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作為「史前巨鱷」,普魯斯鱷與恐鱷誰更強?

2021-01-08 科學傳話筒

同樣作為「史前巨鱷」,普魯斯鱷與恐鱷誰更強?

這類問題就是「關公戰秦瓊」,普魯斯鱷與恐鱷都是史前巨獸,體型差別不很大,食物習性也可能有部分類似,但由於化石的殘缺,並不能確定它們到底哪個更大一些難以比較戰力。

普魯斯鱷是發現於南美的一種史前巨獸,大約生活在800萬多年前的時代,頭骨化石長度可以達到2000毫米,也就是兩米,根據現代鱷魚的體型可以大體推測普魯斯鱷的體型,大概在10米左右,這麼大的巨型鱷魚對於現代人類是不可想像的。根據它們牙齒和下頜的構造,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生物主要的食物可能包含一些史前龜類動物,可以肯定這麼大的體型,基本上是其活動區域內的頂級獵食者了,地球歷史上存在的恐龍等巨型生物是很多,但是體型能超過普魯斯鱷也不多,且加上它們在水域中活動的特點,有可能捕食體型稍大於自己的獵物,例如某些恐龍。

恐鱷是另一種史前巨獸,化石形成於大約7500萬年前,根據化石碎片推測,它們的體型大概有8-10米,光看這一點和普魯斯鱷的差別還不是很大,不過它們和普魯斯鱷屬於不同的史前鱷類爬行動物,屬於短吻鱷類,恐鱷通常被認為採取類似現今鱷魚的獵食模式,將身體沉浸在水中,攻擊接近岸邊的恐龍或其他陸棲動物,直到獵物溺死。在大彎國家公園附近發現的數節鴨嘴龍尾椎,帶有恐鱷的齒痕,加強恐鱷會以部份恐龍為食的理論。從食性方面看兩者可能也有部分類似,體型差別又難以確定,該怎麼比較兩者的強弱?況且生物個體強弱還有很強的「個性」,鱷魚這類爬行動物只要不死體型就有繼續增長的可能,更不好比較。

要從兩者中找到一個更強者,現在已經基本做不到了,都是滅絕了多少萬年的東西,除非像獅虎鬥那樣,真的找來獅子和老虎對戰,不過和獅子和老虎一樣,這兩種史前巨獸體型差別也不是很大,可能也會忽悠輸贏。

