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30隻黑鸛在市區落腳覓食

2020-08-11 朔州廣播電視臺

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因為性情機警,黑鸛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不過最近,數量達30隻的黑鸛大種群出現在朔州市區水域,與市民來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

在朔州市區的七裡河水域,30隻黑鸛出現在河道中央,它們有時邁開長腿,低頭在水中覓食,有時相約起飛,在空中來回盤旋,姿態十分優美。沿岸公園的管理員說,最近幾天,黑鸛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會來河道覓食,離岸邊最近的時候不到50米。


黑鸛是一種大型涉禽,成鳥體長1米左右,背部覆蓋著黑色羽毛,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輝。它性情機警,對覓食環境十分「挑剔」,常常三五成群,棲息於開闊的河岸、沼澤或溪流附近,以小型魚類、昆蟲等為食。

朔州市朔城區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 站長 賈建軍:由於目前七裡河處於放水期,形成大面積的淺水灘涂,水裡有一些魚蝦,給黑鸛提供了必要的食物。目前我們總共數了一下有30隻,也是我們最近在七裡河區域發現種群最多的一次。


據了解,七裡河位於桑乾河上遊,近年來朔州市通過引黃補水和開展河道治理,七裡河水域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除了黑鸛以外,白鷺、蒼鷺、天鵝等候鳥也常在這裡落腳。目前,當地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已經加強了巡查和監測,保障黑鸛安全地棲息和遷徙。


