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鸛棲身拒馬河「野味」餐廳變「野保」

2020-11-25 北青網

拒馬河黑鸛夫妻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在北京市,有著數百年開礦採煤歷史的房山區曾經流傳著一句老話:「首都的樓有多高,房山的坑有多深」,這是因為北京三分之一的建材來自房山。歷史上,房山以資源型產業為主,特徵是「黑白灰」:「黑色」是煤炭,「白色」是漢白玉,「灰色」是水泥。近年來,房山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生態文明引領房山轉型發展,強化生態涵養保護,積極推動區域綠色發展,為綠水青山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北京多地發現黑鸛身影

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在河灣淺灘間,時而優雅涉水覓食,時而成群結隊遨遊天空,體態優美、活動敏捷,它們就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極其珍稀。時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四處遊憩的黑鸛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關於黑鸛的新聞也頻上熱搜:黑鸛25年以來首次重返永定河、黑鸛首次現身密雲水庫……事實上,房山拒馬河流域也是北京地區黑鸛的重要棲息地之一。

黑鸛是一種生性極為挑剔的環境指示性動物。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副主任紀建偉介紹,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特別高,需要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黑鸛的巢區大都選在河谷、懸崖峭壁的半山腰上,在巢的下邊和山頂還要有榆、青檀等小喬木和荊條、繡線菊等灌叢及雜草。而這樣的條件在北京並不常有,所以限制了黑鸛在北京地區的分布。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黑鸛在全球僅有約3000隻,我國約有1000隻。隨著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目前北京的黑鸛種群數量穩中有升,達到100隻左右。近年來,黑鸛們最先遷到距離拒馬河最近的房山大石河流域,隨後門頭溝、海澱、密雲等區都有了它們的身影。可以說,黑鸛已成為首都北京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標誌,而房山區也在2014年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黑鸛之鄉」稱號。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黑鸛選擇在房山「安家落戶」,和這裡獨特的地質風貌是離不開的。「拒馬河一帶的山體是喀斯特地貌,黑鸛恰恰就喜歡把家安在這種裸露的懸崖峭壁上。」據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介紹,拒馬河水以淺水、淺灘為主,符合黑鸛取食棲息地的特徵,所以北京有一半多的黑鸛居住在這裡,它們的數量從2000年發現時的三五隻,增長到目前的70多隻。

「現在留在拒馬河的還有40多隻,有些黑鸛『搬』到了大石河,還有的黑鸛直接『搬』到北京其他區了。」李理說,在十幾年前,房山的拒馬河和大石河根本不是現在這樣清澈見底,那時候這兩條河不僅斷流隨處可見,在河道兩側還堆滿了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河道內汙水橫流,李理和他的隊友們甚至還拍到過黑鸛在垃圾堆裡覓食的照片。

「為了守住這道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我們可沒少下功夫。」房山區生態環境局環境管理科負責人梁新告訴北青報記者,近年來,他們在大力推進碧水攻堅戰,對大石河、小清河、拒馬河流域全面摸排建帳,嚴防企業偷排。目前,拒馬河張坊大橋斷面達到二類水質。去年,大石河也摘掉了連續多年斷面考核不達標的「帽子」,水環境改善明顯,今年已經達到四類水體標準,這樣的大石河也得到了黑鸛的青睞,成為它們新的棲息地。

梁新表示,目前河道工程減排已取得成效,下一步將由工程減排逐步轉為生態減排,在河道內種植具有淨化能力的水生植物,利用最經濟、最有效、最科學的方式,逐漸恢復大石河等河流水體自淨能力和原有生態系統,通過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問題,進一步提高大石河水環境的質量,再現「碧波蕩漾、綠水環繞、水中有魚、空中有鳥」的景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野味」餐廳變「野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房山區十渡鎮拒馬河畔的村民董海對這句話的理解最為深刻。在2002年,董海借著十渡旅遊的春風,把自家小院建成飯館,搞起民宿生意。當時他給自己的飯館起了個名字叫「野味餐廳」,顧名思義,河裡遊的魚蝦和山上跑的野雞、兔子都是餐桌上常見的下酒菜。但是隨著周邊的野味餐廳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家開起來,董海家的生意逐漸開始暗淡下來,「尤其一到冬季,來旅遊的人少了,生意也沒有了」。

