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猞猁實力太差,多次被鼬科擊殺,短尾貓替貓科挽回了顏面

2020-08-19 獅虎豹三兄弟

坊間有句話,說「當今食肉界裡,戰鬥力以貓科為尊」,的確,縱觀世界上幾大洲,除了大洋洲這種獨特的生態系統下缺少大型食肉動物,才使得澳洲野犬成為了當地唯一的大型食肉動物之外,無論是非洲、亞洲,還是南美洲北美洲,站在當地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都是貓科動物。

亞洲森林之王是老虎,非洲草原之王是獅子,美洲之王無疑就是美洲豹了,即便是雪豹這種在豹屬裡面戰鬥力較差的動物,也擁有雪山之王的稱號。

大型貓科動物的戰鬥力自然不用說,中小型的貓科動物戰鬥力也不容小覷,它們在各自的生境中也是一方諸侯。比如猞猁,尤其是較大的歐亞猞猁,簡直是中型動物裡的王者,即便是狼,也不敵它。

在納利波基森林裡面,白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們經過了長時間的研究,發現歐亞猞猁與當地灰狼之間存在很強的種間競爭現象,成年猞猁有能力殺死孤狼,它們對狼的抑制很明顯。

歐亞猞猁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猞猁都有那麼大能耐的,在猞猁屬4種動物裡面,加拿大猞猁就「很菜」,由於它愛吃白靴兔幾乎到了瘋魔的地步,呈現出了一定的狹食性。

為了提高自己抓兔子的本領,加拿大猞猁將自己的身體不斷往更敏捷上面進化,後腿變長,且粗壯,腳掌變大,這使得它們在雪地上依然擁有較高的靈活性和速度,抓兔子的本領也直線上升。

但是所要犧牲的代價就是戰鬥力變差,畢竟捉兔子只需速度夠快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用到多少戰鬥技巧。

加拿大猞猁

加拿大猞猁究竟有多「菜」呢?這麼說吧,它能被體型比它小一半左右的漁貂。加拿大猞猁體重為5-18千克,而漁貂僅有3.5-6千克,這樣的體重差,且前者為貓科動物,猞猁還是輸了,說出去都沒有人會相信,可事實就是如此。

在緬因州,人們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分別在4個鄉鎮都觀察到漁貂捕殺加拿大猞猁的現象,表明這不是個例,漁貂是真的有辦法殺死加拿大猞猁。

漁貂

與貓科動物一樣,鼬科動物的戰鬥力人們也是很認可的,如果是同體型之間,猞猁輸給鼬科並不奇怪,但漁貂的體型比猞猁小一半以上,這就使得貓科丟進了臉面,不過好在同為猞猁屬的短尾貓,替它「三哥」和貓科找回了顏面。

猞猁屬一共有4個物種,分別是歐亞猞猁、伊比利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在這4種動物裡面,短尾貓的體型是最小的,即便是雄性,平均體重也只有9.6千克。

在太平洋沿岸,漁貂的生存狀況並不樂觀,人們進一步研究發現,原來在同一生境中,它擁有眾多天敵,比如美洲獅、灰狼、郊狼、短尾貓等等。

2014年,明尼蘇達州有6000多隻漁貂,比15年前數量下降了40%左右,同時人們觀察到自2000年以來,該地短尾貓的數量卻是上漲了一倍。

為了保護漁貂,人們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用無線追蹤技術研究了48隻漁貂,後來發現有大量研究個體死亡,其中15隻是死於其他捕食者之手,而短尾貓有著重大的嫌疑,人們對漁貂屍體上的一些生物樣本進行檢測,發現毛髮正是來自於短尾貓。

