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與「臺獨」份子的第一場正面鬥法──中壢暴動事件

2021-01-21 手機鳳凰網

 

  

中壢發生選舉舞弊,引起民眾包圍並焚燒警局及警車的中壢事件

臺海網4月13日獨家專稿(作者 王豐 臺灣著名傳記作家) 發生於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的中壢暴動事件,是國府撤退臺灣二十八年後,爆發的最大規模群眾反政府暴動場面。從中壢暴動到一九七九年的高雄暴動,臺灣的黨外異議份子不僅展開了有組織的南北串聯,在意識型態上,這批政治人物開始零零星星,猶抱琵琶半遮面地鼓吹「臺獨」,並逐步匯聚一股暗流。從中壢暴動為起點,「臺獨」份子以合法掩護非法,披著民主的外衣,假民主之名,行鼓吹「臺獨」之實,逐步集結同夥,以議會鬥爭、街頭遊擊戰為兩面戰術手段,與蔣經國領導的國民黨政府,進行了為期十一年的世紀大鬥法,直至蔣經國故世,「臺獨」份子更形囂張。

接位路荊棘遍布

一九七七年下半年,是臺灣政治發展極具關鍵性的一個時期,因為,蔣經國要在未來的半年時間裡,順利完成接班「憲法」程序,坐上第六任「中華民國總統」寶座。國民黨黨內,正為如何順理成章提名蔣經國為第六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人選,殫精竭慮,絞盡腦汁,希望營造最自然,最冠冕堂皇的情境,讓蔣經國能姿態優雅,水到渠成地浮上檯面。

另方面,一九七七年底正逢臺灣舉行五項公職選舉,將選出新的縣市首長、民意代表。許多黨外異議人士在島內南北各地鼓動風潮,處處與國民黨當局唱反調,攪得蔣經國焦頭爛額,疲於奔命。為了穩操勝券,國民黨黨內打從那年上半年開始,就為了黨內候選人的提名事宜大傷腦筋。許多敏感地區,推舉黨內候選人,時時暗潮洶湧,處處激流險灘,充滿了派系角力與黨內鬥爭的痕跡。能夠先讓一九七七年年底的地方首長選舉安然過關,第二步,才可以在一九七八年五月讓蔣經國風風光光地登上「中華民國總統」寶座,正式完成蔣介石生前未完成的父子權力交接。

好事多磨,蔣經國的「總統」之路,一路遍布荊棘。

地方首長選舉當中,臺灣北部的桃園縣,是最讓國民黨主席蔣經國擔心的一個縣份,也是黨內眾所矚目的縣份,它的重要性不亞於臺北縣市。桃園縣境內,有「中山科學院」──默默負責研製原子彈和尖端武器裝備的秘密基地,是蔣介石生前最看重的一個軍事科技單位;桃園縣境還有「陸軍總部」,重兵駐守的陸、空軍事基地,以及先前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的一些神秘單位……;更具象徵意義的是,位於桃園大溪的慈湖陵寢,更是蔣介石身後長眠,靈柩安厝之地。如此莊嚴的靈寢重地,如此神秘的軍事基地,如此重要的情報重鎮,又與臺北僅只一河之隔,假使桃園縣在縣長選舉中「淪陷」──國民黨推舉的候選人落選,不光是國民黨顏面無光,蔣經國顏面掛不住,當局更擔心在黨外異議人士,以及「臺獨」份子的推波助瀾下,平添政治動蕩不安的變數。

桃園縣長選舉起波瀾

那年選舉前,國民黨黨內桃園縣最有可能被提名的兩個黨員,一是臺灣省議員許信良,一是調查局桃園調查站出身的歐憲瑜,在國民黨中央開會討論是提名許信良或者歐憲瑜之時,由於兩人各有優缺點,當即陷入兩難。許信良習慣打著藍旗反藍旗,不但在省議員任內經常藉著質詢問政,讓臺灣省政府主席和官員下不了臺,而且接連於那年四月出版《風雨之聲》,八月又出版《當仁不讓》不斷藉著發表爭議性言論,譁眾取寵,吸引民眾關注。在各級黨部的眼裡,許信良是一個長著反骨的難纏投機人物,被認為對黨的忠誠度有問題,可是,黨政軍機關在地方上的民調則顯示,許信良民意支持度頗高。