記者:楊 慧 呂慧傑

監製:張日東

責編:葉晴

相關焦點

  • 朔州:黑鸛與遺鷗「同框」覓食 總數達上百隻
    近日,在朔州市區的恢河公園,黑鸛和遺鷗罕見地「同框」覓食,並且兩種野生候鳥的總數達到了一百多隻。在恢河公園的河道裡,數十隻白色鳥兒正在淺水區域覓食、小的白的有八十來只,我們經常轉,怕不懂事的娃娃們欺負它。
  • 30多隻「鳥中大熊貓」黑鸛落腳市中心公園
    連日來,朔州市民發現8月16日,山西晚報記者在朔州市區敬德公園看到,數十隻黑鸛出現在河道中央。它們有時邁開長腿,低頭在水中覓食;有時相約起飛,在空中來回盤旋,羽毛在陽光下反射著緞子一樣的光芒,飛翔的姿態十分優美。敬德公園保潔員王佔中說,最近幾天,黑鸛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會來河道覓食,離岸邊最近的時候不到50米。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 30多隻「鳥中大熊貓」黑鸛落腳市中心公園
    連日來,朔州市民發現,位於市中心的敬德公園裡來了一群黑鸛,與市民開始了一次次「近距離」的親密接觸。8月16日,山西晚報記者在朔州市區敬德公園看到,數十隻黑鸛出現在河道中央。它們有時邁開長腿,低頭在水中覓食;有時相約起飛,在空中來回盤旋,羽毛在陽光下反射著緞子一樣的光芒,飛翔的姿態十分優美。敬德公園保潔員王佔中說,最近幾天,黑鸛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會來河道覓食,離岸邊最近的時候不到50米。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因為性情機警,黑鸛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
  • 西寧市區內首現「鳥中大熊貓」
    進入12月西寧市區內的北川河溼地公園翩然飛來兩隻貴客——黑鸛記者從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了解到這是西寧有觀鳥記錄以來市區公園首次發現黑鸛目前,中國大熊貓總數約為1750隻,而全球範圍內,黑鸛僅存2000餘只。
  • 關注|26隻!「鳥中大熊貓」黑鸛首次現身潛江
    目前黑鸛在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 1月9日 潛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組織全市2021年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時 在漢江興隆大壩下遊觀測到 26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這麼大種群數量的黑鸛來潛越冬
  • 潛江首次發現大種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湖北日報(記者汪訓前、通訊員張曉紅、李喜榮、郭浩)1月9日,潛江市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全市2021年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時,在漢江興隆大壩下遊觀測到26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這麼大種群數量的黑鸛在潛江越冬尚屬首次。
  • ...猛禽,中華秋沙鴨等多隻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在黑鸛保護地覓食!
    比翼雙飛的小天鵝與十餘只鴛鴦在溼地戲水,空中兩隻白琵鷺與蒼鷺結成隊伍,遷徙路過的中華秋沙鴨也在溼地吃飽了肚子,空中多隻紅隼懸空在打獵,還有幾千隻赤麻鴨也蠢蠢欲動準備北遷!黑鸛群悠悠然在空中盤旋,調研中邢世傑制止了一起非法電魚……春季護飛行動:多隻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在黑鸛保護地!3月10日,兩隻小天鵝在黑鸛保護地覓食。
  • 21隻「鳥中大熊貓」現身朔州
    近日,太平窯水庫迎來了一群神秘的客人,它們就是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因為處在放水期,太平窯水庫形成了大片的淺水灘涂,灘涂的中央就成為黑鸛活動的樂園黑鸛成鳥體長1米左右,屬於大型涉禽,它們一般棲息於河流沿岸和沼澤溪流附近,以魚、蝦、泥鰍等小動物為食。
  • 21隻「鳥中大熊貓」現身朔州
    近日,太平窯水庫迎來了一群神秘的客人,它們就是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因為處在放水期,太平窯水庫形成了大片的淺水灘涂,灘涂的中央就成為黑鸛活動的樂園。黑鸛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現存種群數量極少,也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黑鸛成鳥體長1米左右,屬於大型涉禽,它們一般棲息於河流沿岸和沼澤溪流附近,以魚、蝦、泥鰍等小動物為食。朔州市朔城區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 站長 賈建軍:黑鸛的性情比較機警,它們經常在遠離人類的地方活動,而且對水質、環境的要求特別高。
  • 黑鸛!小天鵝!遊隼捕獵黑水雞!上萬隻野鴨群在此越冬,一隻黑鸛受傷...
    新朋友請關注老朋友請分享40多隻黑鸛,4隻小天鵝,近萬隻野生鴨群在此越冬。一隻遊隼從天而降,一把就抓住了一隻正在覓食的黑水雞。極度怕寒的冠魚狗、翠鳥卻留在了保護地越冬,一隻受傷的黑鸛亟待救助,正在上演一場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秋冬季護飛行動:黑鸛保護地成為了野生鳥類越冬的天堂!
  • 百餘只「鳥中大熊貓」黑鸛做客介休溼地公園
    原標題:百餘只「鳥中大熊貓」黑鸛做客介休溼地公園近日,介休市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靳剛與工作人員在溼地公園保育區開展鳥類監測工作時,驚喜地發現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在覓食、棲息。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因性情機警,黑鸛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成鳥體長1米左右,背部覆蓋著黑色羽毛,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輝。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覓食水域要求食物豐富,水質清澈,常常三五成群棲息於開闊的河岸、沼澤或溪流附近,以小型魚類、昆蟲等為食。
  • 朔州市區17條公交路線圖在這裡!支付寶掃碼乘車福利多,優惠多
    」,進入「朔州公交」小程序,點擊ICON「電子錢包」,即可進入充值頁面。朔州市區公交線路運行圖送出⇄朔城區政府⇄綜合商場⇄雲海大酒店⇄迎賓苑⇄朔州火車站冬)/18:30(夏)運行情況:共設置13站,運營車輛2臺,發車間隔1小時。
  • 山西朔州加強巡測保障棲息和遷徙「鳥中大熊貓」市區落腳覓食
    17時30分,5名被困人員平安脫困,無人員受傷。據被困人員介紹,他們是13時許相約到事發河邊釣魚,不料卻突降暴雨導致河流水位猛漲,因其中有一名女孩的緣故,他們撤離遲緩而被困。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黃河永濟段
    黑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瀕危珍禽,目前我國僅有1000餘只,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在該市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的河灘上、田野間,成群的黑鸛體態優美、行動敏捷,或四處覓食、徜徉散步;或在溼地上空翩翩起舞、翱翔天際,歡快鳴唱、盤旋嬉戲,呈現出難得一見的鳥類群居生活美景。
  • 黑鸛棲身拒馬河「野味」餐廳變「野保」
    北京多地發現黑鸛身影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在河灣淺灘間,時而優雅涉水覓食,時而成群結隊遨遊天空,體態優美、活動敏捷,它們就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極其珍稀。時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四處遊憩的黑鸛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關於黑鸛的新聞也頻上熱搜:黑鸛25年以來首次重返永定河、黑鸛首次現身密雲水庫……事實上,房山拒馬河流域也是北京地區黑鸛的重要棲息地之一。黑鸛是一種生性極為挑剔的環境指示性動物。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副主任紀建偉介紹,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特別高,需要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
  • 孟津黃河溼地黑鸛「扎堆」成風景
    (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馬朝紅供圖)初冬季節,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又成群出現在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段。它們連續多年在這裡越冬,已成為這裡的「常客」,給黃河溼地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黑鸛屬鸛形目、鸛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屬於國寶級珍禽。
  • 「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雲南保山
    新華社電 記者從雲南省保山市委宣傳部獲悉,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於12月21日起,持續監測到7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黑鸛因數量稀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目前全球僅存3000隻左右。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黃河永濟段
    黑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瀕危珍禽,目前我國僅有1000餘只,被譽為「鳥中大熊貓」。圖片來源:永濟新聞圖片來源:永濟新聞在該市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的河灘上、田野間,成群的黑鸛體態優美、行動敏捷,或四處覓食、徜徉散步;或在溼地上空翩翩起舞、翱翔天際,歡快鳴唱、盤旋嬉戲,呈現出難得一見的鳥類群居生活美景。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此前,在長青保護區內發現黑鸛為2012年12月,工作人員在區內的楊家溝拍到過1隻亞成體。
  • 見證丨烏海黑鸛成長記
    五月的一天,偶然聽朋友說,桌子山裡有一窩剛孵出的小黑鸛,激動的心就按捺不住。6月1日外出覓食的親鳥。黑鸛生性機警,膽小怕人,聽覺視覺均很發達。6月20日外出覓食的親鳥,脊背部閃耀著好看的光澤。黑鸛生性機警,黑鸛的巢穴多築在懸崖邊上。為了更好地觀測到黑鸛的生活起居,焦老師觀測用的偽裝棚也搭在黑鸛巢穴對面百米外的懸崖邊上。而他,已是年近六十的人了。他每天和太陽一起上班。他的拍攝,從太陽一出山便開始。「鳥兒一般都是早晨出來找吃的,等太陽升高,天熱了,人再一多,就飛回山裡去了。」他這麼說。他一早走進觀測黑鸛的偽裝棚,一天就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