相關焦點

  • 史前巨鱷中的最強者,咬合力約7噸,硬啃3米巨龜似餅乾!
    而追溯其祖上那些史前巨鱷,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若看過探索頻道《Discovery》的同學,或許都以為帝鱷是史前第一巨鱷吧?但事實上,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魚之王」。 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像恐鱷、帝鱷、普魯斯鱷這些史前巨鱷的體型也不斷縮水。根據眾多化石研究在配合現代鱷魚頭與身長比例,普魯斯鱷最合理的體長是10.5米、體重為5.5噸。不過已知發現的普魯斯鱷達到這個體型的個體(9個10米級)相當之多,相信它們真正的種族上限絕對不止這麼大。
  • 盤點上古五大超級巨鱷!食人鱷在它們面前只是小弟
    曾令無數生物都聞風喪膽,即使我們人類也對它們畏懼三分,歐美災難大片中經常會以巨鱷為題材。當今世界最大的鱷魚是號稱「食人鱷」的灣鱷,它們體長7米,體重1噸,曾在二戰期間的蘭裡島一戰成名。但是,如果把灣鱷和史前五大巨鱷相比,那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
  • 史前鱷魚哪家強?真正的「鱷魚之王」,硬啃3米巨龜如餅乾!
    而追溯其祖上那些史前巨鱷,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若看過探索頻道《Discovery》的同學,或許都以為帝鱷是史前第一巨鱷吧?但事實上,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魚之王」。迄今為止,古生物學家共發現有三個品種:巴西普魯斯鱷、內華爾普魯斯鱷、米蘭達普魯斯鱷。 為什麼說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中之王」呢? 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像恐鱷、帝鱷、普魯斯鱷這些史前巨鱷的體型也不斷縮水。根據眾多化石研究在配合現代鱷魚頭與身長比例,普魯斯鱷最合理的體長是10.5米、體重為5.5噸。
  • 史前巨鱷—普魯斯鱷,地球少有的「王八殼」剋星
    19世紀末,他來到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研究植物,無意間發現了一塊鱷魚化石,經過研究,這個鱷魚化石是目前沒有發現過的物種,1892年他將這種巨鱷命名為普魯斯鱷(Purussaurus)。普魯斯鱷復原圖在隨後的50年,科學家沒有發現過普魯斯鱷的化石,直到1941年,人們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發現了巨型鱷類的頭骨化石,全長801毫米、寬達535毫米。
  • 新生代中新世的巨大鱷魚——普魯斯鱷
    普魯斯鱷:雙孔亞綱初龍形次亞綱初龍形類初龍類嵌跗類鱷跗類鱷形超目中真鱷類新鱷類真鱷類鼉超科鼉科凱門鱷亞科,最大個體身長可達11.5米,體重可達2-5.5噸,體寬近1.8米,頭骨長2000毫米以上,體型比中生代的恐鱷更大。它們當時沒有天敵,它們的食物是它們所能捕食的一切哺乳動物和魚類。
  • 死亡旋轉太恐怖 史前巨鱷竟能KO掉恐龍
    來自非洲和南美洲的帝鱷體長可能達到37.7英尺(11.5米)長,體重重達17635磅(8000公斤)。來自北美的恐鱷能長到39.3英尺(12米)長,體重超過18740磅(8500公斤)。亞馬遜盆地的普魯斯鱷體長超過42.6英尺(13米),至少22000磅(10000公斤)。    化石上的咬痕證明恐鱷捕食恐龍。比如,鴨嘴龍、中型雙足恐龍、雷克斯霸王龍以及鳥類的祖先。
  • 恐怖動物「魔鬼巨鱷」真的是恐龍殺手嗎?
    魔鬼巨鱷:魔鬼巨鱷也叫普魯斯鱷,生活在8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是地球上曾經生存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19世紀末,巴西的一位植物學家在亞馬遜雨林中,發現了一種巨鱷的化石,後來,這種巨鱷被命名為普魯斯鱷。
  • 4米長的普魯斯鱷突襲史前樹懶,留下46個齒痕!
    在長期相對保持溫暖的南美洲,依次孕育出了泰坦蟒和普魯斯鱷這樣的恐怖大殺器。發表於《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通過研究1300萬年的一塊史前樹懶脛骨化石以及化石上的46個牙齒印記,確認它是被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普魯斯鱷殺死。
  • 4米長的普魯斯鱷突襲史前樹懶,留下46個齒痕
    發表於《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通過研究1300萬年的一塊史前樹懶脛骨化石以及化石上的46個牙齒印記,確認它是被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普魯斯鱷殺死。經過一番對比分析,普魯斯鱷那粗大而粗壯的圓錐形牙齒與樹懶骨骼上的深而大的刺孔相吻合。以至於在普魯斯鱷的驚人的咬合力下,樹懶骨頭的一部分甚至出現了塌陷了。
