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隻「鳥中大熊貓」現身朔州

2021-01-08 朔州廣播電視臺

近日,太平窯水庫迎來了一群神秘的客人,它們就是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因為處在放水期,太平窯水庫形成了大片的淺水灘涂,灘涂的中央就成為黑鸛活動的樂園。只見它們長著紅色的嘴和腿,身披「黑袍」,或安靜站立,或來回踱步,像是正在思考問題的學者;有時候,它們張開翅膀貼著地面飛行,身姿十分優美,又像是矯健的運動員。

黑鸛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現存種群數量極少,也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黑鸛成鳥體長1米左右,屬於大型涉禽,它們一般棲息於河流沿岸和沼澤溪流附近,以魚、蝦、泥鰍等小動物為食。

朔州市朔城區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 站長 賈建軍:黑鸛的性情比較機警,它們經常在遠離人類的地方活動,而且對水質、環境的要求特別高。我們在太平窯水庫發現了21隻黑鸛,可能是最近太平窯水庫放水,然後形成沼澤地,它們在這邊活動覓食。下一步我們林業部門對黑鸛加強觀測,做好保護工作。

太平窯水庫位於桑乾河上遊,近年來朔州市持續開展桑乾河清河行動,流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太平窯水庫也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棲息地之一。除了黑鸛以外,每年都有天鵝、遺鷗、蒼鷺、綠頭鴨等十餘種野生鳥類在庫區棲息。

