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巨鱷什麼樣?最新研究說,它們的行為更像現代鯨類

2021-01-09 瀟湘晨報

一項新發表的研究指出,史前巨鱷的行為更像現代的鯨和海豚,使用的是基於它們內耳的感覺系統。

古代鱷魚的行為方式與現在的鯨相似

研究人員分析了已經滅絕的鱷魚化石的CT掃描結果,發現它們形成了一種平衡,幫助它們能夠在海洋中度過相當長的時間。

研究人員在研究摘要中寫道:「我們發現,在長時間的半水棲期後,以及為了成為更好的遊泳者而進化骨骼後,這些史前巨鱷開闊的海洋丘腦發育出了明顯緻密和增厚的骨迷路。」

此外,研究人員還指出,古代鱷魚的四肢進化成鰭狀肢,尾巴呈流線型,有助於它們在水中活動。

愛丁堡大學研究生茱莉亞·施瓦布在接受採訪時說,這一發現是了解古代動物生活方式的關鍵。施瓦布表示:「我們發現,這種如今海洋鱷魚的親戚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內耳形狀,類似於其他的水生爬行動物和今天的鯨。」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史蒂芬·布魯薩特補充說,由於進化對環境的反應,古代鱷魚在改變骨骼成為更好的遊泳者後,發展出了不同尋常的內耳。

