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鹿尾究竟是一道什麼樣的菜,為何被狸貓換太子,成了一道四不像

2021-01-09 騰訊網

「蒸羊肉、蒸熊掌、蒸鹿尾……」這個相聲節目讓人垂涎欲滴,仿佛眼前出現了色香味俱全的滿漢全席。然而,其中的菜色卻令人驚訝,蒸鹿尾真的有鹿尾巴嗎?為何現在菜館的蒸鹿尾被狸貓換太子,成了一道四不像?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蒸鹿尾其實是滿漢全席的一道菜。慈禧太后在世時,極其奢侈。她的壽宴往往要吃掉半個北洋海軍,她對通常的一日三餐也非常挑剔,每頓飯包括108種菜餚,食物標準超過100兩銀兩,足夠15000名平民吃一頓米飯。此時,滿族人的吃食中,就有八珍的存在。其中就包括,熊掌、鹿尾兒、駝峰、象鼻等物,這幾種吃食,都非常的難尋的到,所以專供王室所用,不是重大聚會或者是招待外賓,基本上也不會吃得到。而滿漢全席,正是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

其中蒸鹿尾的做法非常複雜,手法精湛的大廚,需要將鹿尾兒過水之後,將骨頭剔除,再陰乾,緊接著,再去除油脂,進行第二次加工陰乾,最後再上爐子蒸,包著菜葉。據說味道極其鮮美,入口即化。慈禧太后果然對蒸鹿尾讚嘆有加,隨後,蒸鹿尾聞名天下。

現在再去滿族的飯館,點蒸鹿尾這道美食,卻發現它和鹿一點關係都沒有了,簡直是狸貓換太子。因為現在的蒸鹿尾兒,是用豬肝代替的。豬肝我們都知道,由於它的營養價值非常好,鐵元素非常豐富,對於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群來說,能起到非常好的補血效果。而且豬肝口感細膩,味道出色,在眾多動物肝臟中,它的形態、味道也拔得頭籌。

在豬肝剁碎之後,將做好的豬肝,放在花生醬和芝麻醬等多種調味品中醃製,等醃製好了之後,再將這些東西灌到豬大腸裡。緊接著,再將它們上鍋蒸,蒸好拿出來切成片,就可以吃了。味道鮮美,堪稱是筵席上的大菜。

為何現在不用鹿尾巴做菜了?畢竟鹿尾巴,是鹿科動物的尾部,古人認為「陽氣聚於角,陰血聚於尾」,所以鹿尾巴就是家喻戶曉的滋補珍品,不僅可以大補虛損,增強體力,消除疲勞,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對治療風溼病有顯著的療效。所以鹿尾巴的作用已經不局限於食物了,還有藥用的效果。

可惜鹿尾巴做菜,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羶味重。大廚們在處理鹿尾巴時,嘗試過將處理乾淨的鹿尾巴放在酒罈子裡,進行長時間的浸泡,再取出來浸滿了酒水的尾巴,用水清洗乾淨,尾巴仍然羶味濃重。又有大廚嘗試用姜醃製鹿尾巴,將鹿尾巴清洗乾淨,放在容器裡,用大量薑片覆蓋肉色的尾巴,最後的結果卻不盡人意,尾巴羶味刺鼻。廚師想要用它做菜,往往要提前準備數根鹿尾巴,防止除羶失敗。再後來,鹿的數量慢慢減少,這道菜就逐漸變成形勢了。

當代的社會更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沒人會肆意捕殺保護動物,然後割它們的尾巴吃。所以聰明的大廚就想要用豬肝代替它,再用大腸的形狀模仿鹿尾巴的樣貌。就這樣,滿漢全席中最令人關注的一道大菜,逐漸換了模樣,成為了現如今的「四不像」。

