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力可達7噸!4米長的普魯斯鱷突襲史前樹懶,留下46個齒痕!

2021-01-08 八兩科學

地球進入新生代後,自然生態逐漸從恐龍大滅絕事件中恢復過來。因擺脫了恐龍的壓制後,很多爬行動物迅速大型化。在長期相對保持溫暖的南美洲,依次孕育出了泰坦蟒和普魯斯鱷這樣的恐怖大殺器。發表於《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通過研究1300萬年的一塊史前樹懶脛骨化石以及化石上的46個牙齒印記,確認它是被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普魯斯鱷殺死。

據悉,古生物學家弗朗索瓦·普約斯(Francois Pujos)於2004年在探索秘魯納波河沿岸的佩巴斯(Pebas)組的巖石層時,發現了一塊史前巨型樹懶的脛骨化石,清理後的脛骨上面清晰顯示有很多齒痕。但他和團隊研究人員不確定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損傷,而且當時學界對史前樹懶是否在南美洲生活過知之甚少。因此化石一直保存在秘魯利馬博物館(UNMSM)。

直到去年,一個由法國、秘魯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對佩巴斯地層15年前發掘的化石進行研究,試圖通過它們留下的骨頭化石來了解曾經生活在那裡的動物。

根據團隊對樹懶脛骨化石的測定,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300萬年前。其體重大約為176磅(約80公斤),大小與世界上最大的現代齧齒動物現代水豚相似。反覆確認後,骨頭上的齒痕為46個。要想知道這些齒痕是什麼動物造成,就要了解當時南美洲的生態系統。考慮到1100萬至2000萬年前,南美洲的環境相對穩定,湖泊和沼澤眾多,是古代鱷魚的理想棲息地。

當時居住在南美的其他捕食者包括有袋動物、鱷魚和巨型不會飛的鳥。鳥類沒有牙齒,有袋動物牙齒的咬痕與骨頭上的牙齒不符。因此,研究人員分析了不同種類的古代鱷魚和凱門鱷的牙齒,以找出最合適的一種。經過一番對比分析,普魯斯鱷那粗大而粗壯的圓錐形牙齒與樹懶骨骼上的深而大的刺孔相吻合。以至於在普魯斯鱷的驚人的咬合力下,樹懶骨頭的一部分甚至出現了塌陷了。

不過竟然留下這麼多齒痕,那當時捕食樹懶的普魯斯鱷到底有多大呢?

就目前對普魯斯鱷的化石研究表明,普魯斯鱷廣泛分布於中新世的亞馬遜流域,其頭骨化石遍布整個南美。通過重建其頭骨化石顯示,成年普魯斯鱷的體長可達10米,咬合力高達69000牛頓,相當於7噸(現代鹹水鱷為1.6噸),是霸王龍的兩倍。如果是成年的普魯斯鱷襲擊了史前樹懶,應該不會留下這麼多齒痕。因此團隊認為這是一條年輕的、體長大約13英尺(4米)的普魯斯鱷,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從沼澤中突襲一個毫無戒心的史前樹懶,咬住了樹懶後腿。當然,也不排除樹懶脛骨的齒痕是普魯斯鱷在樹懶死後被肢解所形成的可能性。

之所以認為是年輕的普魯斯鱷,是因為發掘樹懶脛骨化石的同個地方也發現了一隻古老的海龜龜殼化石,同樣在龜殼上也發現了普魯斯鱷的齒痕。但不同的是,龜殼化石的骨骼再生證據顯示海龜倖存了下來,而樹懶沒有。而普魯斯鱷是當時環境的最大、最頂級掠食者,隨著它們的成長,其咬合力越來越強,捕殺的獵物也會發生變化。海龜在成年普魯斯鱷的咬合下,絕無倖存的可能。同理,樹懶可能也連骨頭都被吞進去。

感謝閱讀!求三連擊!

