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平金溝屯驚現「鳥中大熊貓」

2020-08-22 老家熱河

近日

四隻少見的大鳥

現身灤平金溝屯鎮稻田中

↓↓↓

後經辨認

這幾隻大鳥是黑鸛

在咱承德一些地方又叫撈魚鸛


黑鸛是一種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公斤;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映出變幻多種顏色。在高樹或巖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

以魚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動物。棲息於河流沿岸、沼澤山區溪流附近,有沿用舊巢的習性。

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

芸芸眾生

一個家園

和諧相處

人與自然

來源:國林

攝影:武春利

編輯:百伶

相關焦點

  • 數萬隻蒙古百靈飛抵承德金溝屯
    在灤平縣金溝屯的一處農創園裡,放眼望去,成千上萬蒙古百靈集群飛翔,密密壓壓,在現場可以聽到萬鳥振翅的轟鳴聲據攝影愛好者介紹,這些蒙古百靈時而在雲盤山展翅高翔,時而在稻田覓食,時而在灤河嬉戲,勾勒出一幅鳥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 漢石橋溼地驚現「鳥中大熊貓」
    順義    「順義出現『鳥中大熊貓』啦!」北青社區報記者獲悉,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bǎo),在北京市漢石橋溼地市級自然保護區出現。大鴇在我國的現存數量已低於大熊貓數量,這是順義區首次發現這種鳥類。
  • 「鳥中大熊貓」驚現天津海河岸邊
    今天上午,本市一名攝影愛好者在東麗區海河岸邊蘆葦叢中,發現並拍到了十幾隻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 攝影愛好者王曉華告訴記者,為了弄清小鳥的身份,回到家後,他把拍的照片發給幾位有多年「打鳥」經驗的攝影愛好者確認,最終確定這些小鳥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能在海河邊拍到這種鳥,感覺自己很幸運,也說明天津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野生鳥類的棲息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王曉華興奮地說。
  • 福州寧靜小村莊驚現「鳥中大熊貓」
    中華秋沙鴨被譽為「水中活化石」和「鳥中大熊貓」,據永泰縣嵩口鎮方面透露,他們計劃在區域內設立保護區,避免這些珍稀鳥類受到驚擾。「鳥中大熊貓」來自長白山在梧埕村的大樟溪水域,有白刀、石斑等各種魚蝦。村裡常住人口只有百餘人,沒有任何工業,寧靜的鄉村,成為中華秋沙鴨越冬的首選地之一。每年11月,中華秋沙鴨就從遙遠的長白山飛到這裡,到了來年3月李花盛開之時,中華秋沙鴨就將北上。
  • 中國十大天然睡佛列入河北灤平睡佛,才是對得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中國驚現十大天然「睡佛」 》。文章中生動展現了肇慶星湖臥佛、觀音山睡佛、樂山睡佛、瀘沽湖王妃島睡佛、九華山睡佛、保安睡佛、賀蘭山睡佛、敦煌睡佛、十裡睡佛、屏邊睡佛者這十處睡佛。看完這篇文章後不禁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嘖嘖稱奇。直到小編看到了承德灤平睡佛和四川樂山銅河睡佛後,感覺得這個排名需要與時俱進,有必要修改下了。
  • 又是灤平!鸊鷉在那兒安家了
    近日,有晨練市民在灤平牤牛河橡膠壩內發現一隻不知名水鳥帶領六隻小鳥戲水,經灤平縣潮河溼地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確認,這些鳥為鸊(pì)鷉(tī),在縣城橡膠壩水域出現並繁殖尚屬首次鸊鷉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鳥上頸部多為黑褐色雜棕色的皺領,上體黑褐,下體白色。它們可在陸地上行走,但行動遲緩而笨拙,不能在陸地上直接起飛,在水中助跑可短暫飛行,真正的強項是潛水,時間達35秒—45秒,潛水深度最高可達10米,以水生昆蟲及其幼蟲、魚、蝦等為食。
  • 灤平縣城宜興河裡有一家特殊「居民」
    2020年7月19日,灤平縣潮河溼地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接到晨練市民的報告:「在灤平橡膠壩內發現一隻不知名水鳥帶領六隻小鳥戲水」。保護協會會員隨即趕到橡膠壩辨認,確定灤平橡膠壩這特殊「新居民」是小鸊鷉一家親。
  • 「鳥中大熊貓」的拯救與保護
    「鳥中大熊貓」的拯救與保護 綠尾虹雉。調查顯示,野生綠尾虹雉數量不足一萬隻,且呈持續縮減趨勢,因此,它還有個別稱:鳥中大熊貓。  綠尾虹雉,中國特有大型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性易危物種,也是傳統文化中提及的「鸞」。現已查明,它的主要分布區位於四川西北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以及青海、雲南、甘肅和西藏局部區域。其中,四川是它的老家,也是種群最大的分布地。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周勇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此前,在長青保護區內發現黑鸛為2012年12月,工作人員在區內的楊家溝拍到過1隻亞成體。
  • 江蘇連雲港:海州灣沿海溼地發現「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