蒸鹿尾真正的原料缺失,是不是美食界的一道損失?其實不盡然。歷史是不斷進步的,一些陳舊的菜市滅亡其實是必然,總有一些新的菜式加進來。比如說:秋葵,扁葉蔥,黑根,叮咚茄等等,這些都是國外的蔬菜,現在卻加入到了我們的餐桌。現代科技發達,所以不用濫殺動物,人們也可以品嘗到更多刺激味蕾的美食。科技的進步不僅是幫助人類更好的生活,也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多的資源,這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狸貓換太子真相!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了,生狸貓只是傳說,真相是…
    狸貓換太子真相!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了,生狸貓只是傳說,真相是… 狸貓換太子是一個傳說故事。傳說中的包公最輝煌的功績是審出了發生在宮中的一件大案——狸貓換太子案,替宋仁宗皇帝找回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 狸貓換太子,狸貓是什麼貓?
    狸貓換太子典故:相傳宋真宗第一個皇后死後。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很顯而易見,誰先生了兒子,誰就有可能立為正宮。劉妃久懷妒忌之情,唯恐李妃生了兒子被立為皇后,於是與宮中總管都堂郭槐定計,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時因為血暈而人事不知之時,將一狸貓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換走了剛出世的太子。這便是我們常聽到的「狸貓換太子」一說。
  • 相聲報菜名中的「蒸鹿尾兒」,蒸的真是鹿尾巴嗎?兄弟,你想多了
    在報菜名中第三道菜的名字叫「蒸鹿尾兒」,相信大家肯定非常熟悉了,那麼這道菜到底是怎麼做的呢?小編曾經做過專門的了解,今天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其實「蒸鹿尾兒」這道菜算得上是一道名菜,也算得上是一道老菜了,相信很多人像小編一樣,在起初聽報菜名的時候,聽到「蒸鹿尾兒」這道菜,就覺得真的是用鹿的尾巴來當食材,然後蒸製成的一道美食。
  • 狸貓換太子之狸花貓,原來是中國土貓
    說起狸貓換太子,很多人都清楚,而且很多人都了解,狸貓換太子,其實是宋代時候的故事,講的是宮鬥的故事,但是其實,而言,狸貓其實是中國的一種土貓,還有,狸花貓就有了一個這樣的英文名字DragonLi,由CFA貓會授予的,在世界上也是一種出名的貓貓哦。
  • 《報菜名》裡的「蒸鹿尾兒」到底是個什麼菜?可能答案令你想不到
    而且我們經常會聽到相聲演員《報菜名》,很多人在聽《報菜名》的時候也只是圖個樂呵,但你有沒有想過報菜名,到底報的都是什麼菜呢?小編曾經就在報菜名中關注過一道蒸鹿尾兒,那時候小編並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麼菜,那麼今天小編再給大家分享一下蒸鹿尾兒到底是什麼。《報菜名》裡的「蒸鹿尾兒」到底是個什麼菜?
  • 民間傳說的狸貓換太子:其實只是虛構事件,但卻和一可憐女子有關
    在我國民間,「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可謂源遠流長、人盡皆知,但是在歷史上,這件事情卻是虛構的,為什麼民間會有這樣的傳說?原因和一個命運悲慘的女子有關。圖片:狸貓換太子舞臺劇一、狸貓換太子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出自民間說書的話本,目前可以在《三俠五義》裡面找到這個故事的完整版。
  • 「五一」翻翻書丨《宋仁宗》:「狸貓換太子」的「太子」,是被歷史...
    他是「狸貓換太子」裡的「太子」也是民間戲文裡的「路人甲」今天的中國人遊長城,必會想起秦始皇 ;遊大運河,必會想起隋煬帝 ;讀到「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會想起漢武帝 ;論及「鄭和下西洋」的盛況,會想起明成祖永樂帝 ;說起古代的治世,人們腦海中出現的也是漢文帝、漢景帝的「文景之治」,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明皇的「開元盛世」,清前期的「康雍乾盛世」,很少有人想起宋仁宗趙禎和他的時代
  • 狸貓換太子是真的嗎?宋仁宗為何沒見過生母?劉娥11年一手遮天
    狸貓換太子是假的,但是故事的原型是真的。主人公分別是嬰兒時期的宋仁宗,他的生母李宸妃、養母皇后劉娥、生父宋真宗。看到這裡我們或許就已經明白了,宋仁宗的確是宋真宗的親生骨肉。但是宋仁宗的生母不是皇后劉娥,而是李宸妃。
  • 他是千古仁君,卻成了「狸貓換太子」中的倒黴蛋,只因幼年不尋常
    關於宋仁宗趙禎,我們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但是說起「狸貓換太子」這個民間傳說,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很不幸,趙禎就是哪位「倒黴」的太子,之所以有這樣的民間傳說,這和趙禎不尋常的出生經歷和生活經歷有關係。趙禎一共有3位母親,他的親生母親可以說對他一生影響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說只是給了他生命而已。