2004年,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找到董海,問他是否願意放棄賣野味改辦生態餐廳,保護站也會介紹觀鳥、拍鳥的市民來家裡吃住,這樣一年四季都有生意。剛開始董海還持觀望態度,但在一年後他的「野保餐廳」重新開張,門口還擺上了鳥類知識宣傳板,店裡的菜單也煥然一新:以前的野雞野兔,換成了燉柴雞、烤全羊,還增加了像「柳芽餡兒包子」、「莧菜餡兒餃子」、「馬齒莧涼菜」等農家特色菜。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像董海家這樣的生態餐廳,目前周邊已經有8家。冬天黑鸛覓食困難,生態餐廳的經營者們還會適當給黑鸛們投食,為它們「加餐」。董海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雖然不懂那些專家們提到的「生態系統」,但心裡明白一個理兒:河裡的鳥沒了,山上的野生動物沒了,沒人來玩了,民宿也就辦不下去了。

文/本報記者 劉婧

攝影/李理

相關焦點

  • 零下8℃,17隻黑鸛拒馬河一早鵲橋會
    【零下8℃,17隻黑鸛拒馬河一早鵲橋會】清晨7:30,太陽剛剛升起,拒馬河向陽面尚未結冰的水面上白色霧氣飄飄渺渺。河水清澈見底,水底的鵝卵石、水草都清晰可見。 兩三隻、四五隻、六七隻,一隻只黑色大鳥降落水面,鮮紅的長嘴、長腿、眼斑格外醒目。鳥兒們聚集著,精心梳理羽毛,展示著最美的儀態相互打量、試探。 眼下,拒馬河畔的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黑鸛開始集群,進入相親階段,將持續到明年2月。
  • 黑鸛守護者「養成記」 北京房山農婦成野生動物專家
    蜿蜒的拒馬河,發源自河北省淶源縣西北的太行山麓,它從房山的十渡景區進入北京市,在八渡附近,水流變緩形成一處淺灘。清晨7點多鐘,初升的太陽剛剛溫熱水面,一隻黑色的大鳥從山上飛來,輕盈地落在淺灘中。霞姐站在岸邊,距離黑鸛有幾十米遠,但她儘量把聲音壓得很低,「黑鸛很敏感,稍微走近一點,或者聲音大一點,就會飛走,最怕人打擾。」霞姐說,黑鸛雖然曾經分布廣泛,但如今全世界也僅有3000隻左右,中國約有1000隻,整個十渡地區最多時發現約60隻。黑鸛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在中國的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
  • 「鳥中大熊貓」現身拒馬河
    昨日,房山十渡鎮五渡,一隻覓食的黑鸛飛過水麵。時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近日現身房山拒馬河流域,數量達40多隻。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監測黑鸛的行蹤並把相關資料記錄在案。近年來,房山區生態環境局大力推進碧水攻堅戰,水環境改善明顯。
  • 拒馬河邊 「大齡」黑鸛苦覓佳偶,它們都是如何「相親」的?
    眼下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築巢產蛋的時間,但也有個別「大齡青年」還在苦苦尋覓佳偶。在房山拒馬河流域進行黑鸛保護項目的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隊員們,就拍到了一隻黑鸛求偶被拒的「現場」。「這個月份是黑鸛產蛋的時間,但也有少數仍在『相親』。這兩天,我們就監測到了黑鸛集群『相親』的場面。」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介紹。
  • 未成年黑鸛遭襲不治
    一隻尚未成年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日前在凌源市遭遇人為襲擊,導致傷情過重不治死亡,讓野保人員痛心不已。
  • 「房山黑鸛」棲息範圍擴至全北京 這些地方也能看見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根據最新候鳥監測顯示,曾經只在房山拒馬河流域出現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如今已在房山、海澱、大興
  • 「房山黑鸛」棲息範圍擴至全市 這些地方也能看見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最新的候鳥監測顯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除在「中國黑鸛之鄉」房山現身外,海澱、大興、順義、平谷、密雲等區也見到了它們的身影,這表明黑鸛棲息和取食範圍已經基本擴展到了全市。據悉,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隻,其中在我國的有1000隻左右。
  • 獨家:瀕危鳥類黑鸛「安家落戶」北京房山拒馬河
    清晨,北京房山十渡鎮,巖壁下,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和站內工作人員持續監測黑鸛的動向。李理說,在十幾年前,房山的拒馬河和大石河不僅斷流隨處可見,在河道兩側還堆滿了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目前,拒馬河張坊大橋斷面達到二類水質。去年,大石河也摘掉了連續多年斷面考核不達標的「帽子」,水環境改善明顯。 IC photo
  • 黑鸛日記
    李理和小黑鸛合影從2000年保護站成立以來,在拒馬河邊從事黑鸛保護項目20年,這是他第一次跟一隻黑鸛「親密接觸」了這麼長時間。事情還要從6月10日說起。那天,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隊員們像往常一樣在拒馬河岸邊巡護,忽然,在河裡發現了一個黑色的影子。是一隻小黑鸛!「它的羽毛全都溼透了,飛不起來了,看上去身體也比較弱。」站長李理介紹。
