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蘆山「4·20」強烈地震七日記

2021-01-09 網易財經

災難中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

——四川蘆山「4·20」強烈地震七日記

新華網四川蘆山4月26日電(記者趙承 張旭東 葉建平 朱立毅)北緯30.3度,東經103.0度,四川蘆山。

4月20日8時02分,這裡成為一個令人揪心的坐標——一場7.0級的強烈地震將這裡撕裂,地面上一道道清晰可見的「傷口」,觸目驚心。

此時,離汶川大地震5周年紀念日只差22天。這裡,距汶川震中映秀直線距離僅95公裡。

迄今已過七日。到26日12時,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1.3萬多人受傷,69萬餘間房屋倒塌或嚴重受損,受災人數達246萬餘人……

大災考驗中國,危難凝聚力量。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頑強拼搏。與災害抗爭,與時間競跑。廢墟上閃爍著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光芒!

災變——同死神賽跑,緊急響應彰顯「中國速度」

20日清晨,7時30分,蘆山醫院。

21歲的張藝川早早到崗。在與夜班護士交接後,她特意摸摸剛換下來的衣服口袋——那裡裝著給媽媽的生日禮物。

「後天早點回來,媽給你做好吃的。」昨晚媽媽的叮囑還在耳邊。再過一天就是張藝川的生日,再過10天就是媽媽的生日。雖然剛工作不到一年,但她有著幸福的憧憬:有了錢,帶著爸爸媽媽去旅遊。

突然間,腳下抖動起來,「地震了!」有人高喊。張藝川本能地扶起病人隨著人群向樓下跑去……

強震來襲,猝不及防:

蘆山金花變電站兩臺70餘噸的變壓器被甩了出去,冷卻油即刻流了一地,全城斷電。

山石飛滾,公路切斷,蘆山、寶興瞬間成為孤島。

房屋坍塌,傷亡慘重。

……

北京。8時02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監測大屏幕上,心電圖一樣的地震波線劇烈躍起,尖利的報警聲隨之響起。

地震衝擊波迅速蔓延,四川雅安、成都、廣元、綿陽、德陽等19個市州、119個縣受災……

55秒後,地震速報系統將地震信息向全國發布。

災情十萬火急,迅速傳到中南海。

習近平總書記立即指示,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

中南海內,一輛輛車疾馳而入,中央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緊急會商。奔赴災區救災指揮車上傳回的震區蘆山實時視頻信號直接切到會場,災情信息和救援動態不斷匯總而至……

不到半小時,國務院有關部門緊急趕赴災區組織抗震救災工作;四川省應急預案啟動,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分別趕赴蘆山……

13時許,一架專機從北京西郊機場騰空而起。受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委託,李克強總理飛赴災區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蘆山醫院大院內,病人已被安全轉移到這裡。震後僅僅5分鐘,醫院就來了二三十名傷員。

「我們屋頭全塌了,好幾口人都受傷嘍。」

「醫生,快救救我的小孫孫吧。」

……

哭聲、呻吟聲此起彼伏。止血、包紮、上氧氣,年輕的張藝川與同事們在醫院大院中臨時搭建的床位上緊張救治傷員。

救人!救人!災情就是命令!

震區內外各種救援力量迅速集結。

駐紮在蘆山縣城的武警四川總隊蘆山中隊22名官兵第一時間投入戰鬥,就地展開救援;

同一時間,四川省軍區雅安軍分區、武警雅安支隊組織官兵就地展開救援。

震後不到10分鐘,成都軍區,一道道指令從司令部作戰指揮室接連發出,兩個小時內,成都軍區和武警部隊4000餘名戰士已趕赴災區。

此時,全國各地救災物資,各種專業救援隊,四川的救災隊伍、志願者也開始向蘆山、寶興馳援……

救人!救人!時間就是生命!

