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某平臺上,看到有人發出一個帖子,問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現在過得好嗎。
底下的發言十分踴躍。他們中,大部分遇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全國大下崗。
曾經的他們,捧上鐵飯碗是他們最嚮往的幸福生活,不用擔心失業,一輩子在一個單位,幾十年和同事處成親人,生老病死,都有單位擔著。
他們從未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上崗大軍中的一員,一夜之間,工作沒了,信念塌了,生活沒有著落。
一輩子磕磕碰碰,好不容易捱到了晚年,可以領退休金了。但你以為他們就幸福了嗎?並不。
我的朋友麗華,就是一位典型的上世紀六十年代生人。
青年時期遇到下崗,中年時老公出軌,晚年時父親得癌,孫子出生,她一個人被劈成兩個人。
最近,因為帶孫的事,她和兒媳鬧起了矛盾。
02
麗華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中畢業後,因為家裡的關係,她沒有繼續讀高中,而是頂替爺爺的班,到一家紡織廠上班。
那是一家國營企業,車間裡機器轟鳴,說話聲音必須高八度。可就是這樣的工作環境,也沒能讓她多待幾年。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工廠關閉,她下崗了。
好在下崗時,她已經結婚了,老公是一家私企的銷售。
下崗後,麗華擺過地攤,看過店,做過物業管理,收入不高,工作也不穩定。
好不容易,將兒子供上了大學,此時,麗華發現,老公出軌了。
03
對方是一個外地女人,和麗華的老公在同一家單位。這兩人在一起已經有好幾年了,只是,當時麗華一手家庭一手工作,她那種賣時間的工作,收入不高,但上班時間綁得死死的,回家又得忙家務,忙完家務巴不得快點上床休息,忙得無暇顧及老公。
麗華老公做銷售,出差有應酬不著家是常事,麗華也習慣了老公不著家的日子。
兒子考上大學,麗華的夜晚時間閒了很多,當她稍一關注老公,才發現老公離她已經很遠。
麗華沒有和老公離婚,因為那個女人也是有家庭的。
當然,就算老公要離婚,麗華也是不同意的。
她是一個很傳統的女人,結婚時,她就打定主意這輩子都不離婚。這是因為,她的父母關係很糟糕,母親性情極端,父母一輩子沒有離婚,但一輩子不來往,各住各的,這給麗華造成很大的心理陰影。
四十多歲的她,明知老公出軌,卻死也要悍衛自己的家庭。況且,從經濟方面來說,她算過帳,離婚不划算,「我為什麼要讓位給另一個女人?」
「再說,我快五十歲了,什麼愛啊情啊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利益。如果離婚,他(老公)肯定會跟別的女人結婚。那麼,他分走的財產,最後都會落到對方的手裡,還能給我兒子留多少?」
對於老公出軌,麗華採取的方式是找到對方的老公,讓他管好自己的老婆。
04
夫妻兩個雖然貌合神離。但對外,並不妨礙他們看上去是還可以的小家庭。兒子高大英俊,麗華雖然憔悴了點,但稍一打扮,還能看出幾分風韻。老公已是公司副總,收入不錯,遇到大事還是他在擔當。
她當然會痛恨,會痛苦,可「中年夫妻不像年青夫婦,早過了激情洋溢的時候,人到中年,利益比情感更重要。」
作為女職工,麗華50歲退休,退休金不高,因為她社保只交滿15年,家裡的生活費,還是由老公負擔更多。
不久,兒子給她帶來一個兒媳婦。麗華夫妻兩個合力為兒子風風光光地大辦了婚宴。
誰知婚禮沒過多久,麗華的父親就被查出了胃癌晚期。
麗華的父親一輩子與她的母親分居,父親生病後,麗華的母親對這個老公比陌生人還不如,完全無動於衷,巴不得他早死。
照顧老父親的使命只能落在麗華和妹妹的肩上。
而此時,麗華的兒媳懷孕了,預產期和醫生預測的麗華父親生命時長差不多。
05
在照顧父親還是照顧兒子兒媳上,麗華只能選擇父親。
在父親生命結束的前兩個月,麗華的孫子呱呱落地。麗華為兒子兒媳請了一個月嫂,滿月之後,她希望兒子兒媳能自己照顧好他們的孩子,因為她必須在醫院陪伴父親。
新手奶爸奶媽手忙腳亂,一聽孩子哭就跟著哭。常常是麗華剛從醫院回來想歇一會,就被兒子兒媳拍門叫起來,去給他們哄孩子。
有幾次,麗華告訴兒子兒媳,自己快撐不住了,但兒媳質問她:「是你爸重要,還是你孫子重要?」
「他是外公不是外人,他沒剩多少時間了,你們就不能自己先克服一下嗎?」
兒媳給她一張拉長的臉,兒子在一旁悶悶不樂。老公依然不著家,問他,則振振有有詞:「我在家幫忙,誰來掙錢養家?」
沒有人關心麗華已經連續一星期一天只睡一兩個小時。
「我這一生感覺太不值了!幾乎什麼坎都遇上了,被下崗,被出軌,我以為等我老了會輕鬆一點,沒想到婆媳矛盾又來了。」
06
從前是多年媳婦熬成婆,人到這個歲數,可以放鬆下來,享受晚輩的孝敬了。不幸的是,社會風氣變了,現在的年青女性追求「個性,平等」「你當奶奶照顧孫子不是應該的嗎」「孩子跟你兒子姓又不是跟我姓」……
於是,當上婆婆的她們,大多數在晚年把自己活成了帶薪保姆。
鑑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高考的難度,能夠擠上那座獨木橋的極少數人,現在有高額退休金,有一技之長,或者擔任領導崗位,手握資源,生活不差。
我這裡說的,是普通的女性,她們學歷不高,很多人沒有擠上高考百分之零點幾的升學率,她們不少是以頂班或招工的方式,進入單位。然而,下崗潮的到來,讓她就像在大風大浪中的一葉孤舟。
麗華只是這群人中的一個,她覺得自己挺倒黴的。
其實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他們那個年代的無奈。
但是過去的已經過去,時光不能倒流,怨嘆那些不能改變的,並沒有意義。在時代的洪流中,人若螻蟻。
07
在國人的生活中,有兒子的,在晚年遇到婆媳矛盾是普遍現象了。所以,如何解決當前的困境才是最重要的,抱怨只會讓矛盾加劇。
其實麗華和老公、兒子兒媳商量一下,一起出錢請一個保姆是解決難的最佳途徑。
而麗華的父親時日無多,她側重於父親,也是人之常情。
對於兒媳質問要父親還是要孫子的話,就當沒聽見吧,何必和沒有教養的人一般見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