-THE END-

相關焦點

  • 咬合力可達7噸!4米長的普魯斯鱷突襲史前樹懶,留下46個齒痕
    發表於《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通過研究1300萬年的一塊史前樹懶脛骨化石以及化石上的46個牙齒印記,確認它是被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普魯斯鱷殺死。  根據團隊對樹懶脛骨化石的測定,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300萬年前。其體重大約為176磅(約80公斤),大小與世界上最大的現代齧齒動物現代水豚相似。反覆確認後,骨頭上的齒痕為46個。要想知道這些齒痕是什麼動物造成,就要了解當時南美洲的生態系統。
  • 史前巨鱷—普魯斯鱷,地球少有的「王八殼」剋星
    有人猜測,這條鱷魚長能到14米吧,體重也得8噸以上吧。也有人質疑說,普魯斯鱷的體長可能只有10.3米,體重大約5.16噸。現在普遍認為體長10米左右更為合理些。雖然小了些,但是超過10米長的體型,無疑可以稱之為巨獸了。
  • 史前巨鱷中的最強者,咬合力約7噸,硬啃3米巨龜似餅乾!
    現存體型最大的鱷魚是鹹水鱷,不過無論野生的還是圈養的,它們的體長最多只在6米左右。而追溯其祖上那些史前巨鱷,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若看過探索頻道《Discovery》的同學,或許都以為帝鱷是史前第一巨鱷吧?但事實上,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魚之王」。
  • 連泰坦巨蟒都甘拜下風的普魯斯鱷,遇到霸王龍能打贏嗎?
    普魯斯鱷生活在800萬年以前,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鱷魚之一,一隻成年的普魯斯鱷體長最高可達11.5米左右,體重最重達5.5噸。而且普魯斯鱷擁有強壯的四肢和一個大腦袋,這讓它有著非常出色的爆發力和咬合力,成為遠古「獵食者」中的頭號種子選手。
  • 咬合力是大白鯊的20倍!科學家揭秘8.5噸巨鱷最可怕之處
    普魯斯鱷捕獵還原圖科學家通過對一具遠古樹懶化石的研究發現,它的脛骨上有46顆普魯斯鱷(Purussauru)的牙齒痕跡普魯斯鱷是歷史上最大的鱷魚之一,體長可達43英尺(約13.1米),重量可以達到8.5噸。通過對樹懶化石的研究,研究小組計算出它的咬合力差不多有6.5噸。科學家說,這種咬合力是大白鯊的20倍。研究中的遠古樹懶於1300萬年前死於秘魯的沼澤地。
  • 同樣作為「史前巨鱷」,普魯斯鱷與恐鱷誰更強?
    同樣作為「史前巨鱷」,普魯斯鱷與恐鱷誰更強?這類問題就是「關公戰秦瓊」,普魯斯鱷與恐鱷都是史前巨獸,體型差別不很大,食物習性也可能有部分類似,但由於化石的殘缺,並不能確定它們到底哪個更大一些難以比較戰力。
  • 史前鱷魚哪家強?真正的「鱷魚之王」,硬啃3米巨龜如餅乾!
    迄今為止,古生物學家共發現有三個品種:巴西普魯斯鱷、內華爾普魯斯鱷、米蘭達普魯斯鱷。 為什麼說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中之王」呢? 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像恐鱷、帝鱷、普魯斯鱷這些史前巨鱷的體型也不斷縮水。根據眾多化石研究在配合現代鱷魚頭與身長比例,普魯斯鱷最合理的體長是10.5米、體重為5.5噸。
  • 史前四大戰力非凡的遠古巨獸,誰才是真正的霸主?
    史前四大戰力非凡的遠古巨獸,誰才是真正的霸主?一、萊茵耶克爾鱟萊茵耶克爾鱟是已知地球上生存過的最大節肢動物,三米的體長讓它成為最恐怖的掠奪者。二、鄧氏魚鄧氏魚又稱為胴殼魚或恐魚,它生存於距今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時期,是當時最大的肉食硬骨魚類,有著驚人的咬合力,其實力稱霸當時的海洋世界,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它可能是地球上出現的第一個霸主。根據研究,鄧氏魚的咬合力大約在五噸左右,體長在六至九米之間,體重大約一至兩噸,據稱最大的可達到十一米,體重可達四噸。
  • 新生代中新世的巨大鱷魚——普魯斯鱷
    普魯斯鱷:雙孔亞綱初龍形次亞綱初龍形類初龍類嵌跗類鱷跗類鱷形超目中真鱷類新鱷類真鱷類鼉超科鼉科凱門鱷亞科,最大個體身長可達11.5米,體重可達2-5.5噸,體寬近1.8米,頭骨長2000毫米以上,體型比中生代的恐鱷更大。它們當時沒有天敵,它們的食物是它們所能捕食的一切哺乳動物和魚類。
  • 科普:遠古南美洲鱷魚咬合力勝過霸王龍
    新華網裡約熱內盧3月11日電(記者劉隆)巴西科學家研究了一種南美洲遠古鱷魚的化石後發現,這種已經滅絕的巨型掠食動物咬合力驚人,超過了著名的兇惡恐龍——霸王龍。    這種鱷魚名叫普魯斯鱷,生活在8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是地球上曾經生存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
  • 食人鱷在它們面前只是小弟