震後第一時間內,家人自救,鄰裡相扶,震區群眾迅速行動起來——

在重災區蘆山龍門鄉古城村,15歲的武傑被一塊碩大的水泥預製板砸在被窩裡。爸爸媽媽大聲地喊著他的名字,瘋狂地挖掘廢墟,鄰居們找來千斤頂,生命垂危的武傑被抱出後立即送往醫院……

王家村張林豔家的兩層房子塌掉,仰面倒下的她懷裡緊緊抱著2歲的孩子,母女倆被擠壓在廢墟中一個小小的縫隙裡。家人連同鄰居10多人緊張地扒著瓦礫,鄰居施登雄的手挖得出了血卻渾然不覺……

震後第一時間,救援隊伍趕來了,挨家挨戶迅速進行施救——

在蘆山縣城金花社區一幢坍塌的三層小樓前,居民趙建忠的呼救聲引來了武警蘆山中隊的官兵。30分鐘後,官兵終於在一處殘缺的牆體下發現了趙建忠的妻子和女兒,二人被成功救出並迅速送往雅安市人民醫院。

武警水電部隊搜尋到一位50多歲的老人被倒塌的房屋壓倒。為避免二次傷害,官兵們扔下鐵鍬,用雙手挖掘。戰士王曉的手磨破了,鮮血染紅了手套,但他全然不顧。老人獲救後含著眼淚說:「你們來了,我就放心了。」

救人!救人!災區就是戰場!

災後一小時,首批12支醫療隊近200名醫務人員奔赴災區。

蘆山醫院內,砸傷的病人越聚越多。忙碌的張藝川顧不上想家裡的情況。這時,電話響了,「媽媽不見了!」爸爸焦灼的聲音傳來。

一個小時後,電話又響了:「你媽找到了。」爸爸催她回家,她一路飛奔,路上遇上了正駕車往回趕的姨媽。

半個小時後,車進龍門鄉興隆村,張藝川到家了。

眼前,曾經的兩層樓房變成了不足一米高的廢墟,媽媽的遺體停放在路邊,張藝川哭喊著撲倒在媽媽身上……

女兒輕輕地拍去母親身上的塵土,從兜裡摸出那條項鍊,給媽媽戴上,那就是她花了半年積蓄給媽媽買的生日禮物。

「快回去吧,現在醫院最需要人。」父親輕輕抱了抱張藝川,催她快走。在家只停留了20分鐘,張藝川回到醫院。她拼命工作,藉此忘掉母親離去的悲慟。

「小弟弟,你莫動,姐姐輕輕地給你包。」「婆婆,你莫難過嘛,傷得不重。」媽媽走了,傷員就是親人。

此時此刻,我們都是蘆山人,都是親人!

救援——與災難抗爭,攻堅克難中彰顯「中國力量」

就在張藝川擦乾眼淚趕回醫院的時候,300公裡外四川德陽電業局的魯鵬剛把生病的母親送到醫院後往回趕——他要回單位等待救援命令。

與此同時,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王抒祥也在趕往蘆山的路上。一路上,手機響個不停,他不斷調集德陽、雅安、資陽等地電力隊伍向蘆山、寶興、天全等重災縣集結,一臺臺電力應急車向災區疾馳。

下午3時,張藝川所在的蘆山醫院通電了。

晚上9時08分,在漆黑夜中蘆山縣城的迎賓大道街燈重新亮了起來。

此時,魯鵬的隊伍開著應急發電車長途跋涉4個小時挺進蘆山縣城北側10公裡遠的重災區龍門鄉。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他們選好位置、緊張籌備,凌晨時分,魯鵬點亮了龍門鄉的第一盞燈,照亮了沉沉黑夜,也點亮了受災群眾心中的希望。

從那天開始,魯鵬小分隊的發電車保障著災民集中安置點、龍門鄉指揮中心、成都軍區指揮中心、成都空軍指揮中心、十三集團軍指揮中心以及阿壩抗震救災指揮中心的應急供電。

連續三天,魯鵬他們吃住在車上,睡在狹小的駕駛室內。被問起母親病情時,這位強壯的漢子眼裡立刻溢滿淚水,念叨著,「應該沒什麼問題,沒什麼問題……」

三天了,他沒顧上跟母親通一次電話。

由於蘆山從南向北通往寶興的道路不通,四川電力公司搶修隊突擊隊46人攜帶發電車、應急發電機和應急照明燈等設備20日繞道翻越夾金山,從北向南突進,經過一夜進發,於21日11時進入寶興縣,成為首批進入寶興的電力搶險救援隊伍。

