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丹江溼地驚現大量猛禽!全是國寶!

2021-01-07 騰訊網

跨越千山萬山,只為一場美麗的約會。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悄然開始,除了大雁野鴨這些熟面孔,還有猛禽、鴴鷸這些鳥類同樣踏上了徵途。

連日來,在淅川縣老城鎮,雀鷹、紅隼、松雀鷹等成百上千隻猛禽成群結隊,在空中盤旋飛舞,壯觀的場面令參與監測的資深「鳥友」杜卿驚喜不已。

黑耳鳶飛過丹江溼地

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五次猛禽監測。從2018年11月起,歷經兩年持續調查,確定丹江溼地為我省一條重要的猛禽遷徙通道。

2020年5月拍到的蛇雕是河南第二筆記錄

杜卿介紹,2019年4月的一次春季調查中,從上午11點到下午3點,監測人員意外在老城鎮記錄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普通鵟、松雀鷹、雀鷹、蒼鷹等猛禽471隻。隨後的監測中,最多有超過1000隻猛禽過境的記錄。之前猛禽遷徙在河南秋季發現過成群遷徙的地方,而春季還沒有見過大群遷徙,丹江溼地春季記錄到大群猛禽遷徙意義重大。

金雕

參與調查的監測專家馬朝紅有著十五年的觀鳥經驗,據她介紹,猛禽是鷹形目和隼形目鳥類的統稱,這些鳥類絕大多數都是遷徙鳥類,而且最少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像金雕、白肩雕等還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為了科學評估,今年,丹江溼地保護區和大自然保護協會繼續開展監測,春季開展了8次調查,截至到10月12日秋季開展了5次調查。兩年調查分別記錄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猛禽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猛禽26種。在今年5月14日還記錄到蛇雕一隻,為河南省的第二筆記錄。每次調查數量都不少於300隻,還有兩次數量過千隻。

遊隼

「由於自身體重較重,猛禽遷徙更多的是依靠上升氣流。丹江溼地是南陽盆地西邊的一個山口,猛禽從伏牛山飛來後,這裡為猛禽提供了極佳的路線指引和上升氣流,因此吸引大量猛禽從此路過。」保護區科研科副科長鄧天鵬分析,這兩年的持續監測印證了丹江溼地是我省乃至全國猛禽遷徙的重要通道。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作者:陳慧 魏浩

