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修訂的《海口市養犬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發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隨著海口市養狗人士數量增多,犬只數量擴大,一些不文明養狗行為不僅造成安全事故,還引起不少投訴擾民事件,衍生出流浪狗等社會問題。本次出臺的《條例》中,重點管理區域一戶限養一隻犬、超養犬只要沒收並罰款、遛狗不拴繩將被罰等規定引起各界討論。有動物保護人士表示,新條例將有助於規範養狗行為,減少糾紛和流浪犬的產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康景 實習生 邢露文 文/圖
現象
狗狗大小便主人不收拾
8月7日,記者在海口市五指山路走訪時發現,個別路段有狗糞便無人清理。「不少人遛狗時,就讓狗狗在街面隨地大小便,狗主人也不收拾,留給我們來清理。」環衛工人姚女士說,該路段每天早晨和傍晚,遛狗的人比較多,有的一人一隻,有的一人牽著兩三隻小狗,就在人行道邊溜達,任由狗狗在行道樹底下或路邊隨意大小便,主人視而不見,也不收拾。
在海南省電子工業總公司宿舍,小區物管人員表示,小區至少有5隻狗狗,有時狗狗在小區裡隨意大小便。
「此前,有一個女住戶養了2隻狗,兩隻狗跟鄰居的一隻狗發生衝突,導致兩家鬧矛盾。」該物管人員告訴記者。
義龍路鐘山大廈有住戶向物業投訴,有的養狗住戶讓狗狗在樓梯口便溺,搞得小區樓梯臭氣哄哄。
無證養狗,犬吠擾民
此外,狗吠擾民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在海口永和花園5棟2單元一業主稱,鄰居家養的大狗天天吠叫擾民,嚴重影響鄰裡休息。此事經投訴後,轄區派出所決定聯合小動物保護協會上門將無證飼養的大狗帶離。
遛狗不拴繩、犬只傷人事件同樣時有發生。走訪海口的幾個公園,公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常看到有的市民在公園裡遛狗不拴繩,有的狗狗在公園裡奔跑,嚇到其他市民。
各界觀點
受訪市民:
有助規範
養狗行為
新修訂的《海口市養犬管理條例》明年開始施行後,規定重點區域限一戶一犬、養狗必須辦證、遛狗不拴繩將被罰款以及超養將被沒收並罰款等條例也將生效,對此,部分養狗人士、普通居民、小區物業、環衛工人以及動保人士等各界,多持正面看法。
「支持一戶一犬,我們養一隻就夠了,養多了不一定有能力和精力去照顧,也會給小區帶來困擾。」家住國興片區的市民小欣說。記者走訪中,限制養犬數量,受到絕大多數受訪者支持,個別受訪者認為「一戶一犬」太苛刻。「只要做到不擾民,安全養狗,我認為多養未為不可。」家住金牛嶺附近的市民小吳說。
對於遛狗拴繩、養狗辦證等規定,「不管是辦證、限養、拴繩,我們都支持。」一些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這些政策客觀上能幫助物業緩解業主養狗導致的糾紛和矛盾。
環衛工人姚女士表示,希望養犬條例的實施可以減少養狗人士不負責任的行為,比如遛狗不拴繩,尤其是狗狗隨地大小便後,主人不自覺去清理糞便的情況可能會減少。
動保人士:
重點在於
執法要跟上
儘管在對於新修訂的《海口市養犬管理條例》的隨機意見調查中,多數持正面態度,但有動保人士提醒,該《條例》的出臺重點在於執法要跟得上,要嚴格落實,才能見到效果。
「目前,海口一些處理養犬問題的相關執法機構,在執法上還有待於完善,我們也會積極給予支持。」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王冰說,養狗辦證必須要堅決落實,這樣有助於動態監管犬只狀況,處理狗走失,減少流浪狗等問題。
數說
問題
2017年至2019年
狗傷人年均超2萬起
6日上午,記者從海口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市公安局城市警察支隊舉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目前海口全市犬只數量破10萬隻
2017年至2019年狗傷人事件年均2萬多起
犬吠擾民、犬只隨地便溺等投訴2019年投訴量9859件
近兩月犬只投訴176起
投訴犬只咬人傷人辦件:17起
投訴犬只吠叫擾民辦件:50起
投訴流浪狗辦件:45起
投訴遛狗不拴繩辦件:52起
投訴犬只隨地大小便辦件:12起
(數據來源:海口12345)
動保人士:今年以來捕捉流浪犬200多隻
「今年以來,尤其是疫情期間,棄養犬只增多,光是我個人接到執法部門求助去捕捉的流浪犬就有200多隻。」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王冰說,近些年來,可以明顯感覺到海口犬只數量的上升。而動保協會接到普通市民、城市警察和派出所等執法部門的抓犬求援次數也在明顯上升。
由此可見,從總體的投訴辦件數量來看,有關養犬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為一個不可放任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