22日,蘆山、寶興、天全三個受災最嚴重的縣城全部恢復供電。

隨後恢復的是公眾通信。20日震發當日,6萬餘人的寶興縣音訊全無,令人萬分焦急。強震讓蘆山、寶興、天全三個縣的16個鄉鎮通信中斷。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會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緊急調動力量奔赴災區。衛星電話、小型衛星基站,通過直升機空降「孤島」寶興縣……61個小時後,重災區恢復公眾通信。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蘆山、寶興兩地,高山聳峙,谷深水急,塌方連連——一旦有巨石砸下,道路即被阻斷,救援隊伍和物資進不去,震區隨即成為孤島,道路交通是震區救援最為關鍵的「生命線」。

震後第一時間,四川交通部門調集了17支交通應急搶險隊共2000多人開闢生命通道。

從蘆山縣城到寶興縣城的省道210線42公裡道路損毀嚴重,航拍遙感圖顯示,震後沿途有13處大型塌方點,且道路狹窄,是此次震區搶險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一側是陡峭高山,另一側則是幽深峽谷。餘震不斷,亂石飛空。交通搶險隊開著大型挖掘機頭前開路,後面緊跟著一長串救護車、物資運輸車、運兵車等,挖掘機每向前推進一步,後面的車隊就跟進一步。

為儘快打通這條道路,有三支隊伍同時作業:一路從北側翻越海拔4000米的夾金山,從寶興縣城向蘆山開進;一路從蘆山向寶興開進;中間還有當地群眾自發組織的掘進隊開路。三支隊伍展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攻堅夾擊戰」。

20日深夜,四川路橋公司的一支搶通隊伍由北向南往寶興推進,翻越夾金山時,餘震突如其來,山間巨石滑落,正在作業的25歲裝載機手張磊與裝載機一道,被砸下300米懸崖。

一天後,他的遺體被找到,家中幼子才3個月大。

南北夾擊、步步驚心……奮戰34小時,21日18時30分,最後一處斷路被搶通,南北搶險隊伍會師,等在路邊的群眾歡呼雀躍著,迎接同時進入的救援隊伍。

七天裡,搶通通往蘆山縣城的國省幹線公路,搶通到重災區寶興縣城的生命通道,搶通重災區所有通鄉公路……沿著生命通道,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深入到了災區的每個角落。

隨著時間推移,大量的救災物資開始運往災區。縣城裡、鄉鎮上,一個個救災物資接收點相繼建立。為避免交通阻塞、確保行駛安全,四川省23日起實施了震區交通管制,並設定單循環運行方案,確保救援車輛暢通安全運行。

在蘆山縣城入口處的接收點,民政局工作人員楊菊正認真地登記著每一筆物資。

在她的物資接收登記本上,20日當天就有75筆物資捐贈,有個人的,有企業的,有來自地震災區的,有來自鄰省的。第一筆捐贈是28箱礦泉水,楊菊隱約記得,那是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來自漢源縣。

從地震那天起,隨著救災物資越來越多,楊菊忙得一刻不停,寫得手都麻了。「麻了,說明物資多嘛!」這個年輕的女孩很乾脆地說。

截至26日12時,已有救災帳篷8.72萬餘頂、棉被21.72萬餘床、衣物1.5萬件、摺疊床1.07萬餘張、食品和飲用水2454噸等救災物資運抵震區。

社會愛心捐款,網絡救助接力,志願者走向成熟……

抗震救災工作,在強有力地向前推進。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進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蘆山抗震救災工作。

7天的時間長度,13億人的生命寬度,萬眾一心,守望相助,攻堅克難,奮勇搶險。蘆山救援詮釋了「中國力量」的真諦。

重生——向明天出發,災難中成長彰顯「中國信念」

26日清晨,震災第七日,也是張藝川媽媽的「頭七」。

張藝川沒能去媽媽墳前拜祭,而是帶著妹妹在成都參加為災區加油的公益活動。

遙望家鄉,她默念著:「媽媽,我們都要堅強。」

她牽著12歲妹妹的手說:「我就是你的媽媽了。」

災難,讓這個柔弱的姑娘一夜長大。

此時的蘆山,山谷間升起嫋嫋炊煙,村民們正盤算著收穫山野的油菜。縣城裡,滷鴨醬肉已擺上了攤兒。超市、五金店,幾乎每一條街道,都有重新開業的商家。

生活在廢墟之間漸漸恢復。

帳篷學校裡,傳出琅琅的讀書聲。

當老師提出讓同學們想像未來的家時,他們擠在簡易畫板前畫出了各式各樣的新房。

六年級的楊洋畫了一所帶翅膀的房子。她說,有翅膀就能飛,地震來了也不怕。

災難,讓這個傷痕累累的老城更加堅定從容。

俄羅斯記者蘇迪明,曾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報導。在蘆山,他驚訝地發現,受災群眾並沒有想像中的恐慌,他們還拿出方便麵,熱情地招待他。他說,我所見到的中國政府和群眾應對災難從容鎮定。

