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身份 』
鋼琴「義工」:
顧曉兵
著名的古典音樂家弗朗茨·約瑟夫·海頓曾說過:當我坐在那架破舊古鋼琴旁邊的時候,我對最幸福的國王也不羨慕。
音樂界的人總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屬性,即使面對樂器一天,他們也仍舊神採奕奕,今天的人物顧曉兵也有著這樣特殊的屬性,如果沒人打擾,他可以在醫院裡彈一天鋼琴。
醫院裡?沒錯,醫院就是他和鋼琴對話的舞臺,而病人則是他最好的聽眾。
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在醫院演奏不同於在別處,當演奏者用音樂「治癒」別人的同時,患者給予的感動也常常「治癒」他們自己。
顧曉兵從201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跑遍了78家醫院,每到一家醫院,他就會在那裡留下琴聲。凡是他去過的地方,都有媒體報導過他的故事,在醫院開個人音樂會、7年跑遍78家醫院、鋼琴詩人用琴聲撫平病人的傷痛……在大多數人眼裡,他是一個「紅人」。
不過於顧曉兵本人而言,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紅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只是一個對鋼琴痴迷的人。
「一生離不開對鋼琴的執著」是他朋友圈的標註,也是他這輩子奉行的準則……
- 1 -
出名
顧曉兵的「紅」屬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偶然。
2012年,顧曉兵偶然間在網上看到紹興某家醫院擺放了鋼琴,還面向社會發出鋼琴志願者的招募。當時,醫院裡擺放鋼琴是一件十分「新鮮」的事情。
「雖然沒有報酬,但可能會比在咖啡廳演奏更加開心……」看到這樣的消息,顧曉兵心裡就活動開了,趕忙聯繫醫院。
當顧曉兵身處醫院這個特殊的環境,坐在鋼琴面前時,他感覺到這一切突然變得神聖起來。
(紹興醫院彈琴的顧曉兵)
「這是一種難以形容的精神愉悅!是咖啡廳難以比擬的!」當顧曉兵一曲結束後,圍觀的病人及病患家屬給了他誠摯而又熱烈的掌聲,顧曉兵感覺這才是屬於自己的舞臺。
當時,他並不曾被大眾所熟知。
同一年,顧曉兵在網上看到了南京鼓樓醫院發布的鋼琴志願者招募,當時這家醫院陳列的是由制琴師張鋼寧領銜手工製作的價值700W的豪華鋼琴,自然志願者的門檻也是極高的,須得擁有鋼琴10級證書。
顧曉兵從未考過級,也從未打算考級,這一門檻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這種級別的鋼琴對他這種鋼琴痴迷者無疑是致命的誘惑,他連續給醫院發了3次郵件,打了數次電話,一次又一次誠懇的請求都無一例外慘遭拒絕。
不過顧曉兵這次是「張飛吃秤砣」,鐵了心地要去碰一碰這鋼琴,他直接買票去了南京。
負責人見到顧曉兵的第一眼就震驚了,竟然會有人這樣做!顧曉兵當面講述了自己對音樂、對鋼琴的痴迷和熱愛,同時也保證自己有對應的演奏水平,誠摯地請求對方能給一次機會。負責人看到顧曉兵大老遠過來也不容易,便給了一次嘗試的機會。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顧曉兵憑藉幾首鋼琴曲的完美表現徵服了幾位負責人,立馬就被安排第二天的鋼琴演奏。作為徵服700W鋼琴的無證書者,顧曉兵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