記者:楊 慧 呂慧傑

監製:張日東

責編:趙 靜

相關焦點

  • 21隻「鳥中大熊貓」現身朔州
    近日,太平窯水庫迎來了一群神秘的客人,它們就是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黑鸛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現存種群數量極少,也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黑鸛成鳥體長1米左右,屬於大型涉禽,它們一般棲息於河流沿岸和沼澤溪流附近,以魚、蝦、泥鰍等小動物為食。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周勇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此前,在長青保護區內發現黑鸛為2012年12月,工作人員在區內的楊家溝拍到過1隻亞成體。
  • 「鳥中大熊貓」現身拒馬河
    時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近日現身房山拒馬河流域,數量達40多隻。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監測黑鸛的行蹤並把相關資料記錄在案。近年來,房山區生態環境局大力推進碧水攻堅戰,水環境改善明顯。
  • 鳥中大熊貓現身武漢安營越冬
    【鳥中大熊貓現身武漢安營越冬】昨日,3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黑鸛現身武漢天興洲頭,這是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連續第7年選擇在天興洲安營越冬。它們每年10月下旬到達,次年4月陸續離開,在島上度過近5個月。今年10月29日,在天興洲首次觀測到南遷至天興洲越冬的黑鸛6隻,它們已如期抵達。
  • 30多隻「鳥中大熊貓」黑鸛落腳市中心公園
    連日來,朔州市民發現8月16日,山西晚報記者在朔州市區敬德公園看到,數十隻黑鸛出現在河道中央。它們有時邁開長腿,低頭在水中覓食;有時相約起飛,在空中來回盤旋,羽毛在陽光下反射著緞子一樣的光芒,飛翔的姿態十分優美。敬德公園保潔員王佔中說,最近幾天,黑鸛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會來河道覓食,離岸邊最近的時候不到50米。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 30多隻「鳥中大熊貓」黑鸛落腳市中心公園
    連日來,朔州市民發現,位於市中心的敬德公園裡來了一群黑鸛,與市民開始了一次次「近距離」的親密接觸。8月16日,山西晚報記者在朔州市區敬德公園看到,數十隻黑鸛出現在河道中央。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因為性情機警,黑鸛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黑鸛成鳥體長1米左右,背部覆蓋著黑色羽毛,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輝。黑鸛對覓食環境十分「挑剔」,常常三五成群棲息於開闊的河岸、沼澤或溪流附近,以小型魚類、昆蟲等為食。
  • 朔州:30隻黑鸛在市區落腳覓食
    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因為性情機警,黑鸛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不過最近,數量達30隻的黑鸛大種群出現在朔州市區水域,與市民來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在朔州市區的七裡河水域,30隻黑鸛出現在河道中央,它們有時邁開長腿,低頭在水中覓食,有時相約起飛,在空中來回盤旋,姿態十分優美。
  • 「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雲南保山
    新華社電 記者從雲南省保山市委宣傳部獲悉,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於12月21日起,持續監測到7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黑鸛因數量稀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目前全球僅存3000隻左右。
  • 震旦鴉雀現身黃河灘蘆葦叢 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它們的尾羽名為「腰玉」,是非常貴重的飾物,現存2500~10000隻左右。白肩雕白肩雕,大型猛禽,體長在75—84cm,每年秋季10—11月份和翌年3—4月份在我省出見。該鳥在全球範圍內數量極為稀少,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鳥中大熊貓 數量超千隻
    21日,近百隻東方白鸛在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勝利管理站內集群。今年,中國三江平原「定居」的東方白鸛超過1000隻,數量比5年前多一倍。東方白鸛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量已不足4000隻。
  • 大興麋鹿苑發現震旦鴉雀,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5月20日,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現身麋鹿苑。早晨7點,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研究員郭耕正在苑內例行巡查,他走上文化橋,看到一隻母綠頭鴨正帶著成群的小鴨子戲水,便端起了相機,想要記錄下這溫馨一刻。
  • 「鳥中大熊貓」驚現天津海河岸邊
    今天上午,本市一名攝影愛好者在東麗區海河岸邊蘆葦叢中,發現並拍到了十幾隻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 攝影愛好者王曉華告訴記者,為了弄清小鳥的身份,回到家後,他把拍的照片發給幾位有多年「打鳥」經驗的攝影愛好者確認,最終確定這些小鳥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能在海河邊拍到這種鳥,感覺自己很幸運,也說明天津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野生鳥類的棲息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王曉華興奮地說。
  • 關注|26隻!「鳥中大熊貓」黑鸛首次現身潛江
    黑鸛是一種腹部白色、背部黑色、體形優美的遷徙鳥類,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我國的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也有「鳥中大熊貓」的說法。 目前黑鸛在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
  • 美麗河南(21) | 「鳥中大熊貓」來了——黑鸛首次現身黃河西霞院庫區
    9月4日早上,3隻有著「鳥中大熊貓當天下午在同一地點又發現6隻。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小浪底管護站工作人員盧濤興奮地說:「這是在黃河西霞院庫區首次發現黑鸛。」9隻黑鸛均停留在黃河西霞院庫區的濟源坡頭鎮馬住村和連地村附近溼地灘涂中。
  • 「鳥中熊貓」震旦鴉雀現身濟南,攝影愛好者稱有30多隻,絕美高清圖來了
    「14日早上7點多,我來沉沙池想拍攝白天鵝,沒想到在北邊的一片蘆葦蕩裡拍攝到了極為少見的鳥類震旦鴉雀,也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王智謀有著多年拍攝鳥類的經驗,熟知不少鳥類的特性。王智謀說,蘆葦蕩裡有30多隻震旦鴉雀,這是極為少見的。「今年夏天,我看到新聞報導,平陰縣玫瑰湖國家溼地公園也出現了震旦鴉雀,我當時就開車趕過去想拍攝。然而,我在那裡等了一天都沒有看到。這次卻在黃河北沉沙池裡發現這種鳥,感覺自己太幸運了。」
  • 灤平金溝屯驚現「鳥中大熊貓」
    近日四隻少見的大鳥現身灤平金溝屯鎮稻田中後經辨認這幾隻大鳥是黑鸛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公斤;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映出變幻多種顏色。在高樹或巖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以魚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動物。棲息於河流沿岸、沼澤山區溪流附近,有沿用舊巢的習性。
  • 朔州:黑鸛與遺鷗「同框」覓食 總數達上百隻
    黑鸛與遺鷗都有「鳥中大熊貓近日,在朔州市區的恢河公園,黑鸛和遺鷗罕見地「同框」覓食,並且兩種野生候鳥的總數達到了一百多隻。在恢河公園的河道裡,數十隻白色鳥兒正在淺水區域覓食、小的白的有八十來只,我們經常轉,怕不懂事的娃娃們欺負它。
  • 「鳥中大熊貓」黑鸛首次現身黃河西霞院庫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利軍9月4日早上,3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出現在濟源坡頭鎮附近的黃河西霞院庫區。當天下午在同一地點又發現6隻。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小浪底管護站工作人員盧濤興奮地說,這是在黃河西霞院庫區首次發現黑鸛。
  • 「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在沛縣安國湖溼地大量出現
    近日,「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也大量出現在安國湖溼地,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圍觀」。沛縣安國湖溼地位於大運河與大沙河之間,佔地10平方公裡,溼地水草茂盛,餌料豐富,是候鳥的重要遷徙通道,也是留鳥理想的棲息之地。沛縣安國鎮旅遊辦負責人辛厚勤介紹說,由於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群眾保護鳥類的意識提高,一些珍稀物種不時出現在安國湖溼地之中,僅珍稀保護鳥類就有近百種。
  • 三隻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夏秋季節現身嵩縣,十分罕見
    ,這個季節現身嵩縣十分罕見。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全世界僅存1000餘只。近幾天突然發現有3隻,其中1隻可能是幼鳥。中華秋沙鴨生存生活和繁殖,對生態環境要求極其嚴格,水質純淨並有豐富的小魚小蝦作為食物。繁殖要求水邊有樹,樹上築巢,幼鳥出殼後可以掉落水裡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