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海口4月1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4月8日晚,認證微博「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發布一公告引起網友一片質疑」。然而,網友的質疑不僅沒能引來該官微的解釋,繼而與網友對罵起來。不少較為理性網友的關注點開始轉移到該協會對這次事件的處理態度上,他們認為作為認證官微,應該對網友的質疑理性回復和解釋,而不是一味的嗆聲對罵。對此,4月10日中午,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吳箐表示「不必道歉,為什麼做事的人要跟不做事的人道歉呢?」
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4月8日發布「因貓狗救助工作日益繁重,從即日起,協會不再接收諸如,兔子、倉鼠、蜥蜴等經濟動物與別類動物」的公告。據了解,該公告發出後,引起網民的強烈反響。然而,網友的質疑不僅沒能引來該官微的解釋,反而引起了該官微的不滿,繼而與網友對罵起來,言語也頗為強勢、激動。如4月10日上午,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發出微博:「那些所謂的協會維護者,請你閉嘴,我們不需要你維護,你閉上了嘴,就是對協會最大的支持。對於社會上那些無所事事的(噴子),協會有權有理有節的進行反擊,協會的名譽,是靠幹出來的不是靠求來的,協會除了救動物,還有救小人,小丑,爛人的義務,對這些人的忍讓,就是助紂為虐,沒有那個覺悟就閉嘴!」對於此類的「對罵」,不少較為理性網友的關注點開始轉移到該協會對這次事件的處理態度上,他們認為作為認證官微,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應該對網友的質疑理性回復和解釋,而不是一味的嗆聲對罵。也有網友認為「協會應該對自己的言行道歉」。
對此,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吳箐解釋,目前該協會在海口美蘭的收容基地已經收養了一千多隻貓狗,「已經屬於飽和狀態」。吳箐說,該協會自2003年創辦以來,雖然經營範圍並沒有包含「收養收容小動物」,但協會一直都盡其所能去做這件事,十多年來已經收容了將近5千多條貓狗。吳箐介紹,由於該協會資金來源屬於「自籌,只是通過愛心企業或個人捐贈維持運轉」,所以資金不足是主要原因。據稱,目前該協會一個月的支出將近8萬元,僅是美蘭的收容基地一個月就要支出5萬元費用,一年下來「就要有將近一百多萬元的費用」。然而,目前該協會一年的收入卻遠遠不足支出的一半,「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吳箐因此感到很委屈:「協會17名員工已經有16個月沒有發工資了,不少員工還要倒貼自己的錢。」
對於拒絕接受諸如兔子、倉鼠、蜥蜴等經濟動物與別類動物,吳箐解釋,收養、愛護這些小動物不僅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協會應該做的。但問題是收容這些動物後,必須需要專人去管理及餵養,而且這些動物由於飲食及飼養情況有別,所以收養後必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目前協會對此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再接收這些動物,那收養基地裡的一千多條貓狗也有可能餓死」。所以,「很多無奈好多人都不了解」,在缺少資金的情況下,協會只能量力而行,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下一步的措施。不過,吳箐也表示,「這些小動物落在好人手裡就可以不管,但落在心懷不軌的人手裡也會管的。」
對於網友的質疑及要求,吳箐斷然拒絕:「我認為不必道歉,作為一個動物慈善組織,我們做的事情對得起自己的良知,為什麼做事的人要向那些沒有做事的人道歉呢?如果那些說三道四的人肯來認養一百條流浪貓狗,才有資格讓我道歉。」
責任編輯:甘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