這是兩個發生在災區的普通故事:

5年前失去兒子,這次地震又失去女兒的蘆山蘆陽鎮居民嶽鳳瓊,從自家殘破的小賣部裡拉出了吃的、用的,分給鄰居。她還把孫女送去深圳親戚家。

「總得想辦法先把房子建起來,那畢竟是自己的家。」這位經歷了人間徹骨傷痛的母親心中還有希望:「我們也許會去深圳打工,就在孫女身邊,看著她慢慢長大。」

蘆山縣龍門鄉古城村的李永輝,多年攢錢蓋起的新房在地震中塌了。不顧收拾自家,他趕去救鄉親,同時也挖出了一隻畫眉鳥。他用手機錄下畫眉鳥的叫聲,傳給外地的女兒,讓她放心。

堅強、堅毅、堅定,這就是蘆山人,中國的蘆山人。

從今天的蘆山,不由想到五年前的汶川。

曾經的那一瞬間,已被災難定格,親人痛失,家園被毀。

然而,活著的人們擦乾眼淚,撣去塵土,努力站起來,走完親人沒有走完的生活。

自強、自力、自信,這就是汶川人,中國的汶川人。

在蘆山災區,活躍著一支由150名汶川民兵組成的救援隊伍。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們中不少人失去親人,也因此煉成了救援的鐵軍。

他們分成搜救、保障、救援、醫療四個分隊,每年到國家救援隊培訓,配備了先進的生命探測儀。汶川災難教會他們救援的本領,今天他們以感恩之心用在蘆山災區。

從汶川到蘆山,這支隊伍走了300多公裡的路。

從汶川到蘆山,我們的民族所跨越的何止千山萬水?!

搶救生命成為最強音,科學施救更加有序,社會認知更加成熟理性……經歷災難的淬鍊,百折不撓的中國人民奮進的腳步更加從容自信。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從汶川到蘆山,成為貫穿搶險救援的首要任務和一致行動。

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救援人員不漏一家一戶,不留一點死角;直升機從「孤島」運出傷員;醫護人員夜以繼日救死扶傷,動員包括院士在內的國內頂級醫療專家會診傷情;嚴防泥石流次生災害傷及群眾生命……在蘆山地震救援中,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再次弘揚光大。

科學施救,有序高效——從汶川到蘆山,中國不斷健全危機應對體系,預案更加完備,機制更加完善,救援更加沉著有序。

從北鬥衛星到偵察飛機,從遠程運輸機到陸航直升機……北鬥終端系統配備到了班排一級,軍隊指揮部可以隨時掌握分散在各個救災點上的官兵情況,並向他們部署任務,使救援快速、精準、有效。

在災難中成長,在砥礪中奮進。汶川地震的經歷,我國應急建設加快提速,應對能力有了極大提升。

五年來,四川各級系統加強了應急建設,有的每年都要舉行應急演練。每次演練都有腳本,這次則是沒有腳本的實戰——有了平日的演練,腳本就印在人們腦子裡,哪個步驟需幹什麼,都忙而不亂。

通往災區的高速公路全部免費通行,保障運送傷員、災民、救災人員、物資等抗震救災車輛優先通行;成都雙流機場優先保障救災飛行任務……蘆山地震第一時間的應對,更加科學有序。

經歷災難的磨鍊,公民更加成熟理性。

「不添堵、不添亂,給生命讓路,就是為救災作貢獻!」「非救援人員、非專業救援人員,應當儘量不要幹預和幹擾現場指揮人員的時間和精力。」網友們的理性呼籲,折射出社會的進步。

