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黑鸛」棲息範圍擴至全市 這些地方也能看見

2021-01-16 網易新聞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最新的候鳥監測顯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除在「中國黑鸛之鄉」房山現身外,海澱、大興、順義、平谷、密雲等區也見到了它們的身影,這表明黑鸛棲息和取食範圍已經基本擴展到了全市。

據悉,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隻,其中在我國的有1000隻左右。目前北京的黑鸛種群數量穩中有升,達到100隻左右。生性「挑剔」的黑鸛是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近幾年,黑鸛在房山「安居樂業」的同時棲息範圍還在擴大,成為首都北京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標誌。


曾經,「嬌氣」的黑鸛對房山「情有獨鍾」

據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紀建偉副主任介紹,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水深不超過40cm。

作為捕食性涉禽,黑鸛主要食物為魚類,也吃蛙類、軟體動物和甲殼類,以及螻蛄等部分昆蟲,偶爾啄食少量水草。因為黑鸛的巢區大都選在河谷、懸崖峭壁的半山腰上,在巢的下邊和山頂還要有榆、青檀等小喬木和荊條、繡線菊等灌叢及雜草。而這樣的條件在北京並不常有,所以限制了黑鸛在北京地區的分布。


其次,過去的北京降雨量少、氣候乾旱,諸多河流嚴重缺水或季節性斷流甚至乾涸,而溼地內水生生物數量不足,黑鸛賴以生存的河流溼地生態系統並不完整,適宜黑鸛的棲息地不多。所以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黑鸛很少光顧北京,就算到北京也只在房山拒馬河流域徘徊,所以被戲稱為「房山黑鸛」。

如今,「房山黑鸛」變身「北京黑鸛」

為了加大黑鸛保護力度,市園林綠化局對房山區十渡流域進行生態恢復建設,強化生態保護措施,通過持續的軟硬體升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於2014年授予房山區「中國黑鸛之鄉」稱號。


2015年,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在分析了拒馬河畔的地理位置、氣候水文、動植物資源等一系列指標後,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黑鸛的習性和特徵,專門建立了以繁殖小區、覓食小區和停歇地小區為主體的「黑鸛保護小區」。每年冬季在河面結冰黑鸛無法取食時,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還會組織對黑鸛進行適當投喂,保證它們不會挨餓。同時對黑鸛進行嚴密的野外監測,如果發生異常,市野生動物保護部門能第一時間反應。

一系列針對黑鸛的保護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黑鸛在拒馬河流域的種群數量從前幾年的五六十隻左右,經過穩定增長到今春已經達到100多隻。與此同時,黑鸛已經不再只安守於房山,通過持續監測,目前平谷區西峪水庫已經有2隻黑鸛正準備繁育,順義漢石橋溼地保護區也首次觀測到了1隻黑鸛,在密云云蒙大橋、太師屯、大城子均有黑鸛的倩影,大興麋鹿苑、海澱翠湖溼地也首次迎來了這些風度翩翩的「貴賓」,這表明黑鸛的生活範圍已經基本擴展到了全市,變身為「北京黑鸛」!

