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帶三天口糧」,剛出生不用餵?這個偽科學還要禍害多少人

2021-01-16 凝媽悟語

文 | 凝媽

閨蜜生孩子的時候,醫生告訴她要帶一個碗和一個勺子去,孩子出生後給孩子餵水,不能餵奶粉。閨蜜是37周順產,凌晨4點孩子出生,當時進行了袋鼠護理,孩子吸吮了母乳至於是不是吸出來了就不確定了,之後孩子就睡了。孩子醒來的時候就給他餵點水,孩子倒也很安穩。基本上每隔2個小時都會讓寶寶吸吮一次母乳,當天就下奶了,於是孩子吃上了珍貴的初乳。

到我生孩子的時候,閨蜜跟我說「醫生說了,寶寶自帶三天口糧,你也跟我一樣帶個碗去,沒下奶就餵水!」

我是剖腹產,孩子出生後沒有做袋鼠護理,又平躺了6個小時,根本沒有機會讓孩子吸吮母乳。先是給孩子餵水,開始還可以,睡了一覺就不行了,大哭,不忍心,臨時去買的奶粉,衝了30ml,大約喝了10ml。

又睡了一覺到了晚上,由於我們都很認可「寶寶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認為孩子不餓,就是周圍環境太吵了睡不著。決定不給孩子餵奶,孩子哭了一個多小時,哭累了睡了一個小時,起來又哭。

這次婆婆試著給孩子餵了奶粉,他喝上10ml奶粉安安穩穩地睡了4個小時,天亮了。早上5點多,醫生來檢查孩子,孩子黃疸指數偏高,有12多。醫生說「勤點喂,2小時餵一次,孩子多吃多排,黃疸才能下去!」我們問醫生「不是自帶三天口糧嗎?」醫生說「哪有這說法,如果沒有母乳,我們這裡是允許餵奶粉的!」

因為對「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太信以為真,結果孩子哭成了淚人,第二天還得了黃疸,真是不應該啊。後來才了解到,這個說法是很早以前的說法,再說媽媽不同,孩子不同,也不能有千篇一律的做法,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胡亂相信什麼理論。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靠譜嗎?

這個說法是很早以前流傳下來的,並沒有及時得到更新,所以在一些地方還廣為流傳。

以前的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孕媽媽營養跟不上,下奶非常慢。當時有沒有奶粉啥的,孩子出生後沒有母乳、沒有奶粉,只能餓著。大約3天以後,媽媽才有母乳,孩子才可以正常吸收營養了。因為很多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孩子也沒有出現大問題,所以就流傳下來這樣的做法。

但是現在物質豐富,孕媽媽在孕期營養充足,有的在懷孕4個月就有奶水了,尤其是順產的,孩子出生後進行袋鼠護理,第一時間進行吸吮,媽媽們很多都是當天下奶,孩子就可以飽餐一頓了。

像剖腹產的下奶慢一些,也有奶粉這樣的食物臨時代替母乳,給寶寶充飢,寶寶也不會餓到。

所以,在當前條件下,再提「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就不合適了。從我的經歷來看,孩子絕對堅持不了3天,別說是3天,就是半天也堅持不了,他需要及時得到餵養,否則就會非常痛苦。

新生兒不及時餵養會出現這些健康問題

如果偏信「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讓孩子餓著,他除了哭,哭累了睡,睡不安穩繼續哭以外,對身體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

01、會長黃疸: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肝臟功能還不是很成熟,不能及時將體內的膽紅素代謝掉,所以就容易出現黃疸,眼白、額頭、胸部、腿部都會出現皮膚變黃的情況。

如果再不給孩子及時餵養,孩子排洩少,就不能將體內的膽紅素完全排出,黃疸就更加嚴重。

我家孩子就是如此,第二天得黃疸後,其實只是個開始,一直持續了46天,用盡了多種方法才治好。

02、會低血糖

鄭玉巧醫生說,新生兒肝臟中儲存的糖原非常有限,如果不及時餵養,孩子就容易出現低血糖的問題,如果特別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寶寶的智力發育就會受到不良影響。

