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5日舉行的「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2020 廣東候鳥護飛行動啟動儀式上,有觀鳥愛好者無意間拍到猛禽白腹鷂。對此,鳥類專家表示,在猛禽較罕見的南沙溼地拍到白腹鷂,說明南沙溼地的生態越來越好。
據初步監測估計,目前飛臨廣東省的候鳥總體數量超過20萬隻,種類超過300種。專家預測,在明年1月中到2月初這個時間段,飛臨廣東的候鳥數量將大量上升,數量將達到一個峰值。為保護候鳥遷徙通道安全,廣東省林業局在廣東省範圍內開展秋冬季全民候鳥護飛行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和利用候鳥等野生動物進行非法經營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力度。
南沙溼地猛禽很少見
10 月 25 日,由廣東省林業局、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的題為「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2020 廣東候鳥護飛行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南沙溼地舉行。來自省內8個觀鳥協會及澳門生態環境保育協會的代表、觀鳥愛好者以及社會各界約100餘人受邀參加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後,眾人登山遊船深入南沙溼地觀鳥。儘管時間已近中午,太陽高照,氣溫攀升,但仍不時可見鳥兒或從河道港汊快速遊過、或從不遠處的樹叢頂上飛過,當然,更多的鳥兒是躲在樹叢裡避太陽、小憩。來到觀鳥平臺裡的觀鳥屋,眾人立刻歡呼雀躍:灘涂上上千隻鳥兒或在覓食、或在嬉戲。其中以鷺鳥居多。
「猛禽!我看到猛禽了!」突然,一聲驚呼吸引眾人的眼球。不過,由於看見猛禽的人沒能提供「證據」,眾人很快就索然散開。「真的有猛禽。」來自東莞愛鳥協會的雨燕翻看自己相機裡的照片,終於找到「證據」,雖然無意間拍到的「證據」不是很清晰,但還是吊起了眾人的胃口。於是,尋找猛禽不約而同就成了眾人的共同目標。終於,猛禽出現。只見猛禽既不急著捕食,也不急著飛走,而是在低空扇動幾下翅膀,然後緩慢地滑翔……
由於有不少觀鳥愛好者,於是猛禽姓甚名誰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有說是鵟的,有說是鶚的,但更多傾向的是鷂。雨燕回去查了5本鳥類圖鑑後判斷為白腹鷂。後經廣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辦相關專家判定,該猛禽的確為白腹鷂。
南沙溼地相關負責人萬君告訴記者,南沙溼地很少看到有猛禽出現。而猛禽的出現說明南沙溼地的生態越來越好。
記者查詢發現,最近有關南沙溼地發現猛禽的報導距今已有8年時間。據報導,2012年11月下旬,南沙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溼地核心區觀鳥拍到一隻體型特別巨大的猛禽。後經當時的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鑑定,該猛禽系白尾海雕,國家I級重點保護的猛禽,屬於近危物種。
廣東全面禁獵野生鳥類五年
據了解,白腹鷂分布於亞洲東部,從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往東到俄羅斯遠東太平洋沿岸,向南經蒙古、中國、印度、東南亞到大洋洲。在中國主要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的呼倫貝爾、黑龍江和吉林省;越冬於長江中下遊、雲南、廣東、海南、福建、香港、臺灣等省區。
「今年北方秋來早,所以廣東發現白腹鷂的時間也提前了。」雨燕告訴記者,白腹鷂為夏候鳥,它們春季或夏季在某個地區繁殖、秋季飛到較暖的地區去過冬、第二年春季再飛回原地區的鳥。
據初步監測估計,目前飛臨廣東省的候鳥總體數量超過20萬隻,種類超過300種。專家預測,在1月中到2月初這個時間段,飛臨廣東的候鳥數量將大量上升,數量將達到一個峰值。為保護候鳥遷徙通道安全,廣東省林業局在廣東省範圍內開展秋冬季全民候鳥護飛行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和利用候鳥等野生動物進行非法經營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力度。規範有序落實好常態化防控措施,加強對農貿市場、餐飲行業督導檢查和綜合整治,掐住獵捕、走私源頭,狠抓運輸、交易中端,緊盯利用、食用末端,全鏈條一體打擊涉野生動物非法活動。
據悉,為保護野生鳥類資源,廣東省政府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全省全面禁獵野生鳥類五年,禁止非法獵捕、禁止非法交易。
文/信息時報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
圖/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通訊員 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