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學的形式把美播進孩子們的心田,像愛動畫片一樣愛語文書

2021-01-12 永城樹人

陪著兒子看了好幾集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不禁為遠在大洋彼岸那群動畫創作者天才般的創造力和幽默品質而折服!兩歲多的兒子完全被那有趣的情節、誇張的動作、可愛的形象迷住了。你瞧,他老吵著要放動畫片,只要打開VCD,他的眼睛一眨不眨,有時還坐在沙發上旁若無人地咯咯咯地笑個不停。

兒子這副著迷的樣子讓我想到一個問題,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能不能製作得像動畫片一般迷住花朵般美好的孩子這不單是介質的變化和製作的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一種觀念問題。我們的教科書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必須考慮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思維特點、認知結構和情感品質。或者說,既要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又要以色、香、味喚起孩子們的「食慾」。

喜歡動物幾乎是孩子的一種天性。小學語文教材,尤其是低年級教材似乎很重視這一點。教材中的動物們一個個在孩子們面前閃亮登場。但筆者感到,這些動物形象大多是理趣大於情趣。很多時候,它們僅僅是傳播知識、訓導為人處世原則的手段和工具,缺乏一種動物本身的真趣和魅力。

像《小貓種魚》《小山羊》《小壁虎借尾巴》《三隻白鶴》《小蝌蚪找媽媽》等課文都是想借動物們的言行舉止向小孩子傳授簡單的科學知識,從這樣的故事中,我們看到的不是充滿激情的想像和創造,而是一個穿著動物的外衣的博學之士在向孩子們作科普講座。

小學語文教材中更多的是一種寄寓型的動物。這類動物活動起來一點都不輕鬆,因為,它們的背上都背著一個裝有人生哲理的「包袱」,全然不像前面提到的貓和老鼠那般無拘無束,個性鮮明。這類課文在教材中簡直是俯拾皆是。如教人們互幫互助的《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孩子們做事要善於想辦法的「烏鴉」(《烏鴉喝水》),說明不要見異思遷的「小猴子」(《小猴子下山》),讓孩子們從小拋棄坐享其成思想的《小白兔和小灰兔》,說明做事不要三心二意的「小貓」(《小貓釣魚》),揭示人各有所長,要看到別人的長處的《駝駱和羊》,告誡孩子們美不美不在外表的《美麗的公雞》,暴露自我炫耀者醜態的《驕傲的孔雀》,讓孩子們明白跟惡人是沒有道理可講的《狼和小羊》,知道不要相信壞人的《會搖尾巴的狼》,教導孩子們不要輕聽別人奉承的《狐狸和烏鴉》,懂得對別人的意見要善於分析和驗證的「小馬」(《小馬過河》),等等。

對孩子們進行早期的科學啟蒙和人生養成教育固然重要,但筆者以為,這種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簡單的「對號入座」。設想一下,即使我們把上面提到的教材中的篇目都製成動畫片,它們有《貓和老鼠》那樣讓人著迷嗎我看未必。這些動物們的臉上沒有幽默,沒有滑稽,沒有生活中的真情真趣,有的只是一臉的嚴肅。他們像一群參透人生的智者,借著動物的口吻向純真的孩子們作人生的指點和忠告。在這裡,貓非貓,兔非兔,孔雀不是孔雀,公雞不是公雞,他們只不過是一些箴言警語的傳聲筒。他們的形象似乎還有幾分童真,但只要一說話,便是一個地道的飽經滄桑的老者。我不知道正處在生命黎明時分的小孩子能不能親近這份老成和持重 。

這麼多富有理趣的動物是與「文以載道」的傳統不謀而合的。若拿「文以載道」的標準去審視《貓和老鼠》,這部迪斯尼巨片的思想性是不是要打折扣如果你想從這部片子中去尋找所謂的高尚品質、人生哲理、處世原則的話,那將是徒勞。在我看來,要說《貓和老鼠》載道,它所承載的是一種透明的童真與童趣,同時這裡所折射的是一種美國式的機智和幽默。