(顧曉兵在南京鼓樓醫院)
臨走前,顧曉兵提出一個建議,希望可以適當放寬招募要求,給其他像自己一樣的鋼琴愛好者一個機會。第二年,當顧曉兵再一次來到南京鼓樓醫院時,他竟發現招募條件上做了修改,增加一句:特殊情況下可適當放寬。「對我而言,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顧曉兵不自覺露出自豪的神情。
從那以後,顧曉兵開始了大江南北的醫院巡演之旅。甚至2015年顧曉兵在北京航空總醫院舉辦了鋼琴個人專場音樂會,當時連新華社記者都趕至現場報導這件事。
一次又一次的鋼琴演奏也使得他被越來越多人關注。
- 2 -
與寧波
2015年12月,李惠利東部醫院正式開業運營的那一天,顧曉兵來到了寧波。「李惠利東部醫院是我彈奏過鋼琴的第28家醫院」顧曉兵笑著說道。這一天,也發生了讓他記憶尤新的一件事情。
早上8點半,顧曉兵早已經在一旁準備就緒。他著一身西裝,戴一副黑色邊框眼鏡。將一個小本子放在鋼琴的旁邊,上面密密麻麻寫著他為這次演奏準備的近百首曲目。有國際鋼琴名曲,也有膾炙人口的老歌。
(顧曉兵在李惠利東部醫院)
皺著眉頭匆匆趕路的患者、焦急等待檢驗結果的患者亦或者一旁緊張的家屬,總有人停下腳步,駐足觀望一會。
下午4點多,一位八旬老人默默地走近,站在了鋼琴旁邊,等到顧曉兵一曲結束後,老人趕忙湊近,激動地說道:「後生,我非常喜歡你演奏的歌曲,可不可以麻煩你幫我伴奏一首《紅梅贊》?」顧曉兵欣喜地答應了。
一首唱完,老人還不盡興,兩人又再次合作了一曲《歌唱祖國》。直到下午5點多,醫院門診幾乎看不到人影了,顧曉兵這才起身合上鋼琴離開。
這一天,除了中午休息兩個小時,顧曉兵演奏了6個小時左右的鋼琴。
此後,顧曉兵還去過鄞州人民醫院、北侖人民醫院。直至去年,莫奶奶的第一家公共鋼琴抵達寧波書城後,他去往寧波的次數便更加頻繁。
原來,顧曉兵並不僅僅只在醫院演奏鋼琴,他更多的只是為了滿足對鋼琴的「痴欲」。
- 3 -
痴迷
顧曉兵對音樂的痴迷源於他的童年。
顧曉兵出生於新疆的一個小縣城,當時他所就讀的小學只有一架腳踏風琴。
一次偶然的機會,顧曉兵趁著老師不在的空隙,因好奇偷偷走進了房間。顧曉兵一邊回憶著老師彈哆來咪發唆拉西哆的琴鍵,一邊嘗試彈起了兒歌的伴奏,聽著風琴發出的陣陣聲音,他不由自主地開始哼唱起來……顧曉兵一下子就喜歡上這種徜徉在音樂中的快樂狀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次偷偷嘗試過後的顧曉兵如同打開潘多拉魔盒那樣,中了魔怔,每天上課便是想著我該如何找到機會再去偷偷彈奏一會,今天我又該彈奏什麼歌曲,是不是應該去找尋下新的樂譜……一個個問題在他的腦子裡打轉,也顧不得老師上課在講些什麼。成績自然從名列前茅一下子成了吊車尾。
顧曉兵突然的轉變讓老師震驚不已,嚴厲地逼問下,顧曉兵只能坦白事實,而這也被他的父母所得知。
「……你能不能把書讀好,還有閒心思彈琴?」
顧曉兵不僅遭到了父母的嚴厲呵斥,還被命令禁止彈琴。一顆剛萌芽的種子就被這樣掐斷了生機,不過顧曉兵並未氣餒,每當重要考試取得優異的成績時,他都會向父母提一次買琴的要求。
「我感覺如同被風琴施了魔法一樣,對它欲罷不能。」
這種狀態直到他考上大學才有所改變,因為他迷上了另一個樂器:鋼琴。
- 4 -
走上音樂之路
顧曉兵就讀的大學擁有一臺唯一的鋼琴,並且這也是他第一次見到鋼琴,鋼琴散發的高貴氣質是風琴完全無法比擬的,但遺憾的是鋼琴上鎖了,沒有學生可以使用。不過陳列在另一旁的風琴卻可以盡情使用,這自然成了顧曉兵去得最勤快的地方。
