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所有食管疾病的病理報告

2020-11-22 尋醫問藥

一、先了解一下食管的基本知識

食管為一肌性管道,長約25cm,以胸骨頸靜脈切跡平面和膈的食管裂孔為發為頸、胸、腹三部。

頸部:長約5cm,其前壁借疏鬆的結締組織與氣管貼近,後方與脊柱相鄰,兩側有頸部的大血管。

胸部:長18~20cm,前方自上而下依次有氣管、左主支氣管和心包,並隔心包與左心房相鄰。該部上段的左前側有主動脈弓,主動脈胸部最初在食管的左側下降,以後,逐漸轉到食管的右後方。

腹部:最短,長1~2cm,與賁門相續。

出現下列症狀是食管癌的報警信號,請及時做胃鏡檢查:

①咽食物時有哽噎感。

②胸骨後疼痛和下咽時食管有疼痛感。

③食管內異物感。

④食物下行緩慢並有滯留感。

⑤咽喉部有乾燥和緊縮感。

⑥胸骨後有悶脹感。

經過檢查後,醫生會通過內鏡取食管活檢,病理醫生會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情況。然後出具一份報告,對每一個活檢樣本進行診斷。病理報告中的信息對於後續的診療都很重要。

二、癌前病變

1.食道炎症:

很多食道與胃疾患常並發食道炎症。在食道癌高發區,食道炎症比例較高,且食道為症、食道上皮增生與食道癌的發病率成正相關。

2.食道上皮增生:

由於各種刺激物的長期作用,以致引起食道上皮增生和炎症,最後上皮發生癌變,這已被組織病理學及地區的食道上皮增生的流行病學調查所證實。對食道癌旁上皮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病例都有上皮增生,並進一步有不同程度的惡性發展。

3.食道潰瘍:

食道潰瘍與食道炎症可以互為因果。癌前疾患也常可能並發食道潰瘍。食道潰瘍雖不多見,但與食道癌的關係更加密切。在早期食道癌中呈現食道黏膜糜爛與淺潰瘍者並不少見。

4.食道黏膜白斑:

在食道癌中並發白斑高於正常者,說明食道癌與食道白斑有一定的關係,但並非十分密切。

5.食道瘢痕狹窄:

潰瘍、慢性炎症、化學灼傷等均可引起食道瘢痕狹窄,但研究較多的是強鹼類灼傷引起的食道瘢痕狹窄與食道癌的關係。有人認為食道狹窄的癌變率比一般人高1000倍。

6.賁門失弛緩症:

是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又稱賁門痙攣、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其主要特徵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端括約肌 (LES) 高壓和對吞咽動作的鬆弛反應減弱。

7.食管裂孔疝:

胃賁門部及食管腹段或腹腔內臟經食管及其旁突入胸腔,稱為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也是食管反流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

8.食管息肉:

食管息肉生長緩慢,患者的臨床症狀出現較晚。主要症狀為吞咽困難。如果息肉很大,可以壓迫氣管,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哮喘甚至窒息,但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很少見。

由於食物長期刺激息肉或者息肉發生惡變,息肉表面常有潰瘍形成,引起嘔血或黑便。確診的食管息肉患者若無手術禁忌證,應進行內鏡下手術切除。

9.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癌變主要是由於憩室部食管排空減慢,殘留食物的刺激,使憩室內或憩室口發生慢性炎症和潰瘍,而有利於癌變發生。癌變多見於憩室中或憩室內。

三、巴雷特Barrett食管(伴有或不伴有不典型增生)

1.GEJ是什麼意思?

食管是把口腔和胃連接起來的管狀器官。食管與胃的交接的地方被稱為胃食管交界處,英文簡稱GEJ。

2.Barrett,杯狀細胞或腸上皮化生

食管內壁稱為黏膜。當黏膜的最表層由鱗狀細胞構成時,稱為鱗狀上皮。鱗狀細胞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與魚鱗相似的扁平細胞。大多數的食管內壁由鱗狀上皮覆蓋。

杯狀細胞通常在腸道內壁,而不是食管。當杯狀細胞在一個他們不該出現的地方被發現時(如食管黏膜),稱之為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可以在任何部位正常黏膜形成。

當腸上皮化生取代食管的鱗狀上皮時,它被稱為Barrett食管,簡稱巴氏食管。(這是以發現它的胸外科醫生的名字Norman Barrett命名的)。

3.什麼原因導致了Barrett(巴雷特)食管?