長期以來,我們所認同的「道」總是一種端坐於聖壇的理想人格,很多時候是一種讓人仰之彌高的價值取向。小學教材裡的這類寓言型的動物,之所以不及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裡的動物們那麼真切、自然、可愛,原因就在於我們對「道」的理解比較功利和膚淺。

一個小學生告訴我,他聽老師範讀《醜小鴨》這篇課文的時候,眼淚禁不住直往外湧。醜小鴨的不幸遭遇讓他留下了同情的淚,醜小鴨最後變成了白天鵝卻讓他留下了激動的淚。我頓時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文學的力量。它讓孩子們從小懂得了悲憫與關懷,懂得了愛,懂得了這種人類共有的情感。這是孩子們從形象中、從故事中感悟到的,醜小鴨並沒有指指點點說什麼。

醜小鴨與前面提到的公雞、烏鴉、孔雀相比,它身上更多的是一種人情味。孩子們從它身上獲得的是真善美的啟迪。這便是情的感染力。

記不清哪位詩人說過:一個大哲人在臨死前所說的意味深長的話,其實是一個童稚皆知的道理。人生的道路很漫長,小學生還剛剛邁步,有很多成人們自以為深邃無比、舉足輕重的道理他們在生活中會慢慢體會得到的。我們有必要不顧他們的閱讀趣味而喋喋不休地說理布道嗎筆者以為,小學語文課本裡呼喚更多的有真情、有真趣、有真味的動物形象,我們的課堂裡同樣要少些理性說教,多些情感共鳴。

一旦樹立了這種觀念,我們就不會勉強孩子們去揣摩句子的思想含義,更不會讓他們背著「文以載道」的沉重包袱而在作文中大肆地編造好人好事,當然也就不會草率地把寫螞蟻搬家之類的文章判為主題不積極。

