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0:23圖文來源: 紫金山新聞
近日,一幅刊登在《中國電力報》的國畫作品《春華秋實》引發關注,作品靈動鮮活,筆觸細膩,色彩層次豐富。這幅作品的作者,是南京供電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張強保。
張強保今年56歲,從學生時代起,他就對繪畫充滿了熱愛。15日,記者來到南京供電公司江寧分公司見到了這名畫者。
張強保(右二)與繪畫愛好者討論畫技
如果不是翻開張強保珍藏的剪報冊,很難想像這位在供電系統小有名氣的「畫家」,20多年前曾是《南京日報》的「編外」美編。從部隊轉業到電力系統後,張強保工作之餘就開始給報紙插圖投稿。「當時我看到《南京日報》的很多刊頭上都有作者,就也畫了寄到南京日報社。」張強保說。
他第一幅刊登在《南京日報》的作品是1991年11月16日的「經濟廣場」刊頭。後來,當時《南京日報》的「求索」版、「家庭生活」欄目等也都陸續採用了他設計的刊頭,包括一些漫畫插圖。「當時收到最高一筆稿費有10元,那個時候可不算少了。」張強保笑著說。後來,張強保負責過江寧縣供電局的宣傳工作,作為通訊員,還在《南京日報》刊發了不少照片和插圖作品。
這些年來,張強保給報社的投稿少了,自己的繪畫作品卻越來越多了。「《春華秋實》其實是我在疫情期間創作的,當時不能出去,我就在家裡畫了很多幅畫,《春華秋實》算是比較滿意的作品吧!希望疫情過去,老百姓收穫幸福,希望『十三五』收官之年,收穫全面小康。」
在張強保的繪畫工作室,記者看到一些近期作品,工筆畫尤為了得,小鳥的羽毛、小魚眼睛上的光斑、小貓臉上的鬍鬚、樹葉的脈絡都處理得格外傳神、生動。張強保笑著說:「這是在部隊鍛鍊出來的,入伍後,部隊發現我有繪畫特長,就讓我負責畫幻燈片,要在7、8釐米見方的老式投影幻燈片上作畫,就像繡花一樣,考驗工筆技法。」
幾十年的筆耕不輟,讓張強保畫藝不斷精進。除了工筆畫,他的寫意畫、油畫也頗為生動。
不僅如此,張強保在書法上也小有造詣。
儘管目前沒有加入社會藝術團體,但張強保的作品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和稱讚。他低調表示,繪畫只是自己的愛好,不僅可以靜心,還能陶冶情操。他透露,自己正在醞釀一幅「大作」,要繪製一幅展示電力人風採的作品,獻給黨的百年華誕。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