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使用改良的沙門氏菌將抗癌藥物顆粒夾帶到腫瘤中

2020-12-01 cnBeta

發明有效的抗癌藥物是一回事,如何將它們準確送到體內腫瘤部位是另一回事。由一個高度進化的包含免疫系統保護的複雜生物體進行導航,將這些粒子一起放在腫瘤裡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科學家們正在從各個角度繼續解決這個問題。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開發的一種頗有前景的新方法依賴於沙門氏菌感染的滲透性,他們發現這種方法可以用作將抗癌納米粒子夾帶到腫瘤中的載體。

這種新技術源於身體對外來細胞的反應,如沙門氏菌和其他類型的感染所帶來的威脅。當面對這種細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會發揮作用來對抗它,這可能會為交火中的癌細胞帶來壞消息。這構成了免疫療法領域的一部分,科學家正在探索增強身體免疫系統以克服癌症的方法,並不斷取得進步。

Virgina Tech團隊想知道,除了觸發身體的免疫系統外,沙門氏菌還可以增強,使抗癌藥物更有效地運送到腫瘤部位。六年前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師Bahareh Behkam首次提出這個想法,這並不是一條通向成功的簡單途徑,但經過大量的修修補補後,她和她的團隊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非常有希望的成果。

他們將其命名為改良細菌的自主藥物傳遞系統,又名NanoBEADS。它由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製成的納米顆粒組成,用於攜帶抗癌藥物,化學附著於減毒細菌菌株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VNP20009。

這是一種弱化的沙門氏菌,雖然仍可引起免疫反應,但沒有沙門氏菌感染帶來的有害影響,其已在一期臨床試驗中進行了大力研究。

「沙門氏菌作為病原體的工作是穿透組織,」Behkam說。 「我們的想法是,如果細菌在組織中移動得如此擅長,那麼如何將納米醫學與細菌結合起來,將藥物傳遞得遠遠超過它自身被動擴散的範圍?」

該團隊通過將納米BEADS納入實驗室培養的腫瘤中,探索納米BEADS的滲透能力,與常規擴散納米粒子相比,納米粒子滲透和分布的發現率提高了80倍。不滿足於此,研究人員向患有乳腺癌的小鼠施用NanoBEAD,並發現與被動遞送方法相比,它們極大地改善了實體瘤中納米顆粒的保留達100倍。

