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為何與卡達勢不兩立?原因無非有三點

2021-01-09 銘蘇先生看世界

【歷史】沙特和卡達都是海灣地區的阿拉伯國家,由于波斯灣石油的開發,使沙特和卡達成為中東地區的富國。然而,最近幾年富裕起來的兩國卻由以前的兄弟國家變成路人,沙特更是對卡達採取了一些列的封殺措施,兩國關係跌入谷底。那麼,兩國為何會反目成仇呢?今天銘蘇先生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從地緣環境來看,卡達位於阿拉伯半島上伸向波斯灣的卡達半島上,東北方向隔波斯灣與伊朗相望,東南方向與阿聯隔海相望,南部與沙特接壤,西北方向與巴林隔海相望。國土面積1.15萬平方公裡,國土基本被沙漠覆蓋,氣候屬於熱帶沙漠氣候,乾燥少雨,因此這一地區國土質量非常差。

這一地區由於生存條件惡劣,早期只有一些遊牧部落在此從事捕魚和珍珠養殖,並沒有形成強大的政權。7世紀時該地區納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16世紀中期又被納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1846年薩尼·本·穆罕默德在此建立了卡達酋長國。19世紀末,英國開始控制波斯灣地區,卡達變成英國的保護國,直到1971年英國放棄對波斯灣地區的控制,卡達才得以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就這樣一個沙漠廣布的地區,如果沒有石油和天然氣的發現,估計很少有人會願意來這裡定居。然而石油和天然氣的發現,徹底改變了海灣國家的命運,卡達由於地處波斯灣的核心地區,已探明石油儲量253.8億桶,佔全球比例1.72%,居世界第12位;天然氣儲量25.7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

卡達靠著開採石油和天氣然,一躍成為中東最富有的國家,2017年GDP達到1676億美元,人均GDP是63506美元。卡達有錢之後,開始追求擴大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試圖同周邊所有國家交好,但這樣做會得罪一些國家。於是,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先是同卡達斷交,切斷卡達跟沙特之間唯一的陸上運輸線。現在沙特還計劃在卡達和沙特之間挖一條運河,使卡達從半島徹底變成孤島。

那麼,沙特作為卡達曾經的兄弟國家,現在為何要封殺卡達呢?卡達究竟做了什麼,令沙特不能接受,而採取如此過激的舉動呢?銘蘇先生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卡達跟伊朗來往密切。

伊朗雖然是什葉派國家,但是伊朗在波斯灣地區的實力可謂是首屈一指,中東影響力大。卡達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對伊朗採取溫和政策,希望通過聯手伊朗共同解決伊斯蘭世界問題。同時,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橫跨卡達和伊朗的波斯灣海域,兩國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這是兩國關係密切的重要原因。但是,卡達的這一行為被沙特等遜尼派國家認為是同伊朗妥協,要求卡達必須同伊朗斷交,否則繼續對卡達實施封鎖。

而對伊朗來說,支持一個遜尼派的卡達有利於分化瓦解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陣營,從而使自己在同沙特等國的對抗中處於有利地位。所以,沙特對卡達禁運以後,伊朗成為卡達食品供應的主要來源。

第二、卡達半島電視臺影響。

卡達半島電視臺是由卡達政府投資創建,目的就是擴大卡達在中東及世界上的影響力,由於其獨特的視角及報導內容,已成為阿拉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但是,半島電視臺由於報導了卡達埃米爾在一場軍方慶典上的講話,認為「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結果遭到了沙特、埃及即其他海灣國家的封殺。他們對半島電視臺的封殺,實際上是對於半島電視臺的恐懼,擔心半島電視臺的報導會危及這些君主國家的王權地位。

第三、卡達支持一些不受沙特等國歡迎的組織。

沙特曾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穩定,但是並未拿出確鑿的證據。卡達被認為是穆斯林兄弟會的最重要金主。而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認為穆斯林兄弟會勢力的擴大會危及自己的利益,因此將該組織定性為「恐怖組織」,並且對其進行打擊。

烏代德空軍基地

對於沙特等海灣國家對卡達的封殺,卡達並不懼怕,因為卡達有美國最大的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有美國罩著自然不用擔心。而伊朗和土耳其也公開聲援卡達,土耳其跟卡達達成駐軍的協議,而伊朗更是取代沙特成為卡達食品供應的主要來源。