相對而言,歐憲瑜雖然並不顯眼,民意支持度似乎不如許信良遠甚,但是,歐憲瑜的優點是服從組織,從不曾有反黨言行,忠誠度與配合度都高。

相關焦點

  • 中壢事件
    列印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77年的「中壢事件」。  中壢是臺灣桃園縣的一個小鎮,距臺北約25公裡。1977年11月,臺灣將進行「地方選舉」。原國民黨黨員許信良因國民黨拒絕提名他參選桃園縣長,於是退出國民黨,以無黨籍身份與國民黨正式的候選人歐憲瑜競選。為了對付許信良,國民黨採取了各種手段,而許信良也廣泛動員黨外人士尤其是青年為其助選,志在必得。在選舉之前,雙方就劍撥弩張,氣氛十分緊張。
  • 臺灣歷史事件回眸:中壢事件
    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77年的「中壢事件」。  中壢是臺灣桃園縣的一個小鎮,距臺北約25公裡。1977年11月,臺灣將進行「地方選舉」。原國民黨黨員許信良因國民黨拒絕提名他參選桃園縣長,於是退出國民黨,以無黨籍身份與國民黨正式的候選人歐憲瑜競選。為了對付許信良,國民黨採取了各種手段,而許信良也廣泛動員黨外人士尤其是青年為其助選,志在必得。在選舉之前,雙方就劍撥弩張,氣氛十分緊張。
  • 1977年:中壢事件
    名片  「中壢事件」發生在1977年11月19日。事件起因是由於「執政黨」中國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投票過程中做票,引起中壢市民忿怒,上千名群眾包圍中壢市警察分局,搗毀並放火燒毀警察局的事件。該事件造成一名臺灣中央大學學生被警方格殺。  當年的桃園縣縣長選舉的候選人有二人:一位是國民黨籍候選人「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的官員歐憲瑜,一位是黨外活躍分子許信良。許信良的參選行動得到了黨外的喝彩,在當時頗有名氣的黨外人士張德銘、黃玉嬌、呂秀蓮等人利用各自的勢力為其助選,林正杰、許國泰、林清松、邱垂貞等活躍分子也為其活動。
  • 中壢事件:臺灣地區黨外力量的集結
    中壢事件,基本可以認為是兩蔣統治下臺灣地區最早的黨外事件,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黨外力量的集結。此事發生在1977年11月,肇始於桃園縣縣長選舉。候選人有二人:一位是國民黨籍候選人歐憲瑜,一位是黨外活躍分子許信良。
  • 蔣經國晚年的決策性失誤:選「平民官員」李登輝接班
    因為事件發生在美國,遇刺者江南又是美國國籍,美國政府出面幹涉,蔣經國不得不忍痛將兒子蔣孝武外派新加坡,世襲交班的計劃從此胎死腹中。為了挽救蔣家政權可能大權旁落的危局,自蔣介石歿後始終生活在美國的蔣氏大家長宋美齡,曾在「江南事件」發生後不久飛回臺灣。
  • 素珠之亂 退將批:恐怖主義一樣的「臺獨份子」
    他還形容,「一個極端惡質的皇民餘孽,像IS恐怖主義一樣的『臺獨份子』,幾段泯滅人性羞辱榮民伯伯的視頻,透過媒體日夜瘋狂轉播,終於踩到人性的底線。」    吳斯懷昨日晚間以《榮民終於被重視了!》為題在臉書上表示,「終於被全臺灣民眾重視了,外省人不再是原罪了,一個極端惡質的皇民餘孽,像IS恐怖主義一樣的『臺獨份子』,幾段泯滅人性羞辱榮民伯伯的視頻,透過媒體日夜瘋狂轉播,終於踩到人性的底線,藍綠政黨、政客們,難得齊心協力,一致撻伐這種不配為人的惡劣行為。」
  • 外省第三代王浩宇本月中旬將迎來罷免投票,曾稱「屈原是楚獨份子」
    大學畢業後又混跡於網際網路,創辦「我是中壢人粉絲團」,這也成為他從政的主要本錢。2014年,王浩宇投身桃園市議員選舉,以中壢選區第二高票當選,成為「六都」最年輕以及首位綠黨籍的「直轄市」議員,2018年再度連任。此後他逐漸向民進黨靠攏,2020年1月「大選」落幕後,他藉口綠黨「立法院」一席未取,宣布辭去中執委一職並退出綠黨,並迫不及待地於次月加入民進黨。
  • 蔣經國對臺灣的貢獻都有哪些 蔣經國眼中的我的父親
    蔣經國是臺灣歷任總統中最受大多數人民所認同和喜愛的,這與他親民的形象有關,但更主要是因為對於臺灣,蔣經國的貢獻是巨大。蔣經國是在他父親蔣介石死後當上了臺灣總統,那是在1978年。不過在此之前,蔣經國也擔任過不少職務,最高當的是行政院長。當時臺灣許多基礎設施都十分缺乏,所以蔣經國提出了十大建設,也就是十項大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包括交通,包括重工業,也包括能源,它為臺灣經濟的振興奠定了基礎,所以它才能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而在建設開始前的1970年臺灣人均GDP只有三百多美元,等到蔣經國去世已經達到七千美元,增長速度非常誇張,以翻倍都很難形容,由此可見他對臺灣經濟的貢獻。
  • 蔡英文應與「臺獨暴力團」劃清界線
    更不要說更早以前,當「臺獨暴力分子」攻擊南下的紅衫軍成員時,也沒有民進黨領導者譴責這樣的暴力。更悲哀的是,蔡主席在張銘清事件事發的當下,不但完全沒有譴責暴力,甚至還對王定宇等人明目張胆的暴力行為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而民進黨內的一干人等,更讓理性的人悲哀。他們甚至發明出了「打人無罪、推人有理」的「臺獨暴力團理論」。 蔡英文主席,暴力不會有兩種標準,就像貪汙也不會有兩種標準。
