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是很常見的肉食,日常中雞腿、雞翅、雞米花等等都是很常見的食物,也是倍受歡迎的美食。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如此美味的食物卻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雞身上有幾處其實藏滿了毒素,被稱為最髒的器官,平時吃太多,傷身更傷肝。
雞身上「最髒」的器官,儘量少吃,肝不喜歡
肝是身體中重要的「解毒器官」,對吃進去的食物和身體分解出來的毒素有代謝作用,但是長期積累的毒素也會增加肝臟負擔,比如雞身上幾處,喜歡吃的人要注意。
1、雞脖
雞脖子在平時吃雞肉的時候,可能很多人會選擇食用一些雞脖子,但殊不知,雞脖子部位堆滿了淋巴,而且在淋巴部位也會殘留一些細菌病毒,所以像雞脖子這個部位,也是雞身上最髒的一個器官。
不僅如此,在平時給雞注射疫苗時,也是往往會從雞脖子這個部位注射的,所以就會存在大量的毒素。如果過多食用的話,對肝臟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生活中,像雞脖子這個部位,勸你還是最好少碰,請別置之不理。
2、雞頭
雞在啄食的時候很容易誤食了病菌重金屬以及其他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都會殘留在雞頭部位,再加上現在市面上大部分雞都是餵飼料長大的,很容易形成促生長的激素,長期都會聚集在頭部。
人在大量食用雞頭之後,很可能會導致這些毒素垃圾堆積在體內,無法及時的排出,很容易損害肝臟健康。
3、雞屁股
「雞屁股」指的是雞的屁股上端長尾羽的地方,又被稱之為「雞尖」,這個地方的肉質肥嫩,卻是淋巴腺集中的地方,而且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甚至還有致癌物質,但不能分解,因而毒素都會沉澱在臀尖內。
時間久了,「雞尖」也就成了貯存病毒和病菌的大倉庫,所以雞尖是不能吃的。
除了這幾處「髒物」,常見的3物也很傷肝,少吃為妙
1、黴變食物
據研究發現,發黴的食物如花生、大豆、玉米等食物發黴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對肝臟有極強的肝毒性,且容易導致肝細胞受損、變性甚至壞死,繼而可能會導致或誘發肝癌的發生,因此對機體、對肝臟都是極為不利的食物。
2、高脂食物
肝臟是脂肪運輸的樞紐。消化吸收後的一部分脂肪進入肝臟,之後再轉變為體脂貯存起來,飢餓時,貯存的體脂先被運送到肝臟,然後進行分解。
吃太多高脂油膩食物,容易導致脂肪代謝紊亂,使脂肪堆積於肝臟內形成脂肪肝。除了少吃五花肉、肥牛、肥羊等食物,在外就餐,儘量不點油炸、油煎、香酥、乾鍋、水煮之類的菜餚,多選擇蒸、煮、燉、涼拌的。
3、酒水
酒傷肝尤其是對於肝臟有損傷的患者來說,飲酒無疑是對肝臟的再次重創,可導致肝臟損害的進一步加重,因對於本身解毒代謝功能低下的肝病患者來說,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有直接損害肝細胞的作用,因此,對於肝功不好的患者來說最好遠離酒。
預防肝損傷,除了忌口,還要常喝肝喜歡的「水」
中醫講:肝是將軍之官,可見肝對人體健康十分重要,日常養肝護肝是很有必要的。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曾記載:蒲公英根、金銀花、杭白菊、枸杞子、紅棗、甘草幾種食材有養肝護肝的作用,平時用這些食材泡茶喝,能幫助肝臟清理垃圾毒素,減輕肝臟壓力,這也是老中醫常用的養肝小經方,藥食同源的原理如下:
蒲公英:可清熱毒、化食毒、消惡腫,而且全身是寶,尤其是根部,對肝臟有比較明顯的保護作用。
金銀花:能清熱解毒以及降肝火,同時也能緩解藥物以及其他物質對肝臟所帶來的傷害,特別適合於祛除肝毒。
杭白菊:性辛、味甘、略苦、微寒,可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適合日常養肝護肝。
製作茶的過程比較麻煩,需要掌握量和製作工藝,很多人並沒有條件去製作,想要更方便健康,可以選擇科學配比的茶包,想喝的時候拿出一包,用熱水衝泡,只需幾分鐘就可以擁有一杯「養肝茶」。
溫馨提示:養肝護肝還要多利用自己的身體當身體處於平躺姿勢的時候,輕柔地按摩膽囊和肝臟部位,大約位於身體右側的肋骨下方。專家認為,按摩有助於促進肝臟部位的血液循環,進而改善全身代謝功能。
聲明:平臺重在分享,為朋友們提供信息參考,內容及圖片均整理於網絡,版權歸屬於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