地震之後,災區通話線路十分緊張。人們呼籲,要多用微信、簡訊聯繫,把寶貴的信道讓給生命救援……

浴火重生,多難興邦。

從汶川到蘆山,中國再一次彰顯了應對災難的中國力量;

從汶川到蘆山,中華民族再一次迸發出應對災難的中國精神;

從汶川到蘆山,世界再一次見證了應對災害的中國制度優勢。

多難興邦。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與自然災害抗爭史。雅安,曾是傳說中女媧補天的地方。但那畢竟只是傳說。而現實中,從汶川到玉樹,從舟曲到蘆山……在實現「中國夢」的前進道路上,中華民族一次又一次在歷史的災難中實現著歷史的進步。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同舟共濟,砥礪前行。

災難中凝聚的力量與信念,必將化為強大的動力,向著實現「中國夢」進發!

(原標題:四川蘆山「4·20」強烈地震七日記)

相關焦點

  • 蘆山地震成因考:為何又是龍門山脈?
    正因此,在各種強力擠壓和斜衝之下,「抽屜」前沿的龍門山斷裂帶南西段,終於在4月20日早上8點02分發生了7級地震,震中為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嵇少丞早前就藉助這種「抽屜」的形象說法發文指出,在龍門山南端有一個地震空白帶,隨時都有發生地震的可能性。
  • 港臺佛教界為四川雅安蘆山災民祈福回向
    佛教在線北京訊 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截至4月22日8時,地震遇難人數升至188人,失蹤25人,11460人受傷,累計造成150餘萬人受災。地震發生後,臺灣佛教界或深入災區發放物資開展慰問,或為震區災民點燈誦經,或作功德回向,為災區民眾祈福。
  • 四川寶興:經歷兩次地震後崛起的「熊貓古城」
    8日,四川雅安市寶興縣53歲居民冉紅香告訴中新網記者,以往他們居住的地方屬農田區,全家人都是農民。如今,一家人都成為了熊貓古城的居民,自己經營著一家小食店,隨著夏季遊客人數的增多,小食店每年能有近5萬元的收入。
  • 探訪四川「熊貓古城」寶興
    探訪四川「熊貓古城」寶興 (1/6) "← →"翻頁
  • 臺灣臺塑集團宣布向蘆山災區捐贈5000萬元
    臺灣臺塑集團宣布向蘆山災區捐贈5000萬元 2013年04月22日 15:1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15歲蘆山女孩重慶接受免費心臟手術
    15歲蘆山女孩重慶接受免費心臟手術   13日,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外科病房,來自蘆山地震災區的王麗(化名)告訴中新網記者。  今年15歲的王麗是寶興縣中學七年級學生。4月23日,新橋醫院抗震救災醫療隊在寶興縣穆平鎮新民村巡診時,認識了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王麗。  「4月20日地震發生時,我正在媽媽工作的宿舍睡覺,突然房屋開始搖晃。」
  • 國家林業局:蘆山地震未發現受傷或震死的大熊貓
    國家林業局:蘆山地震未發現受傷或震死的大熊貓     5月21蘆山地震發生在春季時分,熊貓多在高海拔地區,儘管地震對熊貓的棲息地造成較大破壞,但並沒有發現很多受傷或者被震死的熊貓。  嚴旬是在當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作如是表述的。在此次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還介紹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具體情況。
  • 剛剛,四川地震了!
    速報參數 速報參數: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3日23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珙縣發生3.9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8.48度,東經104.73度。
  • 四川蘆山發現下山喝水野生大熊貓 邊喝水邊搖屁股樣子十分憨厚可愛
    四川蘆山發現下山喝水野生大熊貓 邊喝水邊搖屁股樣子十分憨厚可愛時間:2017-04-05 14:08   來源:西部網(西安)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川蘆山發現下山喝水野生大熊貓 邊喝水邊搖屁股樣子十分憨厚可愛 中新網蘆山3月31日消息,記者當天從四川雅安市林業部門證實,當天上午10點左右
  • 四川自貢大安區、內江威遠交界發生4.1級地震
    據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10-10 00:29:50.3在自貢市大安區、內江市威遠縣交界(北緯29.4,東經104.8)發生4.1級地震。  自貢、內江兩市震感強烈,成都、南充、資陽等地均有明顯震感。
  • 直擊四川蘆山最強暴雨:半截身子深陷泥沙 他拉梯自救後奔向被困老...
    8月10日傍晚到夜間,四川雅安北部地區出現了區域大暴雨天氣過程,蘆山縣出現了特大暴雨天氣,降雨量達到420.9mm,超日降水歷史極值188mm(1978年7月27日),位居歷史第一。被洪水泥石流衝得滿目瘡痍的蘆山縣龍門鎮王家村雨有多大?楊國全說,自己家住在蘆山縣龍門鎮王家村3組一個小河溝旁,11號凌晨2點半,自己發現河水猛漲,門口的一棵大樹都不見了。