  • 「臺獨」是真毒!大熊貓「圓圓」生仔,「臺獨」網民:弄死它
    然而因為這件事也讓我們再次明白「臺獨」是真毒!這些「臺獨」在知道大熊貓「圓圓」生仔後,「臺獨」網民竟然直言:弄死它。大熊貓非常珍貴,是我國的國寶,如今「圓圓」再次成功生育,為大熊貓家族又增添了一名成員,實在可喜可賀。很多臺灣地區媒體也對此事表示祝賀,但是仍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夾雜其中。一些「臺獨」分子仍然發表一些不合時宜的話語。甚至還有的「臺獨」分子口出惡言,詛咒大熊貓去死。
  • 與「臺獨暴力團」劃清界線民進黨方可止沉淪
    更不要說更早以前,當「臺獨」暴力分子攻擊南下的紅衫軍成員時,也沒有民進黨領導者譴責這樣的暴力。更悲哀的是,蔡主席在張銘清事件事發的當下,不但完全沒有譴責暴力,甚至還對王定宇等人明目張胆的暴力行為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而民進黨內的一干人等,更讓理性的人悲哀。他們甚至發明出了「打人無罪、推人有理」的「臺獨暴力團理論」。 社評直言,蔡英文主席,暴力不會有兩種標準,就像貪汙也不會有兩種標準。
  • 扶不起的蔣三代:蔣經國三個兒子的人生悲劇
    蔣介石的孫輩主要有:蔣經國與蔣方良的4個兒女:蔣孝文、蔣孝章 (女)、蔣孝武、蔣孝勇;蔣緯國與邱愛倫的兒子蔣孝剛,以及蔣經國與章亞若的一對雙胞胎兒子蔣孝嚴、蔣孝慈,總共7人。若論國民黨的「太子黨」,首當其衝 的就是蔣家第三代——蔣介石的孫輩、蔣經國的子女。
  • 大陸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 除蘇貞昌還會有誰上榜?
    針對輿論擔憂大陸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會影響臺灣民眾到大陸來交流的安全感,進一步限縮兩岸交流交往。朱鳳蓮特別指出,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針對的是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只有堅決打擊「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發展,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兩岸同胞利益福祉才能得到維護和增進。
  • 廖承志致信蔣經國幕後:開啟兩岸和平接觸之門
    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的任務是調查研究對臺灣的方針政策和重大事件,向中央提出建議,是中央的參謀、助手,必須兢兢業業,全力以赴地做好工作。  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葉劍英委員長發表了對臺工作的九條建議,即「葉九條」。
  • 蔣經國去世之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蔣經國葬禮在什麼時候舉辦的
    1988年1月13日,時任臺灣總統和臺灣國民黨主席的蔣經國去世,享年78歲。蔣經國去世後,根據他的遺囑,總統之位由李登輝繼任,但是他沒有說明國民黨主席的位置該由誰繼任。其實,蔣經國在晚年的時候身體就一直不好,據傳蔣經國的病歷卡累積起來,能夠堆到一個人的腰部。
  • 這個日子,「臺獨」進錯廟拜錯了菩薩
    這個日子對於臺灣意味著:「臺獨分子」刷存在感的戲碼又要粉墨登場了,熱鬧的借屍還魂大戲又要準時開鑼了,民眾又要被那些老掉牙的謊言磨出耳繭了。每年的2月28日前後,臺灣島內總是特別不平靜。比如,今年,2月27日,「臺獨」分子陳峻涵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擲粥,被警察帶走。當天,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年中會發表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轉型正義」新報告云云。
  • 臺鐵中壢車站連兩年第一醜 桃園人超嘔(組圖)
    華夏經緯網5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鐵中壢站連續兩年被網友諷為全臺灣最醜的火車站,「又臭又醜」、「看了20幾年沒有更難看的車站了」、「(中壢火車站)絕對是無雙的存在」、「(中壢站)如果是第2沒人敢說第1好嗎」。
  • 拆中壢夜市違規攤棚 業者抗議
    中壢觀光夜市一些攤商持白布條在中壢市公所中庭抗議,要求市公所暫緩拆除攤棚、攤架。東南網5月2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壢觀光夜市長期違規佔用道路的攤棚、攤架將於6月1日拆除,但夜市攤商認為,市公所未提配套與安置措施,昨天持白布條到市公所陳情、抗議,要求市公所不能貿然拆除。中壢市長魯明哲表示,觀光夜市重塑計劃在1年前已與攤商溝通過,同時給予1年自行改善攤棚、攤架的時間。站在公共安全、學生通行的安全立場,拆除攤棚、攤架沒有妥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