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溼地發現猛禽白腹鷂

2021-01-08 大洋網

在10月25日舉行的「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2020 廣東候鳥護飛行動啟動儀式上,有觀鳥愛好者無意間拍到猛禽白腹鷂。對此,鳥類專家表示,在猛禽較罕見的南沙溼地拍到白腹鷂,說明南沙溼地的生態越來越好。



據初步監測估計,目前飛臨廣東省的候鳥總體數量超過20萬隻,種類超過300種。專家預測,在明年1月中到2月初這個時間段,飛臨廣東的候鳥數量將大量上升,數量將達到一個峰值。為保護候鳥遷徙通道安全,廣東省林業局在廣東省範圍內開展秋冬季全民候鳥護飛行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和利用候鳥等野生動物進行非法經營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力度。

南沙溼地猛禽很少見

10 月 25 日,由廣東省林業局、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的題為「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2020 廣東候鳥護飛行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南沙溼地舉行。來自省內8個觀鳥協會及澳門生態環境保育協會的代表、觀鳥愛好者以及社會各界約100餘人受邀參加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後,眾人登山遊船深入南沙溼地觀鳥。儘管時間已近中午,太陽高照,氣溫攀升,但仍不時可見鳥兒或從河道港汊快速遊過、或從不遠處的樹叢頂上飛過,當然,更多的鳥兒是躲在樹叢裡避太陽、小憩。來到觀鳥平臺裡的觀鳥屋,眾人立刻歡呼雀躍:灘涂上上千隻鳥兒或在覓食、或在嬉戲。其中以鷺鳥居多。

「猛禽!我看到猛禽了!」突然,一聲驚呼吸引眾人的眼球。不過,由於看見猛禽的人沒能提供「證據」,眾人很快就索然散開。「真的有猛禽。」來自東莞愛鳥協會的雨燕翻看自己相機裡的照片,終於找到「證據」,雖然無意間拍到的「證據」不是很清晰,但還是吊起了眾人的胃口。於是,尋找猛禽不約而同就成了眾人的共同目標。終於,猛禽出現。只見猛禽既不急著捕食,也不急著飛走,而是在低空扇動幾下翅膀,然後緩慢地滑翔……



由於有不少觀鳥愛好者,於是猛禽姓甚名誰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有說是鵟的,有說是鶚的,但更多傾向的是鷂。雨燕回去查了5本鳥類圖鑑後判斷為白腹鷂。後經廣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辦相關專家判定,該猛禽的確為白腹鷂。

南沙溼地相關負責人萬君告訴記者,南沙溼地很少看到有猛禽出現。而猛禽的出現說明南沙溼地的生態越來越好。

記者查詢發現,最近有關南沙溼地發現猛禽的報導距今已有8年時間。據報導,2012年11月下旬,南沙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溼地核心區觀鳥拍到一隻體型特別巨大的猛禽。後經當時的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鑑定,該猛禽系白尾海雕,國家I級重點保護的猛禽,屬於近危物種。

廣東全面禁獵野生鳥類五年

據了解,白腹鷂分布於亞洲東部,從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往東到俄羅斯遠東太平洋沿岸,向南經蒙古、中國、印度、東南亞到大洋洲。在中國主要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的呼倫貝爾、黑龍江和吉林省;越冬於長江中下遊、雲南、廣東、海南、福建、香港、臺灣等省區。

「今年北方秋來早,所以廣東發現白腹鷂的時間也提前了。」雨燕告訴記者,白腹鷂為夏候鳥,它們春季或夏季在某個地區繁殖、秋季飛到較暖的地區去過冬、第二年春季再飛回原地區的鳥。

據初步監測估計,目前飛臨廣東省的候鳥總體數量超過20萬隻,種類超過300種。專家預測,在1月中到2月初這個時間段,飛臨廣東的候鳥數量將大量上升,數量將達到一個峰值。為保護候鳥遷徙通道安全,廣東省林業局在廣東省範圍內開展秋冬季全民候鳥護飛行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和利用候鳥等野生動物進行非法經營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力度。規範有序落實好常態化防控措施,加強對農貿市場、餐飲行業督導檢查和綜合整治,掐住獵捕、走私源頭,狠抓運輸、交易中端,緊盯利用、食用末端,全鏈條一體打擊涉野生動物非法活動。

據悉,為保護野生鳥類資源,廣東省政府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全省全面禁獵野生鳥類五年,禁止非法獵捕、禁止非法交易。

