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觀看《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時,常常被節目裡的段子逗的開懷大笑。在小品、相聲中等其他喜劇節目中,也頻頻使用講段子的技巧,來逗觀眾開心。
講段子反映了一個人的幽默感,似乎沒有幽默感,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那怎麼提升自己的幽默感呢?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幽默感》,作者是李新。
01
作者介紹
李新師從《老友記》的導演。她指導過許多知名的喜劇節目,比如央視《謝天謝地你來了》、《喜樂街》,她是騰訊視頻《拜託了,冰箱》、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的顧問和選手培訓師。
她在「得到」App開設過多門課程,是《有效訓練你的幽默感》、《有效訓練你的快速反應》、《跟著李新學編劇》等課程的主講人,課程學員超過30萬。
02
全書簡介
得到系的老師大力推薦了這本書,推薦人有「得到」老闆羅振宇、知名產品經理人梁寧。
此外,一些明星也強力推薦此書,比如說央視主持人王雪純、脫口秀演員黃西、喜劇演員賈玲、奇葩說的選手熊浩。甚至,還有搜狗CEO王小川。
這本書共有九章。這本書由淺入深,通俗易懂,理論結合案例講解了幽默是什麼?幽默有什麼用?怎麼提升幽默感?
全書圍繞著幽默的原理、幽默的思維方式來講,提供幽默的公式、幽默的具體應用場景、15個非常實用的幽默工具等具體的方法,可以說是手把手教你變得幽默。
最後,為了防止我們走火入魔,李新強調了幾個幽默的雷區,以免我們在幽默的時候畫蛇添足。
因為篇幅關係,我就不詳細介紹每個章節,我選取最精華的部分,就像酸奶瓶蓋上的那點分享給你。
03
重新認識幽默
我們常識中的幽默感就是搞笑,好笑、有趣。很多人說幽默是智商過剩的表現。但這並不是幽默的全部,用作者的話:
「幽默就是從一個有趣的視角來講述痛苦和真相。」
那幽默感有什麼用呢?幽默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智慧和才華,能得到更好的人緣。幽默感還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比如說自我介紹,介紹他人,緩解尷尬,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比如說我叫陳銘賢,我為了讓別人記住我的名字。我通常會這樣介紹:我差點就不姓陳了,不是因為隔壁姓王,而是我爺爺是被土匪抓來的,原來他老家姓吳。
「銘」是座右銘的「銘」,銘記的「銘」,「賢」是賢妻良母的賢,賢惠的賢。我小時很不理解,後來看了關於數學老師的段子,我恍然大悟,我爸就是個數學老師。
再舉個例子,比如吃飯的時候,恰巧你夾了領導想吃的菜,你可以說:「領導,我看這蝦挺新鮮的,您要不要試試」,你看這就顯得不尷尬。
還有一次,部門聚餐,大家餓的不行,上道菜就幾下被吃光了,可是有的人還沒吃到。有位經理,就挺機智:「看來這盤菜太好吃了,服務員再來一份。」,這樣就保全了面子,其他人又皆大歡喜。
04
怎麼提升幽默感呢?
1、理解幽默的原理
首先,要了解幽默的4大機理:意外感、優越感、宣洩感、熟悉感。
我舉個例子:一個老段子,話說幼兒園舉辦運動會,各個班級要喊口號,來展示班級的精神風貌。首先是小一班,小一班就喊:小一小一,永爭第一。那小二班喊:小二小二,獨一無二。終於輪到小三班喊:小三小三,爸爸喜歡。
小三班喊的就和前面兩個班級完全不一樣,有意外感。其次,爸爸喜歡小三,家門不幸。顯示出優越感。
優越感有2種情況,你比不上別人,比較弱;另外別人比不上你,你很強。比如《今晚80後脫口秀》脫口秀演員、編劇史炎,經常顯擺自己是上海交大畢業的。
宣洩感,還是說幼兒園喊口號的例子。小三這是個醜聞,大人都不好意思說,從小孩子口中說出,得到了宣洩,聽眾在喊口號嚴肅的氣氛中,得到了情緒釋放。
熟悉感,幼兒園、喊口號、包括小三都是我們生活中熟悉事件,大家對這些事情有畫面感,不需要理解,容易接受到要說的點。
掌握了幽默感的原理,我們還要注意培養幽默感的四個思維。第一個是誤導思維,第二、差勢思維,第三、攻擊性思維,第四、發現真相。
我們不要在原理上花太多時間,簡單了解一下。比如誤導思維,先來個段子:一天,我哥帶著四歲的女兒去醫院,到了醫院,醫生對我的侄女說,來我給你拍張片子。我侄女問:「要笑嗎?」
你看,好的幽默,就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醫生給我侄女拍片子是情理之中,而侄女問:「要笑嗎」卻是意料之外。
2、掌握幽默的套路
說完原理,接下來要說最重要的內容。段子的公式。講段子是表現幽默感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一個段子包括兩個部分,鋪墊和包袱。
講段子需要注意幾個要點。一、鋪墊要簡潔,不能吊胃口,讓人等太久。二、包袱中的笑點放後面,越好笑越後面。三、不管包袱有沒有響,都不要解釋。
