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反思「太陽花」5周年 :綠營再難煽動大規模「反中」

2021-01-10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臺灣「太陽花學運」將滿五周年,臺大政治系教授、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張亞中15日表示,這是兩岸衝突上的最高潮,浪潮之後,大陸也調整對臺政策,吸引臺青赴陸就業就學,民進黨再也擋不住,「很難大規模煽動『仇中』情感,因為臺灣人民開始覺醒」。

國臺辦主任劉結一3月5日在談到臺海局勢時說,儘管兩岸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儘管前進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大道之行民心所向,兩岸關係必將前行,朝著祖國統一的方向邁進。

據臺媒3月15日報導,臺灣孫文學校15日上午舉辦「太陽花運動五周年省思」座談,由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國民黨政策會前執行長蔡正元、卓越雜誌發行人林定芃、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毛嘉慶、「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黃士修、臺北市青年聯合會秘書長陳建維對談。

座談會現場 圖片來自臺媒

張亞中指出,「太陽花學運」發生有其時代脈絡,馬英九執政前幾年在兩岸交流「只經不政」就像開車兩個輪子鎖住,必然「翻車」。

他認為,當時抗爭者認為「反服貿」是反大陸統一,主要是國民黨沒有去想辦法結束兩岸緊張狀況,用的也是民進黨改的課綱,推行「去中國化教育」、排斥大陸,加上經貿交流的成果沒有分享給每個老百姓;「太陽花學運」後,國民黨當時被貼上「無能政黨」標籤,至今形象沒有完全改善。

「太陽花」學運資料圖 圖片來自臺媒

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表示,當時學潮攻佔「立院」,馬英九當局官員跑光,沒人出來辯護,話語權都在民進黨身上;學潮把柯文哲拱出來,結果柯選上臺北市長後,知道「反中」是末路,開始主張「兩岸一家親」;當時「行政院長」江宜樺強力驅逐佔領「政院」的群眾,否則股市停擺,會造成臺灣更大挫傷。蔡正元認為,江宜樺作了正確的事,馬英九當局卻無法保護他,國民黨「戰鬥無力、強敵壓前、人人棄兵卸甲,成了軟腳蝦」。

林定芃提到從數據來看,「太陽花運動」後的第二、三年,臺灣的經濟數據表現受到影響而下滑。

毛嘉慶批評,當時的「太陽花」採取「文青語調、空洞內容,轉移對事實的論辯」,還加入很多反核、同性戀運動等議題,結果當用政治鬥爭處理社會議題時,最後只剩下政治議題,「只有鬥爭、沒有進步」, 這些「第三勢力」當上「民代」、掌握政治資源後,當年訴求的「公平」和「反黑箱」在哪裡?

「太陽花學運」時所謂「廷帆二神」中的陳為廷曾自爆在公交車上對女子襲胸,後被爆出是襲胸慣犯 圖片來自臺媒

陳建維認為「太陽花」造成的最重要結果,是加快大陸對臺統一的政策進程。 「太陽花學運」後,大陸的青年政策是「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收入、中南部以及青年)」、「一代(青年一代)一線(基層一線)」,改吸引臺灣人到大陸念書、創業,就業,推出惠臺政策,「現在把資源都留在大陸,你想要你就來」,自然對當地有所認知、融合。

國臺辦等29個部門2018年2月28日發布「31條惠臺措施」,以吸引臺灣企業、社團、文藝等領域人士前來大陸發展,被境外媒體形容「為兩岸關係投下一顆震撼彈」,臺灣《遠見》雜誌同年3月的一項針對「31條惠臺措施」的民調顯示,18歲至29歲的所謂「天然獨」世代態度出現大轉變,有近六成年輕人表示願意到大陸發展。

臺灣《遠見》雜誌2018年3月14日報導稱,根據其上周進行的民意調查,認為大陸對臺灣民眾友善的佔30.3%,不友善的42.1%。然而,「天然獨」世代對大陸的看法已有轉變。

在10年前的同類調查中,「天然獨」認為大陸對臺不友善的比率高達50.8%,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但10年後的今天,持相同看法的下降至39.8%,變為所有年齡層中最低。友善佔比也從35.5%增至40.8%,成為所有年齡層中最高,更有近六成(59.6%)願意到大陸發展。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今年2月27日「31條惠臺措施」實施一周年時表示,頒布實施的「31條惠臺措施」體現了我們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真誠意願,彰顯了「兩岸一家親」重要理念。一年來,「31條惠臺措施」實施取得良好效果:提升了臺胞在大陸各地學習、工作、生活的便利化;臺胞享受同等待遇在更大範圍和更多領域得到了落實;臺胞有更多參與感、獲得感和融入感,進一步促進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相關焦點