布魯薩特解釋稱:「鯨也以類似的方式改變了耳朵,但是鯨在下水後不久就先改變了耳朵。從這點上看,鱷魚和鯨從陸地到水的進化路線相似,但是並不相同。」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史前巨鱷像狗一樣奔跑
    儘管這些鱷魚存在著各種差異,但它們卻共同擁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特徵——能夠像哺乳動物一樣利用四肢在陸地上奔跑。 如果換一個時間和場景,這5種史前生物都有可能出現在《星際迷航》中。以新發現的野豬鱷(Kaprosuchus saharicus)為例,這種史前生物發現於今天的尼日,其體長可達6米,並進化出了生有鱗片的像豬一樣的嘴巴,用來撞擊它的獵物,而它的三組利齒則能夠撕碎這些不幸的生物。 下面再來看看老鼠鱷(Araripesuchus rattoides)。這是在摩洛哥發現的一種新的史前鱷魚。它只有1米長,在下頜生有獠牙,用來挖掘植物和昆蟲。
  • 同樣作為「史前巨鱷」,普魯斯鱷與恐鱷誰更強?
    同樣作為「史前巨鱷」,普魯斯鱷與恐鱷誰更強?這類問題就是「關公戰秦瓊」,普魯斯鱷與恐鱷都是史前巨獸,體型差別不很大,食物習性也可能有部分類似,但由於化石的殘缺,並不能確定它們到底哪個更大一些難以比較戰力。
  • 史前巨鱷中的最強者,咬合力約7噸,硬啃3米巨龜似餅乾!
    現存體型最大的鱷魚是鹹水鱷,不過無論野生的還是圈養的,它們的體長最多只在6米左右。而追溯其祖上那些史前巨鱷,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若看過探索頻道《Discovery》的同學,或許都以為帝鱷是史前第一巨鱷吧?但事實上,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魚之王」。
  • 【探秘】象湖新城迎來史前巨鱷!
    象湖如此多嬌引無數商賈競折腰【史前巨鱷】聽起來好怕怕,
  • 《巨鱷》今日優酷上線 堪比史前巨鱷再現驚險之旅
    電影《巨鱷》是由廣東星語影業有限公司、北京黑巖星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掌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出品的怪獸題材電影,由李廣斌、郭曦文、陳霖生領銜主演,富貴執導。《巨鱷》是繼《水怪》之後,優酷怪獸世界第二部影片,因題材高燃,劇情刺激,入選優酷暑期電影大賞燃片季。
  • 《巨鱷》今日優酷上線,堪比史前巨鱷再現驚險之旅
    電影《巨鱷》是由廣東星語影業有限公司、北京黑巖星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掌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出品的怪獸題材電影,由李廣斌、郭曦文、陳霖生領銜主演,富貴執導。《巨鱷》是繼《水怪》之後,優酷怪獸世界第二部影片,因題材高燃,劇情刺激,入選優酷暑期電影大賞燃片季。
  • 澳洲發現新種史前巨鱷,至少5米長,可捕食巨型有袋動物!
    在更新世時期,澳大利亞的陸地上曾生活著三噸重的袋熊、站起來身高3米的巨型短面袋鼠和不會飛的牛頓巨鳥等大型動物,同時河流裡也有巨鱷橫行,伏擊前來喝水的巨型動物。後來科學家在研究更新世的鱷魚化石時,因化石碎片過於多樣最後歸為馬氏鱷亞科沼王鱷屬(Pallimnarchus)。
  • 死亡旋轉太恐怖 史前巨鱷竟能KO掉恐龍
    史前巨鱷可以靠死亡旋轉KO恐龍    研究人員覺得現代鱷魚可能會用「死亡旋轉」來終結獵物的性命。為了了解古代鱷魚的頭骨是否足以承受這種力量,研究人員對16種現存的鱷魚和3種已滅絕的鱷魚進行了建模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恐鱷和普魯斯鱷的頭骨結構滿足對恐龍和大型哺乳動物使用這招的條件。但是嘴部較窄的帝鱷就不太適合用這招了,因為它的頭蓋骨可能太大了。    科學家們還發現,「死亡旋轉」更適合較小的肉食動物,因為它們更輕,旋轉起來更加方便。
  • 盤點上古五大超級巨鱷!食人鱷在它們面前只是小弟
    鱷魚是著名的冷血動物,它們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曾令無數生物都聞風喪膽,即使我們人類也對它們畏懼三分,歐美災難大片中經常會以巨鱷為題材。當今世界最大的鱷魚是號稱「食人鱷」的灣鱷,它們體長7米,體重1噸,曾在二戰期間的蘭裡島一戰成名。
  • 曾篡奪霸王龍寶座的史前猛獸,如今卻變成了這樣
    然而,在十幾年前霸王龍最強大生物的地位曾收到了挑戰,一種剛發現的史前巨鱷成為了古生物學家的新寵兒,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生活在整個恐龍時代的史前巨獸,其兇猛長度甚至超過了霸王龍,甚至有人直接撰文說在這種巨獸面前,霸王龍也必須低頭當「老二」。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已滅絕的10種史前生物史前,食人魚是現代水虎魚的祖先
    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古脊椎動物學雜誌》上對蛇頸龍做了描述,它們脖子很長,有四個鰭,不過,研究報告中談到的蛇頸龍與本圖所示的蛇頸龍是不同的種類。古生物學家日前在蛇頸龍化石上發現了鯊魚的牙齒,表明蛇頸龍可能遭到鯊群的圍攻。
  • 史前鱷魚哪家強?真正的「鱷魚之王」,硬啃3米巨龜如餅乾!
    現存體型最大的鱷魚是鹹水鱷,不過無論野生的還是圈養的,它們的體長最多只在6米左右。而追溯其祖上那些史前巨鱷,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若看過探索頻道《Discovery》的同學,或許都以為帝鱷是史前第一巨鱷吧?但事實上,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魚之王」。
  • 史前巨鱷能殺霸王龍!怎麼可能?
    史前巨鱷能殺霸王龍!怎麼可能? 恐鱷是一種非常巨大的史前鱷類,與今天的美洲短吻鱷是親戚,但是生存年代久遠得多。最新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恐鱷的頭骨長度為1米,體長8米,體重2.3噸。最大的恐鱷化石來自一具破碎的標本,其頭骨長度相當於平均個體的1.5倍,這個超大個體的長度被估計為12米,重量8.5噸!
  • 史前巨齒鯊是真的嗎?最新研究揭開其真實面目
    據英國《地鐵報》當地時間9月4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揭示了史前巨齒鯊的真實面目。相信愛看電影的朋友應該了解,巨齒鯊因為其神秘和龐大的身軀常常出現在好萊塢的電影裡面。他說,「在我本科期間,我在南非和大白鯊一起工作和潛水——當然是由一個鋼製籠子保護著。」「正是這種危機感,而且鯊魚是如此美麗和適應能力很強的動物,這使得它們對研究如此有吸引力。」「實際上,巨齒鯊正是激發我在六歲時就開始研究古生物學的動物,所以我欣喜若狂地想要有機會研究它。」這是我夢寐以求的項目。
  • 史前巨齒鯊是真的嗎?最新研究揭開其真實面目
    據英國《地鐵報》當地時間9月4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揭示了史前巨齒鯊的真實面目。相信愛看電影的朋友應該了解,巨齒鯊因為其神秘和龐大的身軀常常出現在好萊塢的電影裡面。此前,科學家們只估計了巨齒鯊的長度,但現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斯旺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確定了它身體其餘部分的大小:巨齒鯊有如同成年人一樣大的鰭。1975年的熱門電影《大白鯊》中描述的大白鯊是巨齒鯊的遠親,通常身長超過6米。
  • 美最新研究顯示:人類由3億年前史前鯊魚進化而來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月1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人類是從一種近3億年前生活在海洋裡的史前鯊魚演變進化而來的。這種名為「棘刺鮋」(Acanthodes bronni)的史前魚類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上所有有頜脊椎動物共同的祖先。
  • 海南周刊丨中科院深海所科研人員科普鯨類動物的「鯨生鯨事」
    它們為什麼跳躍到空中?是不是有一大堆問號,別著急,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劉明明博士帶你解鎖更多鯨魚小知識。入水的座頭鯨。 新華社發鯨魚不是魚噴水、躍水等行為傳遞諸多信號「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種形態像魚的海洋哺乳動物,科學家通常稱其為鯨類動物或鯨類。鯨類為什麼會噴水?
  • 海南周刊丨中科院深海所科研人員科普鯨類動物的「鯨生鯨事」
    新華社發鯨魚不是魚噴水、躍水等行為傳遞諸多信號「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種形態像魚的海洋哺乳動物,科學家通常稱其為鯨類動物或鯨類。鯨類為什麼會噴水?「當鯨類露出水面呼氣時,二氧化碳從肺部經氣孔排除,當呼出高溫度氣體遇到外界冷空氣後,就會濃縮形成水柱或氣柱。小型鯨類的氣柱往往不明顯,因為它們體型較小,肺活量有限。」
  • 連霸王龍都怕的史前巨鱷真的存在嗎?
    連霸王龍都怕的史前巨鱷真的存在嗎?這是一幅很有名的古生物復原圖,作者是大神勞爾·馬丁,圖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恐鱷(Deinosuchus)和「霸王龍」(Tyrannosaurus)。正是因為這幅復原圖的廣為流傳,才給人一種恐鱷能殺死霸王龍的錯覺!
  • 澳研究員發現史前巨鱷——「沼澤之王」,曾主宰昆州東南部水道!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史前鱷魚的新物種,他們將其命名為「沼澤之王」。 據昆士蘭大學(UQ)報導,這種生物被正式命名為Paludirex vincenti,其體長超過5米,曾在昆州東南部的水道中佔據食物鏈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