是的,語文課必須掙脫人為的理性羈絆,要用文學的形式把美的種子播進孩子們的心田,要讓他們像喜愛動畫片一樣喜愛手中的語文書。

相關焦點

  • 聊聊假期必讀書:那些藏在語文書裡的秘密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童書的小蟲。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孩子們的假期將至,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問我:假期給孩子讀什麼書好?其實「讀什麼書好」這個命題實在是太大了,能力有限,我不太好回答。不過一般我會按照朋友家孩子的所在年級,推薦這個假期裡必讀的書目。今天我們就聊聊「假期必讀書」吧。
  • 用愛陪伴成長 用美滋養童年——重慶七星瓢蟲藝術教育董事長劉正強...
    摘要:邁入新的一年,我們仍然堅守初心:用愛陪伴的美育專家,專研教學,專為品質,讓幸福與歡笑充盈在孩子們心田,讓我們用教育者最真的愛滋養孩子們繽紛的童年!成就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邁入新的一年,我們仍然堅守初心:用愛陪伴的美育專家,專研教學,專為品質,讓幸福與歡笑充盈在孩子們心田,讓我們用教育者最真的愛滋養孩子們繽紛的童年!成就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願所有民辦教育工作者在新的一年持續享受教育的幸福歷程,在新的一年收穫更多的成功體驗!攜手恭祝:新年好!
  • 初中文言文學習法:3個筆記法把文言文學透,別在語文書上寫翻譯
    比如2020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狀元唐楚玥的學習方法,她用筆記的方法,讀通讀透了文言文,別在語文書上寫翻譯了,做好了學習的積累,3個筆記法分享給大家。01抄寫筆記,記得把原文也抄一遍,做好記號我們不少中學生,習慣用記號筆在語文課本上直接注釋,甚至老師抄寫的課堂重點也直接抄在語文書裡。看似打開語文書,密密麻麻,五彩斑斕的學習重點,看起來該書的「小主人」是非常認真學習的。
  • 《熊貓團團兒童德育繪本》:在幼小的心田播下美德的種子
    該系列由中國兒童中心精心策劃,並組織專業團隊進行研究、創作和繪製,是我們獻給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一份美好禮物。品德即道德品質,也稱為品性或德性,它是一個人內在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準則,也就是其對世間真、善、美的認識和標準。
  • 北京大學生揚言炸城鐵受審 不滿限播外國動畫片
    因不滿有關部門出臺限播外國動畫片的規定,從小喜愛看日本動畫片的大學生林華(化名)在西單圖書大廈放置假炸彈,希望有關部門改變這一規定,否則將炸掉八通線。     然而,以錯誤方式表達意見的林華因涉嫌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最終受到法律的審判。
  • 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1月12日上線愛奇藝全網獨播
    1月12日,由愛奇藝出品的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正式上線愛奇藝平臺獨播。這部影片於2020年12月11日登陸全國影院,上映至今引起了社會各界和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影片不僅獲得易烊千璽、王源、汪涵、王一博、馬伊琍、周迅、孫儷、鄧超等明星的喜愛和推薦。在社交平臺話題閱讀量達2.5億,討論超35.3萬。
  • 說的就是這位愛課「海狸老師」
    讓Joey如此著迷的Chris老師全名叫Christopher Haley,在愛課,他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海狸老師」。語言文學往往是一個社會歷史文化的縮影,因此,在哈佛學習英語文學專業仿佛就是在閱讀英語世界的百科全書。這也讓Chris老師在給愛課的小朋友上課時,能夠將自己在哈佛校園裡的所學所想,用生動易懂的語言展示給萬裡之外的中國小朋友。
  • 垃圾動畫片也看得津津有味:因為孩子們中了三個「陷阱」!
    朋友坐在客廳批評孩子,但說著說著突然發火,把小男孩揪進了房間。因為小男孩一邊聽他媽媽講道理,一邊還在偷瞄電視裡的動畫片,甚至在被媽媽嚴肅批評時,還隨著動畫片的情節嘻嘻笑……孩子們為什麼那麼愛看動畫片?動畫片製造商們很好地利用了孩子的這種心理。他們常常在一集動畫片結束時,來個突然中斷,引誘孩子們迫切地追下一集。例如,兔子媽媽還沒回家時,大灰狼通過花言巧語誘騙了小兔子開門,把小兔子抓住了正要離開,這時兔媽媽在屏幕上出現了,但是動畫片這一集也剛好結束了。孩子們很難受——小兔子到底被抓走了沒有?兔媽媽能及時阻止嗎?
  • 推薦一部高達9.1分的動畫片《愛死亡與機器人》
    這絕對是值得你看的一部動畫片首播: 2019-03-15(美國),共18集,每集15分鐘,豆瓣評分9.1分一部動畫片為什麼會如此的高分,從片名可以看出,這是講述人類最基本的最能引人深思的話題,愛與死亡,可以縱觀好的影片或者文學作品,這兩個話題幾乎在我們所有的創作中,
  • 推薦4部適合小朋友們看的英語動畫片
    今天略懂給家長朋友們推薦幾部比較適合小朋友們看的英語動畫片:愛探險的朵拉 Dora The Explorer《愛探險的朵拉》是一個以7歲小女孩朵拉為女主角的娛樂探險類系列劇。她的冒險在天馬行空的熱帶世界中展開,那裡有叢林、海灘、熱帶雨林。