(大學時期的顧曉兵)
這一天,顧曉兵主動上前攔住了風琴房授課的音樂老師,雖然素不相識,但他鼓起勇氣對老師提出了想要觸摸鋼琴的渴望。
老師對這個攔路的學生十分好奇,想要一探顧曉兵的實力。沒想到一曲結束,老師起了愛才之心,迫切說道:「你這段時間先跟著我練琴,等到你技術嫻熟後,我幫你向學校申請。」
顧曉兵知道機會來了,開始賣力地訓練……或許是老師德高望重的緣故,顧曉兵竟然被成功批准使用鋼琴,他成了全校第一個使用鋼琴的學生。
顧曉兵的手指快速飛舞在鋼琴琴鍵上時,他感覺到精神的愉悅和靈魂的升華,身上的毛孔都在快樂地呼吸著,遠超風琴帶來的誘惑力。從那以後,教師、鋼琴房、食堂、宿舍就是他四點一線的日常生活。「那段時間,我特迷理察克萊德曼,他的磁帶聽了不下百遍,連走在路上都會不自覺地哼起來,不時手指還會舞動起來。」顧曉兵激動地說道。
大學的四年使得顧曉兵的鋼琴技術突飛猛進,畢業的那一天,他也給自己定下目標: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買一臺鋼琴。
不過,當他26歲那一年買下第一臺鋼琴後,他漸漸地發現自己少了點什麼……
「在學校,有人能欣賞我的琴聲,而家人卻都不懂音律。」他發現在家雖然每天都能與鋼琴為伴,但少了懂音樂的人的欣賞。
2002年,顧曉兵發現當地的咖啡廳招募鋼琴師,他不禁想到:我不僅可以得到與聽眾交流的機會,還可以賺取一份報酬,這不是兩全其美!但事與願違……
「顧曉兵,有客人反映你今天穿的衣服不太好看。」
「……有客人反映你彈的曲子不符合情境。」
「顧曉兵,你彈點流行音樂吧!」
……
(咖啡廳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一天,老闆像之前一樣繼續和顧曉兵講述收到的客戶反饋,這次老闆詢問道:「你還願意做下去嗎?」顧曉兵明白老闆的意思,雖然覺得莫名其妙,但還是主動提出了辭職。
顧曉兵滿懷期待地去了下一家咖啡廳,結果再次遇到了類似的情況。5年時間,顧曉兵記不清自己換了幾家咖啡廳,最後他終於放棄了這一做法。
「在家的日子,我又回到了與鋼琴對話的生活,但那一份無人欣賞的淡淡憂愁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頭,直到2012年網上的那一則招募消息。」
……
- 5 -
我只是一個純粹的愛好者
「相比較半天的採訪報導,我更願意在醫院為病人彈奏一天的鋼琴」
自從顧曉兵火了後,他每到一家醫院當鋼琴義工,那家醫院就會安排記者採訪。據顧曉兵分享,去年他去北方某家縣城醫院彈奏鋼琴,一天下來,結果只彈奏了半小時鋼琴。對此,他總是遺憾不已,沒有彈盡興啊!
據顧曉兵分享,他現在的夢想是走遍全國每一家有鋼琴的醫院,留下他的琴聲,最好可以像他在李惠利東部醫院那一次一樣演奏6個小時,這是極其過癮的一件事。
等到這件事完成得差不多的時候,他會開始去往機場、車站,在那裡也留下他的琴聲。
正如現代著名作家林語堂曾說過:一點痴性,人人都有,或痴於一個女人,或痴於太空學,或痴於釣魚。痴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痴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痴,而後有成。
而顧曉兵則是一個執著鋼琴、熱愛舞臺的「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