  • 曾篡奪霸王龍寶座的史前猛獸,如今卻變成了這樣
    然而,在十幾年前霸王龍最強大生物的地位曾收到了挑戰,一種剛發現的史前巨鱷成為了古生物學家的新寵兒,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生活在整個恐龍時代的史前巨獸,其兇猛長度甚至超過了霸王龍,甚至有人直接撰文說在這種巨獸面前,霸王龍也必須低頭當「老二」。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史前巨獸,恐龍唯一的天敵,遠古霸主恐鱷為什麼會突然滅絕?
    一提到鱷魚,在我們腦海中總會想到那副兇惡、可怕的模樣,像《殺人鱷魚潭》《史前巨鱷》等驚悚恐怖電影更是加深了這個印象。鱷魚是野外的頂級掠食者,但是與生活在史前地球上的那些鱷魚相比,今天地球上的鱷魚簡直就是弟弟。
  • 史前巨鱷能殺霸王龍!怎麼可能?
    史前巨鱷能殺霸王龍!怎麼可能?正是因為這幅復原圖的廣為流傳,才給人一種恐鱷能殺死霸王龍的錯覺! 恐鱷是一種非常巨大的史前鱷類,與今天的美洲短吻鱷是親戚,但是生存年代久遠得多。,除此之外最大的恐鱷標本就是擁有1.47米(依然是碎片)頭骨的恐鱷了,估計其體長為10.6米,體重3噸,而此個體是目前公認的恐鱷的極限長度,年齡更是超過100歲。
  • 連泰坦巨蟒都甘拜下風的普魯斯鱷,遇到霸王龍能打贏嗎?
    ,似乎鱷魚的天敵並不是很多,史前巨蛇算一種。 生活在5800年前的史前泰坦巨蟒·塞雷洪西斯就是一種遠古的蟒類,一隻成年的泰坦巨蟒長度有12米,體重更是超過了1噸,雖然從體型上來看普魯斯鱷和泰坦巨蟒相差比較大,但是蟒類有著更好的柔韌性
  • 史前四大戰力非凡的遠古巨獸,誰才是真正的霸主?
    史前四大戰力非凡的遠古巨獸,誰才是真正的霸主?一、萊茵耶克爾鱟萊茵耶克爾鱟是已知地球上生存過的最大節肢動物,三米的體長讓它成為最恐怖的掠奪者。四、普魯斯鱷在800萬年前的中新世就有著這樣的一種鱷魚——普魯斯鱷,早期的普魯斯鱷的體長可達十四米長,頭骨就有二米,比恐鱷還要大,當時沒有任何的天敵,可以捕食一切的哺乳動物和魚類,妥妥就是史前霸主的存在。
  • 連霸王龍都怕的史前巨鱷真的存在嗎?
    連霸王龍都怕的史前巨鱷真的存在嗎?這是一幅很有名的古生物復原圖,作者是大神勞爾·馬丁,圖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恐鱷(Deinosuchus)和「霸王龍」(Tyrannosaurus)。正是因為這幅復原圖的廣為流傳,才給人一種恐鱷能殺死霸王龍的錯覺!
  • 史前巨鱷能用「死亡旋轉」完勝陸上霸主恐龍
    來自非洲和南美洲的帝鱷體長可能達到37.7英尺(11.5米)長,體重重達17635磅(8000公斤)。來自北美的恐鱷能長到39.3英尺(12米)長,體重超過18740磅(8500公斤)。亞馬遜盆地的普魯斯鱷體長超過42.6英尺(13米),至少22000磅(10000公斤)。  化石上的咬痕證明恐鱷捕食恐龍。比如,鴨嘴龍、中型雙足恐龍、雷克斯霸王龍以及鳥類的祖先。
  • 美國科學家還原史前恐鱷圖像,公交車般大的體型,香蕉般大的牙
    一項關於恐鱷化石的新研究,揭示了這些史前巨鱷更多的細節,以及他們的棲息習慣。恐鱷生活在7500萬年到8200萬年前,那時它們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紐約理工學院的古生物學家亞當·克賽特(Adam Cossette)和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布羅楚(Christopher Brochu),通過研究恐鱷的頭骨化石和咬痕化石,大致還原了一幅恐鱷的圖像,他們發現恐鱷有著香蕉般大小的牙齒,其與短吻鱷的關係更親近。
  • 美國科學家還原史前恐鱷圖像,公交車般大的體型,香蕉般大的牙
    一項關於恐鱷化石的新研究,揭示了這些史前巨鱷更多的細節,以及他們的棲息習慣。 紐約理工學院的古生物學家亞當·克賽特(Adam Cossette)和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布羅楚(Christopher Brochu),通過研究恐鱷的頭骨化石和咬痕化石,大致還原了一幅恐鱷的圖像,他們發現恐鱷有著香蕉般大小的牙齒,其與短吻鱷的關係更親近。
  • 史前最激動人心的對決,恐鱷對戰阿爾伯塔暴龍,誰更厲害?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即使是在白堊紀時期,也有霸王龍會被其餘非同類動物獵殺,例如阿爾伯塔暴龍,這就是一種早期的霸王龍,雖然體型沒有雷克斯暴龍大,但是其咬合力也非常強,而且勝在靈活的速度,可以在瞬間咬碎獵物的頭顱,因此,這種恐龍的實力並不弱。說完了阿爾伯塔暴龍,我們再隆重介紹一下這種非恐龍的史前動物:恐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