常常見。腦轉移往往不能通過手術切除,而且經常對治療沒有長期反應。
  • 靶向治療,為何有的患者不起作用?腫瘤專家提醒,可能與基因有關
    對於新興的癌症治療手段,許多患者仍心存困惑,靶向治療是什麼,它有沒有什麼弊端?對於這些疑問,本篇將為你一一解答。 因此,靶向治療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僅能精準治療,而且能大大降低對身體的損害。 靶向治療的局限性——對應特定基因效果才最佳 可惜的是,靶向治療仍有一些缺陷,這也是它無法徹底代替化療放療的原因。
  • 人類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
    ……常用的化療藥物有幾十種,機制各有不同,但是無論機制如何,它們的統一作用都是幹擾DNA的完整性,幹擾DNA的複製,作用於有絲分裂紡錘體中的微管,抑制有絲分裂,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直到最後殺滅癌症組織。
  • 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腦轉移,如何優化治療?| 辯論
    HER2CLIMB研究:圖卡替尼聯合曲妥珠單抗延長腦轉移患者PFS與OS與對照組相比,圖卡替尼聯合曲妥珠單抗組的PFS顯著優於對照組(7.6個月 vs 5.4個月)並且腦轉移患者的死亡風險下降42%(HR 0.58,P=0.005)。雖然前四項研究樣本量較小或者是Ⅱ期,但該研究腦轉移患者佔將近一半。
  • K藥+阿西替尼,晚期腎癌一線治療新選擇!
    但是,這時候手術已經不能保證根治了,大約會有20~40%的局部晚期患者在手術後發生轉移。對於已經發生轉移的腎癌患者,手術只能作為輔助治療,需要以內科治療為主。然而,腎癌對化療的敏感性不高,有效率大約為6%,而且往往不能達到延長生命的目的。
  • 國產三代靶向藥阿美替尼效果到底怎麼樣,醫生給出客觀有據的評價
    最近網絡平臺留言中,好幾個網友向我諮詢阿美替尼這個藥。今天一一解答大家關於該藥的一些相關問題。 阿美替尼,商品名,阿美樂,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針對靶點EGFR的靶向藥物。是國內首個、全球第二個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藥。
  • 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多納非尼、索拉非尼等靶向藥的應用
    看到這個題目,也差點暴露我的年齡,估計稍微年輕一點的讀者,會不會控制不住哼唱,這首蔡依林在2005年發表的《野蠻遊戲》。當然今天不是為了懷舊,是想給大家帶來一篇肝癌的最新的靶向藥物介紹的文章,自然順便幫大家躲坑。
  • 肺癌特別喜歡往腦子裡「鑽」,腦轉移有什麼徵兆?治療難嗎?
    一般人對癌症的第一反應就是「談癌色變」,它之所以讓人害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癌症特別容易轉移。由於肺內血管極其豐富,特別有利於癌細胞四處「逃竄」,其中,最嚴重的轉移部位是發生腦轉移,治療起來也相當困難。01一、癌細胞是如何轉移到腦部的?通常,癌細胞可能會脫離腫瘤穿過淋巴系統、血液循環並侵入大腦。腦轉移的幾個過程分別為浸潤、循環、外滲、擴散、血管生成。 首先,浸潤,在這一階段,癌細胞會攻擊附近的正常組織,並侵入血管、淋巴管。
  • 日本處方藥介紹-靶向藥
    日本處方藥介紹-靶向藥日本處方藥為什麼讓很多人趨之若鶩呢?小編研究了一番,原來日本處方藥幾乎都是西藥,而且很多是原創藥。而國內的很多西藥都是仿製藥,原創藥的精度是仿製藥的50倍,療效還是有差距的。為了療效,為了家人選擇更安全,更完美的日本原創藥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了。國內患者購買日本處方藥請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以確保真品。服用劑量要聽從醫師指導。藥品在保存過程中有嚴格的要求,個人海外代購是無法保證儲存環境的,切勿非法購買海外藥品。
  • 特色中醫靶向排酸平衡體系治療痛風可信嗎 專業治療效果有保障
    得了痛風,一旦痛風發作起來,痛不欲生,該如何治療痛風疾病呢?武漢同普痛風醫院一直致力於躬耕痛風領域多年,經過長期的治療摸索,該院的專家們總結得出一套安全、見效快速的全新治療痛風體系——特色中醫靶向排酸平衡體系。
  •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靶向治療進展
    靶向特定藥物向癌組織的遞送對腫瘤學家規劃治療策略以及根據圖像指導決定外科手術邊緣具有重要意義。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PNET)的切除和避開正常胰腺是臨床上尚未滿足的重要需求。目前,由外科醫生進行的術中檢查和觸診被認為是PNET檢測的最可靠來源,這通常會導致腫瘤切除不完全,有或無肝臟轉移的患者5年疾病復發率分別為10%和97%。
  • 國產3代靶向肺癌新藥阿美樂上市!定價19600元/盒,價格你能接受嗎
    對於EGFR敏感突變患者,目前主要使用第一/二代EGFR抑制劑(EGFR-TKI)靶向藥物治療,較傳統化療優勢明顯,但約1年後會出現耐藥和疾病進展,其中超過半數是T790M突變所導致。經獨立評審委員會(IRC)評估:在註冊臨床研究中,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單藥治療顯示出優異的療效和安全性,且對腦轉移有效,臨床優勢明顯[1]。
  • ...美國FDA批准Rubraca,治療BRCA突變轉移去勢抵抗前列腺癌(mCRPC)
    2020年05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Clovis Oncology公司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靶向抗癌藥Rubraca(rucaparib)一個新的適應症,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用於治療接受過雄激素受體(AR)導向治療和紫杉烷化療、攜帶有害BRCA突變(生殖系和/或體細胞)相關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
  • 白血病靶向藥迎來新進展
    近年來,慢粒的治療不斷取得進展,為患者帶來更多的信心與希望。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大會上公布的諾華公司兩個治療慢粒的靶向藥的停藥研究數據引起廣泛關注,患者非常關心什麼時候可以停藥、怎麼停藥等問題。這自然是亂了套,要出大事(得白血病)。
  • 查出肺癌該怎麼治?腫瘤專家:掌握這些方法少走彎路!
    過去10多年,靶向藥物不斷豐富,我國一大批晚期肺癌患者,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從中獲益。相對傳統的化療,使用靶向藥物不僅對患者而言副作用小,而且整體生存時間也會延長。不過,針對肺癌不同的基因突變類型,各自適用的靶向藥物是不同的。這就像一把鑰匙(靶向藥物)開一把鎖(基因突變)。
  • 腦瘤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中醫藥治療?
    腦瘤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中醫藥治療?以治瘤為主、治症為輔,用藥針對腦膠質瘤病灶進行治療,同時對患者整體功能進行調理,取中藥升降沉浮之性,調整肌體、升清降濁之功能,促使抗腫瘤的中藥歸經入腦,通過血腦屏幕,有選擇地對腫瘤細胞產生抑制和殺死作用,並使敗退的腫瘤細胞,上解於汗,下解於便,從而取得獨特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