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相信抗日神劇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抗戰期間中日差距有多大

2020-11-30 騰訊網

最近被抗日神劇洗腦了,徒手撕鬼子、包子雷等等等等,這些抗日神劇容易讓我們忘記真正的抗日歷史,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抗日戰爭時中日之間差距有多大。

作戰準備方面

1592年,日本就發動了第一次侵華戰爭,但被中韓聯軍阻擋了朝鮮半島,由此可見,日本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了侵華想法了,他們也以此在做準備,明治維新後,日本的工業開始迅速發展,甲午戰爭後,日本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與無能,更加堅定了入侵中國的決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開始學習歐洲戰法和先進裝備。戰爭前期,日本天皇帶頭捐款,籌備軍費。反觀當時的中國,仍處於戰亂時期,國民政府不思怎麼抵禦外敵,反而一直內戰,錯失了很多良機。

作戰士兵方面

日軍士兵方面主要有三點優勢,一是訓練有素,公認的日軍槍法特別準。二是日軍後勤保障較好,不管是食物還是軍需方面都有保障,食物保障到位士兵就有訓練和作戰力氣。三是日軍文化水平普遍較高,別以為打仗不需要文化,主要是在戰術訓練方面,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理解能力強,適應戰術訓練快。反觀中國士兵,作戰前都是普通農民,未接受過系統訓練,後勤保障也跟不上,士兵不僅領取不到補貼,經常還吃不飽肚子,而且大多以文盲為主,很多連長甚至是營長都不識字,這樣的文化水平理解戰術戰略意圖顯然很吃力。

武器裝備方面

提起來武器裝備,普遍認為武器越多顯然優勢更大,顯然,日軍在這方面有著很大優勢,今天有趣君不提武器裝備數量,但說武器裝備使用中的差距。日軍武器制式裝備,拿槍械來說,日軍普遍使用三八式步槍(俗稱歪把子)或者四四式騎槍,而武士刀和刺刀更是人人都有的標配。而中國士兵使用的有土槍、繳械的日本槍,還有德制槍、美制槍、蘇制槍等等等等,口徑大小不一,使用彈藥不同,這讓後勤部隊怎麼保障,到底是生產多少毫米的子彈合適?不僅如此,當時的槍枝更是達不到人手一隻,砍刀也未按照人手一個標配。更別提飛機坦克和大炮了。

說到這裡,有人問了,那麼這麼多差距為什麼還能抗日勝利呢?有的友友說是美軍和蘇聯的幫助,我認為美軍和蘇聯的幫助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國人的拼搏精神,影視劇《八百》,就把中國人的拼搏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再加上國人的團結,我們可以內戰,但堅決不允許別的國家侵佔我們。最重要的是,全民族的英勇奮戰,點燃了國人的抗日熱情,在抗日戰爭中湧現了一大批的抗日英雄,如將領楊靖宇、趙尚志,女英雄劉胡蘭、趙一曼,更有小英雄王璞、張嘎、雨來等人。這些人的革命意志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共產主義戰士,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不能忘了革命先輩的鮮血和生命,你認為呢?