這一點不像黃疸那麼明顯,但是對孩子的影響是更嚴重的。所以,還是要及時給寶寶餵養,最長間隔時間不能超過4小時。

新生兒該如何餵養

現在我們都很明確了,不要相信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孩子會餓壞的,要及時餵養,那應該怎麼餵養呢,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

對於順產媽媽來說,在30分鐘內要讓寶寶進行吸吮,孩子的吸吮會刺激分泌母乳,經過幾次吸吮之後,很多媽媽就會很快來母乳。

我們醫生給順產媽媽的建議是:每隔2小時吸吮一次母乳,每次半小時,如果還是沒有母乳,可以給孩子餵奶粉。如果要餵奶粉,一定要吸吮母乳。

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來說,在第一天內都能難吸吮母乳,母乳下不來,可以直接給寶寶餵奶粉。有的會在第二天來母乳,有的會在第三天,來了母乳就可以正常母乳餵養了。

我們醫生給剖腹產媽媽的建議是:注意自己進行按摩、熱敷,做好哺乳的準備,等寶寶能吸吮的時候就能方便一些。

寶寶開始幾天的胃容量非常小,吃不了太多的食物,如果他能吸出來一點點母乳就能吃飽,只要孩子睡眠安穩、精神狀態好、每天能尿6次以上就說明是吃飽的,這種情況就不需要添加奶粉了。

結語

有些流傳的說法並不一定靠譜,只要孩子餓還是要餵孩子的,難道看著孩子乾哭不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最重要的,只要對孩子好的我們才相信,對孩子不好的都不要信。

