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山萬山,只為一場美麗的約會。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悄然開始,除了大雁野鴨這些熟面孔,還有猛禽、鴴鷸這些鳥類同樣踏上了徵途。
連日來,在淅川縣老城鎮,雀鷹、紅隼、松雀鷹等成百上千隻猛禽成群結隊,在空中盤旋飛舞,壯觀的場面令參與監測的資深「鳥友」杜卿驚喜不已。
黑耳鳶飛過丹江溼地
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五次猛禽監測。從2018年11月起,歷經兩年持續調查,確定丹江溼地為我省一條重要的猛禽遷徙通道。
2020年5月拍到的蛇雕是河南第二筆記錄
杜卿介紹,2019年4月的一次春季調查中,從上午11點到下午3點,監測人員意外在老城鎮記錄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普通鵟、松雀鷹、雀鷹、蒼鷹等猛禽471隻。隨後的監測中,最多有超過1000隻猛禽過境的記錄。之前猛禽遷徙在河南秋季發現過成群遷徙的地方,而春季還沒有見過大群遷徙,丹江溼地春季記錄到大群猛禽遷徙意義重大。
金雕
參與調查的監測專家馬朝紅有著十五年的觀鳥經驗,據她介紹,猛禽是鷹形目和隼形目鳥類的統稱,這些鳥類絕大多數都是遷徙鳥類,而且最少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像金雕、白肩雕等還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鶚
為了科學評估,今年,丹江溼地保護區和大自然保護協會繼續開展監測,春季開展了8次調查,截至到10月12日秋季開展了5次調查。兩年調查分別記錄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猛禽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猛禽26種。在今年5月14日還記錄到蛇雕一隻,為河南省的第二筆記錄。每次調查數量都不少於300隻,還有兩次數量過千隻。
遊隼
「由於自身體重較重,猛禽遷徙更多的是依靠上升氣流。丹江溼地是南陽盆地西邊的一個山口,猛禽從伏牛山飛來後,這裡為猛禽提供了極佳的路線指引和上升氣流,因此吸引大量猛禽從此路過。」保護區科研科副科長鄧天鵬分析,這兩年的持續監測印證了丹江溼地是我省乃至全國猛禽遷徙的重要通道。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作者:陳慧 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