  • 臺灣的「太陽花」已因川普而臭掉
    臺灣中國時報刊發政治評論者周勇夫撰寫的文章說,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因煽動支持者暴力佔領國會,讓美國引以為傲的民主蒙羞。任期只剩一周多的川普,在政治上已經臭不可聞,不過川普大概沒想到,因他也更加臭掉的,還有臺灣的「太陽花運動」。
  • 「反中」促進經濟?「臺獨」分子不清醒
    這一說法正中臺灣某些媒體下懷,他們將韓國報導轉發至島內,並且大肆渲染「反中」立場,稱這一做法是積極的。綠營民意代表陳亭妃對此更是「喜上眉梢」,稱蔡英文上臺後實行的種種對大陸的舉措,促進了臺灣地區的發展,終於擺脫了大陸的經濟依賴。然而事實勝於雄辯!據統計,2020年1月至11月,臺灣向大陸出口額佔比為43.8%,達到了近20年的最高值。
  • 臺灣學者再發表奇葩言論
    本周臺灣大話王,將為您揭露綠營政客所謂「倚美抗陸」、狐假虎威的醜惡嘴臉。 臺防務部門主管嚴德發還不忘吹噓,其中有兩種武器可以打到大陸沿岸。 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這一次也是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的第八度宣布對臺的軍售。這對於提升臺灣防衛的能力以及維護區域的和平跟穩定的能力,極有幫助。
  • 人民銳評 | 香港選舉絕不能成為反中亂港勢力的「工具」
    我們在為拘捕行動拍手叫好的同時,也不免反思:香港選舉,何以成了一些危害國家安全、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反中亂港分子的「工具」?  自2014年非法「佔中」以來,戴耀廷等反中亂港分子2019年修例風波中,反中亂港勢力甚至用暴力手段滋擾愛國愛港候選人及其支持者,擾亂選舉秩序,藉機竊取區議會主導權,進而謀劃了操控立法會、操控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操控行政長官選舉的「奪權三部曲」。一系列行徑,已經嚴重背棄了選舉公平公正的原則,是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的嚴重挑戰,是對香港民主選舉制度的幹擾和破壞,也是對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挑釁。
  • 在臺灣「有志難伸」 臺青年對大陸的邀請怦然心動
    原標題:在臺灣「有志難伸」,臺青年對大陸的邀請怦然心動英媒稱,中國大陸福建省準備邀請至少1000名臺灣學者到當地大學教書,消息傳來,卻造成了不少臺灣年輕學者心內的掙扎。
  • 綠營「媚日仇中」撕裂臺灣社會——戚嘉林談八田與一銅像斷頭事件
    原標題:綠操弄「媚日仇中」,臺灣社會已被撕裂  八田與一銅像斷頭案,被島內某些媒體形容為「震驚臺灣社會」,臺當局從上到下表現得相當緊張,NHK、共同社、《產經新聞》、《朝日新聞》等日本媒體也予以高度關注。針對這個大陸讀者不太了解的歷史人物和新聞事件,記者採訪了著有《臺灣史》、對日據史有深入研究的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
  • 外省二代加入民進黨後站在「反中」第一線,曾叫囂「討厭被當龍的傳...
    來源:新福建外省二代出身的範雲,在加入民進黨並當選「不分區立委」後,站在「反中」的第一線,多次叫囂「抵制中國」,就連島內明年擬換發晶片身份證,她都聲稱「可能會成為大陸滲透的破口」。為了能在島內政壇站穩腳跟,她強打「抗中牌」,即便被罵「數典忘祖」也在所不惜。
  • 韓國瑜「賣臺」?綠營眼睛業障重
    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港澳大陸行一路轟動,訂單一張接一張,綠營也不出所料,炮聲隆隆,質疑韓國瑜跨越兩岸政策紅線,與當地政要「密談有不可告人的內情」,警告他提防對岸「統戰」等,好像韓國瑜真可能被衝昏了頭,暗中「賣臺」。這些說法可笑之至。
  • 臺學者: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常態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5日發表臺灣中華大學教授尹啟銘的文章,題為《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新常態》。全文摘編如下:日前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部門人士的話表示:「隨著臺灣投資規模擴增,以後除非基期因素等特殊狀態,否則臺灣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前段班將會是常態。」不禁讓人對該人士的大膽預測感到佩服,另一方面則對於他有關經濟成長動力的解讀,若不是外行就是在故意誤導社會大眾感到可悲。