很多媽媽糾結給孩子餵了奶粉是不是就不能再吃母乳了,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有了母乳,孩子還是願意吃母乳。母乳不涼不熱,隨時可以吃,孩子也知道這更方便,怎麼省事怎麼來。我家孩子雖然開始幾天餵奶粉了,但是有母乳後,一直是母乳餵養了。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別太自信了,完全沒必要這樣做
    總聽人說,因為產婦在產後三天奶水都是比較少的,所以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會自帶「三天口糧」,這樣寶寶在出生的時候就算吃不到奶水也不會餓著。可懶媽媽在醫院生寶寶的時候,不管是大寶還是二寶,在出生的第一天都在那裡哭,但只要給寶寶餵了一點奶粉之後,寶寶就會安靜很多。那麼,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這種說法到底科學嗎?是不是真的要遵照執行?
  • 三天沒吃母乳,內蒙古一隻剛出生虎寶寶急尋狗「媽媽」
    三天沒吃母乳,內蒙古一隻剛出生虎寶寶急尋狗「媽媽」 2020-06-05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寶寶出生三天被測出黃疸值偏高,這新生兒黃疸給我折騰的夠嗆
    二寶去年八月十九出生的,出生三天被測出新生兒黃疸,第一次測六點五,醫生告訴我們可以給孩子先餵點去黃的藥,然後還需要觀察,如果超過十二點多就要被送去照藍光的~在醫院那幾天,聽說只要被送去照藍光的寶寶,基本最少都要十天左右父母才能見到寶寶,每天只有一小時的探望時間,其餘時間裡是見不到寶寶的
  • 血和淚的教訓告訴你們:寶寶剛出生,一定要讓他吸乳頭!
    作者:百度寶寶知道 安安媽媽531科學餵養!科學餵養!科學餵養!!!昨晚安媽再次經歷了2個月多前那一幕~漲奶!!!那種感覺真的是歷歷在目,只是此刻受罪的人不是安媽了,而是安媽的朋友糖糖媽,安媽真的是感同身受。
  • 【寶寶口糧保衛戰】我是飛機場,小A但我照樣追你成功
    寶寶👶 去年3月份,寶寶出生了,7斤8兩,順產,最自豪的是沒有側切,😌所以生完寶寶當天下午就可以下床走路了,頭三天因為奶水沒下來,所以寶寶吃的是奶粉,中間我也讓嘗試著餵寶寶,想讓她多吸吸讓奶下來,可寶寶比我們現象的聰明
  • 這個剛出生的寶寶好漂亮,被稱最美新生兒,網友:願意等他18年
    像下面這個剛出生就這麼漂亮的寶寶還真不多見,寶媽和奶爸顏值都不是很高,就是一般普通人,所以在產檢的時候寶媽格外關注孩子的顏值,但是產檢太模糊看不清什麼,預產期來臨寶媽也一直在擔心孩子的顏值,隨了爸媽的優點還好說,萬一對了父母的缺點,那得多醜啊。
  • 剛出生的寶寶怎麼護理?這七個方面要牢記
    寶寶出生後就成為全家的重點,怎麼護理這個嬌嫩的小嬰兒,成為擺在全家人面前的重要問題。因為新生兒非常柔軟、脆弱,所以在護理方面要多加用心,用科學的護理方法,讓寶寶平安度過新生兒這個關鍵階段。1、按需哺乳,要牢記。
  • 營養師馬慧芳回答:米糊每天餵多少?DHA怎麼補?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寶媽提問:母親是過敏體質,姐姐過敏體質。孩子四個月了,出生48釐米,6斤。一直純奶粉餵養。喝的德國***HA PRE,每天400個單位的D3,拉的粑粑前期一直是黃色糊狀,後期發綠。現在想加輔食,請問加輔食有什麼注意事項?
  • 寶寶一天餵幾次?每次餵多少?0~1歲寶寶餵奶標準一覽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寶爸寶媽都是新手,在餵寶寶的過程中很難控制量,結果導致寶寶經常吐奶,影響腸胃消化。那麼,新手寶媽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一天要為幾次?每次又要餵多少呢?下面我們來分享0~1歲寶寶餵奶標準一覽:1、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寶寶在0~6個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靠母乳餵養的。而6個月以後,寶寶才會允許吃一點輔食,一方面緩解寶媽母乳不充足的問題,另一方面能保證寶寶吃飽。單純靠母乳餵養的話,寶寶24小時內小便次數>6次,則說明寶寶奶量充足,已經吃飽了,而如果<5次,則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 蠶寶寶口糧不夠 愁壞日本媽媽
    家裡的四五百隻蠶寶寶就快斷糧了。」昨日,家住福州五四北一小區的日本媽媽優子在朋友圈裡緊急求助。原來,鄰居黃媽媽最近去德國學習,把自家的蠶寶寶託付給優子照顧。隨著蠶寶寶的日漸長大,優子為它們的食物犯起了愁。 去年開始,黃媽媽便帶著兒子養蠶,並收到了近千個蠶卵。因為要外派去德國學習半個月,黃媽媽發愁接連出生的蠶寶寶該怎麼辦時,鄰居日本媽媽優子進入了她的視野。