  • 兒童舞臺劇《汪汪隊立大功》重慶孩子們最愛的英雄動畫片現場演出
    人的記憶很多時候是由碎片化組成的於是乎 歌詞人們會記住高潮部分消息人們會記住關鍵字詞對於動畫也是一樣的道理人們會通過主角的口頭禪想起來劇情片段例如 柯南的「真相只有一個」水兵月所說的「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你
  • 《幸福像花兒一樣》:愛是什麼
    電視劇《幸福像花兒一樣》是孫儷和鄧超一起主演的,也是因為這部戲兩人因戲生情走到一起的。今天小編來聊一下這部劇。這部劇也獲得了多種獎項。創新開拓獎、文學藝術獎、優秀影片獎等等。愛是什麼,終究我們每一個的一生或許都無法言說清楚。更何況,我們對於它的判斷還會隨著我們所身處的年代,以及我們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而變動。可是愛也是有共性的,愛是在一起會互相刺痛後還要在一起;愛是心裡揣著對對方過去情人的嫉妒,嫉妒得如鯁在喉,但還是要在一起;愛是在仿佛和對方的關係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之時,還是要想盡辦法在一起。愛,就是不管怎樣都要在一起。
  • 平安守護者在行動,給孩子們帶來愛和夢想——2020年平安雲支教百佳...
    ,因為疫情,支教變成了線上的形式,雖然沒有面對面和同學們接觸成為了一種遺憾,但我想這種愛的傳遞並沒有因此而打折,看到學校老師回傳回來同學們認真聽課認真互動的照片,心裡暖暖的,希望明年春暖花開時,我們能夠再見面。
  • 悅天使集團愛心行:播一顆善的種子,育一片愛的天地
    孩子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光愛學校的孩子們則是最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我們要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他們。今後,我們還會繼續這樣的慈善活動,承擔社會責任,傳遞集團正能量。」活動結束後,集團員工、學校教職員工與孩子們合影留念。
  • 圖文:用愛叩響聾啞孩子們的心房
    老師名叫方海霞,比起叫她老師,孩子們更喜歡叫她「媽媽」。            用手述說有聲世界的精彩             2001年,25歲的方海霞是一所小學的語文教師。     孩子們聾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一般來說,到了6歲以後恢復的可能性很小。但方海霞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們,每天堅持讓他們練習口語發音。     16歲的李文秀到特殊學校10年了,因為膽小認生,不敢開口,方海霞不放棄,每天教她一兩個詞語。到現在,李文秀已經可以發音了,雖然說出的話有些難懂,但是如果是熟悉她的人,就能聽明白。
  • 幸福像花兒一樣:夫妻終於重歸於好,定要珍惜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部作為鄧超兩口子的螢屏定情之作,結局當然也是和現實中倆夫妻的感情一樣幸福甜美。劇中最後倆人在經歷萬般磨難後終究還是重歸於好了,和和美美的繼續過著屬於自己的小日子了唄。劇中,開始給大家的感覺,杜鵑作為一個愛跳舞,全身投入到跳舞事業的女孩,她跟林彬在一起感覺才是最幸福的,但是後續的故事也用事實給了我們響亮的一擊,即便她跟林彬在一起是開心幸福快樂的,但是痛苦,眼淚卻也是實實在在的。與白楊結婚後,杜鵑並沒有放棄自己熱愛得舞蹈,反而更加堅定的堅守初心。而本來出身良好的高幹子弟白楊卻在巨變的時代中,迷失了自己。
  • 《流金歲月》今日起愛奇藝全網獨播 都市群像大戲即將來襲
    原標題:《流金歲月》今日起愛奇藝全網獨播劉詩詩倪妮上演暖心治癒歲月好戲劉詩詩飾蔣南孫由劉詩詩、倪妮(按姓氏首字母排序)領銜主演的38集都市女性成長勵志劇《流金歲月》將於今日21:30起在愛奇藝全網獨播。該劇近兩日發布了多組物料,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
  • 梁文道:日本把很多小孩愛看的動畫片都改編成AV
    各國文學都有自己的特點,梁文道談到,日本把很多的小孩愛看的動畫片都能夠把它改編成AV,你比如說有很流行的動畫,像《新世紀福音戰士》什麼,他們就有色情版、黃色版,他們很喜歡把這些東西扭邪、扭曲,有的很黃很暴力。
  • 連雲港幼兒園很少教經典兒歌 孩子們更愛流行歌曲
    昨日,市機關實驗幼兒園大一班的孩子們,像往常上學時一樣,排著整齊的隊伍,井然有序地走進機關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安靜地坐下來。幾分鐘後,幾位社區志願者站在隊伍中央,有的手拿歌詞,有的身挎手風琴,很快屋內便響起了熟悉的歌聲。在志願者們的帶領下,稚嫩的童音逐漸連成一片,此起彼伏,甚是好聽。  這是新浦街道機關社區聯合市機關實驗幼兒園開展經典兒歌傳唱活動的現場。
  • 這些才是更有意義的動畫片!
    難道除了小豬佩奇和汪汪隊,就沒有讓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了嗎?現在已經不是泥巴沙子就能滿足孩子們的年代了,筆者家的寶寶小小年紀已經能靈活操縱ipad了。那麼,什麼樣的動畫片適合給孩子們看,還能起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