  • 動物園上演「狸貓換太子」,用豬崽代替幼虎,結果沒多久就後悔了
    動物園上演「狸貓換太子」,用豬崽代替幼虎,結果沒多久就後悔了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狸貓換太子的典故,而國外一家動物園中也上演了狸貓換太子的一幕,一隻母老虎生產時發生意外導致幼崽全部夭折。
  • 「狸貓換太子」影視和故事看多太了,歷史真相是怎麼樣的
    "狸貓換太子"影視和故事看多太了,歷史真相是怎麼樣的北宋前兩朝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這兩朝皇帝在位的時候,整個宋朝是不太平的,可以說北宋用了三四十年的時間,才把地盤給穩定下來。等到第三任皇帝真宗即位的時候,宋朝才算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 被嚴重抹黑的劉太后,《狸貓換太子》純屬虛構,她其實是傳奇人物
    大家看過包青天系列影視劇的網友,肯定知道《狸貓換太子》這一章節吧,確實這是包青天系列中最為經典的案件之一了,事情說的是宋真宗膝下一直沒有兒子,為此接班人的問題成了當時朝廷的第一等大事,幸虧的是這個時候宋真宗的兩個妃子卻都有了身孕,她們分別是劉太后和李宸妃。
  • 大宋奇案「狸貓換太子」背後不為人所知真相是怎樣?
    在包公戲當中,有這麼一個經典的故事叫狸貓換太子。宋真宗在位多年一直無子,此時的他年歲不小了。如果還沒有皇子出生,老趙家這麼大的產業,無人接盤。就在此時,一個好消息傳來,他的兩位妃子劉德妃和李宸妃都有了。雙喜臨門,皇帝龍顏大悅。他當眾許下諾言,誰要先生下皇子誰的孩子就是太子,生皇子那位就是皇后。
  • 「狸貓換太子」的真相,當宋仁宗生母開棺之時,一切便水落石出
    在《宋史》中,並沒有記載「狸貓換太子」一事,只有一段宋仁宗認母的描述。那麼既然沒有「狸貓換太子」,歷史上宋仁宗認母又是怎麼一回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都知道狸貓換太子一案是由開封府尹包拯審理的,但是在宋仁宗認母原型裡,和包拯沒有關係
  • 緩兵之計+狸貓換太子!邁爾斯玩轉勞資協議強留克裡斯
    勇士的這番操作,合理地利用了勞資協議的規則,用了「狸貓換太子」加一手「緩兵之計」,在硬工資帽的強壓之下,巧妙地把兩人完整地留在本賽季剩餘的賽程中。我們根據兩人的合同以及相關的勞資協議來分析一下勇士此番操作的巧妙之處。
  • 登報刊頭版 AQP中華文化鏈投資電影《新狸貓換太子》正式啟動籌拍
    AQP中華文化鏈於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登上《雄基信息》報刊頭版,由AQP中華文化鏈投資的電影《新狸貓換太子》即將啟動籌拍,AQP本次投資籌拍電影標誌著區塊鏈成功進軍電影市場,同時開創了區塊鏈應用場景的多元化方向。
  • 王凱新劇開播,收視率破2未能登頂,狸貓換太子引發中華孝道文化
    眾所周知,關於「狸貓換太子」的典故,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提及,如金超群版的《包青天》,周杰版的《少年包青天》以及《三俠五義》等,以上作品中,八賢王、宋仁宗等角色基本上都是作為配角出現的。劉娥恐李順容誕下男嬰,於是,買通了宮內總管郭槐,在接生婆的配合下,乘李順容分娩時暈厥之時,將一剝皮去毛的狸貓與剛剛出生的太子交換了一下,原來劉娥的意思是令宮女寇珠勒死太子的。
  • 「狸貓換太子」中的太后劉娥,從再嫁婦人到皇后、太后的傳奇人生
    說到宋朝的第一位臨朝聽政的太后,大家或許有些陌生,但說到「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想必大多數人都早已耳熟能詳,而劉娥便是「狸貓換太子」之中,那個「十惡不赦」的太后。事實上,歷史上非但沒有「狸貓換太子」這件事情,後世對於劉娥的評價反而相當的高,被譽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劉娥一生從孤女到臨朝聽政的太后,可以說是極富傳奇色彩。
  • 「狸貓換太子」當事人劉娥被錯罵千年,宋真宗才是真正的幕後推手
    《狸貓換太子》最早出自元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後來被寫進明代小說《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鎮》、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等。講述宋真宗時,劉妃與太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狸貓調換李宸妃所生嬰兒,李宸妃被打入冷宮。真宗死後,仁宗趙禎即位,包拯奉旨赴陳州勘察國舅煜放賑舞弊案。
  • 傳說中的狸貓換太子究竟是什麼貓?竟還有這樣的操作!你知道嗎?
    人們最熟悉的就要算是「狸貓換太子」(宋朝)的故事了,這也是能夠找到的最早有關於狸花貓的記錄了。它受人們喜歡,因為它有非常漂亮的被毛,健康的身體,特別容易餵養,並且對捕捉老鼠是十分的在行。 注意:不是所有虎斑貓都是狸花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