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口腔潰瘍,警惕白塞病!
白塞病又稱貝赫切特病,口一眼—生殖器三聯徵等,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現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炎及皮膚損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經系統、消化道、關節、肺、腎、附睪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預後良好,而眼、中樞神經系統及大血管受累者一般預後不良。
本病從發病地域上講,多見於東亞、中東和地中海地區,又稱「絲綢之路病」。其發病率國家與地區差異很大,整體為0.3/10萬~10/10萬。
目前本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普遍認為與感染、免疫、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其基本病理為血管炎。
根據臨床症狀,白塞病大多時候被歸到中醫領域的「狐惑病」範疇,屬於溼熱毒邪為患或陰虛火旺類疾病。
日常養生的原則:
發病前:注意避外邪、預防感染、調暢情志、飲食清淡,杜絕溼熱來源,以防疾病誘發;
發病後:積極規範中西醫結合治療,同時結合中醫養生調護,控制疾病症狀,並儘可能減少疾病復發次數。
白塞病的4大預防注意事項
1. 飲食調攝
白塞病主要病因病機為臟腑蘊熱、溼熱毒盛,因此飲食方面應注意清淡,多選清淡利溼之品;
如赤小豆、綠豆、冬瓜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並注意忌食肥甘厚味、辛辣燥熱之品,如狗肉、牛肉、羊肉,以及油炸、辛辣刺激食品,以免化燥助熱。
2. 精神調攝
《內經》雲:「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情緒緊張、憂思鬱怒均可致肝失調達、氣鬱化火,引發口腔潰瘍及紅眼等症狀,
同時在疾病過程中由於疾病本身所致的痛苦或缺乏對疾病正確認識也會給患者帶來焦慮煩躁、心情低落精神負擔等負面情緒,反過來又會導致疾病的加重或復發。
因此應關注健康宣教,要對疾病有正確認識,樹立戰勝疾病信心,保持心情偷悅,解除心理障礙,方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3.生活起居調節
注意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勤漱口刷牙,保持口腔衛生;勤洗外陰,儘量避免不潔或頻繁性生活;生活規律,勞逸適度,加強體育鍛鍊;提高機體抵抗力,儘量避免感染尤其是結核感染。
4. 重視身體異常症狀,建立良好預警意識
白塞病發病往往隱匿,症狀多變且缺乏特異性,所以要重視身體出現異常症狀或症狀的信號,建立良好預敬意識。
比如出現反覆口腔潰瘍,一定不要忽視,簡單認為是「上火「或「維生素缺乏」,而應經常自查一下身體,有無外陰潰瘍、紅眼、皮疹、關節腫痛等其他相關症狀,或儘早風溼科就醫以明確診斷。
口腔潰瘍發作時的2個茶方
由於白塞病臨床症狀複雜多樣,不同的時期疾病表現不一,所以白塞病的養生調護應根據不同表現而重點有所不同;
今天小編先與大家分享口腔潰瘍發作時的茶方:
一、生地蓮心茶
材料:生地15克,蓮子心6克,甘草6克
用法: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茶水服用
作用:有滋陰涼血瀉火功效,適用於陰虛火旺型口腔潰瘍
二、地芩竹葉茶
材料:生地10克,黃芩9克,淡竹葉15克,白糖適量
用法:煎取茶水,調入白糖
作用:有瀉火清心除煩功效,適用於心火上炎型口腔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