喜歡別忘了點讚關注呀。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研究︱抗日神劇無法推動抗戰敘事,誤導受眾歷史觀
    同時,為紀念抗戰勝利與新中國成立,各大衛視頻道多在8-10月間集中播出愛國主義或反法西斯題材作品,良莠不齊的抗戰影視劇由此大量登上熒幕。顯然,寬鬆的政策環境無疑正面推動了抗戰劇的興盛,而各類產業資本的介入則是將這一「行業紅利」異化為「抗日神劇」的主要推手。此外,21世紀以來中國國力的上升和中日關係的變化,也使「抗日神劇」有了藉機風靡的機會。
  • 「抗戰劇過度娛樂化不得發證」 廣電總局日前針對「抗日神劇」發布...
    時光網訊 中國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非常多,但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出現很多誇張、雷人的虛構場景,因此被網友稱為「抗日神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方網站近日登載了一條消息,顯示出主管部門將對抗日劇出現的各種不良傾向再次進行監督和整治。
  • 抗日神劇再秀操作,貂蟬帶赤兔馬穿越抗日不算啥,貞子都出來了!
    抗日神劇再秀操作,貂蟬帶赤兔馬穿越抗日不算啥,貞子都出來了!說到抗日神劇,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了,由於抗日題材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不少導演別出心裁的在科幻片和穿越片中加上抗日的元素,打造成了一部接一部的抗日神劇,在這些神劇中主角武藝高強已經不算什麼了,接下來的這兩部劇,一部是貂蟬帶著赤兔馬穿越抗日,另一部則是將貞子都請了出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便讓我們一探究竟。
  • 日本人如何看待抗日神劇?竟被歸入奧特曼、多啦A夢之類的科幻片
    抗日神劇在中國風行多年。很多觀眾從震驚,到笑得噴飯,再到吐槽,經歷了一個審美的閉環過程。近期,《亮劍之雷霆戰將》連幾大官媒也看不過眼了,站出來點名批評。於是該劇播至中途,卒。11月3日開播、16日停播,享年14日。這個事件,把霸屏多年的抗日神劇話題,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 日本人看完抗日神劇的反應,哈哈哈,都把我氣笑了
    這本書一經出版就暢銷日本,甚至帶動了日本觀眾對抗戰神劇的強大興趣,抗戰神劇在日本著著實實的火了一把,巖田宇伯在《抗日神劇讀本》大火之後,總結性的說道:「難怪當年侵華戰爭打的那麼艱難」。《抗日神劇讀本》開篇介紹的,就是抗日神劇排名NO.1的《抗日奇俠》。裡面的主角簡直就是大神級別的,各種武林絕學悉數登場。
  • 抗戰神劇可以休矣
    抗日神劇、又稱抗戰雷劇,屬於抗日題材電視劇的一種特殊類型,其主要特徵是含有過分誇張不實的劇情。隨著當代影視作品多元化的發展,傳統抗戰片的劇情及其各種元素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為增添抗戰劇看點、重新博取觀眾眼球、提高抗戰劇收視率,有的導演編劇便開始以大量誇張、惡搞、空想等手法拍攝抗戰影視作品,偶像化作品,致使不少抗戰劇中出現奇葩性的虛假內容和雷人鏡頭。
  • 有四部抗日神劇被禁止播放,你有看過哪幾部?
    抗日神劇,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現在有四部抗日電視劇被要被禁播了,你看過哪幾部?要說中國的什麼電視劇好看,相比較的話,還是選擇抗日電視劇的人多點。在這些抗日神劇中都有一個特點,他們會把歷史誇大扭曲事實,把一些特別嚴肅的抗日電視劇變成了喜劇。誤導大眾對歷史的看法,最有良心的抗戰劇《亮劍》這些經典的電視劇受到了廣大民眾的喜愛。在這裡有四部抗日神劇要被央視禁播了,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四部電視劇。第一部是:《箭在弦上》他們在劇中就用弓箭吊打鬼子,那箭玩的出神入化。
  • 明明脫離實際,為何我們的導演還在不停地拍抗日神劇呢?
    抗戰劇向來是螢屏上面比較火的一個題材,和古裝玄幻劇以及都市言情劇構成了三大電視劇主力。其中,抗日神劇層出不窮。說實話,除了比較經典的電視劇《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之外,能夠拿出手的抗戰電視劇真的不多。明知道會引起觀眾們的厭煩,為什麼現在的抗日神劇還是層出不窮呢?
  • 日本人看了中國抗日神劇後,將導演告上法庭,最後還獲得了勝訴!
    現如今,雖然世界已經和平,中日雙方也基本化解矛盾。但是,每當聽說日本人不承認那段歷史,篡改教科書等行為,都讓中國人寒心!前些年,在我國抗日劇比較火爆。可能是因為愛國情緒的作祟,許多人都充滿著熱血,憤青地想要了解那段歷史。而一部部抗日神劇的出爐,也滿足了許多人痛扁日寇的心理。然而,國產的很多抗日劇,都離不開"神"這個字。