相關焦點

  • 土耳其與卡達關係為何這麼鐵?原因無非有三點
    在中東的眾多國家中,土耳其和卡達兩國為何關係這麼非同一般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一、兩國都想擴大地區影響力。卡達地處波斯灣產油區,已探明石油儲量253.8億桶,佔全球比例1.72%,居世界第12位;天然氣儲量25.7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卡達靠著開採石油和天氣然,一躍成為中東最富有的國家。
  • 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新華社利雅得1月5日電(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5日表示,沙特等國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5日在沙特西部城市歐拉舉行,與會領導人在峰會上簽署了《歐拉宣言》。
  • 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斷交危機迎和解曙光
    中新網1月6日電 綜合報導,持續3年的卡達斷交危機迎來和解曙光。5日,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表示,沙特等國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卡達方面對此表示歡迎。  當天,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在沙特城市歐拉舉行,卡達埃米爾塔米姆率團參會,這是塔米姆3年多以來首次訪問沙特。
  • 沙特向卡達開出解除制裁清單 半島電視臺會被「犧牲」嗎
    隨後卡達緊急發布聲明闢謠,但沙特、埃及等國不買帳,自當天起就屏蔽了半島電視臺等卡達媒體。本月初,沙特、埃及等國紛紛與卡達斷交後,不少分析稱,這場外交危機將給卡達「王冠上的珍珠」——半島電視臺帶來麻煩,沙特等海灣國家將要求卡達做出讓步,關閉半島電視臺會是要求之一。
  • 沙特王儲親自迎接卡達元首,機場一幕震撼歐美
    1月6日,據中東媒體消息披露,在持續3年之久的中東外交危機背景下,日前沙特和卡達兩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終於迎來了關係破冰之旅。據悉,在今年的「海合會」首腦會議舉行前,沙特王儲親自到機場迎接了卡達首相塔米姆的到訪,並在現場互相擁抱致意。
  • 【深度】被封鎖兩周後 卡達的情況怎麼樣了?
    此外,超市裡的蔬菜、水果、家禽、雞蛋和奶製品來源國已經由原先的沙特換成了土耳其和伊朗。斷交危機讓嚴重依賴食品進口並正在為「齋月」做儲備的卡達人驚慌不迭。在沙特宣布與卡達斷交後,恐慌的卡達居民湧進超市搶購食品、水和日用品,貨架一度空空如也。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5年,卡達進口的價值10億美元的食品中,有三分之一來自沙特和阿聯。
  • 中東面面觀丨卡達斷交危機三年後 《歐拉宣言》意味著什麼?
    △沙特王儲籤署《歐拉宣言》(圖片來源:沙特國家通訊社)時針撥回到2017年6月,沙特、阿聯、埃及和巴林四國突然以「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並向卡達提出多點要求作為結束危機的條件,其中包括終止所有與伊朗的軍事合作、關閉半島電視臺及其下屬所有頻道和叫停土耳其在卡達駐軍等,同時採取一系列封鎖和孤立政策,甚至計劃在沙特和卡達的陸上邊境挖一條總長約
  • 卡達傳來激烈槍炮聲,重型火炮裝甲車出動,俄:這絕非宮廷政變
    據中東媒體報導,卡達近期再次呼籲沙特聯軍取消對卡達陸地、空中和海上封鎖,但沙特方面拒絕了卡達的提議。為此,卡達在得到數萬大軍和伊朗隨時出兵保證下,頑強的抵抗著沙特為首的多國聯軍入侵威脅。不過,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卻傳出消息稱,在卡達東海岸瓦克拉地區爆發了激烈的槍炮戰,據稱是重型火炮和裝甲車發出的炸彈聲音,另外還伴有戰機的轟鳴聲。但至於交火原因,目前還尚不得知。有評論認為,這起激烈的槍炮戰很可能只是發生在沙特內部的宮廷政變,因為有觀察人士注意到,這個信息的發布者是來自沙特的消息人士。
  • 為何敘利亞難民選擇去遙遠的歐洲,而不選擇更近的沙特等富國
    既然前往歐洲路途遙遠,還充滿艱辛,為什麼這些難民不選擇距離更近,而且同為中東國家,富得流油的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聯等國避難呢?這是因為,想要到達沙特等國家,首先要經過伊拉克,然後才能進入地廣人稀的沙特。以伊拉克目前的安全形勢,比起敘利亞來,也強不了多少。伊政府軍和反對派、ISIS恐怖組織的各種交火,時有發生。一路上提心弔膽,好不容易進入沙特地界吧,迎面而來的又是漫無邊際的沙漠。缺吃少喝的難民想要靠兩條腿走出沙漠,幾乎不可能。
  • 埃及結束對卡達的航班禁令
    新華社開羅1月12日電(記者李碧念)埃及中東通訊社12日報導,埃及當天起正式向卡達民航航班開放領空,標誌著埃及結束了為期三年多的針對卡達的航班禁令。報導援引埃及民航局負責人阿什拉夫·諾威爾的話說,開放領空後,埃及航空公司和卡達航空公司將恢復兩國之間的航班往來。