  • 鳥類更加「宜居」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棲息範圍擴展至北京全市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最新的候鳥監測顯示,隨著北京綠化建設的推進,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除在「中國黑鸛之鄉」北京房山現身外,近期,北京海澱、大興、順義、平谷、密雲等區也見到了它們的身影,這表明黑鸛棲息和取食範圍已經基本擴展到了北京全市。據統計,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餘只,其中在我國的有1000隻左右。
  •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用翅膀給北京的綠水青山「點讚」
    目前北京的黑鸛種群數量穩中有升,達到100隻左右。生性「挑剔」的黑鸛是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近幾年,黑鸛在北京房山「安居樂業」的同時棲息範圍還在擴大,成為首都北京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標誌。曾經,「嬌氣」的黑鸛對北京房山「情有獨鍾」據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紀建偉副主任介紹,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水深不超過40cm。
  • 北京動物園內設"野味"餐廳 可邊看動物邊吃野味
    設在(北京)動物園的餐廳供應鹿肉、鴕鳥肉等「野味」菜餚,被稱為「最牛餐廳」。在動物園邊看動物邊吃野味,惹來一些市民質疑。餐廳經理稱經營手續證件齊全,原料來源是專業養殖場和大型超市。昨天來到動物園內名為豳風堂的餐廳。在樸素的大堂裡,有一份價格適中的家常菜單,隱秘的「野味」菜餚則要提前1-2天預約。
  • 北京動物園內設「野味」餐廳惹非議
    設在動物園的餐廳供應鹿肉、鴕鳥肉等「野味」菜餚,被稱為「最牛餐廳」。在動物園邊看動物邊吃野味,惹來一些市民質疑。餐廳經理稱經營手續證件齊全,原料來源是專業養殖場和大型超市。   昨天來到動物園內名為豳風堂的餐廳。
  • 紅冠水雞現身拒馬河騎行公園!!
    紅冠水雞現身拒馬河騎行公園!!政務 寫在前面近日,小編在拒馬河騎行公園偶然發現
  • 黑鸛!小天鵝!遊隼捕獵黑水雞!上萬隻野鴨群在此越冬,一隻黑鸛受傷...
    新朋友請關注老朋友請分享40多隻黑鸛,4隻小天鵝,近萬隻野生鴨群在此越冬。一隻遊隼從天而降,一把就抓住了一隻正在覓食的黑水雞。極度怕寒的冠魚狗、翠鳥卻留在了保護地越冬,一隻受傷的黑鸛亟待救助,正在上演一場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秋冬季護飛行動:黑鸛保護地成為了野生鳥類越冬的天堂!
  • 北京動物園餐廳裡吃「野味」太野了!
    看到北京動物園裡的餐廳賣「野味」,一下子就想到了孟子的名言:君子遠庖廚。  孟子的理由是:「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可是,北京動物園卻偏偏讓你剛剛觀賞了美麗的孔雀、溫順的梅花鹿、可愛的袋鼠,一轉身,就可以去大嚼孔雀肉、鹿肉、袋鼠尾。
  • 野保專家在三江源發現罕見藏棕熊 藏棕熊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熊亞種之一
    野保專家在三江源發現罕見藏棕熊 藏棕熊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熊亞種之一時間:2020-10-03 21: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野保專家在三江源發現罕見藏棕熊 藏棕熊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熊亞種之一 9月30日、10月1日傍晚,青海省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邊界地帶,正在這裡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的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三名隊員
  •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 武漢多家餐廳曾售賣獾、刺蝟等
    談及「野味」,許多人常常將其視為是廣東等南方省份特有的愛好。而在中部重鎮武漢,這裡的野味銷售又是怎樣的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查詢某點評網站後發現,目前在該網站武漢站,如果輸入「野味」「竹鼠」「獾」等關鍵詞,搜索不到任何店家的信息。這是否意味著武漢就沒有銷售野味的餐廳?
  • 禁止野生動物進入市場 北京30家野味餐廳整改
    記者同時獲悉,本市的「野味餐廳」將全部限期整改。 據介紹,「非典」疫情發生以來,工商部門和林業部門從防治的角度採取果斷措施,對野生動物獵捕、銷售、收購、運輸、進出口和馴養繁殖等進行了嚴格控制,切斷「非典」病毒傳播的一切可能渠道。但仍有少數人受利益驅使或受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亂捕濫獵、濫吃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