相關焦點

  • 河南丹江溼地發現猛禽遷徙通道 這些猛禽全是國寶
    連日來,在淅川縣老城鎮,雀鷹、紅隼、松雀鷹等成百上千隻猛禽成群結隊,在空中盤旋飛舞,壯觀的場面令參與監測的資深「鳥友」杜卿驚喜不已。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五次猛禽監測。
  • 丹江溼地發現猛禽遷徙通道
    連日來,在淅川縣老城鎮,雀鷹、紅隼、松雀鷹等成百上千隻猛禽成群結隊,在空中盤旋飛舞,壯觀的場面令參與監測的資深「鳥友」杜卿驚喜不已。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五次猛禽監測。從2018年11月起,歷經兩年持續調查,確定丹江溼地為我省一條重要的猛禽遷徙通道。
  • 丹江溼地成猛禽遷徙重要通道
    連日來,在淅川縣老城鎮,雀鷹、紅隼、松雀鷹等成百上千隻猛禽成群結隊,在空中盤旋飛舞,壯觀的場面令參與監測的資深「鳥友」杜卿驚喜不已。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5次猛禽監測。
  • 淅川上集鎮竹園村丹江孔雀谷發展旅遊產業 助力...
    在丹江孔雀谷景區內,6000餘只孔雀漫步園內,供遊人近距離觀賞。丹江孔雀谷景區位於豫、鄂、陝三省交界的淅川縣上集鎮竹園村,景區規劃總佔地1350餘畝,毗鄰風景秀麗的丹江湖畔,是丹江庫區移民後扶持資金項目。上集鎮竹園移民新村位於鎮政府南部,距淅川縣城14公裡,原有10個組2462人,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淹沒耕園地744.6畝,動遷移民316戶1473人。
  • 普通夜鷹——河南丹江溼地
    在丹江溼地保護區,初夏我們晚上經常能夠聽到外面有種鳥叫聲。大自然保護協會(TNC)河南丹江項目與河南省林業局、淅川縣人民政府合作,在淅川縣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致力於保障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地的生態系統健康和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如水源涵養、減少水土流失、攔截面源汙染和過濾汙染物等。
  • 鄧州為啥要劃香花、厚坡、九重三個鎮給淅川?
    來源:鄧州在線現在淅川所轄的渠首三鎮原本是鄧縣(鄧州市)所轄,分別與1959年、1972年劃入淅川縣,為什麼呢?大帝帶大家一探究竟首先說香花鎮,確切的說只有香花鎮的部分地區也就是現今香花鎮的街區到西北饒溝起坡一帶屬於老鄧縣,其他地方比如蒿溪、南山等地屬於原內鄉縣,現在江右岸屬於老淅川的只有一少部分河汊地方,實事求是的說當時是交換的方式,大概59年前後,鄧縣拿這一區域交換了淅川趙寨附近三個村,趙寨附近解放前是淅川的飛地,解放後由於內鄉南三區(共濟鎮)劃入淅川,而連成一片。
  • 誰是淅川馬蹬的?快看,這才是你要知道的!
    範曄是淅川順陽人,朋友從江南向遠在西安的他,千裡贈花,表現的是文人間傳遞情感的浪漫情調。這說明,南北朝時的驛路還是信息流轉的主要渠道。「朝聞夕至,聲聞必達」,是古代驛路的高效展示。馬蹬驛雖不是大驛,但丹江和淅水通道,自古就是連結南北的水陸樞紐。船隻可通過丹淅二水,到達陝西商洛與河南盧氏,為秦、漢、唐通往西安和洛陽的一個重要驛站。陸路可以經內鄉,南陽,許昌,進入中原。
  • 南沙溼地發現猛禽白腹鷂
    在10月25日舉行的「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2020 廣東候鳥護飛行動啟動儀式上,有觀鳥愛好者無意間拍到猛禽白腹鷂。對此,鳥類專家表示,在猛禽較罕見的南沙溼地拍到白腹鷂,說明南沙溼地的生態越來越好。
  • 橘子紅了 看丹江庫區移民回家的笑臉
    農民們拼出「丹江庫區移民地圖」,歡迎丹江移民老鄉回家。 張凱 攝  再返鄉,橘子已經紅了,丹江庫區的移民笑靨如嫣。11月15日,南水北調源頭所在地河南丹江大觀苑舉辦第六屆秋獲豐收節—橘子採摘活動,邀請因南水北調工程而移民各地的老鄉們回到老家,齊聚丹江岸,共饗丹江橘。  橘園裡,農民們用丹江蜜橘、辣椒、綠葉拼出「丹江庫區移民地圖」,歡迎丹江移民老鄉回家。
  • 河南丹江溼地發現新鳥種
    12月4日,記者從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在日常監測中,保護區工作人員偶然拍到了一種鳥,經鑑定為慄耳鳳鶥。它不但是保護區發現的新鳥種,也被確認為河南省的鳥類新記錄物種。「當時有十餘只慄耳鳳鶥在樹林中覓食。」該保護區科研科工作人員鄧天鵬介紹,慄耳鳳鶥上體灰色,下體白色,慄色的臉頰延伸至後頸部。
  • 這是慄耳鳳鶥,丹江溼地發現的河南鳥類新紀錄
    12月4日,記者從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在日常監測中,保護區工作人員偶然拍到了一種鳥,經鑑定為慄耳鳳鶥。它不但是保護區新紀錄,也被確認為河南省的鳥類新記錄物種。「這群慄耳鳳鶥當時有十餘只,和其他幾種鳥混群在樹林中覓食,被記錄下來。」保護區科研科副科長鄧天鵬介紹說。
  • 內蒙古驚現兩隻東方白鸛 被稱鳥界國寶全球不足3000隻
    內蒙古驚現兩隻東方白鸛 被稱鳥界國寶全球不足3000隻 2020-09-18 09:08:28  來源:@一手Video
  • 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發現新鳥種——金斑鴴
    今天(10月12日)中午,偶遇幾位攝友在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拍鳥中,好友侯老師和好友趙輝同事發現一隻金斑鴴。他們及時通知了我,由於當時不知是什麼鳥種,我也很納悶,跟著了魔似的趕赴拍攝地點,能拍到新的鳥種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鳳凰傳奇。回家後經過查閱資料,確定為金斑鴴,收穫的新鳥種,是一身黃金甲的鳥兒,心中不知有多麼舒心。
  • 清晨丹江河域風景美如畫,引來成群白鷺翩然起舞
    清晨的丹江河域一群群活潑可愛的小白鷺,它們在溼地上快活的展舞,還有那江岸邊的小叢林中百鳥爭鳴。每年的7-8月,小白鷺會從遙遠的地方回到商州丹江溼地
  • 「巨蟒」渡丹江
    去年8月,埋設在丹江河道的直徑315毫米的聚乙烯塑料管主管線被河水衝毀,位於丹江河南片區群眾供水只能靠應急水源井供給。節假日用水高峰期,部分用戶水質、水量無法得到滿足。再在河道內安裝管道,再遇到大水,工程安全,誰也無法預料。丹鳳縣供水公司決定沿丹江四號橋邊緣安裝固定支架,把河下管道改為橋上管道。
  • 候鳥增多猛禽也在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候鳥數量的不斷增加,以鳥類為食的猛禽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泰州猛禽家族種類眾多,近年來有觀察記錄的猛禽種類共有4科近20種。短耳鴞、斑頭鵂鶹、紅隼等猛禽在泰州比較常見,它們都是留鳥,一年四季可以看到。
  • 京西溼地驚現白鷺,翩翩起舞似神仙下凡
    今日,在京西溼地北塢公園,驚現白鷺飛臨,她們時而在僅存在一小片水面上覓食,時而又盤旋飛舞,美麗的身影好似神仙下凡。
  • 「浙江」鳥類「國寶」東方白鶴,親臨西溪溼地前來「視察」水域
    「浙」裡山水,距離杭州西湖不到5千米的距離,中國首個集三大溼地為一體的國家級溼地公園,遊西溪溼地只知道拍照可不行,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西溪溼地的哪些「寶貝們」。世上僅三千隻被稱為鳥類「大熊貓」的東方白鶴,不僅有大熊貓的黑白外形,還具備了大熊貓的稀有,與真正國寶不同,東方白鶴擁有著修長的身影和優美的身姿。據2009年統計,全世界東方白鶴不到三千隻,這是一個什麼概念,中國有23個省,平均每個省也只能分到130隻,更何況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