短尾貓

短尾貓雖然體型不大,但性格卻是猞猁屬裡面最兇悍的,即便是面對郊狼這種捕食者,依然有很大的勝算,所以對付起漁貂來說,它還是搓搓有餘的,畢竟在野生動物的打架裡面,體型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或許加拿大猞猁因為身體呈現出特化的原因不敵漁貂,給貓科蒙了羞,但正所謂從哪裡丟掉的面子,就要從哪裡找回來,所以同樣在北美洲,同樣是猞猁屬的物種,短尾貓替貓科拿回了一分。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猞猁實力太差,數次被鼬科擊殺,短尾貓替貓科挽回了顏面
    加拿大猞猁體重為5-18千克,而漁貂僅有3.5-6千克,這樣的體重差,且前者為貓科動物,猞猁還是輸了,說出去都沒有人會相信,可事實就是如此。在緬因州,人們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分別在4個鄉鎮都觀察到漁貂捕殺加拿大猞猁的現象,表明這不是個例,漁貂是真的有辦法殺死加拿大猞猁。
  • 神奇漁貂,暴打猞猁!鼬科真的比貓科動物強?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何人們會認為鼬科動物比貓科強呢?這都要從漁貂捕殺加拿大猞猁說起。漁貂另外一個更為奪目的戰績則是能夠瘋狂捕殺加拿大猞猁,這讓許多人認為同體型貓科戰力不如鼬科。猞猁屬一共有4個物種,歐亞猞猁是老大,體型最大實力最強,伊比利亞猞猁與加拿大猞猁體型差不多大,但若論實力,加拿大猞猁無疑墊底,短尾貓雖然是猞猁屬的老末,雄性平均體重只有9.6千克,雌性更小為6.8千克,但性情卻十分兇猛,戰鬥力也不小,能夠捕食漁貂、水貂、臭鼬、美洲貂等眾多鼬科小動物。
  •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世界上野生動物那麼多,但是在大多數人心中,最關注的還是貓科、犬科,其次是鼬科,究其原因無非就是這幾類的動物通常自帶話題,能夠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而關注度最大的一面,幾乎都是關於貓科、犬科、鼬科誰最強的話題。
  •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世界上野生動物那麼多,但是在大多數人心中,最關注的還是貓科、犬科,其次是鼬科,究其原因無非就是這幾類的動物通常自帶話題,能夠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而關注度最大的一面,幾乎都是關於貓科、犬科、鼬科好在目前的研究資料,回答起這個問題來也並沒有那麼難,總的來說事情沒有那麼絕對,有時候同體型間,甚至體型處於略微弱勢的貓科動物,也能戰勝同域分布的犬科動物,但在另外的一個環境裡面,貓科又處於劣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貓科、犬科及鼬科動物在同域分布下的較量。
  • 猞猁屬裡的「吊車尾」,加拿大猞猁被小巧的鼬科動物暴打
    然而在猞猁家族裡面,並不是每一位成員都有著強悍戰鬥力的,比如加拿大猞猁,就是其中的「吊車尾」,它以「一人之力」,拉低了猞猁屬的整體戰鬥力。在美國東北部的緬因州裡面,人們發現加拿大猞猁甚至被體型小一倍多的漁貂殺死,然而能夠捕殺漁貂的動物有短尾貓、郊狼等,這讓加拿大猞猁更沒面子。
  • 這種貓科動物被體重不到自己一半的動物捕食,成為「貓科之恥」
    儘管鼬科當中最大的物種——海獺和巨獺,極限體重也不到60千克,大多數鼬科動物的體重都在10千克以下,但它們的實力不容小覷。鼬科當中的鼬屬和貂屬身體細長柔軟,以靈活著稱,在中國這個群體被統稱為「黃鼠狼」,它們的特徵是跳躍式前進,能夠獵殺自身數倍之大的動物。
  • 鼬科「雙雄」名氣大,殊不知還有種小動物,能撂倒猞猁
    坊間有句說法:「同體型之間,犬科打不過貓科,貓科打不過鼬科」,說明鼬科動物在同級別裡面的戰鬥力最為強悍。發展至今,體型超大的鼬科動物早已滅絕了,剩下的大多數都如一隻小狐狸般大,所以如果按現實中的硬實力來看的話,鼬科動物顯然是不夠犬科、貓科動物「打」的,但是大多數鼬科動物都發展出了「愣頭青」的性格,比如「鼬科雙雄」蜜獾、狼獾,都是一個比一個兇猛。
  • 鼬科「雙雄」名氣大,殊不知還有種小動物,能撂倒猞猁
    坊間有句說法:「同體型之間,犬科打不過貓科,貓科打不過鼬科」,說明鼬科動物在同級別裡面的戰鬥力最為強悍。發展至今,體型超大的鼬科動物早已滅絕了,剩下的大多數都如一隻小狐狸般大,所以如果按現實中的硬實力來看的話,鼬科動物顯然是不夠犬科、貓科動物「打」的,但是大多數鼬科動物都發展出了「愣頭青」的性格,比如「鼬科雙雄」
  • 加拿大猞猁為何這麼「菜」?只因它用戰力,換了抓兔子的本事
    但凡事都有例外,即便是強如猞猁的存在,也有「吊車尾」的,比如加拿大猞猁,就是猞猁屬裡面的「恥辱」,號稱「戰五渣」,實力非常「菜」。鼬科漁貂很強嗎?漁貂屬於鼬科動物,由於「平頭哥」蜜獾,「金剛狼」貂熊都是鼬科動物,它們以兇悍「不怕死」著稱,所以給人一種鼬科動物十分強大的感覺,那麼漁貂作為一種鼬科動物,它真的很強嗎?以至於強到連大它一倍有餘的猞猁都能捕殺。