胃內容物(消化液和食糜)的慢性或長期反流進入食管,損害正常食管內層的時候,就形成了Barret食管。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很多年才能發生。胃內容物回流到食管有時被稱為胃食管反流病或GERD。有時病人會感覺到胃灼熱感。

Barrett 食管鏡下表現

4.巴雷特食管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嗎?

是的。患有Barrett食管的病人患食管癌的風險更高。然而,大多數患有Barret食管的人不會得癌症。

5.Barrett食管和不典型增生

有時Barrett食管的細胞會變得更不正常,即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變。雖然這些細胞是不正常的,但它們沒有擴散到其他部位的能力,這種情況可以治療。根據顯微鏡下細胞的異常程度,不典型增生通常分為2個等級:低級別和高級別。

6.不典型增生陰性

這表示活檢組織中沒有發現任何癌前病變(發生癌症前的細胞變化)。

7.Barrett食管的不典型增生有不確定的改變

這表示你的活檢顯示Barrett食管含有一些異常細胞,但不足以認為它們是不典型增生。通常,有這種改變的人經歷了很多次胃食管反流,刺激食管的細胞使得細胞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出現了異常。

如果我的報告說Barrett食管有不確定的不典型增生,我會得癌症嗎?

患有Barrett食管有不確定的不典型增生的人,患食管癌的風險會有小幅度的增加,但大多數人不會患上癌症。

8.對於不確定的不典型增生,需要什麼後續措施?

這種情況下,除了開具藥物治療反流之外,醫生可能會要求你在3個月到6個月後再進行胃鏡檢查和再次活檢。不過,隨訪計劃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你應該諮詢醫生什麼對你最合適。

9.Barrett食管輕度不典型增生

輕度不典型增生意味著某些細胞在顯微鏡下出現異常。這些細胞在某些方面可能看起來像癌細胞,但不像癌症,因為它們沒有擴散到全身的能力。這是一種非常早期的食管癌前病變。

10.Barrett食管伴輕度不典型增生,會得癌症嗎?

患有Barrett食管輕度不典型增生的人患食管癌的風險增加,但大多數人不會因此得癌症。

11.Barrett食管輕度不典型增生需要採取什麼後續措施?

醫生可能要做另一個內鏡檢查,以獲得更多的食管活檢組織,以確保你沒有更糟的情況。此外,醫生會將活檢樣本送到病理醫生那裡檢查。

醫生可能會推薦某種治療方法來切除異常區域(通常是切除Barrett食管和不典型增生的區域)。請諮詢醫生都有什麼治療方案。

12.Barrett食管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重度不典型增生意味著Barrett食管區域的一些細胞在顯微鏡下看起來非常不正常。這是一種比輕度不典型增生更晚期的食管癌前病變。

13.Barrett食管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會得癌症嗎?

患有Barrett食管高度不典型增生的人有患食管癌的風險較高。

14.Barrett食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需要怎麼處理?

醫生可能要重複胃鏡檢查,做更多的活檢,以確保你沒有患上癌症。病理醫生也會將你的活檢切片再做檢查。

由於高度不典型增生與癌症密切相關,所以醫生會推薦一些治療非典型增生的方法。不同的病人可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所以諮詢醫生都有哪些治療方案。大多數的治療方法都是在不切除食管的情況下完成的。

15.上皮內瘤變

上皮內瘤變(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最近幾年病理學上新提出的一個概念,與不典型增生 (dysplasia)類似,輕度和中度異型增生歸入低級別(low grade)上皮內瘤變,不同點在於重度異型增生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歸入高級別(high grade)上皮內瘤變。

16.食管炎症

許多不同的原因可以刺激食管導致炎症,包括胃酸,服用藥物引起的創傷和感染。醫生需要尋找刺激的原因並治療它。這有助於防止更嚴重的問題。

四、食管反應性或反流性改變(不包括Barrett食管)

1.鱗狀上皮是什麼意思?

食管內壁稱為黏膜。當黏膜的最表層由鱗狀細胞構成時,稱為鱗狀上皮。鱗狀細胞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與魚鱗相似的扁平細胞。大多數的食管內壁由鱗狀上皮覆蓋。

2.什麼是反應性變化?

許多因素都會損傷食管的鱗狀內壁,包括胃內的慢性反流進入食管,服用藥物引起的創傷和感染等。食管會對損傷做出反應並試圖自我修復,這就產生了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的變化,稱之為反應性變化。胃內容物回流到食管有時被稱為胃食管反流病或GERD。它會引起胃灼熱感(燒心)。

3.食管反應性變化是否會有癌變風險?

