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印度亂象:小孩喝烈酒防疫、女官員服毒、奶農花式倒奶

2021-01-09 988國際觀察

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累計確診突破1500萬例,死亡病例則達到62萬例。雖然一些低風險國家或地區的新增病例數已大幅下降,但一些「重疫區」國家情況仍舊糟糕,比如位於南亞地區的印度就是一個典型。印度人口居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在疫情暴發之初,就有專家擔憂它會成為疫情震中,如今一瞧果然如此。據最新疫情數據顯示,當下印度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19萬例,儼然已成為整個亞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而在糟糕的疫情之下,印度各種亂象頻發,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50名兒童喝烈酒防疫

據環球網7月22日消息,《今日印度》報導稱,因連日來印度新增確診數暴增,驚慌失措的印度民眾開始想「偏方」預防新冠病毒,讓醫學專家大呼荒謬。報導稱,在印度奧裡薩邦馬卡基裡村,有至少50名兒童被大人強行餵下烈酒,迷信的當地人認為,這麼做能幫助兒童免於新冠病毒感染。現場視頻顯示,事發時兒童們被迫圍坐成一圈,依次被一名成年人餵了自釀的烈酒。

據悉,這些被灌酒的兒童年齡大約在10歲至12歲之間,尚屬於未成年人。且先不說喝酒是否有防疫功效,僅他們這個年齡就不應該接觸酒精,更別說還是烈酒,本身對兒童健康就有很大損害。一名兒科醫生聽聞此事後表示震驚,稱相信飲酒可以預防或治癒新冠是一件十分荒謬的事。而且這些孩子聚集時既沒有保持社交距離也沒有佩戴口罩,感染風險更大。目前,印度相關部門已經對此事展開調查。

疫情衝擊下奶農花式倒奶

除了對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之外,難以遏制的新冠疫情還猛烈地衝擊了印度經濟,逼得底層勞動者開始抗議洩憤。據《印度教徒報》報導,近日,因疫情導致印度奶製品價格暴跌,再加上政府補貼較少,不少奶農蒙受重大經濟損失。於是,心有不滿的奶農們紛紛「揭竿而起」,用「傾倒牛奶」的方式進行抗議,此舉引發輿論熱潮。

據悉,自本周一開始,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多地都爆發抗議活動,憤怒的奶農們寧可將牛奶倒掉也不願售賣,令眾人大呼浪費。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中,奶農們也是「玩嗨了」,把牛奶倒出了不少花樣。有的人將牛奶潑在馬路上,有的人將牛奶倒在神像上,還有人將牛奶潑在了總理莫迪以及該邦首席部長薩克雷的肖像上,真是一點都不心疼。但這種激進行為,也招致不少印度網友的抨擊,他們紛紛表示印度還沒有富到可以隨意浪費的地步,抗議者應該受到法律嚴懲。

女官員當眾服毒

不過,要說最令人震驚的,還要數女官員當眾服毒事件。據印媒報導,7月20日,印度安德拉邦瑪拉瑪哈納杜婦女聯盟主席約妮·庫馬裡,在記者會上先哭訴了自己被黨派欺騙,無人為她主持正義的悲慘經歷,隨後掏出一瓶「毒藥」當眾一飲而盡。事後,警方將她送往醫院救治,萬幸沒有生命危險,但她也因自殺行為觸犯法律而被警方立案。