我們舉個例子: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是現在和以前對比,哪個時代的人更愛錢?我覺得是以前的人。小時候,我怕錢丟了,我把錢夾在書裡,藏好。
但還是爸爸更愛錢,他會把錢放在心裡,放在離心最近的口袋裡。甚至有一次出去旅遊,他把錢放在穿的鞋裡,一大部分藏在內褲的小口袋裡。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想要零花錢。
現在呢,我出門連錢包都不帶,而且我發現很多玩的地方都不收錢,比如說一些景區、公園、博物館啥。
3、運用幽默的工具
書上介紹了15個工具,我選取幾個必有簡易且有代表性的方式:
a、答非所問。比如央視非常出名的一個段子,記者採訪群眾:大爺,你幸福嗎?群眾回復,我不姓胡,我姓曾。
《奇葩說》主持人馬東就使用過這個技巧,有人問他:你怎麼看XX節目?他回復,我在手機上看、在平板上看,在電視上看,躺著看、坐著看。
b、先躺槍再甩鍋。比如有人人都用過爛的梗,今天天氣不錯,我心情很好,我請大家吃飯,……停頓後說,但XX來買單,你不會讓大家失望吧。
c、諧音梗。在旅遊的時候,有個老梗,一些女的會把相機落下,導遊會說:小姐,你的相機。女遊客會怒回:你才是像雞。然後導遊會拿出遊客的相機問:你不要相機了嗎?
d、三段式。有ABC三段,AB屬於同一類,C屬於另一類。比如,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說過這樣的一個段子:
我們很尊重創業者,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說要400萬,我們就給400萬,他們說要800萬,我們就給800。他們說要2000萬,我們就說,哥們兒,我們算了一下,你只需要800萬。
e、反轉。比如領導要批評下屬可以這麼說:我們的XX同志是非常優秀的,是一個有水平的聰明人,但沒想到這次竟然犯下這麼低級的錯誤,我覺得很生氣,我對他的智商很失望。
f、口誤。比如,我是程式設計師可以這樣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陳銘賢,我是從事人工智障的,哦不,是人工智慧。
4、自嘲是幽默的核武器
自嘲是一種高級的幽默,也是最好用的幽默表達方式。本質就是把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讓大家開心一下。
自嘲有2大神奇作用,一、讓自己不再玻璃心,能認清自己的缺點,接受失敗和痛苦。二、讓別人沒有嘲諷你的空間,形成自我保護的鎧甲。
李誕就經常使用這招,在吐槽開會上,經常說:「我們這個破公司,是不是沒錢,老是請不到像樣的明星」,很好應對網友說節目老請過氣明星的槽點。
在新的一季《脫口秀大會》李誕又吐槽笑果文化公司:「看了新聞了沒,很神奇,沒想到,這個公司還在,這個節目還在」,很好回應了卡姆和池子的一些負面事件。
自嘲常用的技巧有2個,誇張和比慘。比如,我們為了表達非常想去參加宴席:為你參加宴席,我都餓了好幾天,我打算把本都吃回來,但份子錢可能要分期付款,你看行嗎?
05
避開幽默的雷區
幽默也是有風險,不要把幽默用在別人身上,變成諷刺和嘲諷他人的弱點。還有很多葷段子,在女性在場的情況,開車要注意車速。
常見的錯誤有,1、老段子,2、提升預期,3、忍不住,自己先笑。
1、老段子,容易過了新鮮感,讓聽眾覺的沒意思。比如前幾年流行「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就不如「塑料友誼」來得好。
2、提升預期是講段子的大忌。比如說,我要講一個很好笑的笑話,大家就會把期望提得特別高,還容易有牴觸心理,大家會想看到底有多好笑。
而聽眾感覺的效果=期望值-實際表現,所以一些高手,反而會反其道而行之,降低期望,說我說一個無聊的事情……
3、忍不住,自己先笑。生活中,有些人講段子,還沒講到包袱,自己就先笑個不停,這會導致聽笑話的人聽不清他在說什麼,讓人莫名其妙。
這種情況的問題,是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只想到笑話的快樂,忘了講笑話的目的是為了娛樂他人。
最後,作者的認為在幽默這件事情上,幽默並不是什麼天賦,刻意練習比天賦更重要。只要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使用幽默的技巧,慢慢的你也就具備了幽默的能力,也讓別人感覺到你非常有幽默感。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抓住一切可以表現自己幽默的機會進行練習。不要緊張,放鬆,幽默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演砸了,又多了一個自己原創的段子。
歡迎交流一下,你最喜歡的喜劇明星是誰?他說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