文/信息時報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
圖/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通訊員 雨燕

相關焦點

  • 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數量再創新高
    南沙溼地又可看黑臉琵鷺了,而且數量龐大。記者從南沙溼地獲悉,12月5日,該溼地工作人員發現52隻黑臉琵鷺,這是繼今年1月發現黑臉琵鷺後再次發現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創下了歷史新紀錄。12月4日下午,南沙溼地負責人萬君在朋友圈發布了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的消息,驚喜之情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 記者通過微信第一時間聯繫上萬君,進一步了解發現黑臉琵鷺的詳情。萬君告訴記者,4日下午4時30分,他同事吳先生到觀鳥平臺檢查平臺安全狀況,無意間發現大批黑臉琵鷺在溼地淺灘覓食,隨即用手機拍下了視頻和照片。經粗略點算,有48隻之多。
  • 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12月5日,工作人員在廣州南沙溼地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早在今年1月8日,南沙溼地也曾發現25隻黑臉琵鷺。2月初,在廣東沿海溼地——陽江海陵大堤溼地曾發現大規模的60隻黑臉琵鷺。專家介紹,廣東特別是南沙溼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沿海溼地成為候鳥樂園。
  • 白腹鷂光顧潛江返灣湖 鳥類由40種增加到114種
    白腹鷂在返灣湖上空飛翔  湖北日報網訊 全媒體記者劉自賢 通訊員楊軍  繼今年1月省野保協會專家李明璞一行在潛江市返灣湖國家溼地公園發現86隻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越冬後,這個地方又迎來了貴客——白腹鷂。
  • 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創下歷史新紀錄
    南沙溼地上發現的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7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郭雯珺 萬君)記者從廣州市南沙溼地工作人員處獲得消息,12月4日、5日,溼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觀鳥平臺安全狀況時發現大量黑臉琵鷺,經反覆確認,這批黑臉琵鷺共有52隻之多!
  • 丹江溼地發現猛禽遷徙通道
    連日來,在淅川縣老城鎮,雀鷹、紅隼、松雀鷹等成百上千隻猛禽成群結隊,在空中盤旋飛舞,壯觀的場面令參與監測的資深「鳥友」杜卿驚喜不已。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五次猛禽監測。從2018年11月起,歷經兩年持續調查,確定丹江溼地為我省一條重要的猛禽遷徙通道。
  • 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南沙溼地工作人員處獲得消息,12月4日、5日,溼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觀鳥平臺安全狀況時發現大量黑臉琵鷺,經反覆確認,這批黑臉琵鷺共有52隻之多!創下了來南沙溼地越冬的黑臉琵鷺數量歷史之最!這也是暨今年1月發現25隻黑臉琵鷺後,再次觀測到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
  • 河南丹江溼地發現猛禽遷徙通道 這些猛禽全是國寶
    連日來,在淅川縣老城鎮,雀鷹、紅隼、松雀鷹等成百上千隻猛禽成群結隊,在空中盤旋飛舞,壯觀的場面令參與監測的資深「鳥友」杜卿驚喜不已。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五次猛禽監測。
  • 白尾海雕首現南沙 是否做「廣州居民」依是謎
    白尾海雕首現南沙溼地 展翅可達2米  本報訊 (記者劉幸 通訊員楊川雲攝影報導)南沙溼地公園首次發現一隻展翅可達2米的猛禽——白尾海雕,讓原本平靜的候鳥天堂變得不太平。昨日,記者從南沙溼地公園獨家獲悉,國家I級重點保護的猛禽白尾海雕首次蒞臨南沙溼地,並已經生活了約半個月。身材魁梧,眼神敏銳,尖牙利爪的白尾海雕,相當威武,四處覓食讓原來體積最大的蒼鷺也「聞風喪膽」,但白尾海雕是否申請「廣州居民」依然是個謎。
  • 2019廣州觀鳥勝地——南沙溼地公園(圖)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新鮮出爐,南沙溼地公園榜上有名。昨日,廣東省林業局發布了廣東省首批十佳觀鳥勝地名單。  2018年在南沙溼地新記錄5種鳥類  「看,左邊樹林站著的是喜鵲。」「樹叢中有兩隻褐翅鴉鵑。」「黑琵!看,天空飛著的是兩隻黑臉琵鷺。」
  • 丹江溼地成猛禽遷徙重要通道
