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濟南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山東百龍創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可溶性膳食纖維(抗性糊精)製備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劉建龍,山東省食品發酵研究設計院研究員劉建軍,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史建國,山東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蘇理,濟南大學教授谷勁松,齊魯工業大學副教授肖靜,齊魯工業大學教授王騰飛等專家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圍繞可溶性膳食纖維(抗性糊精)製備關鍵技術開展系統研究,取得的主要創新成果如下:項目採用酸熱水解方法,優化研究確定了澱粉糊精化分階段反應工藝,提高了反應產物的聚合度(DP)均一性和抗性糊精產率,減少了色素物質的生成;將製得的水解液經脫色、離交、濃縮、純化、乾燥製得抗性糊精,產品DP1的摩爾百分含量≤1%,DP2的摩爾百分含量≤4.5%,DP3的摩爾百分含量≤7.0%,平均DP為 6~12,pH值4.0~6.0,膳食纖維摩爾百分含量≥95%;同時進行了抗性糊精營養性評價,實現了抗性糊精在特膳食品等領域的應用;研究成果獲得發明專利5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3項,國際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2篇。現已形成年產3萬噸可溶性膳食纖維生產規模,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經檢驗,產品各項理化指標達到《抗性糊精》(Q/CBL 0008S-2017)的要求;經功能性試驗表明,抗性糊精具有良好的調節腸道菌群的功能。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可溶性膳食纖維(抗性糊精)製備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