    2020年5月24日,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灣北部贛榆區沿海溼地蘆葦叢中拍攝的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 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被稱為「鳥中大熊貓」。這種鳥的第一個標本採集發現是在中國南京。對該鳥的行蹤,我國上世紀80年代曾有記錄,之後曾一度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目前,震旦鴉雀已作為瀕危物種,列入國際鳥類紅皮書。
  • 「鳥中大熊貓」現身拒馬河
    時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近日現身房山拒馬河流域,數量達40多隻。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監測黑鸛的行蹤並把相關資料記錄在案。近年來,房山區生態環境局大力推進碧水攻堅戰,水環境改善明顯。
  • 21隻「鳥中大熊貓」現身朔州
    近日,太平窯水庫迎來了一群神秘的客人,它們就是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黑鸛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現存種群數量極少,也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黑鸛成鳥體長1米左右,屬於大型涉禽,它們一般棲息於河流沿岸和沼澤溪流附近,以魚、蝦、泥鰍等小動物為食。
  • 21隻「鳥中大熊貓」現身朔州
    近日,太平窯水庫迎來了一群神秘的客人,它們就是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因為處在放水期,太平窯水庫形成了大片的淺水灘涂,灘涂的中央就成為黑鸛活動的樂園。黑鸛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現存種群數量極少,也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黑鸛成鳥體長1米左右,屬於大型涉禽,它們一般棲息於河流沿岸和沼澤溪流附近,以魚、蝦、泥鰍等小動物為食。朔州市朔城區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 站長 賈建軍:黑鸛的性情比較機警,它們經常在遠離人類的地方活動,而且對水質、環境的要求特別高。
  • 「鳥中大熊貓」禾花雀首現海珠溼地
    攝/通訊員趙廣勝 信時記者葉偉報大洋網訊 海珠溼地首次發現「鳥中大熊貓」禾花雀。記者昨日從海珠溼地獲悉,有攝影愛好者日前在海珠湖拍到了5隻漂亮的黃胸鵐(俗稱「禾花雀」),這是首次在海珠湖拍到禾花雀。據統計,2011年海珠溼地只有70餘種鳥類,到如今已升至172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6種,廣東省級保護鳥類21種。
  • 鳥中大熊貓現身武漢安營越冬
    【鳥中大熊貓現身武漢安營越冬】昨日,3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黑鸛現身武漢天興洲頭,這是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連續第7年選擇在天興洲安營越冬。它們每年10月下旬到達,次年4月陸續離開,在島上度過近5個月。今年10月29日,在天興洲首次觀測到南遷至天興洲越冬的黑鸛6隻,它們已如期抵達。
  • 攝影師照片「鳥中大熊貓」,中國是獨有的
    俗話說,世界很大,自然界中有許多奇特,這使得許多遊客大開眼界。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小夥伴非常喜歡旅遊,因為旅遊不僅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而且可以與自然更親近「接觸」。自然界中有許多種動物,但由於時代的變遷,其中一些動物可能已經被人類捕獲,現在動物的數量非常少,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罕見的。然而有時,他們可能會在不經意間被發現,在中國的河北中,又發現了稀有物種。
  • 錦江上飛來一隻鳥「鳥中大熊貓」進城了
    照片經過成都觀鳥協會專家辨認,確認是「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中華秋沙鴨是一種瀕危鳥類,在成都範圍內,僅於都江堰紫坪鋪水庫下遊被記錄過。而這次,距離最近的回龍地鐵站僅3公裡。李建書告訴記者,他觀鳥拍鳥已有三年多,共拍攝了三百餘種鳥類,此次首次拍攝到中華秋沙鴨,也證明了成都的環境在不斷變好。再此也提醒市民,珍愛環境,保護鳥類。(雲上深夜快遞記者:陳迪欣 王伯毅)
  • 納帕海的「鳥中大熊貓」
    新華社發(陳志明 攝)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繁殖於北方,在長江以南地區越冬,有「鳥中大熊貓」之稱。1988年,納帕海國際重要溼地首次記錄到黑鸛,2004年首次系統監測記錄到的黑鸛有60餘只。專家團隊監測記錄顯示,去年和今年分別有400餘只遷徙黑鸛在此越冬停歇,納帕海國際重要溼地已成為國內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 高清組圖:「鳥中大熊貓」黑鸛戀上冬季南寧
    「鳥中大熊貓」黑鸛警覺性高喜歡結對出行 最讓梁家登欣喜的是,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也來南寧過冬了。「也是在上個星期,在發現鳳頭麥雞同樣的地點,4隻黑鸛在溼地、水塘來回遊蕩,而且它們警覺性相當高。」
  • 「鳥中大熊貓」過境福建
    有著「鳥中大熊貓」美譽的勺嘴鷸來閩做客了。近日,我市觀鳥愛好者在泉州晉江圍頭灣記錄到兩隻極度瀕危的珍稀鳥種——勺嘴鷸。據介紹,該種鳥類目前全球數量僅有600隻左右。 作為珍稀鳥類,勺嘴鷸近幾年也稱得上是廈門的常客。據廈門市觀鳥協會記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連續四年,均有市觀鳥協會會員在廈門記錄到勺嘴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