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醫生都是以白大衣的樣子視人,可是大家發現了嗎?做手術的時候,醫生們都齊刷刷地換上了藍色或者綠色的衣服,這是為什麼呢?有的人推測,大概是因為深色衣服耐髒吧?
其實,這和耐髒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首先,大家都知道,醫生每天會接觸到各種病人,身上必不可少會有很多的細菌,所以每天定時消毒是必須的。但是,消毒次數多了,就會導致衣服褪色,這樣就會增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而白色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因此也就成為了最優選擇。同時,白色在主觀上給人一種純潔的感覺,醫院是個嚴肅的環境,醫務人員每天在救死扶傷,白色讓他們顯得更加高尚,純潔,代表著他們為了事業而付出一切的至高情操。
那麼,為什麼在手術的時候,他們又要換成藍色或綠色衣服呢?這裡面就涉及到了「光學原理」。做手術的時候,他們長時間面對著紅色的血液,內臟,器官等,有的時候會出現視覺疲勞,減弱了辨識顏色的敏感性。
這就跟你經常看見化著大濃妝的女生,突然有一天撞見了她的素顏,你也會有點吃不消是一個道理。人的眼睛是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和緩和過程,突然而來的外在刺激會造成反差,引起許多不好的生理反應。我們都知道,人體內部的各個器官構造的紅色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暗點,有點深點。如果醫生敏感性降低,分不清哪個是哪個,就會影響手術的進展,結果是極其嚴重的。
而藍色和綠色與紅色是相對的,這就會形成一種反差。當醫生時不時地看一下同伴或者自己身上的制服,就會緩解視覺疲勞,使自己的辨識顏色的能力不降低,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