  • 佘宗明:「褲襠藏雷」「抗日神劇」何時休
    繼手撕鬼子後,又一道「橫店名菜」問世了:褲襠藏雷  「褲襠藏雷」這類限制級畫面竟棲身抗日劇,想不給編劇的瑰麗想像力跪了都難。真實抗戰的「殘酷」,早已在商業算計的「包裝」下淪為雷劇爆點。  繼手撕鬼子後,又一道「橫店名菜」問世了:褲襠藏雷。
  • 抗日劇竟現裸體女子 毀人不倦抗日劇良心何在?
    抗日神劇遮蔽真實歷史  近來抗戰題材儼然成為電視劇的熱門,不僅橫店影視城有幾十個劇組在同時「打鬼子」,演「鬼子」的群眾演員也要一天死好多次,抗戰劇正向著情節荒唐的「神劇」發展。對編劇一貫嚴謹的都梁對此十分不滿:「一根繡花針、一包蒙汗藥就可以打敗強敵?那還要八年抗戰幹什麼!
  • 你看過哪些抗日神劇?把觀眾當弱智?你看過哪些神劇?
    抗戰劇的播放肯定有意義。我家裡就很喜歡看抗戰劇,不過他看的都是一些拍得比較老的抗戰劇。像《亮劍》我跟著看了都不下於8遍。每次回家都在看,我好不容易回次家,也不愛出去玩,就在家陪他們,就陪看電視劇。但是由於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出現很多誇張、雷人的虛構場景,因此被網友稱為"抗日神劇"。在許多的電視劇中"抗日"逐漸簡化為一種故事背景,其內核被悄悄替換成武俠劇、偶像劇,即使主線仍是"抗日",武打、槍戰、愛情、時尚、性感等類型元素也統統裹挾了進來。
  • 抗日神劇到底扭曲了怎樣的歷史
    [摘要]許多抗日劇中的主人公都身懷絕技。手撕鬼子、氣功打鬼子、用手榴彈炸下天空中盤旋的飛機……直到2015年春天,《一起打鬼子》的女演員從褲襠中摸出了手雷。自此,抗日神劇徹底走向惡俗。抗戰勝利70周年臨近,屏幕之上,無處不在「打鬼子」。
  • 抗日神劇歷史錯誤:演員短裙皮靴,子彈會拐彎仿佛侮辱觀眾智商!
    抗日神劇歷史錯誤:演員短裙皮靴,子彈會拐彎仿佛侮辱觀眾智商! 抗日神劇歷史錯誤:演員短裙皮靴,子彈會拐彎仿佛侮辱觀眾智商!這些年出了許多抗日神劇,相信小夥伴們沒少在網上看到過,神劇中有一些歷史錯誤是難以理解的。
  • 抗戰神劇還能火多久?
    但是實際上,這種所謂的抗日題材的電影卻層出不窮,所謂的抗日神劇每年也都在各大衛視定期播出,那麼這種神劇為何能一直存在呢?(一)各國的神劇?無獨有偶,在所謂的神劇裡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說我們的鄰國印度,針對當年的邊境衝突也開發了一些神劇,比如說《嚴峻的現實》,裡面在醜化我們的方向上也是不遺餘力:而實際上在這部電影裡面,印度當時找的是越南人扮演的我方軍人,在這部劇裡面,醜化是一部分,重要的是印度給自己的敗退找了一個藉口:我們是以人為本,我們撤退時以退為進。
  • 10大鏡頭看抗日神劇亂象 男演員戀足親吻女性斷腳
    原標題: 10大鏡頭看抗日神劇亂象 男演員戀足親吻女性斷腳  近日,抗日題材電視劇《一起打鬼子》因「褲襠裡掏出手榴彈」等「雷人」劇情,引發網絡熱議。「抗日神劇」又再次被網友關注。縱觀這幾年新聞,「抗日神劇」屢屢因為奇葩的劇情登上電視新聞的版面,究竟如今的抗戰劇有多可誇張,我們看看10大鏡頭就夠了。
  • 抗日神劇依舊火爆,日本人看完什麼感受?
    其實,如今比清宮劇更遭人排斥與抨擊的,還要屬各類抗日神劇,很多人更是調侃,簡直就是「瘋子拍傻子看」的節奏,抗戰歷史真的如同影視劇裡演的這般,怕是中國早已成為全世界了笑柄了吧。不過,今天我們不妨再來看一看日本民眾在觀看過抗日神劇後又會作何感想,畢竟,在這段歷史中,兩大主題便是中國與日本,中國人有權利對抗日神劇提出自己的評價和質疑,日本民眾也同樣有這樣的權力,畢竟,抗日神劇也在演繹著他們的先人曾經的歷史足跡。
  • 盤點十部最雷人的抗日神劇,《亮劍3雷霆戰將》當屬第一名
    「雷霆嘎巴大蔥蘸醬」的抗日神劇《雷霆戰將》再次引發了大家對抗日神劇的討論,所以今天小編就盤點一下十部最雷人的抗日神劇 這部劇怎麼說呢,看簡介你就明白了,這是一部以戰爭女人暴力為核心元素的電視劇,打著抗日劇的旗號,用美色來吸引觀眾,可以說掌握手拾密碼了,但羞辱了我們的先烈們。
  • 看看這些日軍入侵時的真實鏡頭:和「抗日神劇」相比有何不同
    在這14年期間,日軍在中國肆意橫行,惡事做盡,這段歷史也成了所有中國人心裡的傷痛。現在距離抗日戰爭結束已經過去了七十餘年,很多影視劇都喜歡將抗日戰爭作為素材,一方面是因為觀眾喜歡看這類電視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想要提醒所有人不忘歷史和國恨。因為這個原因,他們也受到了大家的推崇,但是也有一些所謂的抗日神劇,敗壞了他們的名聲。
  • 抗戰初期中日兩國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整個抗日戰爭階段,我們中國基本在大多數時間處於被動防禦狀態,而且基本每次作戰的敵我雙方戰損比都會很大,比如在淞滬會戰中,戰損比在6:1左右,臺兒莊戰役戰損比在3:1左右。那麼,為什麼我們國家在當時會處於這種局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