不會,反應性的變化並不意味著你會患上癌症。然而,引起反應性變化的過程需要治療,以便食管能癒合,食管內壁可以恢復正常。

4.什麼是反流變化?

反流意味著胃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它會引起胃灼熱感。胃內容物有酸性,食管長期暴露在胃酸中會損傷胃黏膜。這導致了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能看到的某些變化。

5.反流引起癌症嗎?

反流本身不會引起癌症。反流最常引起食管內壁的反應性改變。然而,如果長期發生反流,也會導致食管內壁的其他變化,從而增加患癌症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反流被認為是食管癌的一個風險因素。諮詢醫生治療你的反流,可能有助於防止更多的食管問題出現。

6.如果報告提到胃賁門型黏膜怎麼辦?

賁門是胃的一部分,靠近食管進入胃的地方。有時會在這個區域進行食管活檢採樣。

7.賁門型黏膜炎症

炎症可能是由胃酸或感染引起的。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幽門螺桿菌(也稱為幽門螺旋桿菌)。當胃受到這種細菌的感染時,會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等問題。

五、食管癌(伴有或不伴有Barrett食管)

食管癌以食管中段最多見,下段次之,上段最少。可分為早期和中晚期兩類。食管上、中段癌腫絕大多數為鱗狀細胞癌,食管下段癌腫則多為腺癌。

早期癌此期臨床上尚無明顯症狀,病變局限,多為原位癌或黏膜內癌,也有一部分病例癌組織可侵犯黏膜下層,但未侵犯肌層,無淋巴結轉移。5年存活率在90%以上,預後較好。

中晚期癌此期患者已出現臨床症狀,如吞咽困難等。

1.食管癌,肉眼形態可分為4型:

(1)髓質型:腫瘤在食管壁內浸潤性生長,使食管壁均勻增厚,管腔變窄。切面癌組織為灰白色,質地較軟似腦髓組織,表面可形成淺表潰瘍。

(2)蕈傘型:腫瘤為卵圓形扁平腫塊,如蘑茹狀突入食管腔內。此型侵透肌層者較其他類型少見。

(3)潰瘍型:腫瘤表面形成潰瘍,潰瘍外形不整,邊緣隆起,底部凹凸不平,深達肌層。

(4)縮窄型:癌組織在食管壁內浸潤生長,累及食管全周,形成明顯的環形狹窄,近端食管腔明顯擴張。

鏡下,組織學上有鱗狀細胞癌、腺癌、小細胞癌、腺棘皮癌等類型。其中以鱗狀細胞癌最多見,約佔食管癌的90%,腺癌次之。大部腺癌來自賁門,極少數來自食管黏膜下腺體。

2.腺癌

腺癌是由腺細胞發展出來的一種癌症。在食管中,腺癌可由Barrett食管的細胞產生。較少見,又可分為單純腺癌、腺鱗癌、粘液表皮樣癌和腺囊性癌。

3.鱗狀細胞癌

食管的內層被稱為黏膜。在食管的大部分黏膜層由鱗狀細胞構成。這叫做鱗狀黏膜。鱗狀細胞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與魚鱗相似的扁平細胞。食管鱗狀細胞癌是由食管鱗狀細胞引起的一種癌症,最多見。

4.Barrett,杯狀細胞或腸化生

杯狀細胞通常在腸道內壁,而不是食管。當杯狀細胞在一個他們不該出現的地方被發現時(如食管黏膜),人們稱之為腸上皮化生。

腸上皮化生可以在任何部位正常黏膜形成。當腸上皮化生取代食管的鱗狀上皮時,它被稱為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最常見的原因是胃內容物反流回食管,這常常被稱為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

5.如果我有巴雷特食管,且已經診斷出了癌症,那意味著什麼?

Barrett食管,只有在它會增加食管癌風險時才重要。如果你已經有癌症,有Barrett食管已經不重要了。

6.浸潤性是什麼意思?

浸潤指的是癌細胞長出了黏膜(食管內層)之外。這表示這是真正的癌症,而不再是癌前病變了。

7.這是否意味著腫瘤已經深深浸潤,並且預後也不良了呢?

