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廣袤沃土和良好的地形、氣候、環境,孕育著豐富的野生鳥!新疆的野生鳥有488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達9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7種。
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新疆21種漂亮可愛珍稀的野生鳥吧!
1.東方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有「鳥界國寶」「鳥類大熊貓」之稱。
鸛形目鸛科,體長達1.25米。
僅罕見於新疆石河子市周邊蘑菇湖水庫、北湖等沼澤。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
性情安靜且機警。主要覓食魚類、蛙類、爬行類動物和昆蟲,也捕食小型嚙齒類動物。
2.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鸛形目鸛科。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嘴長而粗壯,在高樹或巖石上築大型的巢。
分布於新疆南部和北疆天山伊犁河谷。只有2500至3000隻。
食性廣,包括昆蟲、魚類、兩棲類、小型哺乳動物和小鳥。
3.胡兀鷲。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鷹形目鷹科大型猛禽,留鳥,全長1-1.3米,體重3.5-5.5公斤。因其嘴角下生有一小簇黑黝黝的剛毛,形如鬍鬚,因而得名胡兀鷲。
棲息於新疆海拔較高的山地裸巖區。
喜歡鮮屍體和骨頭,有時也獵取水禽、受傷的雉雞、鶉類和野兔等小型動物。
4.黑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體長1-1.2米,重2-3公斤。
常見於南北疆湖泊、水庫、河渠邊,喜歡在胡楊等大樹和崖壁營巢繁殖。
全世界黑鸛的數量極少,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
5.白肩雕。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鷹形目鷹科,候鳥,全身黑褐色,背部具有光澤,肩有白羽。在古代中國,被稱為御雕。
分布於新疆天山、阿爾泰山、北塔山林地、荒漠草原等地。
全球的種群數量只有2500隻至10000隻,在我國只有500多隻。
主要以黃鼠、跳鼠等為食,也吃一些鳥類和動物屍體。
6.金雕。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鷹形目鷹科,新疆留鳥,被冠以猛禽之王,有著高傲品性和強壯而巨大的翅膀,翼展平均超過2米,體長達1米。
數量稀少,分布於新疆各地山區林地、林緣、草原、裸巖區等地。
性格兇猛,主要捕食兔子、老鼠、旱獺、刺蝟、松鼠、狐狸等動物,食物匱乏時也捕食家畜和家禽。
7.玉帶海雕。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鷹形目鷹科大型猛禽,又稱黑鷹和腰玉。雙翅展開可達2米左右,體重2.5-3.7公斤。
數量較少,夏季和繁殖期分布於新疆水域附近的林地、草原、沼澤等區域。
主要以魚和水禽為食,常在水面捕捉各種水禽和其他鳥類,也吃死魚和其他動物的屍體。
8.白尾海雕。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鷹形目鷹科大型猛禽,被譽為「鳥中老虎」。
數量少,分布於新疆各地湖泊、水庫、河流等水域附近的林地、草原均有分布。
在新疆屬冬候鳥,每年冬季,從繁殖區南遷途中,經過新疆,在新疆補充體力後,才繼續南遷到印度、地中海等地越冬。
9.大鴇。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鶴形目鴇科的大型地棲鳥類。翅長超過400毫米。周身相間黑、黃、白羽毛,體型笨重,平均體重達15公斤。
夏季分布於北疆荒漠草原、農田邊緣等區域。春夏季節就飛往繁殖地,秋冬季節又飛往南方。國內僅千隻。
善於奔跑,既吃野草,又吃甲蟲、蝗蟲、毛蟲等。
10.小鴇。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鶴形目鴇科大型鳥類,全長約450 mm。
僅分布於新疆並在此繁殖,分布於天山博格達峰北麓琵琶柴荒漠,準噶爾盆地南緣莫索彎梭梭荒漠及六運湖邊梭梭荒漠,阿爾泰西南部福海荒漠。
主要以昆蟲和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各種植物的嫩葉、幼芽、種子、草籽和果實等。
11.波斑鴇。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鶴形目鴇科的大型地棲鳥類。外形似雞,但僅具3趾。不會鳴唱,被稱為「啞巴鳥」。
數量較少,夏季及遷徙期分布於北疆荒漠、矮灌叢等區域。
善於奔跑,主要吃野草,也吃甲蟲、蝗蟲、毛蟲等。
12.白鶴。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鶴形目鶴科大型涉禽。全長約1.3米。
分布於新疆天山低山丘陵、農田、沼澤、草地等。
以水生植物根、莖為食,也兼食少量蚌、魚、螺等。
13.黑頸鶴。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鶴形目鶴科,因其修長的脖頸上有三分之一的羽毛是黑色的,因此得名黑頸鶴。
分布於南疆的高原湖泊、河流、沼澤、草甸等區域。
主要食物有土豆、青稞、蕎麥、燕麥、蘿蔔以及草根等。
14.遺鷗。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鴴形目鷗科,中等體型,45釐米。
數量少,僅分布於博州荒漠湖泊有繁殖。
主要食物為水生昆蟲和水生無脊椎動物等,築巢於沙島上,常與燕鷗、噪鷗、巨鷗的巢混在一起。
15. 鵜鶘。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鵜形目鵜鶘科鵜鶘屬。
大而具有彈性的喉囊。體長可達180釐米,體重可達13公斤,是現存鳥類中個體最大者之一。
棲息於南北疆的湖泊、河流和海濱。
主要食物是魚類。
16. 白琵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大型涉禽。全長85釐米。
在新疆繁殖的種群均為夏候鳥。棲息於新疆沼澤地、河灘、葦塘等處。
主要以小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17. 大天鵝。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體型高大,體長120-160cm,翼展218-243cm,體重8-12kg。
是一種候鳥,遷徙時以小家族為單位,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隊伍。
棲息於新疆開闊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淺水水域。
性機警、膽怯,善遊泳。候鳥,飛行時較疣鼻天鵝靜聲得多。
18. 秋沙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雁形目鴨科的1屬。是體長、有冠的潛水鳥。
嘴形側扁,邊緣具鋸齒;雌雄鳥均有羽冠。
主要棲息於新疆森林中的河流、湖泊及河口地區,也棲息於無林的苔原地帶水域中。
性機警,稍有驚動就昂首縮頸不動,隨即起飛或急遊至隱蔽處。
19. 赤麻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體型較大,體長51-68釐米,體重約1.5kg,比家鴨稍大。
棲息於新疆開闊草原、湖泊、農田等環境中。
以各種穀物、昆蟲、甲殼動物、蛙、蝦、水生植物為食。
20. 灰鶴。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大型涉禽,體長100-120釐米。頸、腳均甚長,全身羽毛大都灰色。
棲息於新疆開闊平原、草地、沼澤、河灘、曠野、湖泊以及農田地帶。
主要以植物葉、莖、嫩芽、塊莖、草子、玉米、馬鈴薯、白菜、軟體動物、昆蟲、蛙、蜥蜴、魚類等為食。
21. 蓑羽鶴。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大型涉禽,體長68-92釐米,是鶴類中個體最小者。飛行時呈「V」字編隊,頸伸直。
棲息於新疆草原、沼澤、半荒漠及寒冷荒漠。
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蝦、蛙、蝌蚪、水生昆蟲、植物嫩芽、葉、草子,以及農作物玉米、小麥等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