  • 北美特有的「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雖然研究人員從未親眼目睹過一次襲擊,但有證據表明它可以幹掉比自己體型大2-3倍的加拿大猞猁。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但這恰恰是鼬科家族成員最擅長幹的事,以小博大! 鼬科四哥,北美特有的中型哺乳動物!
  •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雖然研究人員從未親眼目睹過一次襲擊,但有證據表明它可以幹掉比自己體型大2-3倍的加拿大猞猁。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但這恰恰是鼬科家族成員最擅長幹的事,以小博大!鼬科四哥,北美特有的中型哺乳動物!漁貂(學名:Pekania pennanti),俗稱漁貓,屬於鼬科貂屬動物,為北美原產的中型哺乳動物。
  • 「貓科三大弱雞」指的是哪三種動物?加拿大猞猁丟盡貓科臉面
    」,即便強悍的貓科裡面,人們也發現了三種實力相對較差的動物,它們分別是:加拿大猞猁、獵豹,以及藪貓,簡稱「貓科三大弱雞」。 正如字面意思一樣,這三種貓科動物相對而言,按身體比例來算,戰鬥力差,戰績更是令人不忍直視,尤其是加拿大猞猁,竟然被體型更小的漁貂數次捕殺,丟盡了貓科的臉面。
  • 頭上有「揪揪」的都不好惹,不管是猞猁還是獰貓,皆是中小貓強者
    而加拿大猞猁則就是貓科之恥了,實力非常次,甚至都打不贏體型比它還小三分之一左右的漁貂。加拿大猞猁研究人員在緬因州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發現在1999-2011年間發生了數起加拿大猞猁被漁貂擊殺的現象進一步研究發現,雌性漁貂似乎死亡率更高,而從漁貂屍體上採集回來的毛髮樣本研究,發現來自於短尾貓,即是說短尾貓將它們擊殺了。
  • 加拿大猞猁,最終進化成了最「弱雞」的模樣
    加拿大猞猁加拿大猞猁,貓科貓亞科猞猁屬之下的動物,體重5-17公斤,肩高48-56釐米,從個頭上來看應該算是「中貓」。加拿大猞猁有三個亞種,基本都分布在北美大陸的北側。它們有著猞猁屬成員標誌性的面容,看上去狡猾而兇狠。
  • 漁貂現身黃石公園,捕捉加拿大猞猁與豪豬當食物,卻敵不過短尾貓
    漁貂屬於鼬科、貂屬,與大名鼎鼎的平頭哥蜜獾是遠房親戚,在美國與加拿大都有分布,活躍於黃石公園,在森林裡捕獵生存。02捕殺加拿大猞猁:咬斷其頸部,還會將獵物藏在洞裡在鼬科這個大家族裡,有很多體型嬌小在北美洲的嚴寒季節,它們還能獵殺大型的猞猁,有一項研究表明,漁貂聰明且兇猛,對加拿大猞猁一擊即中。在1999年到2011年之間,野生動物專家麥克拉倫等人研究緬因州的加拿大猞猁。專家們給給187隻加拿大猞猁戴上無線電項圈,以此記錄並研究加拿大猞猁的行蹤。野生動物專家們跟蹤記錄到,其中有14隻加拿大猞猁被漁貂獵殺。
  • 如何區分歐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
    西班牙猞猁也叫伊比利亞猞猁,這種貓科動物主要分布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大部分分布在西班牙。這4個物種都可以被人稱為「山貓」,加拿大山貓指加拿大猞猁,美國山貓指短尾貓,伊比利亞山貓指西班牙猞猁。
  • 人臉大顯胖,貓臉大顯可愛,短尾猞猁太萌了叭
    圖片:Matthias Breiter 短尾猞猁天團 這是北美原住民黑腳人(Blackfeet)的傳說,「解釋」了短尾貓(bobcat,Lynx rufus)短尾和扁臉的由來:作為貓科猞猁族的成員,短尾貓和其它三種猞猁一樣有著短短的小尾巴,它的英文俗名bobcat
  • 長得像蜜獾的鼬科動物:對獵物大小不設上限,常把大山貓當晚餐
    長得像蜜獾的鼬科動物:對獵物大小不設上限,常把大山貓當晚餐 漁貂是一種生活在北美地區的鼬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尾巴長而蓬鬆,面部和蜜獾頗為相似。要知道,鼬科動物都以身體靈活、戰鬥力驚人出名,而其貌不揚的漁貂,更是其中的代表。
  • 短尾貓也是一種猞猁!猞猁天線更長,短尾貓更威猛
    很多貓科愛好者只看到短尾貓和猞猁長得像,卻不知道它也是一種猞猁。短尾貓屬於貓亞科猞猁屬成員,擁有該屬的共同特徵:耳朵長,耳尖有一簇黑毛;臉短而圓,臉頰邊緣生有一圈短鬃;嘴部縮短,比別的貓科少兩顆前臼齒;四肢相對較長;粗粗的尾巴如截斷了一般。
  • 獰貓和美國短尾貓誰更厲害?為什麼?
    這是猞猁與獰貓之間的戰鬥。因為,猞猁實際上是猞猁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在猞猁屬下一共有四種動物:猞猁(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以及美國短尾貓,所有,嚴格意義上說,美國短尾貓是猞猁的一種。一般情況下,猞猁的體型比獰貓要大,而且捕獵的獵物比猞猁也要大,再加上它們是同科動物(同屬貓科),所以,猞猁的戰鬥力要在獰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