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瀘州市民田先生在城西某小區花園裡看到一隻長相怪異的「蜜蜂」,灰黃相間,顏色像蜜蜂、翅膀像蝴蝶,飛行時,身體可以懸停在空中,頭上有兩根觸角,約兩釐米長的喙插入花中吸食花蜜,體長約兩釐米。
蜂鳥鷹蛾(資料圖)
田先生告訴川江都市報記者,這隻「蜜蜂」有根長長的喙管,和小鳥一樣的尾翼不停擺動,靠近時能聽到一陣嗡嗡聲,在同一朵花上的停留時間不超過10秒鐘,然後「嗡」一聲飛到另一朵花上,速度非常快。
「我喜歡看動物世界,覺得這個小傢伙特別像蜂鳥。」唐先生說,由於飛得快,震翅頻率高,他幾次嘗試用手機拍攝照片,但效果都不理想。
田先生拍到的蜂鳥鷹蛾
為了確認到底是不是蜂鳥,記者將唐先生拍到的圖片和視頻發給了對古藺黃荊老林野生物種頗有研究的徐挺,請他幫忙鑑定。
「根據圖片可以初步斷定它是蜂鳥鷹蛾,屬於天蛾科,這是一種蛾類,很少會在城區出現。」徐挺說,因為蜂鳥在我國沒有分布,所以常被普通市民誤認為是蜂鳥。
蜂鳥鷹蛾像蝴蝶一樣在白天活動,具有尖端膨大的觸角,又像蜜蜂般在百花叢中採食花蜜,發出嗡嗡聲。但它與蝴蝶不同,飛翔速度快;與蜂不同,採花不攜粉,採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與鳥不同,飛翔時既能前進也能後退。
田先生拍到的蜂鳥鷹蛾
徐挺說,蜂鳥鷹蛾是常在夜晚出沒的蛾中的一種「異類」,蜂鳥鷹蛾可在花叢中快速振動翅膀,每秒可達25到30次,蟲體翅展50毫米左右,是蝶類的「近親」。
徐挺介紹說,蜂鳥鷹蛾主要分布在亞洲、南歐、北非和北美等地,近年來在黃荊老林也經常能看到,在城區發現蜂鳥鷹蛾的蹤跡還是比較罕見的。這也說明了城區的環境好,大量種植的花卉植物為其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
來源:瀘州日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