「最值得注意的是,沙門氏菌本身有助於使腫瘤中的顆粒濃度保持高達100倍,這表明它將是一種有效的運載工具,」該研究的共同作者Coy Allen說。

該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高級科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基因工程讓沙門氏菌變身腦瘤剋星
    一提到沙門氏菌,人們通常會聯想到發熱和食物中毒。這對我們來說一般都不是什麼好事。但科學家給出了一個例外——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沙門氏菌可以吞噬惡性腫瘤。改良的沙門氏菌不會再出現在消化道,即它們經常造成損傷的地方,而是會瞄準腦瘤。該技術能幫我們對付最難治療的癌症之一。
  • Science TM:沙門氏菌治療腫瘤可誘發殺滅癌細胞免疫反應
    一項在小鼠中的新的研究報告說,用沙門氏菌治療腫瘤可誘發一種能夠有效殺滅癌細胞的免疫反應。該發現可幫助科學家們創製可注射到病人體內的殺滅腫瘤的免疫細胞,或其能證明對研發一種潛在的抗癌「疫苗」有所幫助。 在體內巡查的免疫細胞常常可將早期的癌細胞識別為異常的細胞,並將其殺滅。 這一過程依賴於連接蛋白43,這是可在不同類型的細胞間形成細小交通通道(稱作間隙連接)的一種蛋白。 被稱作肽的腫瘤蛋白碎片可通過這些通道逃逸並進入到在其表面展示這些肽的免疫細胞之中。
  • 高茸人參皂苷怎麼抗癌的?如何使用高茸人參皂苷抗癌?
    化學療法 使用對細胞有毒的藥物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 放射治療 在身體內部(近距離放射療法)或外部(外部放射線輻射)使用強而集中的輻射束殺死癌細胞。
  • 人類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
    20世紀70年代:一些腫瘤的聯合化療方案更趨於成熟,順鉑和阿黴素應用於臨床,使化療姑息性向根治性目標邁進。20世紀80年代:從植物中提取的抗癌物質——紫杉類和喜樹鹼類應用於臨床。化學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已能治癒一部分化療敏感腫瘤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絨毛膜上皮細胞癌、睪丸癌等,並延長晚期乳腺癌等對化療比較敏感腫瘤的生存期。但仍有一些腫瘤對現有的化療藥物不敏感,化療還不能延長這部分患者的生命。
  • 科學家與沙門氏菌「結盟」治腦癌
    但是血腦屏障的存在使得對膠質母細胞瘤的藥物治療變得非常困難。手術完全移除腫瘤也存在很大難度即使留有很小的殘餘也會不可避免地長出新的腫瘤。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鼠傷寒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進行了一些基因改造使其變成了一種癌症追蹤「飛彈」,能夠在腫瘤內部啟動自毀命令。
  • 誰才是抗癌藥物的終極生產者?植物還是……|微生物「智」造
    文章來自「科學大院」公眾號 作者:谷猛 紫杉醇的大名很多人都聽過,這種從紅豆杉樹中提取的天然藥物是抗癌的明星產品。它給許多患者帶來希望的同時,也給紅豆杉樹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那有沒有辦法人工生產紫杉醇呢?
  • 常見抗腫瘤的中草藥有哪些?抗癌中草藥第一名你一定想不到!
    1.紅豆衫紅豆杉是抗癌藥物紫杉醇的主要原料,但是並不能等於吃了紅豆杉就可以防癌抗癌, 我們知道,很多的中藥,不同的加工方法和不同的使用方法會有不同的功效,而紅豆杉也是具一定的毒性的,建議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方能使用,不可亂用。
  • 腫瘤藥物將實行分級管理,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其中將藥物毒副作用大,納入毒性藥品管理,適應證嚴格,禁忌證多,使用不當可能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害的抗腫瘤藥物;上市時間短、用藥經驗少的新型抗腫瘤藥物;價格昂貴、經濟負擔沉重的抗腫瘤藥物納入限制級使用,除限制級使用的都為普通使用級抗腫瘤藥物。
  • 十年隨訪,20餘萬腫瘤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71%,腫瘤醫院抗癌「組合拳...
    治療手段「組合拳」:填寫抗癌「答卷」「作為國內首個病例超過20萬的單中心、大規模、多病種的惡性腫瘤長期隨訪生存報告,該報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近年來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十年來,不少腫瘤的5年總生存率有明顯的提升,」郭小毛教授介紹說,「這些生存情況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院推行的規範化治療理念和診療技術的發展。」
  • 將細菌注射到腫瘤中有望治療癌症
    這種注射似乎激活了也靶向腫瘤的免疫反應。這種方法的安全性仍然存在問題。但是考慮到很多患者對目前的癌症治療產生抵抗性或沒有作出反應,人們對細菌注射產生了足夠的興趣:它是一項新的將細菌與一種業已確定的免疫療法相結合的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項臨床研究回應了100多年前的一項實驗。
  • 茶葉抗癌效果排名,烏龍茶效果第一名!
