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切體驗都還原了它應該有的樣子。拿這個Airpods來說,就會覺得每個環節都特別自然,但正是太自然了,可能會讓人覺得它有點不出彩的感覺。可是當你和它跟其他藍牙耳機放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了解其中的差距。
Airpods這個名字聽起來特彆拗口,就外觀上也可能是長得最不像藍牙耳機的藍牙耳機。當然了普通藍牙耳機也不想把它包括其中,因為嫌它醜。蘋果的廣告裡找了幾個黑人小哥當模特,我帶上之後跟他們比發現遠沒有他們帶上帥,據我分析可能是我的膚色太過於白皙了,跟耳機有一點順色。
Airpods耳機上沒有任何按鈕,連接上包裝膠囊後你會發現,只有膠囊上有一個配對按鍵,雖然實體按鈕只有一個,但是不表示操作只有一種,除了這枚實體按鍵之外,開蓋這個動作承載了開機的操作,放進膠囊裡就開始自動給耳機充電。
耳機外側有一個光線感應器,當你摘下耳機時就自動暫停,帶上後就自動播放。耳機內側有一個加速傳感器,雙擊耳機表面可以設置為播放、暫停音樂或者是呼出Siri等快捷方式。以上這一系列亂七八糟的操作,讓我感覺到蘋果真的是把技術無縫的融合到了產品裡,讓你感覺不到科技的存在,但你卻能感覺到科技的力量。
接下來再看看市面上的藍牙耳機,多數都是一隻耳,或者是在脖子上搭個線。那麼它們為什麼這麼做呢,就是因為同步聲道、同步音軌是個通認的技術難題。而Airpods不僅兩個耳機能保持高度同步外,同時兩個耳機分別是左右兩個音軌,這就是個更高的技術等級了,這也是蘋果引以為傲的地方。
另外一個蘋果在吹的功能可能是在同一個iCioud帳號間的所以設備可以無縫的切換Airpods耳機,意思就是說,只要你給你的一臺設備配過對,那麼只要是同一個iCioud下的所有設備的藍牙列表中都會出現Airpods的名字,不用再次匹配。不過說實話這個功能在我5個月的使用下來,有點言過其實了,首先呢,沒有配過對的設備中是可以找到耳機的名字,不過依然需要手動點擊連接耳機,僅僅是在第一次連接的時候省去了一個按鈕的配對動作而已,之後呢切換設備還是需要手動選擇,和其他藍牙耳機的體驗其實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另外這個配對也是時靈時不靈,即便都是蘋果設備,即便之前都使用過這個耳機,在某一次使用的時候還是會提示重新配對,這就有點煩了。
除了簡介設計之外,舒適感是Airpods的第二個殺手鐧,它也是我帶過這麼多耳機中唯一個長時間使用耳朵不疼的一個。我們普通看到的藍牙耳機都是一大串掛在耳朵上、脖子裡,有的還害怕重心不穩,特意將耳朵裡塞得特別嚴實,更有的害怕耳機掉下來,就在外邊套了個圈。Airpods就設計得非常好,即使電池是在臉上貼著,重心依然在耳洞裡。那麼有人肯定擔心,運動的時候耳機會不會掉下來,那麼我會告訴你,只要你的耳朵是正常耳朵,做的運動是正常運動,耳機是肯定不會掉下來的。
續航也是大家特別關心的問題,Airpods的續航也是我比較滿意的一個點,蘋果說連續5小時續航,在我的實際測試中證實只多不少。一般5個小時後耳機會傳來電量低的通知音效,但是它依然還可以用一陣子。根據個人使用習慣、使用頻率不同,我一般一周給膠囊充兩到三次電就足夠我使用,沒有任何續航壓力。
有沒有跟我一樣看到桌面上長短不一,顏色各異的線時會感到崩潰。本來書包特別特別整潔,但是放一根耳機線進去那就完了,對於強迫症的我來說,不把這一坨解開我是不會罷休的。所以說無線化特別能夠改善生活質量的一個產品方向。如果非要給Airpods找缺點的話,那我要說兩個,一個是麥克風效果差,另一個是不能在耳機上調節音量
總結:Airpods是一款不完美,但是極其強悍的藍牙耳機,這不只是為給iphone7取消耳機孔而推出的妥協方案,而是一個完整的、有體系的、極具野心的無線化願景。只要你能承受住人民群眾投來的異樣目光,那麼Airpods絕對是你不錯的選擇。1000多的價格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你能買到的是無線科技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