    連日來,在淅川縣老城鎮,雀鷹、紅隼、松雀鷹等成百上千隻猛禽成群結隊,在空中盤旋飛舞,壯觀的場面令參與監測的資深「鳥友」杜卿驚喜不已。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5次猛禽監測。
  •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出爐 廣州南沙溼地公園上榜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出爐 廣州南沙溼地公園上榜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林蔭  2018-12-21 文/金羊網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金羊網記者 宋金峪秋冬時節,正是觀鳥好季節。
  • 水棲南沙,85後女孩鏡頭裡的候鳥天堂
    南沙溼地公園——這個位於南沙最南、十八湧和十九湧之間的人工溼地,讓候鳥有了落腳點,它是廣州市域範圍內最大的候鳥聚居地,和香港米埔、深圳福田共同構成珠三角溼地水鳥遷徙繁殖的「候鳥天堂」。「到現在我自己也會「聽」鳥了,發現『原來真的有這麼多種,師父沒有忽悠我』,哈哈哈」。
  • 淅川丹江溼地驚現大量猛禽!全是國寶!
    黑耳鳶飛過丹江溼地 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五次猛禽監測從2018年11月起,歷經兩年持續調查,確定丹江溼地為我省一條重要的猛禽遷徙通道。
  • 紅河州發現白腹隼雕
    掌上春城訊 近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野生動植物保護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通報,在蒙自長橋海國家溼地公園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腹隼雕,此次發現系紅河州新紀錄。紅河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王劍說,經反覆鑑定,該只猛禽為白腹隼雕。在查閱《雲南鳥類志》等眾多公開出版的文獻資料後,確定此次發現在紅河州尚屬首次。白腹隼雕是什麼?科普時間來了一起漲姿勢吧!
  • 我州發現白腹隼雕
    近日,我州野生動植物保護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通報,在蒙自長橋海國家溼地公園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腹隼雕,此次發現系我州新紀錄。「2019年11月11日,我們在進行越冬水鳥調查時,發現1隻大型猛禽正在追逐1隻黑鸛,並拍攝到了影像資料。」
  • 浦東溼地的生物多樣性日趨豐富
    5月4日,上海市九段沙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署科考人員在溼地意外發現一隻奇形怪狀的鳥,經過比對,這隻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倉鴞),據悉,這也是九段沙溼地第一次發現這一品種的鳥類,意味著九段沙的生物多樣性日趨豐富。
  • 在句容也能看到國家級溼地公園啦,大美句容,賞赤山湖景,快來吧
    生活在一個擁有溼地的城市中,既能享受到溼地絕美的風景,與大自然近距離親密接觸,還能享受到溼地帶來的新鮮空氣與健康環境。在句容,也有這麼一片美麗溼地,擁有國家級稱號,風景優美,令人神往,它就是江蘇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
  • 20萬隻候鳥,南沙、福田、深圳灣……成了它們的遷徙天堂?
    文 | 圖 Richard(除署名外)   冬季的廣東溼地迎來了一波又一波「飛行俠」:12月5日,工作人員在廣州南沙溼地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陣容之龐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上的新紀錄。
  • 2018廣東首批十佳觀鳥勝地名單 廣州南沙溼地公園上榜
    12月20日,省林業局正式發布廣東省首批十佳觀鳥勝地名單,廣州南沙溼地公園、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上榜。  5、廣州南沙溼地公園  是廣州市面積最大的溼地,也是珠三角地區保存較為完整、保護較為有力、生態較為良好的濱海河口溼地。  可見鳥類:黑臉琵鷺、白尾海雕、白琵鷺、褐翅鴉鵑等。  觀鳥時間:水鳥及遷徙候鳥為主。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分為春秋遷徙季和越冬季,種類有所不同。
  • 這18種猛禽喜歡吃什麼食物,你知道嗎?(膽小慎入)
    圖文:亦諾 猛禽處於鳥類食物鏈的最頂端,絕大多數猛禽的領地意識很強,多單獨活動,而且它們各有所好,食物各有不同。聽說,其他小鳥們不喜歡這篇文章?!以魚類為食的鶚在水面上空盤旋或迎風懸停,發現獵物後急速降至水面以爪從水中抓取魚類。鶚抓紅魚(下圖1),是我在北京野鴨湖邊一個養魚塘上空拍到的。當時我正在開車,看到它從對面飛過來,突然向魚塘俯衝下去,趕緊停車拿出相機,但停車位置看不到水面,我知道我只有極其短暫的拍攝時間,600mm鏡頭也只能手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