    當今世界最大的鱷魚是號稱「食人鱷」的灣鱷,它們體長7米,體重1噸,曾在二戰期間的蘭裡島一戰成名。但是,如果把灣鱷和史前五大巨鱷相比,那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第一:恐鱷恐鱷生存於距今約 7 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其體長可達10米,已知最大的恐鱷長度可達12米,體重超過8噸,這是地球史上出現過的最大型的鱷類之一。
  • 史前巨型龜殼近3米長,巨龜為防11米巨鱷捕食進化而來
    遠古生物的巨大往往超出現代人的想像,近日科學家們公布一項最新發現:他們在南美洲找到一種史前巨龜化石,它長達4米,重約1.2噸,和一輛小汽車相差無幾。研究人員是在哥倫比亞塔塔科阿沙漠和委內瑞拉烏魯瑪科地區分別發現同樣的化石,其中一個龜殼化石長度達到了驚人的2.86米,重量1.25噸。 據波哥大羅薩裡奧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埃德溫介紹,地紋駭龜是目前已知史上第二大的龜類,體型僅次於身長4.6米的古巨龜。
  • 地球史前怪獸,其咬合力達7噸,霸王龍在它面前就是個垃圾
    1300萬年前,普魯索龍(Purussaurus)屬的一條大鱷魚襲擊了納坡河(Napo River)兩岸的樹懶的後腿,並留下了46個牙齒印記,以讓後人見證它的強大。模擬古代凱門鱷攻擊陸地樹懶在8月25日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的一份報告中,古生物學家研究小組說,普魯索龍的叮咬力高達7噸。
  • 史前巨熊的體型有多大?最大可達兩噸!
    而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可是一種龐然大物,頭骨長度有52釐米,估計體重可達1.1噸,肩高可達1.7米。在密蘇裡州的一個史前洞穴裡發現了4.6米高的抓痕,據專家分析這是一隻站起來足有3.7米高的巨型短面熊留下的。巨型短面熊是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也是當時北美佔優勢的熊類。
  • 1.1億年前「鱷」勢力,以恐龍為食,咬合力重達8噸,比霸王龍還強
    他是一點一億年前的淡水王者,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怪。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獵食恐龍的高手帝鱷。帝鱷又名帝王鱷最長的體型約13米,是現代鱷魚的5倍強大兇殘,頭骨長約兩米。超級大嘴,嘴中布滿了鋒利的牙齒擠壓,其牙齒厚實成圓錐形,能夠輕鬆穿透獵物的皮,重達9噸的身體,體重相當於兩頭大象,使可以殺死一隻約四噸重的恐龍。為了維持巨大的胃口,科學家認為傢伙能一切吃掉四匹馬。雖然帝鱷沒有強有力的前肢,但巨大的下顎可以幫它制服大型獵物,只要合上嘴就能刺穿大約十幾釐米厚的骨頭。這種下顎不是被捕者能承受的。
  • 最可怕的史前生物究竟是誰呢?傳說中的帝鱷,又是什麼樣的呢?
    即便它們很厲害,但山外有山,有很多史前生物,甚至比它們更加可怕。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4種可怕的史前生物。3米之間。上龍,它們的標本長 9到11米,體重在7到10噸之間。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北非,大約在在1.33億至1.12億年前,當時撒哈拉沙漠是熱帶雨林,植被茂盛,河流和水體眾多,這種史前爬行動物被稱為超級巨龍。目前被發現的最長的帝鱷標本,身長可達12米,重量可能有10噸左右。
  • 史上最大的鱷魚,嘴巴比人體還長,體重堪比一頭大象,可獵殺恐龍
    鱷魚是當今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大型鱷魚比巨蟒還大,比如著名的灣鱷(又叫鹹水鱷),成年的體長可達5米以上,最長可達7米,重量可達0.6~1噸,最重可達2噸。其咬合力接近2噸,是鯨魚和大白鯊之外咬合力最大的動物。
  • 史上最大的鱷魚,嘴巴比人體還長,體重堪比一頭大象,可獵殺恐龍
    鱷魚是當今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大型鱷魚比巨蟒還大,比如著名的灣鱷(又叫鹹水鱷),成年的體長可達5米以上,最長可達7米,重量可達0.6~1噸,最重可達2噸。雖然最大的蟒蛇網紋蟒長度可達10米以上,超過了灣鱷,但是重量通常都不會超過300公斤,最大的也沒達到500公斤,所以最大的鱷魚要比最大的蟒蛇大很多。
  • 史前鱷魚雄霸侏羅紀海洋,體長近10米,堪稱海洋清道夫!
    從歷史看,鱷魚家族從古至今都是頂級掠食者,如遠古時期的普魯斯鱷、帝鱷、恐鱷等。若加上現存的23種鱷魚來看,鱷魚似乎只能在內陸橫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在侏羅紀早期,陸地物種競爭激烈,很多多爬行動物紛紛「下海謀生」,而鱷魚家族也曾試過「下海」,也誕生了兇殘的水下狂魔——君王馬奇莫鱷。這名字一看就有種不言而喻的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