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沿用幹支紀年法,相傳早在皇帝時代就有了這種紀年法,這也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一種智慧的結晶。幹支紀年法到底有什麼神秘之處?老話說:「庚子有竊賊,辛丑見光明」,又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年法也就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相配而組成的紀年法,與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方位有關,而且還配有五行和陰陽,不僅有時間概念,還有空間和方位的概念。意思是北鬥七星的鬥柄朝東,就是春天,鬥柄朝南就是夏天,鬥柄朝西就是秋天,鬥柄朝北就是冬天。
而十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對應的五行是「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十二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幹支紀年法就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相配而組成的,每六十年為一輪,比如從甲子年到下一個甲子年為六十年。
庚子有竊賊
庚子年也就是鼠年,為什麼說庚子年有竊賊呢?雖然每12年會出現一個鼠年,但是庚子鼠年每六十年才有一個。所以這個「庚」才是關鍵,「庚」是十天幹中的第七個,屬性是金,而「庚」在十天幹中又叫做「上章」,也可以理解為向別人進貢的意思,這個別人也可以理解為竊賊。
這個「庚」本身就有「金」的意思,除此之外,還有更替和償還的意思,意思就是庚子年要向別人償還欠款,而且竊賊較多。所以《地母經》對庚子年的描述是:「太歲庚子年,人民多暴卒。春夏水淹流,秋冬頻饑渴。高田猶及半,晚稻無可割。秦淮足流蕩,吳楚多劫奪。桑葉須後賤,蠶娘情不悅。見蠶不見絲,徒勞用心切。」卜曰:「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
大概意思就是:庚子年是老鼠出頭之年,而老鼠在以前還被隱喻為竊賊,由於老鼠偷吃糧食,而糧食在以前就是錢,由於老鼠偷走了人們的糧食,就導致人們生活艱難,吳楚多劫奪,晚稻無可割,人民多暴卒,山頭起墓田。
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先來看2020年就是庚子鼠年,不用多說了。再上一個庚子年就是1960年,那一年正是「大饑荒」時候,很多老年人應該記憶猶新,人們吃草根樹皮以及觀音土,幾千萬人被餓死。再往前就是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庚子賠款,損失多少就不用說了。再往前的庚子年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雖然這些都是巧合,但都出現了大老鼠,所以就有了「庚子有竊賊」的說法。
辛丑見光明
也就是辛丑牛年可以重見光明,是針對庚子年來說的。「辛」字最初的本義就是刑刀,是用來在有罪的人和俘虜臉上刺字的刀具。以前的奴隸是不允許戴帽子的,只能用樹枝或者草纏在頭頂,所以頭頂「辛」就是罪人,「辛」也是「薪」的本字,也就是木柴,辛屬性是金,也可以理解為薪水,銀子等。
在十二天幹中,辛也就是「重光」,意思就是損失了銀子,可以再次見到光明。所以《地母經》中說辛丑年是「疾病稍紛紛,人民漸蘇息」,卜曰:「辛丑牛為首,高低甚可憐。人民留一半,快活好桑田。」也就是一切都有所好轉,艱難的日子要過去了,重見光明了。
2021年就是辛丑牛年,上一個辛丑年是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最後一年,再上一個辛丑年是1901年,《辛丑條約》籤訂,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竊賊退走,損失了十億兩白銀,但總算告一段落。
當然「庚子有竊賊,辛丑見光明」這句話也只是古人通過以往的年景來預測的,只是有一定的概率而已,您且一看就拉倒了,不必太在意。畢竟所有的預測都只是預測而已,也只是在以前的農耕社會,人們在科學不發達的情況下,一種對未來無奈的表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