相關焦點

  • 「房山黑鸛」棲息範圍擴至全北京 這些地方也能看見
    、順義、平谷、密雲等區現身,這表明黑鸛棲息和取食範圍已經基本擴展到了全市,成為首都北京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標誌。圖/文旅北京過去北京降雨量少、氣候乾旱,諸多河流嚴重缺水或季節性斷流甚至乾涸,而溼地內水生生物數量不足,黑鸛賴以生存的河流溼地生態系統並不完整,適宜黑鸛的棲息地不多。所以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黑鸛很少光顧北京,就算到北京也只在房山拒馬河流域徘徊,所以被戲稱為「房山黑鸛」。
  • 鳥類更加「宜居」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棲息範圍擴展至北京全市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最新的候鳥監測顯示,隨著北京綠化建設的推進,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除在「中國黑鸛之鄉」北京房山現身外,近期,北京海澱、大興、順義、平谷、密雲等區也見到了它們的身影,這表明黑鸛棲息和取食範圍已經基本擴展到了北京全市。據統計,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餘只,其中在我國的有1000隻左右。
  •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用翅膀給北京的綠水青山「點讚」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最新的候鳥監測顯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除在「中國黑鸛之鄉」北京房山現身外,在北京海澱、大興、順義、平谷、密雲等區也見到了它們的身影,這表明黑鸛棲息和取食範圍已經基本擴展到了北京全市。據悉,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隻,其中在我國的有1000隻左右。
  • 黑鸛守護者「養成記」 北京房山農婦成野生動物專家
    蒼鷺「這就是黑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我們房山也是中國黑鸛之鄉。」記者採訪的當天,這天跟霞姐一起出巡監測的兩位消防員是景相霖和蘇涵,剛進入八渡的這個保護小區,三人就立刻注意到了淺灘中站立著的黑鸛。「我叫它小黑,它在這塊兒已經連續一周了。」霞姐說,在她負責的這12公裡,常年出現的黑鸛的大約有十幾隻,雖然黑鸛長得都差不多——紅色的細長腿、紅色的細長喙、一身黑羽毛毛,但是細心的霞姐還是能辨別出差別。
  • 「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在北京房山現身:中國獨有、全球瀕危
    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珍稀物種逐漸在北京發現,體現出近年來本市生態環境正持續改善。據統計,近年來全市野生動物種類呈現增長態勢,目前已達600種左右。為更好地監測野生動物生存狀況,北京在全市範圍內共設立了89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前不久,工作人員在房山區牛口峪市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發現了一種名叫「震旦鴉雀」的珍稀鳥類。
  • 北京綠色家園建設現盛況:全市野生動物已達500多種
    一隻貉在潺潺山澗旁邊悠閒玩耍,兩隻狗獾「一言不合」便動起手來,一隻野豬忍不住身上的「刺撓」,正使勁蹭著樹皮……您看到的這些場景,是來自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裡的畫面。這些野生動物在茂盛的林間嬉戲玩耍,儼然成了保護區的「主人」。
  • 黑鸛棲身拒馬河「野味」餐廳變「野保」
    在北京市,有著數百年開礦採煤歷史的房山區曾經流傳著一句老話:「首都的樓有多高,房山的坑有多深」,這是因為北京三分之一的建材來自房山。歷史上,房山以資源型產業為主,特徵是「黑白灰」:「黑色」是煤炭,「白色」是漢白玉,「灰色」是水泥。近年來,房山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生態文明引領房山轉型發展,強化生態涵養保護,積極推動區域綠色發展,為綠水青山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鳥中大熊貓黑鸛飛抵寶雞千湖溼地棲息越冬!
    千湖溼地管理處工作人員張虎近日在巡查中驚喜地發現,溼地湖面上迎來了10多隻特殊的客人,它們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 黑鸛!小天鵝!遊隼捕獵黑水雞!上萬隻野鴨群在此越冬,一隻黑鸛受傷...
    本來該到南飛越冬的冠魚狗和翠鳥、鸕鷀都留在了黑鸛保護地。紅隼、雀鷹和蒼鷹在保護地上空翱翔,隨時俯衝捕獵。保護地各種各樣的野生鳥類,豐富的魚類資源,所以聚集了上萬隻野生鳥類在此越冬。白腰草鷸在溼地覓食。22日一早,鳥類調研小組來到冶河黑鸛保護地。據一位來自北京的張京昌攝影愛好者介紹,目前北京十渡的黑鸛已經南遷,還有極少數的黑鸛留在了北京房山拒馬河。
  • 未成年黑鸛遭襲不治
    據市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前日介紹,8月12日上午,他們接到凌源市溝門子鎮塔溝村村民楊波的求助電話,稱在野外發現一隻受傷的黑鸛急需救治。工作人員隨即趕到現場,發現黑鸛的喙尚未變成紅色,顯然是一隻亞成體。經檢查,黑鸛的右翅根部有明顯的圓形傷口,血跡染紅胸腹部的羽毛,工作人員遂將黑鸛帶回緊急救治。在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從黑鸛傷口裡面取出一粒鋼珠。在接下來的救治中,黑鸛終因傷情過重、失血過多而死亡,令在場人員痛心不已。這是我市自發現黑鸛以來,首次發生的人為襲擊黑鸛並導致死亡的事件。
  • 拒馬河邊 「大齡」黑鸛苦覓佳偶,它們都是如何「相親」的?
    眼下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築巢產蛋的時間,但也有個別「大齡青年」還在苦苦尋覓佳偶。在房山拒馬河流域進行黑鸛保護項目的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隊員們,就拍到了一隻黑鸛求偶被拒的「現場」。「這個月份是黑鸛產蛋的時間,但也有少數仍在『相親』。這兩天,我們就監測到了黑鸛集群『相親』的場面。」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介紹。
  •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2020-12-3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訪武漢天興洲:黑鸛成群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圖為三三兩兩的黑鸛站在天興洲頭 顏軍 攝中新網武漢12月5日電 題:探訪武漢天興洲:黑鸛成群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者 武一力「看,那兒有9隻黑鸛!」5日一早,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來到武漢天興洲頭進行鳥類監測和環境保護工作。
  • 獨家:瀕危鳥類黑鸛「安家落戶」北京房山拒馬河
    清晨,北京房山十渡鎮,巖壁下,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和站內工作人員持續監測黑鸛的動向。李理說,在十幾年前,房山的拒馬河和大石河不僅斷流隨處可見,在河道兩側還堆滿了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目前,拒馬河張坊大橋斷面達到二類水質。去年,大石河也摘掉了連續多年斷面考核不達標的「帽子」,水環境改善明顯。 IC photo
  • 「生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黑鸛屬鸛形目,鸛科,鸛屬,體型較大,大約90至110釐米。下胸、腹部及尾下白色,嘴及腿紅色,黑色部位具綠色和紫色的光澤,亞成鳥上體褐色,下體白色。該物種主要分布歐洲至中國北方,屬季候鳥,棲於沼澤地區、池塘、湖泊、河流沿岸及河口。黑鸛曾經是一種分布較廣、且較常見的一種大型涉禽。但由於森林砍伐、沼澤溼地被開墾、環境汙染和惡化,黑鸛的數量在全球範圍內逐步減少。
  • 「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雲南保山
    新華社電 記者從雲南省保山市委宣傳部獲悉,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於12月21日起,持續監測到7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黑鸛因數量稀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目前全球僅存3000隻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