不,這只是表示這是真正的癌症(而不是癌前病變)。在活檢中,只有一小部分組織被切除,病理醫生通常無法判斷腫瘤浸潤食管壁的深度。

一些早期的、小的癌症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手術內鏡黏膜切除術(EMR)來治療,它只切除食管的部分內壁。在其他情況下,則需要實施食管切除術(切除部分或全部食管),在手術切除整個腫瘤時可以測量浸潤深度。

8.分化

腫瘤的分化或分級取決於顯微鏡下細胞和組織的異常程度。這有助於預測癌症的生長和擴散的速度。食管癌通常分為3個等級:

•高分化(低級別)

•中分化(中級別)

•低分化(高級別)

有時分為2個級別:

中分化和低分化。

9.癌症的分級

級別是幫助確定癌症生長和擴散的可能性的許多因素之一。低分化(高級別)癌症傾向於生長和擴散得更快,而高分化(低級別)的癌症往往發展得更慢。然而,其他因素也很重要。

10.血管浸潤、淋巴管浸潤、脈管浸潤

這些屬於表示癌症已經存在於食管的血管和/或淋巴管中。如果癌細胞已經生長到這些血管中,那麼它擴散出食管的可能性增加。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癌症已經擴散。

11.HER2測試是什麼意思?

有些癌症有太多的促生長蛋白HER2(或HER2)。HER2水平升高的腫瘤被稱為HER2陽性。HER2的檢測結果能指導醫生,HER2蛋白的靶向藥物是否有助於治療癌症。