  • 四川有座古橋,天降250噸巨石,完好無損,50公斤炸藥,紋絲不動
    四川有座古橋,天降250噸巨石,完好無損,20公斤炸藥,紋絲不動。 四川境內,這座看似破爛不堪的古舊老橋,但它卻與趙州橋一樣神奇,堪稱橋堅強。這座橋建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為的是方便附近居民出行。 這座橋就是四川大川鎮上的寶盛橋,寶盛橋是寶盛鄉通往大川鎮的必經之路,缺了這座橋,那當地人想到外地去那是寸步難行。寶盛橋牛逼呀,到底它牛逼在哪裡呢?
  • 香港機構:日本大地震後福島逾4成人患創傷後壓力症
    原標題:香港機構:日本大地震後福島逾4成人患創傷後壓力症   來源2015年03月10日 21:03:31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3月10日電(記者邰背平)日本「3·11」大地震已經過去4年,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近期對福島居民進行的一項心理評估發現,當地大約44%的受訪者都因地震、
  • 專家詳解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特徵與成因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張景勇 鄒聲文 周婷玉)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地震預警者王暾:早一秒都能拯救很多人
    作為一個四川人,身在異國他鄉,從電視裡看到震後的慘痛畫面時,王暾內心受到了強烈衝擊。「當時墨西哥和日本已經有了地震預警服務,而同樣地震頻發的中國在這方面還幾乎是空白的。我感覺自己可以做一些事。」王暾很快就下定了回國的決心。汶川地震一個月後,他帶著自己的全部積蓄以及從親朋好友那裡籌集的資金回到成都,創建了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 四川綿陽發生地震!
    3.2級地震,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千米,本次地震經緯度為:北緯32.07度,東經104.55度。:地震震中五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1293米。:小編查詢中國地震台歷史地震數據目錄顯示,本次地震震中周邊兩百公裡內近五年來發生三級以上地震共122次,最大的一次地震是2017年8月8日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的7.0級地震(距離此次地震震中143公裡),按震級大小前50次歷史地震分布如圖所示。
  • 兩千年中發生400多次地震,四川地震何其多?這8條地震帶太活躍
    四川是我國地震多發地區,在全國各省份中四川省地震發生次數可排到前三,除了昨晚(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發生的宜賓長寧6.0級地震外,還有近些年發生的幾個知名地震如:2017年8月8日的阿壩州著名景區九寨溝附近的7.0級地震;2013年的4月20日的雅安市蘆山縣7.0級地震
  • 親歷地震災區的生活 8歲女孩:我想上學但學校沒了
    中廣網雅安4月24日消息(記者劉黎)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地震災區,救援工作持續推進,災區群眾的生活每天都有點滴變化。經歷地震,原本的陌生人,住進了同一個帳篷,變成一家人,經歷地震,每家人、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故事。
  • 地震突襲 四川幼專學子秒變志願者第一時間投身抗震救災
    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發生前,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3名學子剛抵達九寨溝不久,地震發生後,該校3名學生迅速於第一時間投身抗震救災工作,並堅守十天至8月15日公祭活動結束後才最終撤離,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青年大學生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
  • 《地震知識一卡通之地震應急避險》圖書正式出版
    日前,四川省地震局主編的《地震知識一卡通之地震應急避險》防震減災科普圖書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社會公開發行。近年來,四川省地震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科學普及重要論述精神,在前期編纂出版《四川省防震減災知識學生讀本》(幼兒版、小學版、初中版、高中版)和《四川省防震減災知識「七進」讀本》(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寺廟)等近20本防震減災科普讀物的基礎上,再次啟動了《地震知識一卡通》系列科普圖書創作,著力打造防震減災科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