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了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結果,36種藥品成功進入醫保藥品目錄,其中就包含了多種市場呼聲很高的腫瘤治療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 徐延君:談判確定的支付標準,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的平均降幅達到44%,最高的達到70%。在明顯擴大保障範圍的同時,有效控制了醫保基金支出和社會醫藥費用負擔。
本次納入藥品目錄的36個藥品中包括31個西藥和5個中成藥。西藥中有15個是腫瘤治療藥,覆蓋了肺癌、胃癌、乳腺癌、淋巴瘤等癌種,曲妥珠單抗、厄洛替尼、利妥昔單抗、硼替佐米等多個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腫瘤靶向藥位列其中。
中成藥中有3個是腫瘤藥,另外2個是心腦血管用藥。此外,本次列入談判範圍的西達本胺、康柏西普、阿帕替尼等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藥品全部談判成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醫保司副司長 顏清輝:各省區市社會保險主管部門不得將這些藥品調出目錄,也不得調整這些藥品的限定支付範圍,明確談判確定的醫保支付標準,是基金和個人支付的全部費用。
上半年自主新藥研發獲得重大進展此次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的36種藥物中,有一類藥物格外引人關注,這就是腫瘤科和風溼免疫科常用的單克隆抗體藥物,此類藥物生產技術多掌握在國外製藥公司手中,價格昂貴,但這也激勵了國內的製藥企業創新研發的腳步。
6月末,我國自主研發且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組人源化抗PCSK9單克隆抗體,正式獲得CFDA核准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這也是國內首家申報此項單抗的生物醫藥企業。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疾病死亡原因,而高膽固醇血症引起的血脂異常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大風險之一。
目前我國有至少2億高血脂症患者,但整體的高血脂症防治現狀並不樂觀,此類單抗藥物此前只有美國等國外藥企研發成功,且價格昂貴。此次我國單抗藥物獲批開展臨床研究,預計將滿足國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的臨床需求。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共有生物製品註冊申請289個,高於2016年同期,這其中,有新藥申請84個,創新藥越來越多來自中國造。
(原文題為《省錢了!36種藥品進醫保,最高降價70%!快看有哪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醫保,藥價談判,腫瘤藥物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