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樊勝美,後有蘇明玉,其實一直以來都不缺樊勝美、蘇明玉的人例。你覺得她們很慘,現實其實更慘,甚至乎你跟她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些人就是外表靚麗,笑容溫暖,回到家裡門一關,不過是背地裡偷著哭的人。有些人逃出來了,有些人還在原地哭,唯一能夠做的,不過就是繼續扛著堅強地活在當下。
原生家庭是埋在心底的一條刺
最近大熱的《都挺好》看得人都想一錘子把蘇家三個男人錘掉,重男輕女的家庭啦,還有不停找事的家人。其實現實就是這樣,原生的家庭真的是一條拔不掉的刺,長在心底,時刻刺痛著。重男輕女又是我們的社會常態,老一輩尤為明顯。
原生家庭如果重男輕女,那生在其中就會潛移默化地接收著很多這種思想的灌輸。比如無論奶奶、外婆還是媽媽,就一直給女孩灌輸著,長大就要學會做菜打掃家務,以後嫁人可是要伺候家人的。要是家裡有哥哥或者弟弟,吃飯吃菜也要遷就著,從小男孩做錯事總是家人護著,有錯也不敢罵……女孩子要勤勞衛生愛打掃,男孩子就要護著捧著舉高高。
要是家裡關係緊張,爸媽經常吵架,只要身邊的朋友一聊起父母,那就真的很想挖個洞鑽進去。那種從小就自發心底的卑微與自卑感,是一些正常家庭成長的孩子所不能體會的。常常因為聽到別人家庭美滿幸福,就隱隱作痛,因為明白無論如何自己的家庭也不會有那樣美好溫暖的一天。
需要改變的是你的人生
說著說著好像很喪,但是家庭就是如此,那能怎麼辦呢?像樊勝美、蘇明玉一樣翻身找到自己的生活那真的非常明智,但是生為家人怎麼可能砍得斷呢。說到底還是想著有一天她們改變這種陳腐的思想,放下重男輕女,給與自己一點愛和溫暖而已。
與其被不停地傷害,其實不如接受。你已知他們如此,「你叫不醒裝睡的人」那就由他們去吧。從心底去明白,你的人生是獨立的,執著在他們的思想禁錮當中那是給自己拷上手銬,給自己的自由帶上枷鎖。
就如,難道他們認為「女大不中留」強迫你去相親,嫁給一個不愛的人你就要接受嗎?人生屬於自己,把握自己的一生,比一直困苦在他們的思想中要來得重要。無法改變,那就去接受吧!而這種接受,應該更多的是坦然面對他們帶給你的負面影響,想想自己能夠怎樣從容積極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與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這個世界有很多那種外表靚麗,但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缺乏家庭溫暖與愛的人,在失落寂寞的時刻,陪伴在身邊的是自己的眼淚。不是所有的原生家庭都因為重男輕女才有問題,也不是所有女孩才是受害者,新聞有太多,無論男女在惡劣的原生家庭中長大,心理承受的傷害是比斷骨切筋還要來得痛的劇痛。
有一些傷害是無法彌補的,我們會問張韶涵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爸爸媽媽?梅豔芳為什麼有這樣的媽媽?這都是無法理解的,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就只能學著去堅強,去勇敢面對。如果以後自己有一個家庭,更希望的是自己成為不一樣的父母,給與自己孩子全部的愛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