    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 金黑鷹主任是茶多酚方面的研究專家,他表示,經過研究,抗癌效果排在第一位的是烏龍茶,即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等烏龍茶,其次是普洱茶,第三是紅茶。 此外,科學家們也通過研究後發現,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EGCG是很多癌症的「剋星」,特別是對子宮癌、皮膚癌、肺癌等有獨特療效。
  • 吃什麼可以防癌抗癌 防癌抗癌十種食物推薦
    ★ 柚柑橘  存在於天然食品中的鈣可以預防大腸癌,而最好的補充鈣的天然食品之一是柚子,每100克柚子含鈣達519毫克,所以經常食用柚子可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柚子還可以作為癌症患者放療前的預防保護性食品。科學家還發現,柚皮本身有和人參一樣強的抗癌活性,對子宮頸癌細胞的抑制率,在體外試驗中高達70%-90%。
  • 未來5年最暢銷的抗腫瘤藥物TOP10
    隨著腫瘤患者逐年增加,抗腫瘤藥物市場也成為近年來醫藥界關注熱點。最新統計顯示,全球最暢銷的100個藥物中抗腫瘤藥物有20個。下面來盤點一下未來5年最暢銷抗腫瘤藥物TOP10,其中既有風騷多年的羅氏三巨頭單抗,有持續堅挺的來那度胺,有新型靶向小分子抗癌藥物,更有近年來異軍突起的PD1抑制劑類藥物。
  • 重磅深度:腫瘤靶向藥物——倍道而進、百舸爭流
    回溯科研進程,第一代抗癌藥物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此類藥物多是從大量化合物中篩選出來的細胞毒性分子,通過破壞腫瘤細胞的DNA、抑制DNA合成或者幹擾細胞分裂,進而抑制腫瘤的生長。例如天然產物微管抑制劑紫杉醇、經過結構修飾的環磷醯胺和異環磷醯胺等。細胞毒性藥物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兒童惡性腫瘤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 PD-1/CTLA-4雙抗聯合抗腫瘤!|受試者|類固醇|腫瘤|-健康界
    但是聯合使用,價格昂貴,對於腫瘤患者來說也是巨大的經濟負擔。為什麼PD-1聯合CTLA-4效果會如何好呢?首先,CTLA-4可以促進更多的可以抗癌的免疫細胞,達到腫瘤周圍並進入腫瘤裡面去;其次,CTLA-4可以清除掉腫瘤周圍起到反作用的、不僅不能抗癌還促進癌症生長的免疫抑制性細胞,比如Treg細胞。
  • 茶葉抗癌排行出爐:烏龍第一;普洱第二,紅茶第三;
    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金黑鷹主任是茶多酚方面的研究專家,他表示,經過研究,抗癌效果排在第一位的是烏龍茶,例如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其次是普洱茶;第三是紅茶。此外,科學家們也通過研究後發現,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EGCG是很多癌症的「剋星」,特別是對子宮癌、皮膚癌、肺癌等有獨特療效。
  • 腫瘤藥物臨床研究捷報頻傳,中國原創阿美替尼未來可期
    秦叔逵教授:試驗、上市齊頭並進,腫瘤治療藥物捷報頻傳 《臨床腫瘤學雜誌》主編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理事長 中國抗癌協會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專委會主任委員 國家藥監局血液和腫瘤藥物諮詢委員會核心專家 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腫瘤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 PNAS:抗癌藥阿瓦斯丁和舒尼替尼增加乳腺癌幹細胞數量
    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新研究論文,科學家發現設計用來阻斷血管生長的癌症治療藥物增加小鼠乳腺腫瘤中的癌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數量,提示著這些藥物為什麼不能增加小鼠更長存活時間的一種可能的解釋。
  • 科學家把鯊魚泡在致癌溶液中,結果安然無恙
    審核-小文我們對於鯊魚並不陌生,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都可以見到鯊魚的存在,而它們的形象也都是兇狠殘忍。作為一種可以在海洋中快速遊動的生物,鯊魚的體型呈現的是紡錘形,頭部的兩側都會有鰓裂,絕大部分都是灰色。雖說我們在影視作品當中所見到的鯊魚體型都很大,但在實際情況中80%的鯊魚體長都是在1.6米以下的,屬於小型的魚類。
  • 腫瘤患者能不能——養貓?—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但是部分腫瘤患者擔心貓咪身上會有細菌或其他有害物質,危及自身安全,不敢養貓。  其實,腫瘤患者是可以養貓的。位於美國的梅奧診所(全球頂級醫院之一)的專家愛德華·克裡埃根表示:寵物是沒有副作用的良藥,養寵物有助於癌症患者接受治療。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如果癌症病人的身體狀況良好,抵抗力尚可,養貓是沒有問題的,還對患者的病情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