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色這個詞,個人感覺近些年越來越是頻繁了。有的剛入坑的萌新,因為各種天花亂墜的發色的方式以及食物的薰陶下,感覺只要是龜就存在發色問題。甚至每次買糧都會問上一句:對龜的發色有幫助嗎?
大家對於龜變美的追求從未停止過,這也是正常的,正好抓住這個心理,對於龜發色問題也不乏各個商家的鼓吹。所以出現的各種噱頭,也是令人思緒混亂。有的龜種存在發色問題有的就不存在這方面的需求。特別對於草龜的墨化,個人還是認為這是一種生理特性,公草龜性成熟之後的色素沉澱,不算是什麼發色問題。但要是你咬定它屬於發色也行吧,哈哈,只是不管發色與否,我們要抓住它的機理來應對飼養,才會在你期望的道路上越走越近。
我們知道小青發色,火焰龜發色,以至於蛋龜也存在著發色。不過蛋龜說真的,除了色澤很多也是紋理的表現。有的斑紋很好的苗子,也會養成「禿子」,光滑無斑紋。平淡無奇的苗子也有可能成為精品紋路的帥傢伙。
對於是否使用白色飼養環境,其實要因龜而異,對於龜的發色,總體而言我們分成兩類:1、底色是黑色,花紋是亮色(例如東方、白唇、紅面);2、底色為白色或者肉色,花紋為黑色(例如巨頭、虎紋)。當然這只是個形容了。
如果飼養環境使用不當,非但不會讓蛋龜更好的發色,還會背向你的意向發展。使用亮色或者白色的飼養環境,更為適合白唇、紅面這樣的少數泥龜類蛋龜使用。使用白色環境,使得環境亮色一點,這是一種環境的格調。有些龜友還是有誤解,覺得要亮色白色環境,就用強光去照射或者在強陽光之下飼養無遮擋,這些都是不恰當的做法。就像我們進入一個剛裝修好的房子,無論是白色的牆還是灰色的牆,給你的感覺不同,但是它的採光度不會變。哈哈,類似這樣的感覺,能理解吧。
個人觀點還是覺得麝香類的蛋龜不太適合白色環境,也就是說像麝香、剃刀、虎紋、巨頭這類麝香屬的蛋龜。畢竟它們還是多以頭紋、斑紋為主要的觀賞點。例如大家很喜歡的紅面,頭色越紅自然覺得越是好,如果它頭上黑色素較多,自然會影響你的觀賞性。所以使用白色亮色環境飼養,紅面蛋的深色色素的沉澱會逐漸去除,頭色會更傾向於淺淡明亮方向發展。
但是麝香類的蛋龜,多數欣賞價值體現在頭紋,頭點,而且多呈黑色。如果使用了白色飼養環境,頭紋和頭點顏色會變淡、變細、變小看上去沒那麼耀眼。至少對於多數龜友來說還是不太喜歡的。
像虎紋麝香龜,價格高也就不說了,之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多半還是因為其老虎斑紋和靚麗的外表所吸引。好紋路的虎紋才更有觀賞價值,虎紋不但不能用用白色的飼養環境,相反要用深色的環境。加上多曬太陽,頭紋才會變粗變黑。
不過話又說回來,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些人也就喜歡這些淡色系的龜。有的龜友不喜歡白背的剃刀,有的龜友就喜歡白背沒有輻射紋的「光頭」剃刀。這也是欣賞角度和審美的不同,大家都有自己的選擇。
總體而言,龜都有擬色的本能,也就是體色會像環境色靠攏,因此選擇淺色還是深色的環境,最終還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如果想讓龜的顏色變淺,那就選擇淺色環境,如果想讓龜的顏色變深,那就選擇深色環境。龜最終還是自己養的,以自己喜歡為準,不是以他人觀念左右。
不過食物上也得多把關,多元化不變質是基礎,相信大家也都明白的。對於發色問題,小編覺得還是先別刻意追求,畢竟這東西都是以健康為前提條件的,先得把龜養健康了,才有後續的操作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