相關焦點

  • 奶農「倒奶殺牛」
    從2013年的奶荒到2014年的「奶剩」之間的轉變似乎突如其來,一夜之間奶價持續下跌、合作社遭遇停站、加工企業壓奶、奶農虧損開始在各大主產區蔓延,甚至出現了個別的倒奶、殺牛事件。在河北省、山東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奶業主產區,由於牛奶價格下跌,很多奶農開始「倒奶殺牛」。 由於滯銷降價,奶業主產區(main dairy producing areas)出現了「倒奶殺牛」現象(dump milk and even kill their cows)。
  • 環球時報:讓奶農不再倒奶,該做什麼
    原標題:宋亮:讓奶農不再倒奶,該做什麼 河北、河南、山東、青海等地出現原奶被傾倒現象   宋亮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牛奶對中國一些低收入人群來說還是挺「精貴」的東西。因此當河北、河南、山東、青海等地出現白花花的原奶被傾倒的現象時,自然引起輿論的極大關注。筆者認為,有關方面應儘快採取措施,避免倒奶的事態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目前國內倒奶主要原因:一是國際奶粉價格大幅下跌,國內乳品、飲料等用乳企業更多使用進口奶粉作為原料;二是乳品企業原料庫存高企,為規避風險,乳品企業謹慎收奶。
  • 疫情期間乳企收奶「難」 13省出現奶農倒奶現象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疫情期間乳企收奶「難」: 全國13省出現奶農倒奶現象,牧場發出「斷糧」預警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金曉巖 北京報導「信息顯示,截至2月7日,13個省份出現倒奶,半數以上的奶牛養殖場出現飼料短缺,
  • 英國奶農每周倒奶500萬升!美國既倒奶還埋豬,資本主義的原罪?
    英國因新冠疫情採取封閉措施以來,大部分咖啡館、餐館關門,導致牛奶需求量顯著下降,報導稱奶農由於無處儲存而每周要倒掉500多萬升牛奶,美國也出現了倒奶和埋豬的新聞。提起倒牛奶,很多人就觸發了那句熟悉的話,「資本家寧願將牛奶倒掉也不分給窮人」。
  • 經濟大蕭條過去90年後,美國的牛奶又被倒河裡了
    《威斯康星州農民報》在當地時間3月31日報導,有大批該州奶農接到通知,要求他們傾倒當天自家農場產出的牛奶。據悉每家農場的傾奶量為20000~30000加侖(1000加侖≈3.7噸),並且他們還被告知在接下來的一周中他們每天都要這樣倒奶。
  • 楊靜:「倒奶」事件 相似事件 本質區別
    原標題:「倒奶」事件怎麼看? 從2014年底到2015年初,我國多地乳企拒絕或者減少收奶,奶農「倒奶」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衛崗乳業現「奶農倒奶」 原奶過剩引利益之爭?
    在液態奶銷售旺季來臨之時,奶農倒奶事件再次出現。近日,有知情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爆料,有大批奶農在南京衛崗乳業公司樓前維權,並將運來的原奶當場傾倒。倒奶鬧劇始末近日,一則奶農倒奶的視頻流傳於網絡。視頻顯示,幾個奶農在馬路旁的綠化帶傾倒罐車中的牛奶,而旁邊的大樓赫然寫著「衛崗乳業」。事後,記者聯繫到事件的當事人。根據當事人的說法,此次維權的奶農大部分是山東臨沂、江蘇徐州一帶的牧場主,這些奶農與衛崗乳業籤有長期的供應協議。
  • 中國最烈酒,世界烈酒榜上有名,新手一杯就倒!老酒鬼都不敢多喝
    酒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生活中無法缺少的,不管是在家中自己一個人搭配上幾個佐菜,小酌幾杯,還是在飯桌上與朋友歡聚,喝上幾瓶,都是極為舒適的,既能夠調動氣氛,而且吃菜時,喝上幾杯小酒,也是一個極為過癮的選擇。而且在當下生活中,酒的種類也是有非常多的,像常見的白酒、啤酒以及雞尾酒等等。
  • 非要把牛奶倒溝裡不讓窮人喝?
    不知道現在的中學課本裡還有沒有這段,說的是西方國家在經濟大危機期間,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給貧苦百姓喝。當時的理解是罪惡的資本主義國家裡的資本家為了保持牛奶價格不跌而強行倒掉牛奶。當時的這種批判,其實是讓資本背了鍋。
  • 經濟危機時為什麼奶農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給窮人?
    經濟學——傻子轉化為理性人的社會科學其實我國也有一些倒奶,都有過報導:2004年,就有新聞報導過當時浙江某處160戶奶農將鮮奶倒入水溝。2014年,也就是三鹿那個事件發生前後,也有奶農倒奶。前幾年歐洲奶農也傾倒過牛奶,只是規模不大。
  • 評論:「倒奶殺牛」是產業轉型之痛
    「倒奶殺牛」的現象,奶農每天把滯銷的鮮奶賤價賣給養豬戶或者倒入農田,甚者選擇殺牛來「斷臂保身」。  奶源地接二連三出現「倒奶殺牛」事件,對奶農而言,是一種現實的無奈。對社會來說,則無異於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時下,輿論對此現象已有一些議論。比如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典型性「經濟危機」。還有人說這是洋牛奶企業的「陰謀」,大意是洋品牌低價向中國輸入奶製品,致使國產奶滯銷,奶農殺牛,搞垮中國奶製品行業,它們趁機佔領中國市場後再大幅漲價。
