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烈鳥,是繼丹頂鶴之後,成功晉升為鳥界網紅之一。
現代網紅所具備的特徵,它都有。比如:
有固定的小團體、團隊(成群結伴、群居)
有特殊才藝(長時間單腳站立)
身材好相貌好(腿長,脖子長,外表令人著迷)
最最重要是是它擁有著一身粉中帶紅的「衣裳」,讓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本「紅」。
火烈鳥當然也只是它的藝名,其本名為紅鸛(Phoenicopterus roseus)。這位「網紅」的來頭可不小,其祖先可以追溯到3000萬以前的中新世(第三紀中的第四個世紀),是類似於鷸鴴那樣的濱岸鳥類。因為太過於久遠和其特殊身體結構,火烈鳥的分類困惑了幾代鳥類學家,幾經轉折,最後才被劃分為一個獨立的「紅鸛目」
鷸鴴類
其實火烈鳥它的羽毛本身其實並不紅,只是一種極為潔白的顏色。
而讓它如此「紅」的背後,當然也離不開它平時的日積月累,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厚積薄發。那就是不停的————吃、吃、吃
它們的最喜歡吃水中的藻類浮遊生物(藍綠藻、螺旋藻、硅藻等)和小魚蝦,這些看似不同的的生物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含有大量的紅色天然色素(類胡蘿蔔素)亦稱——蝦青素(ASTA)。
蝦青素
這個蝦青素呢,有著極強的抗氧化能力,同時也有抑制腫瘤發生,增強免疫力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在保健品、醫藥以及水產養殖等多個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對於火烈鳥來說,蝦青素最重要的是能起到顯色的作用。
作為一種以濾食為主的動物,火烈鳥嘴巴中有一種薄篩狀的過濾板,能將螺旋藻等食物從渾水中過濾出來,然後吞下肚去,一隻火烈鳥每天能吸食半斤螺旋藻,長久以來體內也就攝入保留了大量的蝦青素。
那麼這些大量儲蓄在體內的蝦青素是否就是令火烈鳥變紅的真正原因呢?
科學家們在通過它們的羽毛和皮膚組織進行分析後,發現,蝦青素並不是火烈鳥體內唯一的紅色素,它們體內還有:
金盞花紅素(金盞菊花所蘊含的類胡蘿蔔素)
角黃素(存於多種食物中的類胡蘿蔔素)
相對於以上多出來的兩種類紅蘿蔔素,蝦青素含量在火烈鳥體內佔比其實也並不算高(美洲火烈鳥腿部蝦青素佔比最高),達不到主導位置。而佔比最高的類胡蘿蔔素則是角黃素。
科學家的實驗中,在停止投餵含有類胡蘿蔔素的食物第6個月後,發現火烈鳥血液中的類胡蘿蔔素含量下降了將近9成。
當重新投餵含有類胡蘿蔔素的食物之後,火烈鳥體內的類胡蘿蔔素開始逐漸恢復;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檢測到了類如角黃素這樣紅色類胡蘿蔔素增加。
這一實驗也說明了,雖然火烈鳥不能自我產生類胡蘿蔔素,但卻能通過攝入食物的類胡蘿蔔素轉化成它們自身所需要的紅色類胡蘿蔔素。
除了在體內大量儲蓄紅色素之外,它們在繁殖季節還會從尾脂腺分泌出紅色素,然後塗在羽毛上,使得自己更加的「紅」,從而吸引異性前來繁衍。
而它們為了「紅」還要學會單腳站立,從而能夠方便的吃、吃、吃!
我們剛開始也說到,火烈鳥它們不僅腿長而且脖子也長,如果淺水區沒有食物,它們自身的優勢也能讓它們在足夠深的水域中的進食。雖然它們會遊泳,但它們更喜歡一種奇怪的進食姿勢——一頭扎進水裡尋找食物。
也正是因為它們這樣奇怪的進食姿勢,必須要在水裡站很多的時間。
會遊泳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我們長時間在水裡的話,相比於空氣,水會更快的帶走我們的熱量。同樣的,火烈鳥和我們一樣是溫血動物,如果雙腳一直站在水裡的話,通過雙腿則會失去身體大部分的熱量,
而單腳站立,可以防止損失大量的熱量,預防凍傷;雙腳交替也能讓它們長時間站在水裡,花更多的時間進食繼而蛻變成從頭紅到腳「紅透半邊天」的網紅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