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就像小樹苗
一天一天在長高
誰都希望ta外形挺拔
生怕哪個部位
長彎了、不直溜
可是 您知道嗎?
像孩子駝背、羅圈腿等
一些常見的生理現象
其問題的根源往往隱藏在
不易發現的足底
今晚17:55 遼寧衛視
《完達山 寶貝我想更懂你》
和育兒專家一起了解
不容小覷的扁平足
全是乾貨建議收藏哦
什麼是扁平足
當小寶寶學會了站立
開始努力邁開小步學走路時
有個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扁平足顧名思義
即是足弓塌陷、足底扁平
以及由此導致的
生物力學的改變
扁平足分為功能性扁平足和
僵硬性扁平足兩種
功能性扁平足是指在非負重狀態下存在正常得足弓,負重後足弓消失。
功能性扁平足的比率佔所有扁平足的99%以上。糾正功能性扁平足其實非常簡單,通常使用正確的訓練,適當的足弓墊、鞋子,扁平足的問題就可以改善。
僵硬性扁平足是在非負重狀態下足弓底平,多由舟骨、跟骨、距骨等聯合畸形而引起的。一般是由功能性扁平足或者副舟骨導致扁平足不能及時的治療後嚴重的結果。
患有僵硬性扁平足比率雖小,但通過矯正康復非常困難,醫生會建議手術治療。
新生兒至兩歲是生理性扁平足
兩歲之後足弓開始形成
二至六歲時
是足弓快速成長的黃金期
十歲左右足弓已發展成熟
成人腿腳關節等問題
可能源於兒童期扁平足
很多成年人會出現
走路如果長途跋涉腳弓會疼
還有的人跟骨會長骨刺
長短腿甚至出現關節炎症
... ...
以上這些現象都可能是
兒時扁平足的問題導致
娃小的時候
如果家長未留意寶貝的足底
未及時幹預扁平足
任由其隨意成長發育
多年後
極易導致寶貝成年時出現
關節、跟骨、甚至骨盆等問題
不要以為扁平足很常見
危害就不大
其實它對孩子日後的生活
會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01 生物力學的改變
放任寶貝扁平足的發展
會導致
關節磨損變形或發炎
還有踝部扭傷 骨盆歪斜
續發性長短腳 膝關節退化
足底的筋膜炎
跟骨的骨刺等等問題
02 步態異常與姿勢不佳
走路時會出現
內外八字的現象
外觀上可能有X或者O型腿
還有高低肩、駝背等
03 體適能與動作的表現
表現為走路的肌耐力差
平衡的穩定性差
孩子易跌倒
連續跳時爆發力不足
04 鞋底損壞 鞋跟變形
扁平足不及時幹預糾正
長此以往 隨著寶貝活動量的增大
家長會發現孩子的鞋底內側
或者外側的鞋跟發生變形的現象
兒童扁平足在早期
並沒有特殊症狀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成長後各種併發症
就會逐漸表現出來
所以 如果發現寶寶出現
扁平足的表現或症狀
請家長一定要足夠重視
第一時間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
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治療
如何檢測寶寶是扁平足?
一、站立直視法
觀察孩子站立時足部內側
是否具有弓形
雙腳打開 與肩同寬並擺正
然後從內側觀察寶寶的足弓
到底有沒有發育成熟
成熟的足弓可以穿過一根手指
而扁平足的小朋友則不行
二、踩出麵粉足印
在地上撒上一層麵粉
讓寶寶踩上去留下足印
進行對比觀察
正常的足弓
中間是有空洞的
扁平足的小朋友就會踩出
一個完整的小腳掌
三、判斷足踝的力線
先找到跟腱的中點
用筆做標記
然後再找到腳的著力點
再用筆進行標記
兩點之間的連線如果與地面垂直
則說明寶貝足弓的發育正常
如果有跟骨外移存在較大角度
則寶貝的扁平足該幹預矯正了
兒童扁平足不容小覷
及早訓練和治療
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
走得穩、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