  • 中東小國巴林,一半沙漠一半海,佔據了卡達家門口的島嶼
    北接伊朗,西臨沙烏地阿拉伯,景色秀麗、四季如春,素有「海灣明珠」之稱,與沙特有一座法赫德國王跨海大橋連接。就這樣一個國家,面積人口甚至都不如中國的香港,卻在一個面積是自己十幾倍大的卡達家門口佔據了一座群島——海瓦爾群島,巴林是怎麼做到的呢?本文就來說一說,巴林同卡達的領土爭端問題。
  • 卡達「斷交危機」難休 英美高官斡旋無成效
    原標題:卡達「斷交危機」難休 英美高官斡旋無成效  英國外交大臣鮑裡斯 詹森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近期相繼訪問中東,斡旋卡達「斷交危機」。不過,眼下危機依舊沒有緩解跡象。  報導稱,本月7日,鮑裡斯 詹森展開中東之行,同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會見了沙特國王和王儲。
  • 華人講述斷交風暴下的卡達:亞丁灣的中國軍艦是華人定心丸
    從國土面積看,卡達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國,1.1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不及北京大。不過,小國有大雄心:卡達是2006年亞運會的舉辦地,即將在2022年承辦世界盃,在世界範圍,它積極地刷存在感;在中東舞臺上,卡達則十分「特立獨行」,經常扮演調停角色,時不時與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唱反調。不僅如此,它還擁有一家十分具有影響力的「另類」媒體——「半島」電視臺,幫助其傳播「獨特」的聲音。
  • 沙特王儲小薩勒曼究竟有多厲害,上任僅16個月卻染指整個中東
    自從沙特王儲小薩勒曼上任以來,沙特在三件事上讓約旦感到不安。2017年12月,沙特國王要求約旦國王接受川普對巴以關係的戰略,此舉被約旦國王抗議。在2018年4月,阿卜杜拉國王在達蘭的阿拉伯聯盟峰會期間拒絕與本·薩勒曼握手。 三、由於伊拉克和其他國家開始在紅海使用沙特港口,約旦經歷了卡達的經濟封鎖,減少了通過其主要港口亞喀巴的貿易。約旦王室還表示,沙烏地阿拉伯援助的承諾尚未到來。
  • 卡達牛奶短缺怎麼辦?首批165頭奶牛已空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報導,卡達空運165頭奶牛來解決因鄰國制裁帶來的牛奶短缺問題。報導稱,這是當地乳製品公司Baladna的第一批貨,在阿聯、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和埃及切斷與卡達的外交關係的幾星期後,這家公司正加緊生產。
  • 卡達外交大臣稱卡美關係歷史悠久,川普選邊說話莫名其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1日報導,對於美國總統川普9日指責卡達長期大力資助恐怖主義並呼籲停止資助的言論,卡達外交大臣阿勒薩尼在接受今日俄羅斯(RT)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卡達與美國的關係歷史悠久,並且長達幾十年。雙方締結軍事合作協議和提供軍事便利協議後,卡達一直大力致力於反恐,並同以美國為首的聯盟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
  • 沙特王室的土豪,永遠被低估!用零花錢買白金漢,挖運河孤立鄰國
    我們都知道,沙特王室是名副其實的「富得流油」,但是,他們到底多有錢呢?三年前,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訪華,僅僅隨身攜帶物品將近500噸,其中包括一部黃金電梯,這讓讓不少人驚掉下巴,不過,這僅僅是沙特王室小露手段而已。沙特王室不但是最有錢王室,也是人丁最興旺的王室。
  • 應王室科學研究請求 10隻甘肅獵隼乘包機前往卡達
    蘭州晚報10月25日消息,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日前在甘肅境內捕獲的10隻獵隼於10月24日14時乘專用包機運離蘭州中川機場口岸前往卡達。甘肅檢驗檢疫局為獵隼進行了離境前的臨床檢疫和口岸查驗工作。 圖片來源:蘭州晚報 日前,卡達王室請求從我國境內捕獲獵隼開展科學研究。
  • 美媒:敘利亞難民為何不來中國?中國網友似乎不關心
    美國《外交政策》1月12日文章,原題:中國網際網路如何看中東為何敘利亞難民不去中國?在歐美辯論如何應對敘利亞難民問題之際,這樣的問題似乎有些奇怪。不過,中國網民卻經常惦記著此事:這個問題位於百度自動搜索提示的第一位。
  • 卡達要求阿拉伯聯盟國家向敘利亞出兵
    資料圖:沙特空軍現役的F-15S重型戰機。  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觀察團在敘利亞的行動還沒有結束,公開要求軍事介入敘利亞的提議已經出爐。  阿盟秘書長阿拉比15日表示,阿盟將於本周舉行的部長級會議可能討論卡達日前提出的向敘利亞派遣阿盟部隊的提議。這也是阿盟首次暗示可能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