相關焦點

  • 「燒心」別只想到胃食管反流病,還可能是這4類疾病
    FH是指缺乏GERD組織病理依據的動力障礙性或器質性疾病證據的發作性胸骨後燒灼樣不適或疼痛,依據羅馬III標準從以往NERD中劃分出來。功能性燒心患者往往白天症狀明顯,亦可伴噯氣、反胃、腹脹、上腹不適、早飽等症狀。
  • 一分鐘教你看懂乳腺檢查報告(一)
    別害怕不要自己嚇自己,下面教大家一分鐘了解令人膽戰心驚的檢查報告。1. 結節乳腺超聲報告裡經常出現的高頻詞彙,大家一定都聽過。「結節」只是一個描述性的語言,形容各種方法所發現的「小」腫塊。不涉及腫物是良性還是惡性,更不是疾病的名稱。2低回聲、無回聲、邊界清楚、邊界不清在乳腺超聲報告中,通常會形容結節是「低回聲」或「無回聲」。
  • 42歲女子後背部總不舒服,口腔經常有餿味,被發現是食管異常
    ——梁寶松/文 巧破「堤壩」治療食管憩室 食管,顧名思義,就是一根管子!上端連接咽部,下端連接胃,是我們吃下去食物進入胃腸道的通道。
  • 「胃食管反流」症狀極具迷惑性
    日前,他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就診,該院普外科胃食管反流病綜合門診黃迪宇副主任醫師根據他的這些症狀,診斷他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是一種常見病  黃迪宇介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由於胃內容物反流而引起不適症狀和(或)併發症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加,發病率不斷提高。
  • 2019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臨床醫學基礎:胃食管反流病
    2019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臨床醫學基礎: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臨床消化系統疾病,之前我們總結過關於該病的臨床表現及處理。那麼患者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表現,也就是病因和發病機制,往往在考試中能幫助我們更透徹的理解這個疾病。
  • 胃食管反流也會出現胸痛症狀
    ●更年期女性易受X症候群騷擾●胸痛症狀與冠心病相似,但冠狀動脈造影卻顯示正常●X症候群與小血管病變有關,個體治療症狀可緩解文/記者黎蘅 通訊員許詠怡醫學指導/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區文超「醫生,我最近老是胸痛,是不是得了冠心病?」
  • 醫生教你看懂血常規報告
    血常規報告拿到手了該怎麼看?報告上這麼多箭頭,情況是不是很嚴重?相信每個去醫院就診的病人心裡總會有這樣的「三連問」。日前,記者就帶著疑問採訪了嘉興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曉珺,請專家手把手教大家看懂血常規報告。  為什麼醫生總叫人驗血?  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咳嗽、發燒或者肚疼腹瀉去醫院,醫生總是會說「先去驗個血」。
  • 病理檢查究竟有什麼用?是醫生在騙我多花錢嗎?
    什麼是病理檢查? 病理檢查是檢查機體器官、組織或細胞病理改變的形態學診斷方法,即從患者病變部位取出一定的活體組織,做成病理切片,經過一系列流程,最終做出病理性診斷。 除了腫瘤之外,還有一些疾病也需要病理檢查幫助診斷,比如結核、腎炎、心內膜炎、特殊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等。
  • 吳人亮:我的病理入門之路
    A23屍檢病理報告為新生兒肺透明膜形成伴支氣管炎,窒息而死亡。切片室發揮了作用,因為我熟練掌握了超微病理技術,隨後十年寫出近十篇與超微病理有關論文,其中三篇發表在中華腫瘤雜誌上。1982年底在東湖召開全省病理年會,我參加會務工作,並辦了學術論文壁報。我寫的「前列腺發病機制的研究」在大會發言獲得了好評,會後還邀請了協和醫院泌尿外科醫生來科室進行了有關前列腺疾病的學術交流。彭老師的耐心指導獲得了成功。
  •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是什麼 胃食管反流這樣治療
    胃食管反流是一種胃部經常出現的疾病,胃食管反流有許多人都得過,胃食管反流會傷害身體,並且會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那麼請問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是什麼?胃食管反流吃什麼好?胃食管反流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寶寶睡前吃太飽 當心胃食管反流
    ■ 河南省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 王躍生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主要分為生理性、功能性和病理性幾種,在小兒中十分常見,大多數屬於生理現象,多見於新生兒和小嬰兒餵奶後發生的暫時反流。大一些的兒童如果頻繁出現胃食管反流,家長要考慮是病理性反流,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 貓咪食管裡長出小口袋,鏟屎官們別忽視,這是食管憩室的症狀
    什麼是貓咪食管憩室呢? 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突出形成囊狀而出現局限性擴張的狀態。也就是在食管處長出了一個小袋子,貓咪吃下的食物就很有可能被袋子給兜住了,別誤會這可不是用來儲備糧食的,存下來的食物是會導致食管發炎引發更嚴重的疾病的!
  • 從病理改變進一步認識COVID-19肺炎
    如圖:SARS-CoV-2引起的嚴重肺炎患者中右(A)、左(B)肺組織、肝組織(C)、心臟組織(D)病理表現筆者思考,隨著病理證據和資料的完善,提示醫學工作者對新冠肺炎的認識進一步完整,疾病從發生(致病原為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暫命名SARS-CoV-2,尚未公認),發展(多篇高質量文章揭示疾病的臨床特徵及影像學改變),變化(輕症,重症,危重症的特點),終末期改變(王福生院士團隊文章揭示終末期病理改變
  • 如何看懂血常規報告?
    那麼,怎麼看懂血常規呢?臨床上,血常規中最重要的三個部分,分別是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與紅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三項。這三項能夠比較敏感的反映機體目前的狀況,也常作為疾病治療過程中治療效果、調整用藥、判斷預後的常用指標。首先來說白細胞計數,白細胞是人體內重要的吞噬細胞,起到清除抗原的作用。白細胞計數升高,常見於感染、白血病等疾病。
  • 衡道丨對話 喻明芙老師:歷經第三方、社區醫院和教學醫院的病理達人
    首先從宏觀來說,做科研養成了嚴謹的思維和科學的態度,還有很強的查文獻、寫報告以及與人交流的能力,這對做病理診斷、寫病理報告都很有幫助。在微觀層面,10年科研我接觸了不少形態學,包括普通的切片、還有免疫組化,這些都是我進病理科的敲門磚。
  • 新冠肺炎期間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
    這時候,我們就要警惕一種常見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地給您說說這一食管良性病。食管的功能是將食物由咽輸送至胃:蠕動著的食管將吞咽的食物緩緩送至食管下端,此時位於下端的食管下括約肌鬆弛,使食物順利進入胃內;食物進入胃中之後,食管下括約肌又恢復張力
  • 食管中段憩室吃什麼食物好?
    食管中段憩室主要是牽引型憩室,偶有先天性憩室和因食管某處先有狹窄而導致的膨出型憩室。根據臨床表現,結合食管鋇餐造影和食管內鏡檢查可明確診斷。如果不幸患了食管中段憩室的話,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選擇如下這幾樣食材: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
  • 這些症狀,可能跟胃食管反流有關!
    胃食道反流病是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適症狀或併發症的疾病。根據是否導致食管黏膜糜爛、潰瘍,分為反流性食管炎及非糜爛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道反流病的的主要類型,那麼究竟什麼是胃食道反流病?有哪些併發症呢? 反流性疾病是如何發生的?
  • 2歲女孩做腸套疊手術病理醫生
    淋巴瘤被稱為「沉默的癌症」,是一種發病率逐年升高但比較隱蔽的疾病。寧波市臨床病理診斷中心組織病理科主任醫師黃春鑫,從事病理診斷工作30多年,一直在和淋巴瘤、白血病等狡猾的對手打交道,一年診斷淋巴瘤600多例。「淋巴瘤的發病年齡從一兩歲的孩童到90多歲的老人都有。」讓黃春鑫印象最深的,是幾個月前遇到的那位2歲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