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神探|羊城派記者 宋昀瀟 實習生 胡淑茵 通訊員 增宣
眼下正是吃遲菜心的好時節,吃貨們噪起來!
冬季裡的遲菜心地長什麼樣?怎樣才能挑到最好吃的遲菜心?增城人民又用什麼手法做出一碟最美味最地道的遲菜心?12月9日,神探來到增城區小樓鎮——遲菜心之鄉為你尋找答案。
一起去田間割遲菜心!
9日上午,神探來到小樓鎮江坳村示範點,放眼望去,有的田裡綠油油一片,有的田裡綠色之上又有星星點點的黃色小花。
瞧,那土壤與泥水相間的遲菜心田裡,農民正穿著水鞋,拿著長長的木棍,下端掛著一個膠盆,在給遲菜心澆水。「三、四天澆一次水,每一次都要把這土澆透」,正在勞作的阿姨告訴神探。
走進開滿黃色小花的田裡,輕微的嗡嗡聲入耳,這不是蜜蜂嗎!定睛一看,發現還不少呢!三三兩兩的蜜蜂在含苞待放的小花上採蜜,絲毫沒注意到正在靠近的鏡頭。
因遲菜心為冬種蔬菜,收割、上市比一般菜心要遲,所以稱為遲菜心。這遲菜心是吸收營養能力太強了嗎?神探不禁感嘆好大一棵!
據村民介紹,這開有黃花的遲菜心地都是已收割過的,保留這鮮豔的小花迎接遊客,讓他們拍上在花海中的美麗大片。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神探就在菜心田裡率先示範「遊客照」。
小樓遲菜心為何得天獨厚?
小樓鎮產的遲菜心,是最地道的,這裡土壤肥沃,長出來的遲菜心皮脆柔軟,莖肥葉厚,吃起來香甜爽口。想知道「菜王」遲菜心怎麼種出來的嗎?神探在菜地裡抓到了小樓鎮江坳村農民張伯,為大家科普科普。
「天氣冷,雨水少,今年的增城遲菜心又甜又爽口!」據張伯介紹,今年9月他們開始培育菜苗,一個月後,菜苗長到約15公分了,就移栽到菜地裡,此時要注意給每棵菜苗留有足夠的生長空間,約25公分x35公分種一棵。移栽後,待菜苗生長20天左右需施加一次化學肥,隨後視情況而定施加有機肥,持續澆水,五六十天後便能收成。
「最近降溫,晝夜溫差大,菜心更好吃了「,張伯告訴神探,天氣熱時遲菜心長得快,天氣冷時長得雖慢一些,但口感會更好。
這麼好的遲菜心賣到哪?
張伯告訴神探,增城遲菜心很大一部分運往廣州,他們一般從晚上10點左右開始割菜心,約凌晨3點多進行包裝,6點多運出去,讓市民一早可以買到新鮮的遲菜心。
讓張伯十分自豪的是,隨著增城遲菜心的產業化發展,越來越多遲菜心銷往全國各地,很受歡迎,「昨天,上一年從這裡買過遲菜心的顧客讓我們寄了16箱遲菜心到黑龍江,10斤一箱,每箱58元,郵費都要80元/箱了。」
據了解,小樓鎮江坳村示範點由廣州市增城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和廣州綠聚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目前種植遲菜心共1500畝,畝產5000斤。綠聚來總經理張文彬表示,示範點所產遲菜心銷往全國各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
談及未來的發展,張文彬十分清晰地描繪出接下來的計劃,與農科院和政府合作成立創新研究院,研究菜心的種子、標準化種植、專用有機肥等一系列流程,與相關院校合作展開系列遲菜心副產品製作研究,如提取菜汁、製作菜粉等,「希望未來能通過開創相關項目,讓投資者、村民、運營團隊和消費者一起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享受產業帶來的收益。」
吃貨秘籍:遲菜心怎麼挑?怎麼做?
農民阿姨現場給神探展示怎麼挑選好的遲菜心,「扒開看看裡面的菜心,如果很嫩,一定很好吃!」張伯也來支招,「越大越好,越粗越好,這個時間的遲菜心是最好吃的!」張伯還調皮了一下,他告訴神探,如果不介意,可以咬咬菜頭嘗嘗,甜的一定好吃!
如何辨別正宗遲菜心,神探從小樓鎮江坳村示範點打聽到:
看上市時間。增城遲菜心一般只在11月至來年2月份這段時間才有,其他時間上市的都不是正宗的遲菜心。
看莖幹。正宗的增城遲菜心莖幹基部通常是空心的,從莖幹底部看可以發現有一個小窟窿,而假冒的增城遲菜心通常沒有。
看葉柄。正宗的增城遲菜心葉柄顏色偏白,因為種植增城遲菜心一般以基肥為主,極少使用化肥,所以葉柄顏色就沒有大量使用化肥的其他菜心綠。
看花蕾。正宗的增城遲菜心花蕾緊湊,而假冒的增城遲菜心花蕾鬆散。
小樓鎮江坳村村民也給神探支招,介紹了各式遲菜心做法。
喜歡菜心的鮮甜,可以用清水加鹽煮,這樣能保持遲菜心的原汁原味。
增城區小樓鎮江坳村農戶張伯提醒大家,「菜心很容易煮軟,要控制好時間,不要煮太久,才能吃到又甜又爽口的遲菜心!」
喜歡香口一點的,可以用豬油渣加上蒜泥炒。增城當地人用豬油渣蒜泥炒和上湯的做法比較多,也有將莖幹斜切成片加上正果腊味一起炒。另外,聽說用雞湯煮遲菜心也非常好吃哦!
在增城,還有各式特色菜心宴菜式,如玻璃遲菜心丸子、遲菜心稻田鴨湯、遲菜心雞丁、冰鎮遲菜心稻田鴨......神探聽著都流口水了。張伯還告訴神探,最近這段時間的遲菜心最好吃了。「好,立馬帶些遲菜心回去打邊爐!」
來源 | 羊城派
本期主持 | 梁澤銘
審籤 | 樊美玲
實習生 | 區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