  • 綠營抹黑的招數一點沒變啊
    綠營以現場與學生發生衝突的中華統一促進黨有竹聯幫背景,加上幾次大型抗議活動都有他們的身影,就妄言「大陸資助臺灣黑幫」。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2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綠營媒體或「臺獨」媒體就是喜歡把事情鬧大,引起民眾的反叛情緒,為此一定要和大陸掛鈎,好像什麼都是大陸幕後支持似的。他直言,這種說法沒有任何依據,而是攻擊、抹黑大陸的一貫伎倆,但這種陰謀沒有達到任何政治效果。
  • 臺軍要拍臺版「太陽的後裔」網友諷刺:太陽花的後裔
    陳中吉(來源:自由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敏】吸毒、炮打漁船,臺軍年來醜聞頻仍,受到島內民眾極大的質疑。據臺灣「中央社」19日報導,臺灣「國防部」將推出臺軍形象連續劇,經費約1280萬新臺幣,外界將其比作臺版「太陽的後裔」。
  • 臺灣「太陽花女王」劉喬安再曝醜聞:持K他命被臺警方逮捕
    【環球網綜合報導】爭議不斷的「太陽花女王」劉喬安去年因涉嫌作偽證被判入獄3個月,日前,又有臺媒爆料稱,14日凌晨,劉喬安被警方發現持有K他命(氯胺酮),被警方帶回偵訊後,劉坦承自己持有毒品,但沒有供稱是否吸食,目前,被警方依法送辦
  • 民進黨當局為何對「美版太陽花」噤聲?馬英九一句話揭開蔡英文的底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6日闖入國會大廈,爆發流血衝突,共造成5人死亡,其中一人是警察。這場騷亂不僅重創美國的形象,更是給標榜與美國擁有「共同民主價值」的蔡英文當局重重一擊。美國這次衝突被島內媒體稱為「美版太陽花」。值得關注的是,事件爆發後蔡英文當局從上到下基本沒什麼反應。
  • 「美臺」勾結?解放軍必將予以迎頭痛擊
    日前,蔡英文還與美國已經籤署了所謂「對臺軍售協議」。據央視網報導,川普執政的4年間,「美臺」累計達成了10批軍售案,總價值超過180億美元。儘管臺當局在購買美國武器時向來「出手闊綽」,但拿到手的往往都是一批批根本用不上的裝備,甚至是美軍淘汰的二手貨。 整個交易過程全是美國說了算,臺當局想要討好美國,就只能照單全收,成為了「廢品回收站」。日前,就有機上飛行員不幸墜海身亡的事件發生,暴露出其武器裝備老舊的問題。據媒體爆料,此次失事飛機已在軍中服役40年以上,期間多次發生故障,但臺軍方仍要求士兵起飛。
  • 韓國瑜反制「綠軍」直球對決,綠營會妥協嗎?
    韓國瑜(圖片來源臺媒)上周五「罷韓」熱度在島內被迅速炒起,短短兩天就自動被臺海軍「敦睦艦隊」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新聞排擠,「罷韓」悄然無聲。高雄市長韓國瑜22日將赴議會出席臨時會,並擬在議會召開防疫記者會,反制「綠軍」,「直球對決」。
  • 除了「功德院」,臺當局還有瘋人院、蚊子院、恐龍院……
    蔡英文上臺後,由於綠營「去中親日」路線,臺灣網民吐槽,「總統府」已經復闢變回日本殖民時期駐臺的總督府。 瘋人院 「瘋人院」應該是最好猜的一個吧…… 雖然位處「行政院」和「立法院」之間,「監察院」在「太陽花學運」時期完全沒事。  報導稱,「監察院」的民意地位有如「蚊子院」,一個明顯的例證是三年前的「太陽花學運」。
  • 高雄想要大熊貓,綠營跳腳:又是「統戰」!
    臺媒:綠營強力阻擋大熊貓進高雄,只會「吃力不討好」。
  • 「港獨」散播仇恨 煽動襲警狂言要殺害警察
    據大公網5月26日報導(記者冼國強),一句針對專欄作家屈穎妍「滅門」的恐嚇,揭示香港言論自由被反對派「民主霸權」壟斷的悲哀事實。《大公報》記者調查發現,恐嚇屈穎妍「滅門」的始作俑者、激進「港獨」組織「調理農務蘭花系」,近日還不斷鼓動仇警、辱警、襲警甚至殺警。他們針對近日警方誤拘智障男子事件借題發揮,在網上煽動從後用棍偷襲執勤警員報復,更稱如有成員身患絕症,「起碼要殺幾件差人」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