  • 剛出生的狗寶寶是什麼樣的呢?
    當前養狗狗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會養一隻小狗狗,慢慢把他養大,讓他陪伴著。也有些人會養一隻大狗狗,然後生小狗狗。那您見過剛出生的小狗狗是什麼樣的嗎?下面就由我帶您了解一下吧:1、眼睛和耳朵是閉著的 剛生出來的小狗狗,他的眼睛是完全閉著的,他的耳朵也是閉著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眼睛和耳朵對剛出生的他們來說,沒有太大的用處。
  • 寶寶出生自帶「蝙蝠俠」面具,被旁人嘲笑怪物,父母為她操碎了心
    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會帶有或大或小的胎記,顏色不一、位置也不同,有一些人的胎記長在比較私密的部位,平常露不出來,不會影響美觀。而有些人的胎記長在比較明顯的部位,比如臉上,那麼就會影響到顏值,有一個美國的寶寶出生自帶蝙蝠俠面具,父母帶她遠赴俄國治療。
  • 「快餵孩子,餓了!」「剛餵完的,我是他親媽,能餓著他不成?」
    「你這胸,一看就沒多少奶水……」 這樣的話從婆婆嘴裡說出來時,就像刀一樣扎在心裡。婆婆也是一番好意,擔心孩子餓著,但是說多了自己都會懷疑自己。 「寶寶剛吃完沒多久就又餓了,是不是奶水不夠孩子吃?」
  • 媽媽曬剛出生的寶寶,網友:為什麼新生兒背上會長黑毛呢?
    每個寶寶都會有胎毛,但是大部分寶寶在出生的時候,由於摩擦的作用,身上的胎毛會褪掉。不過也有很多寶寶是例外的,比如下面這位寶寶。   這是前一陣子貓爸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是一位寶媽分享的新出生寶寶的視頻,而寶寶背上茂密的黑毛引起了眾多網友媽媽的注意,有網友還調侃說是不是因為出生的時候天氣冷,寶寶自帶一件「小毛衣」出生。
  • 寶寶1周歲後,奶水仍是必備「口糧」,但「添飯」比例要改變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在小嬰兒剛剛出生的4個月左右,每天只能吃母乳或者喝奶粉「充飢」,大人只管把他餵飽不用想其他事情。隨著寶寶消化能力漸漸提升,開始需要更多能量,單純的奶液已經不頂飽了,需要攝入更多營養,這時添加輔食很有必要。
  • 狗狗剛到家的前三天應該幹啥,很多人都做錯了
    一天餵幾次?每次餵多少?如果是網上買的狗狗,經過長途託運後,運氣不好還會拉稀嘔吐,所以今天全全討論的主題就是「狗狗剛到家的前三天應該幹啥」。當然,討論的前提是你的狗狗本身是健康的,如果患有疾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吉時吉日:帶狗回家要選周六的早晨。
  • 剛出生的小貓吃什麼
    這是很多養過幼貓的貓友會提出的問題,因為剛出生的小貓,腸胃很脆弱、敏感,很多東西是不適合吃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剛出生不久的小貓咪能吃什麼。怎麼養活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貓呢?這是很多養過幼貓的貓友會提出的問題,因為剛出生的小貓,腸胃很脆弱、敏感,很多東西是不適合吃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剛出生不久的小貓咪能吃什麼。
  • 如何照顧家裡剛出生的小貓咪?有哪些注意事項?
    環境清潔一定要重視,徹底地做好清潔和消毒工作,切忌消毒的不用用刺激性和低毒性的消毒液,用無刺激性實際無毒級的消毒液,要不會讓母貓和剛生下來的小貓嗅覺損傷,可以直接用LW光與風寵物消毒液,我家就用的這個消毒液還可以。
  • 如何撫養剛出生的小貓?
    由母貓照顧幼貓的一切起居生活貓寶寶從出生到10天左右眼睛掙開時,只顧埋頭吃奶和睡覺。如母貓身體狀況正常的話,寶寶靠母乳只需2-3周即可明顯發育,所以貓寶寶也提倡母乳餵養。母貓對育兒極為熱衷,除了吃飯、上廁所其餘時間都呆在產箱裡,守著寶寶,給他們餵奶。寶寶開始蹣跚學步前的3周內,排尿和排便都是由母貓用舌頭幫其進行的。先舔一下刺激其排尿或便,然後將排出物舔乾淨。
  • 寶寶出生後先喝奶還是先喝水?或許不少人做錯了
    寶寶的出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胎兒在寶媽的肚子裡是通過臍帶獲取營養,當寶寶離開母體後也是需要營養的供給,只是換了一種方式。不過對於寶寶出生後是先喝水還是先喝奶具有較大的爭議。文文前兩天順產誕下了一名男嬰,全家都高興壞了,不過孩子剛出生不久,一家人就為一件事爭論不下。文文的婆婆認為孩子剛出生應該先餵點水喝,但文文不這樣認為,覺得寶寶出生後應該先喝母乳,對寶寶好,婆媳倆為此爭論,後來還驚擾了護士。寶寶出生後先喝奶還是先喝水?或許不少人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