  • 網傳河南奶農1天倒1噸奶 媒體闢謠:幾十公斤
    對於「一天一噸牛奶倒進下水道」的言論,當地很多奶農直言「捨不得」。不過,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去年2月份肇始的牛奶大幅降價,已經波及全國多個省份,以中小型養殖場為主的河南奶牛產業也不可避免地被牽連。該組圖說稱,因為滯銷,不少奶農無奈倒奶殺牛,新鄉市一養殖小區每天有一噸牛奶倒進下水道。昨天,河南商報記者輾轉找到了事發地,位於新鄉市北郊的綠瑩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這裡聚集著26戶養牛專業戶,有1000多頭牛的養殖規模。不過,這裡並非像網上盛傳的那樣,農戶們都將多餘的鮮牛奶用來澆地。
  • 為防奶農「倒奶殺牛」 山東泰安開出「奶價保單」
    為防奶農「倒奶殺牛」 山東泰安開出「奶價保單」 2015-06-18 09:37:38保險期內,一旦牛奶實際年平均收購價格低於4.11元/公斤,保險公司將按照差價對奶農進行賠償。而奶農個人承擔的保費僅為每公斤2分錢。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單特殊的牛奶價格保險背後,折射出目前奶業的發展困境。今年年初,全國多地遭遇「賣奶難」,河北、青海、山東等地甚至出現傾倒鮮奶、賣牛宰殺的現象。當前仍在持續的奶業「危機」,讓養殖戶損失慘重。
  • 又現「奶農倒奶」?真相是這樣的……
    微信公眾號/頭條號:【智農互聯】今年年初,一則奶農倒奶的視頻流傳於網絡。視頻顯示,幾個奶農在馬路旁的綠化帶傾倒罐車中的牛奶,而旁邊的大樓赫然寫著「衛崗乳業」。後經記者調查了解,這是來自山東臨沂的奶農,與衛崗乳業籤有供應協議。
  •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解說從2015年1月以來,中國多地奶製品企業停止向個體奶農收購牛奶,牛奶滯銷導致一些奶農不得不將新鮮牛奶倒掉。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解說從2015年1月以來,中國多地奶製品企業停止向個體奶農收購牛奶,牛奶滯銷導致一些奶農不得不將新鮮牛奶倒掉。據了解,中國的鮮奶收購價格從2013年的6元/公斤「跳水」到現在的3.9元/公斤,但是處於牛奶產業下遊的零售環節,卻並未見到降價。記者1月14日從南京某大型連鎖超市了解到,目前零售鮮奶價格不降反升,但銷量卻大幅萎縮。
  • 「倒奶」風波背後:乳企利潤大漲 奶農受累又擔風險
    2014年蒙牛和伊利兩大乳業巨頭營業收入雙雙突破500億元,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44.1%和71%;另一方面,因收入連年大幅下降,大量奶農陷入困頓並紛紛退出養殖,2014年下半年甚至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倒奶」風波。  對此,本刊記者近日在我國奶業第一大區——內蒙古自治區走訪了4個旗(縣、區)的6個奶牛小區和牧場,傾聽十多戶奶農講述乳業少為人知的另一面。
  • 全球防疫怪招一個比一個奇葩,印度用牛屎療法日本搶購花崗巖
    印尼人似乎對生薑情有獨鍾,從一開始爆發疫情,除了囤積口罩等醫療用品外,生薑可以說是印尼人民的必爭物資。據印尼媒體報導,印尼爪哇的生薑價格在疫情期間一路飆升,從每公斤4000印尼盾(約合1.8元人民幣),硬生生翻了三倍之多,到了12000印尼盾(約合5.5元人民幣),價格不是關鍵,關鍵是買不到。
  • 倒奶事件為何頻頻發生!其中到底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內幕?
    之後我在我們國家也聽到出現了很多新聞,都是這邊殺牛,那邊把原奶給傾倒掉,經常出現,由於原奶價格十分地低,讓一些奶農最後逼不得已將其倒掉,殺牛倒奶這個現象,當讀到這些新聞的這個時候,我們才忽然地發現,原來那裡的牛奶業都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樣的現象,不單單只是在外國。
  • 「倒奶」事件不同資本主義國家 中國牛奶不過剩
    中新網北京8月3日消息:今年南京、成都、鄭州幾個城市相繼發生了「倒奶」事件,使不少乳品企業和奶農產生了疑惑。難道中國奶業生產出現過剩了嗎?據新華網報導,前農業部畜牧獸醫司司長李易方研究後認為,這只是一種季節性、區域性過剩現象,並不能代表中國奶業的發展趨勢。
  • 科迪乳業業績爆雷怪罪媒體「惡意報導」:拖欠奶農上億奶款被上門...
    對於業績的下滑,科迪乳業在業績快報中解釋稱,報告期內,受大環境影響,公司資金鍊出現問題。受奶農事件影響,原奶不能滿足生產需求且價格奇高。現原奶供給恢復正常且價格下降約20%,生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報告期內,受某媒體記者連續惡意報導,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